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蟹

博物 0
文章目录:

别嫌弃你的名字,或许你听过肥胖秃头蟹吗?

仔细算算,我们平时给大家科普了不少动植物。有一些物种名字里含有生僻字,不好念;还有一些,它名字里的每个字你都认识,但就是不明白它为啥叫这个名字。

而这种情况在螃蟹中尤为常见,比如,有一种螃蟹叫“正直爱洁蟹”,这是有多正直?再比如,有一种螃蟹叫“货币美妙蟹”,怎么,连一只螃蟹都知道“有钱真好”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还有:

万岁大眼蟹、红色相机蟹、铜铸熟若蟹、遁行长臂蟹、短指和尚蟹、精美五角蟹、疙瘩拳蟹、逍遥馒头蟹......这些螃蟹怕不是成精了吧!

01 螃蟹的名字到底是怎么起的?

每一种螃蟹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字,即学名,这是科学家为了方便区分它们而统一用拉丁语组成的一串字母。比如,万岁大眼蟹的学名是Macrophthalmus banzai

万岁大眼蟹

图片来源:Wikipedia

不过,每种螃蟹在它自己所在的国家或地区也会有本地语言对它的一个称呼,这更方便大众交流。

现有螃蟹的中文名最早可参见1964年由沈嘉瑞和戴爱云主编的《中国动物图谱 甲壳动物 第二册》,共记载了275种海洋蟹类,也是国内第一本较全面的记载螃蟹中文名的著作,其后较为全面的就是1986年的《中国海洋蟹类》了。除了以上两本较早的著作,《中国动物志》《中国海洋生物名录》或其他正式发表刊物上的名字也可以作为一种螃蟹中文正名的来源,这些名字有的直接沿用民间称呼,但大多为分类学家所起。

给螃蟹,或者说给任何物种起中文名并不是一件太简单的事。一般来说,中文名的由来有这么几种可能:

螃蟹中文名的由来:

● 根据拉丁学名中的意思进行意译或音译;

● 人名或地名直译;

根据物种本身的形态、特点起的名字,可能与原学名并无直接关联。

其中最容易让人理解的便是颜色、形状这样的方式,比如青蟹,意味着这类螃蟹身体大多数是呈青绿色,而梭子蟹则因外形酷似织机上的梭子而得名,它的属名Portunus源自罗马一港口神祇波尔图斯(Portus)。

远海梭子蟹 Portunus pelagicus

图片来源:Wikipedia

招潮一名则直接沿用古代对这些螃蟹的称呼,而其属名Uca据称是源自南美地区对这类螃蟹钳子发出声音的拟声词。

梯形蟹则直接取自其学名Trapezia,形容此类螃蟹的身体(头胸甲)上宽下窄,呈梯形。

虎斑梯形蟹 Trapezia tigrina

图片来源见水印

其实,如果真的细究每一种螃蟹的名字,会发现很多中文名并不是直译自拉丁语原译,因为很多属名取自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名,直译过来并不能与螃蟹本身相联系,也因为很多学名本身也是新造出来的词。

就拿馒头蟹来说,这个名字与它的外形极为匹配,但属名Calappa是林奈在1758年完全生造出来的一个词,具体它的本意无人知晓。

一对正在逍遥的逍遥馒头蟹

图片来源见水印

又如分布于美洲的一类相手蟹Armases,属名居然是通过打乱相手蟹属Sesarma字母顺序建立的,也是有点随意……

02 正直爱洁蟹:和爱干净没关系

螃蟹的名字太多了,一下也说不完,我们捡几个特别的说说。

先说正直爱洁蟹,它应该算得上是网红螃蟹了吧,一提到稀奇古怪的螃蟹名字,正直爱洁蟹绝对会出现。其实我自己也好奇过很久,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名字。

正直爱洁蟹

拍摄:Yuwaraj Gurjar

我个人的习惯是,直接用属名为关键词去搜索它的语源学。爱洁蟹的属名是Atergatis,我搜出的第一个结果是Atargatis,与爱洁蟹属只差了一个字母,我不敢确定这就是爱洁蟹属的由来,又去翻文献。爱洁蟹属由德·哈恩于1833年建立,他在文章中给出这个属名的意思是Piscium Regina,这是拉丁语,是鱼皇后的意思。

这个结果就与我原先搜索到的Atargatis对应上了。阿塔伽提斯(Atargatis)是古典时期叙利亚北部职司生育的女神祇,在阿斯卡隆(Ascalon),她有时也被描述为美人鱼女神。

阿塔伽提斯

图片来源:Wikipedia

这样看来,爱洁这个词应该就是这个属的音译了。那么,正直又是什么意思?

实际上,这源于它的种名integerrimus,源自拉丁语interger,意思为完整的,无瑕疵的。本意是用来形容正直爱洁蟹头胸甲的侧缘脊不分齿,完整,这里的正直二字,我理解应该也是形容它的侧缘很直,正正当当的。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正直爱洁蟹是个特别正直还爱干净的家伙。

另外,同样的词在圆方蟹属中的Cyclograpsus interger这个种中也出现了。intergerintegerrimus一样,也是全部、完整的意思,但在这个种里则用了另一个词来形容:整洁,所以这个种叫整洁圆方蟹,台湾称之为完整圆方蟹。

整洁圆方蟹

拍摄:Samuel M. Bashevkin

03 肥胖秃头蟹:真的不秃!

做分类的科学家最值得骄傲的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给一个物种起名,有的名字简单粗暴,直接用人名或地名;有的中规中矩,用物种本身具备的形态特点命名;有的则诗情画意,名字中暗示着某个与物种有关的含义。如前面所讲,中文名大多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无论如何,我觉得肥胖秃头蟹是所有螃蟹中最被冤枉、丑化的一个名字,没有之一!这明明就是是人身攻击吧!

肥胖秃头蟹(Calvactaea tumida)是一种扇蟹科的小型螃蟹,甲宽最大2.5厘米,生活在热带太平洋,在我国海南等地也有分布。

听,有人在叫你

拍摄:maxbisoni / whatsthatfish.com

肥胖秃头蟹喜欢和软珊瑚类共栖在一起,《中国海洋蟹类》中曾记录它常与一种海鸡冠(Alcyonarians)共栖。这种螃蟹最早是由澳大利亚博物学家沃德(Charles Melbourne Ward)于1933年发表,模式产地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Sow and Pigs Reef。

沃德认为银杏蟹属(Actaea)与之最近,但背甲上没有银杏蟹那样多的沟痕,所以用拉丁语calvus加在actaea前,意思是光滑的,裸露的,可以理解为光滑的银杏蟹;又因为这种螃蟹的背甲特别肿胀,用拉丁语tumidus(肿胀的意思)作为它的种名。

看看肥胖秃头蟹的照片就会发现,人家一点儿也不胖,圆嘟嘟的身体配上粉红的小眼睛超级可爱,最最重要的是,它身上有浓密的短毛,一点儿也不秃!

人家毛茸茸的,也不知道谁秃

拍摄:Brian Mayes / flickr

秃头蟹属目前只有肥胖秃头蟹一种,不知道未来会不会真的有秃头亲戚和它作伴呢?让这个家族名副其实一点(bushi)。

总结来看,这些充满“糟点”的名字也并非完全无迹可寻,有些充满想象,有些又十分简单暴力,但溯源每一个中文名来历的过程,又会让我们对这种螃蟹有了更深的认识。

虽然这之中可能也会存在一些原本对某个物种认知上的误解,但这就是人类探索万物一个必要的经历吧!

撰文 | 张小蜂

微信编辑 | 阿什么爽

用一口香辣胖蟹慰藉人生

大概是出生在两湖地区的缘故,我对河鲜类的食物格外热爱。

晚上下了班,大脑和身体都处在极度疲惫当中,不过没关系,只需要随便拐进一个小巷子,就能发现一家挨着一家的小吃摊,还有鳞次栉比的美食店,烧烤和串串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混合着使人瞬间清醒的辣度,总是忍不住坐下来要上一份油焖蟹,一份油焖小龙虾,只需等待十几分钟,就能放下手机摩拳擦掌准备开吃。

对半切开的蟹,乱糟糟的堆在盘子里,通体橙红,油光发亮,螃蟹的鲜香和辣椒混合起来的味道钻进鼻孔,哪里还能顾得上体面,直接下手就抓上半只。饱经历练的老饕都知道,就算店家给了塑料手套,也是看都不看一眼的——剥蟹,就要与蟹肌肤相触,那是对献上此等美味的蟹的最后的尊重。

抓起半只蟹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沾盘底飘着红油的汤汁,然后瞬间塞进嘴里,用尽全力吮吸一口,充盈着汁水的蟹膏蟹黄霎时间霸占了全部的味觉,香、辣、鲜、咸组成一曲交响乐,引起整个口腔的共鸣。鲜浓的汤水顺着手掌一路流到胳膊肘,却早已无心兼顾,只双手上阵专心对付手里的那只张牙舞爪的家伙。

如果能给河鲜里的食材颁个最佳贡献奖,那肯定是非螃蟹莫属。你想想,蟹从爪子到整个身体,不单单是吃,更是剥落雪白蟹肉的武器和食材器皿,用蟹壳承载调制好的蟹粉,便能得到一份酥皮蟹。极富生活情趣的李渔曾对蟹做了极高的评价:“世间好物,利在孤行。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 连大文豪苏东坡也说:“不识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至于小龙虾,更是鲜弹的代名词。抓起一只油光锃亮的小龙虾,剥开虾头,对着黄澄澄的虾黄就是一口,那股软糯带着些汤底的滋味,直冲舌尖,像烟花在口腔里炸开,满是鲜甜。

等舌尖上的味道消散的七七八八,就可以对虾身下手了。虾壳带着清脆,不过千万别完全剥落,留个虾尾,然后送进嘴里——一定要让牙齿体验到轻拽虾尾时虾肉的弹性,那才叫过瘾呢。

油焖虾蟹,汤汁才是精髓。那种随便加上点“重庆调料”的,都是油焖海鲜里的异端。真正好的汤汁,需要将豆瓣酱、辣椒等调料小火慢熬,接着放入香叶和葱姜蒜去除咸腥,辅佐香气,最后以精酿啤酒调和滋味,提味增香。当然,虾蟹与调料要同时烹煮,让它们裹满黏稠的调料,使汁水渗透进每一个细胞。

食材也很重要,优秀的虾蟹肉质紧实饱满,雪白弹牙,汁水也能吸的充足。如果是潜江的那就最好,清水养殖,腮白没有腥气,就算是被人嫌弃的小龙虾虾头也能放肆吮吸。

不同于世人对虾蟹时间上的固有偏见,在我看来,想吃的时候,不管什么季节都是刚刚好。夏天,那就得坐在店家摆在马路边上的棚伞下,最好是再来两瓶啤酒,袖子一撸,挥舞着双手直接开干,如果是冬天,那就在网上买点,回家放进锅里过油爆炒一下,把脸凑过去,让这股诱人的香气钻进脸上的每一个毛孔,既暖和,又舒坦,想想这一锅都属于自己,内心的雀跃简直要压抑不住。

不管是疲惫还是开心,点一盆蟹爆虾,放下手机,专心致志的拆蟹剥虾,把苦闷和烦恼吃进肚子,让唇舌与大脑感受香辣,你会知道对自己好一点,该是什么感觉。

点击以下图片

一键下单「油焖蟹爆虾」

(预售产品1月6日开始发货)

▼点击下图,发现更多好物。

螃蟹肥不肥,瞅一眼这里就知道!一挑一个准,老渔民都夸你是行家

秋风起,蟹脚肥,菊花开,闻蟹来”,螃蟹虽然一年四季都有卖,但唯独秋天最肥美临近中秋、国庆在即,很多人都会选择吃螃蟹、送螃蟹喜迎双节

但是怎样才能挑到膏满黄肥的螃蟹呢?商家当然会告诉你,他的螃蟹个个“顶盖肥”,就怕买回家打开是空的,糟心不说、还心疼钱。所以,想要挑到好螃蟹,掌握技巧是关键!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老渔民的挑蟹诀窍螃蟹肥不肥,瞅一眼这里就知道,一挑一个准,老渔民都夸你是行家

【如何挑螃蟹】

第一招:看小腿

螃蟹肥不肥先看最下面的两个小腿肉多不多,如果圆润饱满,捏起来还软乎、有弹劲儿肯定是肥蟹,哪个瘦蟹小腿会有肉。

第二招:看蟹壳两边的凸角

把螃蟹翻过来、肚子朝上,对着有光的地方看一眼尖角,如果是透明的、捏着软瘪瘪的绝对是瘦蟹,如果颜色发暗、不透光,捏起来肉乎乎的,这样的螃蟹大多都比较肥

第三招:看蟹盖中间部位

肥蟹的蟹壳都很饱满,尤其对应肚脐的正上方,如果非常厚、凸起来,保证是“顶盖肥”,如果看起来非常扁平,那基本都是瘦蟹,挑选时要避开。

第四招:看公母

螃蟹公母很好区分,肚脐盖瘦长且尖、就是公蟹;肚脐宽且圆润、就是二母蟹;肚脐呈半圆形、就是母蟹。想吃肉质鲜嫩的就选公蟹或者二母蟹想吃膏厚流油的就选母蟹

第五招:看后盖到肚脐底部的厚度

如果后屁股饱满、非常厚,说明蟹膏充盈、蟹肉肥厚,是“顶盖肥”的螃蟹,如果很扁平,就说明是瘦蟹,不建议购买。

学会了肥螃蟹的挑选方法,下面就给大家分享几种螃蟹的好吃做法趁着螃蟹正肥美,换着花样过过瘾

一、清蒸梭子蟹

1.用尖刀戳进梭子蟹的嘴巴里面,让它处于假死状态,这样肉质不失鲜嫩,又能防止夹伤,然后把螃蟹里里外外刷洗干净,放入姜片、料酒拌匀腌制10分钟。

2.蒸锅中水烧开以后放入一把小葱、摆上姜片,把腌好的梭子蟹摆放在葱姜上面,这样不但能够去腥还能中和螃蟹的寒性,再稍微淋点腌料盖上锅盖、大火蒸10分钟。

3.趁着蒸制的时间我们调制蘸料:生姜切成姜末放入碗中,放入香醋20克、白糖20克搅拌均匀即可。10分钟以后去除螃蟹,掰开蟹壳、去除蟹腮即可享用。

二、葱姜蟹

1.首先,把梭子蟹的蟹壳掰下来,拆掉前面的蟹钳,去除肺绒毛、洗净蟹腹盖上的杂质,然后把蟹肉切成四半,把大蟹钳用刀背拍碎;小葱切成段,生姜切成片,小米椒切成圈,大蒜切成片;另外准备适量的黄酒去腥增香。

2.锅内烧油,油温五成热时先放入蟹壳炸几秒钟,蟹壳飘起来以后捞出,然后把油温升高至6成热,把蟹肉粘上一层面粉放进去,快速炸10秒钟捞出,高油温能使蟹肉快速成熟,同时把蟹壳炸酥。

3.锅内留底油,放入葱姜蒜和小米椒爆香,倒入蟹肉、烹入黄酒,大火快速翻炒出香味,然后加入蚝油、鸡粉、白糖、少许食盐、胡椒粉、生抽调味,沿锅边淋入一点清水化开调料,继续大火翻炒让葱姜的香味充分渗入到蟹肉里面。

4.汤汁收浓以后淋上芝麻香油、撒上葱段,稍微翻几下美味即成。

三、蒜蓉焗蟹

1.梭子蟹刷洗干净,把大钳子卸下来,掰开蟹壳、扣掉蟹腮,然后把蟹肉一开四或者一开二都行;一把小葱,把葱白切成段、葱叶切成葱花;姜切成粒,大蒜一开二和葱白放一起,另外准备一把大蒜、剁成蒜末备用。

2.锅里面多烧一点油,凉油下进去一半蒜末,小火炸、勤翻勤搅,蒜末炸至微微发黄以后关火,利用余温把生蒜放进去一块炒香,然后放进去两勺蚝油、两勺生抽,调成蒜蓉酱。

3.砂锅中加入底油,放入葱白、姜粒炒香,然后把蟹肉均匀铺在上面,倒入蒜蓉酱、放上蟹壳,盖上锅盖小火焗5分钟。

4.临出锅淋点米酒增加香味,最后撒上葱花、美味即成。

金秋时节正是吃螃蟹的好时机,挑得好才能吃得好、不吃亏,学会老渔民的挑蟹技巧,保证个个新鲜、膏多肉肥,不花冤枉钱

第一美食编辑: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