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激素与肥胖(激素肥胖怎么减肥最有效)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长期酗酒肥胖服激素 小心髋关节病找上门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赵亮教授

作为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之一,髋关节向来表现得很“稳重”。但临床上受髋关节病困扰的患者却不少见,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病悄悄找上门的呢?

女子股骨坏死顺利换髋

40来岁的阿芳(化名)因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副作用导致她双侧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疼痛二十多年,随着疼痛逐渐加剧,行走越来越困难。

4年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赵亮教授为阿芳施行了一侧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她恢复很快,走路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最近,被另一侧髋关节疼痛折磨的她再次向赵亮主任求助。

针对阿芳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服用激素等情况,赵亮团队精准制定髋关节置换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诊疗计划。随后,手术顺利完成,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术后第二天阿芳便能在拐杖的辅助下行走。术后第5天,阿芳顺利出院,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得到显著改善,经过功能康复阶段后,她可以摆脱拐杖行走,步态也逐渐趋向正常。

髋关节病为何悄悄找上门?

临床上,像阿芳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是什么原因导致髋关节病悄悄找上门的呢?

赵亮分析,除了某些遗传因素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衰老出现的髋关节软骨逐渐磨损之外,长期大量饮酒对骨骼的危害也很大,甚至可能导致股骨头坏死。

另外,长期服用激素,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既往的关节损伤,如髋关节脱位或骨折也可能增加髋关节病风险。

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代谢性疾病如痛风等,也可能引起髋关节炎症和疼痛;髋关节感染(化脓性关节炎)也可导致髋关节损伤和功能障碍。

长期超重或肥胖增加髋关节负担过大,肌力不平衡,则可加速其退行性改变;长期不良姿势或从事高冲击性活动,也有可能对髋关节造成损伤,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

如何尽量远离髋关节病的困扰?赵亮认为,除了营养均衡、戒烟限酒、规律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和避免长期久坐等不良姿势外,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激素,在进行高风险活动时做足保护措施避免髋部受伤。此外,早筛早诊早治很重要。有家族病史或者先天性髋关节问题的人群,建议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该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

髋关节出问题,如何确定是接受保守治疗还是选择手术?

赵亮说,针对不同程度的髋关节损伤,骨科医生会结合个体情况给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比如对早期的髋关节病患者,首先推荐进行为期3到6个月的规范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药物、理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通常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一些活血化瘀、强筋健骨的中成药来帮助缓解疼痛和炎症;物理治疗可通过特定的运动来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减轻关节压力;生活方式调整方面,可适当运动,增强关节稳定性、缓解疼痛,同时控制体重,减轻髋关节负担,也应注意减少站立和行走时间,活动量以不感到疼痛为主。

当保守治疗无法缓解疼痛,或髋关节磨损太严重时,可能要考虑手术治疗。术式的选择要根据关节损伤的程度、病变的范围、患者的年龄和活动需求等因素而定。比如早中期的髋关节疾病,尤其是股骨头坏死,可考虑保髋,选择髓芯减压术或髋关节镜手术来减缓病情进展、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并尽可能延长髋关节的自然寿命。

疾病发展到病程后期,关节损伤严重,疼痛加剧难以缓解,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已影响到生活的,则要考虑接受髋关节重建术甚至全髋置换术。“对于双侧髋关节都需要手术的患者,建议分开手术,每次做一侧,而非同时进行。”赵亮解释说,这可以减轻恢复期的痛苦,加快康复进程。(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梁博、韩文青)

来源: 广州日报

激素引发肥胖?!错怪它了

当医生告诉你需要服用某种激素才能治病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完了,吃了激素肯定会变胖”?

其实,这是很多人对激素认识的误区,谈激素色变,下意识地抵触所有激素类药物。但事实上,激素并没有那么可怕,它只是一种化学信息物质,而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

激素不等于“激肥素”

激素原本的意思是“奋起活动”,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它的职责类似于化学实验的催化剂,主要作用就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让体内的各个器官可以正常工作。人体内有上百种激素,每种激素“各司其职”,调节人体的生长、代谢、发育和繁殖等生理活动,可以说,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它。激素是一个大家族,其中被人们熟知的有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等。

激素作为一种高效活性物质,对人体非常重要,在人体内要保持合适的含量,任何一种激素过多或过少都可能让人出现各种疾病。比如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和身体的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的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儿童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巨人症,成年后分泌过多会引起肢端肥大症,但缺少了又会导致发育迟缓,严重时还会导致侏儒症。

如果某种激素分泌异常,就需要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促使它达到平衡。这种补充往往是按照生理剂量计算的,目的是调节人体的生理平衡。例如,发育迟缓应用生长激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用甲状腺素,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更年期症状和高雄激素血症应用雌激素、孕激素等,这些并不会引起肥胖。

可以说,大多数激素都与胖瘦无关,不要再让它们背“锅”啦!

被冤屈的两个“激素小伙伴”

为什么会流传激素让人变胖的说法呢?这还得从糖皮质激素说起。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且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等多种作用,可以预防和阻止免疫性炎症反应和病理性免疫反应的发生,对任何类型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几乎都有效。

在紧急或危重情况下,糖皮质激素往往作为首选被应用于临床。2003 年 SARS 疫情期间,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也确实产生了许多不良反应,发胖就是其中之一,且还会引起内分泌代谢紊乱、低血钾、高血压、糖尿病、多毛、痤疮、骨质疏松、感染和神经精神异常等。

患者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会加剧四肢皮下脂肪的分解,但分解出的脂肪并不会马上消失,而是分布在面部、胸口、后背和臀部,导致患者常常看起来虎背熊腰,形成“满月脸”。不仅如此,糖皮质激素还会影响胃部的消化功能,从而使人吃得更多,进而导致发胖。

一般来说,短时间服用少量糖皮质激素并不会出现上述代谢异常。而且,就算出现肥胖,通常患者在停药后也可以慢慢恢复正常,不用过度担心。

避孕药

一直以来,很多女性担心口服避孕药内含的激素会引起发胖,事实果真如此吗?

女性常用的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是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制而成的,其避孕效果是所有避孕方法里最高的,只要严格用药,几乎有接近100%的避孕成功率。长期临床实践和观察研究发现,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在高效避孕的同时还有许多额外的健康获益,包括规律月经、缓解痛经、改善痤疮,改善经前综合征,改善皮肤,抗雄激素表现,减少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风险等。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的避孕原理以抑制排卵为主,口服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使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进而使得血液中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量均减少,抑制卵泡生长,从而抑制卵巢排卵,使人体不能受孕。同时,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中的孕激素还会抑制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导致宫颈黏液增稠,子宫内膜变薄,使子宫内膜不易于受精卵着床。从原理上看,无论是雌激素还是孕激素,都不会让人发胖。

美国的科研人员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把服用避孕药6个月的女性和不服用避孕药的女性进行比较,发现两组人群在体重增加和减少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

在她们的身体中,水分所占的比例都很稳定, 脂肪的分布部位也没有明显变化。这项研究的结论表明口服避孕药不会引起女性身体发胖和脂肪重新分配。

实际上,由于避孕药普遍具有抗雄激素作用,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水钠潴留的表现,但长期应用,由于雄激素受到抑制,大多都有一定减轻体重的作用。

激素中也有“肥胖抵抗者”

步入更年期的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衰竭,体内雌激素水平会出现断崖式下降,会导致体内多个器官出现一系列的功能障碍,脂质代谢也会随之发生异常。大家是否有这样的体会,相较于育龄期女性,更年期女性更容易发胖,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可见,绝经后女性发胖的根源是雌激素缺乏及其缺乏所致的肌少症和体脂的重新分布。

秉承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要想中老年不发胖,想要生活有品质,更年期女性可以及时进行绝经激素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这样才能真正控制住体重的增长。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做好综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绝经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综述

激素并不可怕!人体内有两百多种激素,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们却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坚守在不同的岗位上,正是靠着它们既各自为战,又协同作战,人类才拥有了健康的身体。

资料:科普中国

编辑:翁羽

激素副作用大、会变胖,你是不是也有这些误解?

当医生告诉你疾病治疗需要用『激素』的时候,你会是什么反应呢?

我不要,激素会让人长胖

我不要,激素会让人骨头坏死

我不要,激素用了就停不下来

该用还是要用的

是的,激素该用还是要用的!而ABC其实正是大家对激素类药物的片面解读。

到底激素是一种什么药?哪些情况又属于『该用』呢?

No.1

别把激素认错了

此『激素』,非彼『激素』

激素类药物种类有很多,并不是所有激素都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一般大众最常讲的,也是最怕产生严重副作用的激素,多是特指:

糖皮质激素

这类药物的主要成分名称常叫做『XX松』或『XX龙』。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等作用。

而其实,激素类药物还有很多种,比如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等。

这些激素中有一大部分是用来进行『替代治疗』的。也就是说,当病人『缺激素』时,才会要『补激素』,比如:

激素代替治疗案例

疾病

特点

(某种激素缺乏)

激素代替治疗 甲状腺功能低减甲状腺激素缺乏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 矮小症生长激素缺乏注射人重组生长激素 尿崩症抗利尿激素缺乏注射抗利尿激素(也叫加压素) _

如果激素是在这种『缺啥补啥』的前提下使用。只要激素补充的量『刚刚好』,哪怕是终身用药,副作用也都是可控的。

还比如口服避孕药(含雌孕激素),巧用还可以治疗很多妇科常见病。

所以,要先搞清楚医生所说药物的种类和目的。不要谈『激素』色变。

No.2

外用激素不必惊慌

抛开剂量谈危害,就是耍流氓

如上文所说,『糖皮质激素』药物就是大家最常说的激素药。

人们之所以比较惧怕这类激素,就是因为经常听说使用这类药物后的“可怕”副作用:

水肿 血脂异常

高血压 糖尿病

骨质疏松 股骨头坏死

满月脸 体毛变重

肥胖 水牛肩

但事实上,这些出现变胖等副作用的,大多是长期以口服或输液的方式使用激素才会出现。

而作为一般大众,我们平时能接触到的激素药,其实更多是:

软膏:氢化可的松软膏、卤米松软膏等

喷雾吸入剂:布地奈德气雾剂、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等

鼻喷剂:布地奈德鼻喷剂、糠酸莫米松鼻喷剂等

等等...

这些『外用』或『局部』使用的激素,是治疗如皮炎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病的“首选药物”,可以快速地缓解症状。

这些剂型含激素的量其实很小,局部涂抹、吸入,能够进入到全身血液的量更是微乎其微。

可能使用一个月,才相当于口服激素一两片的量。

所以只要用得规范,有些病哪怕需要长期使用,都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专家提醒:很多皮肤疾病都可能用到激素,比如湿疹和各种皮炎、银屑病、虫咬皮炎等。但也有一些皮肤病不宜用激素如痤疮、疖肿、体癣等

No.3

停药需要慢刹车

药可以『停』,但要看『怎么停』。

很多人认为用了激素就停不下来,因为停药后容易反复,形成『依赖』。

激素依赖说法不正确,因为:

1、短期小剂量用药(如1-3天),一般可以直接停药,不需要太担心副作用和停药反复的问题。

2、长期系统用药,则需按疗程规范逐渐减药,中途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反跳现象”使病情加重。

所以,使用激素并不是『不能停』,而是讲究『怎么停』。

长期用药的患者擅自停药,就好比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急刹车』,反而会更危险。

而专业的医生会根据病情来制定逐渐减药的计划。就像一点一点地『慢刹车』,让汽车逐渐减速,最后安全停下。

所以面对激素,我们能做的其实很简单:

1、遵循医嘱;

2、不擅自乱用;

3、不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

最后我想说,激素有时候真的是能够『救命』的药。

对于一些疑难、急重症的病人来说,有时使用激素治疗疾病是更优先的,哪怕可能出现副作用,也要先把疾病控制住,如错过黄金期,以后治疗的难度会大幅增加。

所以,只要激素带来的『益处』大于副作用带来的『害处』时,我们都没必要拒绝。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