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补肥胖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癌症、衰老、肥胖,可能是你“补”出来的

多吃肉、水果、鸡蛋

多喝汤、牛奶

这些听起来很滋补的方法

如果你真的补多了

小心“补”出癌症、衰老、肥胖

这些健康营养的食物

推荐你摄入的量在这个范围内更好

史文丽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

副主任营养师

01

多吃点肉补补身体

小心“补”出肠癌

一提到补身体,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吃肉,尤其是红肉(指猪、牛、羊肉等在烹调前呈红色的哺乳动物的肉)。但你知道吗?肉补得太过了,癌症也会悄悄“盯”上你。

危害:

首先,研究表明,红肉摄入过多,其所含的饱和脂肪酸能促进炎症微环境形成,增加癌症发生风险。

其次,如果摄入的肉类超过人体需求,多余的营养物质便会成为细菌的温床。在细菌作用下,肉类中富含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会迅速腐败,产生对健康有危害的物质。

肠黏膜长期遭受有害物质“熏染”,“炎症——坏死——再生”的过程不断轮回,黏膜细胞在修复过程中一旦走上“歧途”,就会发生恶变。特别是爱吃红肉、加工肉制品的人群,更要注意。

如何健康吃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一般成人平均每天可食用畜禽肉类40~75克(生重),可分为红肉、白肉两种。相较于红肉,比如猪肉、牛肉、羊肉等,白肉中的鸡肉,除鸡皮外,其脂肪含量,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比红肉低,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日常可以多选择。

02

多喝点汤补补身体

小心“补”出痛风

很多人觉得汤是滋补佳品,特别是用肉类煲的汤,比如鸡汤、排骨汤、鸽子汤等。能补水,又能吃肉,还能补充一些来自于天然食材的水溶性营养成分,但如果喝不对,小心伤肾又致癌。

危害:

1.嘌呤含量高:

煲汤时间太久,会使汤的嘌呤含量飙升,尤其是有些汤里还有动物内脏,比如猪肚汤、猪杂汤等,嘌呤含量更高。过多嘌呤进入体内,会生成尿酸,不仅容易诱发痛风,也会造成尿酸盐沉积,引起尿酸结石,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肾损伤。

2.增加患食管癌风险:

刚煲好的汤往往都很烫,经常食用特别烫的食物存在健康隐患。

例如65℃或者65℃以上的食物会增加患食管癌风险。因为过烫的食物进入食管后,会对食管黏膜造成物理性损伤,当黏膜损伤之后,胃酸反流也会对损伤部位产生刺激,这种反复损伤容易导致细胞癌变,患食管癌风险就会增加。

如何健康煲汤、喝汤?

1.煲汤时间根据食材决定:

一般来说,蔬菜汤、海鲜汤熬煮时间应控制在0.5小时以内;鱼汤则是在0.5小时左右;肉类汤不超过1.5小时;骨头汤不超过2小时。

2.口味太重的汤不喝:

肉类煮汤,本身就含有脂肪,所以不宜再额外放油,并且喝汤前最好撇去浮油,以免摄入过多脂肪。另外,煲汤时也不宜放太多盐。

3.太烫的汤不喝:

刚煲好的汤别着急喝,先晾几分钟。合适的汤品温度以比温水热一点,但又不烫嘴为好。

4.喝汤也要注意频率:

每周喝肉汤不应超过3次,食用时可以把汤里的食材一起吃掉,还应该多搭配一些植物性食物。

03

多吃点水果补补身体

小心“补”出衰老

不少人觉得多吃水果可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热量又低,口感又好,能越吃越瘦、越吃越漂亮。但你知道吗?水果虽好,过量食用反而可能会加速衰老。

危害:

水果吃得多,其他食物的摄入量就会减少,如果长期这样吃,会造成人体营养不均衡,容易出现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素缺乏,使人容易衰老。

其次,无论哪种水果,都含有糖分,超大量吃水果时,就会给人体带来过多糖分,包括果糖,而果糖摄入过多,会使衰老提前到来。

水果应该怎么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我国成年居民每天应该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注意,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推荐在两餐之间,如上午9~10点或下午3~4点吃水果,或者在早餐时适当吃一些水果。可选苹果、柑橘类水果、梨、草莓、樱桃、黑莓、蓝莓、桃、杏等。

04

多吃点鸡蛋补补身体

小心“补”出肥胖

鸡蛋简单易得、食用便捷,富含优质蛋白质、卵磷脂、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那么是不是每天吃上3~5个更好呢?错!鸡蛋摄入过多,反而会造成肥胖,增加肝肾代谢负担。

危害:

如果每天吃3~5个鸡蛋,又不减少其他食物的量,虽然能增加优质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摄入,但同时也会增加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用量,还会使热量摄入过多,长期如此就会造成肥胖。

另外,鸡蛋食用过多,还容易造成蛋白质摄入超标,增加肝肾代谢负担。

鸡蛋应该怎么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一般成年人群每周可摄入300~350克蛋类,健康人群每天吃一个全蛋,是比较合理的。

05

多喝点奶补补身体

小心“补”出肥胖

牛奶中含有较为丰富的优质蛋白质、钙、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对身体健康有益。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喝牛奶多多益善,但如果把牛奶当水喝,反而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危害:

如果一天喝牛奶超过500毫升,甚至超过1000毫升,就会摄入过多蛋白质,增加肾脏代谢负担,还会导致能量过剩,造成肥胖。

如果喝下的牛奶都为全脂奶制品,还会导致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对心脑血管产生不利影响。

奶应该怎么喝?

牛奶喝不够不行,喝多也不行,适量饮用才好。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日应饮用300克液态奶,学龄前儿童、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每日应饮用300~500克液态奶。不能用乳饮料代替奶类。

健康小贴士

1.多吃肉补身体,小心“补”出肠癌。

2.多喝汤补身体,小心“补”出痛风。

3.多吃水果补身体,小心“补”出衰老。

4.多吃鸡蛋补身体,小心“补”出肥胖。

5.多喝牛奶补身体,小心“补”出肥胖。

来源: CCTV生活圈

肥胖之人想减肥,先补气,一个胖人常用方,补气补肾还补脾

大家好,我是武医生。随着生活变好啊,肥胖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都知道肥胖可以导致很多疾病甚至危害生命,例如心脏病和中风。但每次减肥时稍微一运动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很多人坚持不下来就半途而废了

其实啊病根在脾肾两虚,脾虚就会生痰湿,胖人的脂肪就是痰湿,脾还主肌肉,胖人的肌肉量是很低的,大多数是脂肪,肾主水,当肾虚时水饮就会泛滥,肾还主纳气,你看胖人的呼吸是很浅的,吸不到丹田也就是小腹的部位,这都是脾肾两虚导致的,同时稍微一动就出汗这是气虚,卫气不固了。

所以胖人要想瘦啊,一味的节食和锻炼是很难的,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方子,胖人可以常用来辅助减肥。这个方子叫补气消痰饮,由人参,也可以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黄,山茱萸,肉桂,砂仁,益智仁,半夏,陈皮和神曲组成。这个方子啊补气效果好,同时补肾健脾还利湿。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白术,砂仁和茯苓同用温补脾胃之气还利湿,熟地黄滋补肾精,肉桂和益智仁温补脾肾,脾肾阳气一足就可以运化痰饮,增强力气。山茱萸补肾涩精还能固阳气,再加入半夏陈皮理气化痰,神曲消食化积使补药不滞以防滋腻碍胃。整个方子健脾补肾祛痰功效强大。胖人减肥期间常用一段时间就会感到锻炼完流汗少了,劳累减轻了,腰背有劲了。

但是需要注意服药期间要坚持锻炼出汗,一方面是减肥需要,一方面可以助药力运化,否则一味滋补会加重痰湿。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多年肥胖,中医一个名方,减重25斤,降火补气血,人就瘦了

肥胖,不仅仅都是因为饮食习惯、作息不规律、压力过大或者药物激素作用引起的。经常生气、忍不住发脾气,也是肥胖的一大诱因!

门诊有位女性患者,郭女士,37岁,多年肥胖,一直饱受困扰,通过中医的一剂名方,她成功减重25斤,同时调理了体内的火气,补充了气血,使得她焕然一新。

下面跟大家具体说说:

郭女士常说自己经常生气,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心中郁结,气血流通不畅,身体痰湿凝聚,成为她肥胖的一个主要原因。37岁的她,身高166厘米,体重150斤,同时血液中转氨酶偏高,因为性格问题,和家人也多有摩擦。

刻诊:患者舌苔红有齿痕,属于肝气郁结、肝火偏旺的体质,同时脾胃虚弱有湿气

中医辨证:肝郁气滞型肥胖,气血虚弱,肝郁犯脾,影响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经过详细的辩证,结合问诊情况,我为她开了一个经典方,让她回去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同时,我为她量身定制了饮食和运动计划,并嘱咐她要坚持下去。

结果如何?

因为郭女士比较配合,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药物辅助下,调理的第一个月,她的身体就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瘦了将近20斤,气色也好了许多,心态平和,和家人关系也有所改善。

减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多年顽固性肥胖的群体,需得将体质改善好,之后也不容易发胖了。又坚持了一段时间,患者总计减重25斤,除此脾气温和许多,皮肤也好了,看起来年轻好几岁。

此时,郭女士体质已经恢复正常,稍加巩固后即可停药,之后可以通过规律作息,调整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去瘦身、塑形,就容易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