中医健康网

肥胖膏(肥胖膏是什么)

健康报 0
文章目录:

调理脾胃,朋友圈称赞的膏方有用吗?

又到一年膏方季!近年来,膏方受到许多朋友的追捧,很多医院甚至推出了适合小儿服用的膏方,但膏方并非人人适合。本期小编选取了门诊中常被问及的几个问题,邀请专家进行了详细解答。

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消化科主任医师 林江

眼下正是冬令进补的好时节,在门诊上经常会有一些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例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便秘等)的病人前来询问:“我是否需要服用膏方?”或者“我是否可以服用膏方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首先需要了解膏方的作用是什么,其次是综合病人的需求和病人当前的状况进行评估。

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秦伯未先生在其著作《膏方大全》中对于膏方的功效做了如下叙述:“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首先,秦老肯定了膏方的补益作用,认为膏方是一种具有补虚扶正作用的药物。《黄帝内经》中说“虚则补之”。因此,膏方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具有扶助正气,强身健体的作用。其次,秦老认为膏方不仅仅具有补益的作用,还具有“救偏却病”的作用。

什么是“救偏却病”呢?偏就是偏失,不平衡,偏离正常轨道。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前提条件。人之所以会生病,就是由于内在或者外在的各种致病因素使人体的阴阳失去平衡。在阴阳轻度失衡的状况下,人体所具有的自我稳定或者纠偏功能可使机体保持总体相对健康或亚健康的状态。但当阴阳之间的失衡达到一定程度,导致一方明显偏胜或一方明显偏弱,超出了人体的自我稳定或纠偏功能的限度,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却病”的“却”是不接受的意思。不接受疾病,就是预防疾病发生或发作的意思。因此“救偏却病”的意思就是纠正人体阴阳的偏失,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发作。

总而言之,膏方具有补虚救偏的作用,对于疾病具有预防其发生的功效,对于已患的慢性疾病,则具有预防复发的功效,而不是治疗已患的疾病。慢性消化道疾病大多具有发作和缓解交替的特点,因此如果患者目前正好处于疾病的发作阶段,则不适宜服用膏方;如果患者目前正好处于疾病的缓解阶段,则可以通过服用膏方来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复发。患者不应当有通过服用膏方来治疗疾病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中三个脏腑对人体健康而言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中精气后天的补给有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能将每天摄入的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来充养肾中精气,使肾中精气旺盛,保证机体健康运作。如果脾胃功能减弱,不能很好地将所摄入的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中医称为“脾失健运”)来充养肾中精气,会导致肾中精气不足,进而影响到各个脏腑的功能。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也由此可窥一斑,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而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大多存在脾胃虚弱的情况,如多食容易饱胀,大便溏薄或容易腹泻,肤色萎黄,消瘦,齿痕舌等。因此,应用膏方调理脾胃对于这些患者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

虽然膏方有较好调理脾胃的作用,但并不是每一位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都适用膏方。对于那些正处于疾病发作阶段,或者食欲低下,或者饱胀明显,或者口气重浊,或者舌苔厚腻者等,均不适宜盲目服用膏方,否则会适得其反,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引发或加重消化不良症状。

老人服用膏方更受益

文/江苏省中医院

名医堂主任中医师 胡铁城

整理/孙茜 冯瑶

冬季阴盛阳衰,寒为冬季主气,属阴邪,最易伤人阳气。故民间有“冬补三九”的习俗,通过进补以增强体质,应对寒冷冬季对身体带来的影响。老人素来体虚,入冬后尤其要重视调养,相对于食补,老年人冬季调养更宜选择膏方。

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是一种具有营养滋补和预防治疗综合作用的方剂。它一般由二三十味中药组成,是在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的不同配伍的处方。在中医辨证论治及整体观观念的理论指导下,根据脏腑、阴阳、气血、虚实变化综合考虑个体体质特征,经过浸泡、煎煮、浓缩、收膏等工序,精制加工而成稠厚的膏剂。

老年人服用膏方有多方面益处:

1.

延缓衰老

老年人经常有腰酸背痛、头昏头晕、耳鸣、失眠、便秘、燥热出汗、胸闷气短等症状,这些大都由于年老体虚,精气亏虚,气血衰少,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血脉不利,使脏腑功能减退所致。膏方中的多数补益药物能延长人体寿命,推迟衰老症状的出现,减缓衰老的进展速度,同时改善精力不足、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力衰退等各种不适。

2

治疗慢性疾病

老年人群是各种慢性病的主体。对慢性病人群来说,服用膏方既可以增强抵抗力,又能起到治疗和预防慢性疾病复发的作用。

(1)改善心脑血管功能:

由于机体长期供血不足或压力过大,老年人群容易出现心绞痛、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变。膏方中的人参、黄芪、党参、红花等中药材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亦有抗血栓、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补气、活血、化瘀、温阳一类的膏方,对冠心病、中风缓解期或恢复期有良好的康复效果,且能改善动脉硬化。

(2)调整消化系统功能:

老及老年病最常见的病因。临床所见的脾胃功能不好的老年人,多素体虚弱,外邪乘虚而入,因衰致病。其不仅影响饮食的消化与吸收,对药物的吸收也不理想。膏方可健脾开胃,以助气血生化之源,便于滋补之品的消化吸收。

(3)其他慢性疾病:

膏方还适用于老年人群中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脂肪肝、痛风、血脂升高、尿频不禁、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患者。

所以,从这些意义上来说,老年人群更需要在此季节服用膏方进补。

儿科膏方知多少

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儿科副主任医师 徐钢

人体虚要补补,小孩子要不要补呢?

中医认为,秋收冬藏,冬季由于人体阳气逐渐转弱,加上出汗少,摄入的营养物质容易贮藏,所以适宜进补。小儿具有先天禀赋不足、肺脾肾不足、肝有余等特点,因此临床更易出现“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特点。根据不同的体质偏颇,调整阴阳气血而拟定调补处方。适当用膏方调治,有利于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改善肺脾肾功能,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是不是所有小孩都可服用膏方调理身体呢?

儿童服用膏方以“虚症”为主,三类虚症儿童的主要症状包括:一是肺虚,主要表现为平时易感冒、多汗,容易呼吸道感染或者反复哮喘发作、过敏性疾病等。二是脾虚,主要表现为长期厌食、身体消瘦、发育迟缓、面色萎黄、贫血头晕、大便溏稀等。三是肾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夜寐不安、夜尿遗尿、患有血尿或肾病的儿童。健康的儿童一般不需要用膏方调理,代谢紊乱、肥胖儿、性早熟等患儿一般不使用膏方治疗。

宝宝6岁了,每到季节变换的时候就容易感冒,如果吃膏方时感冒了,服用感冒药对膏方是否会有影响?

宝宝在感冒、发烧、咳嗽、呕吐、腹泻的时候,应立即停服膏方,对症治疗,待病症缓解后再继续服用。如果在这个时候服用,不但没有效果,还会造成疾病久而不愈。而且服用膏方要忌口,辛辣、甜腻、油腻油炸类食品要尽量少食用。

8岁的孩子,家长担心膏方多以补药为主,长期服用是否会导致性早熟?

儿童无论是食补还是药补都需谨慎,一味追求高营养食品或滋补药物并非都有益,但体质素虚儿童适当地调补有利于健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会出现性早熟的问题。

编辑/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胖到长出膨胀纹,网红药膏能解决?专家:不可逆,外涂效果有限

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

通讯员 李晗 贝兰

肉来如山倒。人一旦长胖,烦恼不止是衣服变小、气质变油,还包括身上长出膨胀纹。手臂、大腿、腰腹……那些麻花花的纹,让人头疼。

敏锐的商家果断推出不少产品,眼下天气走热,各种外用油、涂抹膏、按摩腰带等网红产品,都号称能让你松垮的皮肤恢复弹性,让皮肤上撑出来的花纹变浅消失。

江城皮肤、医美专家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膨胀纹并不能逆转,外涂的产品或按摩仪器只能在早期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作用仅止于此。

胖就胖吧,大腿还长出纹路了

45岁的李女士是汉口一家公司的中层,一直很重视保养。去年起工作量急增,她忙到飞起,经常加班熬夜,疏于运动健身和做美容。由于工作压力很大,她开始爱上甜食,开始是一块巧克力,后来是一杯奶茶,再后来爱上奶盖茶、芝士蛋糕等香甜的甜品。不到一年间,她体重狂增了12.5公斤,身高1.60米的她,如今已近70公斤重。

胖了让她烦恼,除了衣服变小,越来越不爱照镜子之外,今年初她在洗澡时突然发现,自己大腿上出现一些暗红色的长短不一的花纹,伸手一摸,还高高低低的。这让她无法接受,觉得这片纹越看越扎眼。她跑去就医,医生告诉她,她这是长了膨胀纹,原因在于发胖。

“膨胀纹是由于皮肤受到较大机械力牵拉的时侯,如体重迅速增加或青春期生长高峰导致的条索状萎缩。激素水平变化如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或库欣综合征也会出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整形美容科主治医师王敏介绍,怀孕期间的妊娠纹就是膨胀纹中的一种,妊娠纹则既有皮肤的机械牵拉又有激素内分泌改变。李女士这种情况,就属于快速长胖导致的皮肤纤维断裂问题。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省中山医院)皮肤科主任杨松也表示,膨胀纹是因为真皮层弹性纤维撕裂导致,体重快速增、减都可能导致。膨胀纹不影响健康,但也不会消失。

涂抺按摩,很难收获实质效果

李女士一直自认为皮肤很棒,她不能接受自己“长花了”。发现腿上的膨胀纹后,她上网狂搜,并购买了一款据说可以让膨胀纹快速消失的油脂类产品,涂了半个月后,她发现纹路仍在,这让她很气馁,于是又换了朋友推荐的一款油膏,试了一段时间还是觉得效果不明显,此后她稍有空就在寻找、购买、寻找……昨日,她大致估计了一下,仅近三个月来,她已经为此花费了千余元,但并没有收获到哪怕一点点效果。

绝大部分膨胀纹都是不可逆的。”王敏介绍,通过一定治疗手段可以让它们淡化、减少,但完全消除是很困难的。

至于五花八门的网红产品,她介绍,外用涂抺类的部分产品有一定预防作用,“也就是说,在膨胀纹出现前或出现初期使用,并且要长时间坚持。一旦纹路形成作用就不大了。”部分产品号称长时间用可以淡化膨胀纹的颜色,王敏说,其实膨胀纹最初生成时颜色比较深,一般1年后会自行淡色成银白色,颜色改变主要是膨胀纹的自然演变过程,并非外涂产品的功效。

极目新闻记者发现,还有不少按摩类产品也号称能紧致皮肤、淡化膨胀纹、修复形体。杨松表示,按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皮肤松弛的问题同,其实适度运动也可以让皮肤代谢加快、肌肉紧致起来,这些方式对改善形体外观或有一定效果,但是“如果想靠按摩或运动去掉膨胀纹,可能性极小。”

专家们提醒,人们想避免膨胀纹,就要管住嘴迈开腿,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是怀孕人群想减轻妊娠纹,在选择相关产品的时候要安全第一,可请专业医生对其配方、成份做出判断。眼下,医学治疗手段是对抗膨胀纹仅有的安全办法,“但是治疗时机非常重要,宜早不宜迟。我们以半年为一个节点,半年内采取医学治疗效果最好,超过半年的效果会打折,超过2年的就收效更低,超过5年的就疗效甚微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减肥之道,就在其中:现代肥胖多是《黄帝内经》中的“膏人”

《黄帝内经》是中医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而且对于人体的不适症状有着确切的诊治方式以及调养方式。

拿现在最普遍的肥胖症来说,《黄帝内经》里早已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肥胖三型”,“黄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

也就是脂人,膏人,肉人。

脂人多是整体胖大,这类人骨架不大,形体肥胖,但没有特别凸显的肥胖部位,换句话说就是胖的比较均匀。

膏人则“重腹垂腴”,脂肪大多堆积在腹部,所以肚子比较突出,也是现代肥胖者最多的一种

肉人说的是肌肉,这类人属于健壮,体型宽大,是气血充沛的表现,体重大多由肌肉量过高而致,脂肪量并不多。

在这之中,真正需要减肥的也就是脂人和膏人,而其中膏人的肥胖特征与现代人的肥胖又是相似度最高的,所以我们今天聊一下膏人的减肥方法

肥胖的原因当然有很多,有人是吃出来的,有人是先天如此,也有人是因为湿气蕴体或肝郁气滞等。

调理需要辩证施治,而有些辅助方式则是通用的,一起看看《黄帝内经》中对肥胖的调养思路和方式吧。

首先是饮食,所谓“饮食有节,气血和平”,这里的有节,并不只是节制吃,还有规律饮食和均衡饮食的意思。

也就是要控制食物的摄入量,避免一次吃太多,这是有节的第一层意思。

然后是保持一日三餐的规律饮食,让身体机能养成习惯,身体器官有序运转。

最后是均衡饮食,所谓均衡就是人体所需的各种食物类型都要涉及到,对于肥胖者来说,多吃含有蛋白质、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青菜、水果、虾、瘦肉等。少吃高热高油高脂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食等。

第二个方面是起居调节,也就是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

其实也就是一个早睡早起,是因为身体在睡觉的时候会自发进行排毒和恢复,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保持身体健康。

而运动大家都知道,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满意了,还能提升身体的消耗,有助于脂肪燃烧。

最后一个方面则是中医的特色,穴位按摩与调理。有一些穴位通过摁压、按摩、揉捏等方式进行刺激,有消食、补脾、排湿、排废、并最终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双手抱膝法:仰卧状,分别蜷起一条腿,双手抱膝,往怀里收拉,多停一会儿。可通胃经,有助于消食、通便、减肥。

水分穴:位于肚脐上1寸,刺激该部位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浊之气。敲击时有明显的酸胀感,敲上一段时间后,心情会变得顺畅,大腿也会变得更加轻盈。

委中穴:位于腘窝中间,是膀胱经的出口。点按这个穴位可以排出小腿和后背的水湿之气。

带脉:位于肋骨以下、胯骨以上,双手自然叉腰的范围。抓捏或敲击带脉可以疏通上下的堵滞,让废物垃圾顺利排出。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3寸,是补足脾气的重要穴位。脾气补足了,身体运化水湿的能力就会更强。

这些穴位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和脂肪代谢,可以对减肥起到一定的辅助效果。

注意了,人体穴位众多,经过刺激能达到一定减肥效果的当然不止这几个,但也有很多穴位是不适合进行刺激的,大家不要随意尝试,有需要一定要求助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