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坑(肥胖坑坑洼洼的图片)

新京报 0
文章目录:

世界防治肥胖日丨这些关于减肥的“坑”你都踩过吗?

“5月不减肥,6月徒伤悲”,这句流传甚广的话,道出了许多人在春天减肥的紧迫感和决心。随着《热辣滚烫》热映,减肥再度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在当下,“以瘦为美”几乎成了大众审美观中的“元规则”,身材也成为了更多人焦虑的源头。但是,盲目追求瘦真的健康吗?减肥是为了什么?有哪些减肥雷区需要避开?

多胖才算肥胖?

用医学术语来说,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具体到我们自己的身体上,可以通过一些数字指标来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加入减肥大军。

图/上海发布

我国将 BMI 24~27.9 定义为超重,28 以上是肥胖。肥胖是一种成因复杂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严重危害健康,且仅靠个人意志逆转难度大。

汇总目前大量研究证据可以得出:仅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时,肥胖者体重通常可以减轻 5%~7%,但该效果往往难以保持。

就像很多疾病需要医疗系统的干预一样,当肥胖很难通过个人意志逆转时,也应当求助医学、科学的帮助。药物、减肥手术给肥胖者带来的利,往往远大于弊。

当你被肥胖严重影响生活时,别忘了,你可以不用孤军奋战,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这些网红减肥方法靠谱吗?

近年来,减肥成为了困扰大多数人的问题。各种减肥方法也在互联网上不断流传,西梅汁、白芸豆、酵素、青汁等这些火遍全网的减肥产品究竟靠谱吗?它们到底是减肥“黑科技”还是“智商税”?

西梅汁

部分人喝西梅汁可导致腹泻,带来短期的体重下降,其实多数是体内水分丢失造成的。对于一般人来说,频繁腹泻不仅会导致肠胃功能受损,还会出现电解质紊乱、血钾浓度降低等损害人体健康的问题。

酵素

酵素的有效成分仅是植物的发酵产物,可能促进肠内食物的消化吸收,对肥胖人群可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并不能减肥。如果将酵素作为减重期间唯一的食物及能量来源,容易导致蛋白质、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缺乏,出现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青汁

青汁只是果蔬的替代品。可以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但并不会让人变瘦。

白芸豆

日常吃白芸豆仅可能起到辅助减肥的作用。白芸豆中虽然含有α-淀粉酶抑制剂的成分,但其有效含量很低、对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有限,所以阻断碳水化合物吸收的效力仅停留在理论上。

白芸豆提取物

白芸豆提取物的减肥效果如何,要看提取物的“淀粉酶抑制活性”有多高、含量是多少,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因此无法评价白芸豆提取物的减肥效果。

代餐食品

代餐食品最明显的特征是低能量、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如果我们的一日三餐完全被代餐食品取代,确实能帮我们控制体重。代餐食品本身对人体无害,但每天只吃代餐食品,则不利于健康。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迟钝呆笨、影响月经周期、还易出现肝肾损伤等。

生酮饮食

研究表示,生酮饮食可减少一些患有耐药性癫痫患者的发作频率,也可减轻体重,但长期减肥获益不明显。此外,生酮饮食可以降低血糖,但几个月后降血糖功效会减弱。也就是说,生酮饮食可能并没有人们以为的那么有效。因为生酮食物选择有限,长期遵循这种饮食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

在进行生酮饮食减肥时,由于降低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血糖水平会下降,但也容易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出冷汗、乏力等“低血糖反应”。低血糖情况严重时甚至会使脑细胞受损,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此外,体内蓄积大量酮体的时候,身体还有可能陷入酮血症或酮尿症。此时血液有酸化现象,轻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重者甚至会发生脱水与休克,危及生命。

生酮饮食不是人人都可尝试,本质上生酮饮食是治疗,普通人不可擅自施行,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碳循环减肥法

“碳循环减肥法”实际属于极低能量饮食的同时,变换每日碳水摄入量的膳食模式。原理等同于让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故能引起体重减少,但也会极大增加痛风发生风险以及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不良反应,因此并不推荐轻易尝试。碳循环减肥法并不适合所有人,特别是胃、胆囊功能不佳、贫血、怀孕及哺乳期、体重不足、饮食紊乱的人群应避免尝试此法。

还有哪些雷区需要避开?

  • “全麦”不都是全谷物

相对于精制米面,全谷物可以提供更多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等,但食品包装上有“全麦”的食物,原料不一定都是全麦面粉。

有些全麦面包尽管以全麦粉为主料,但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还是得添加白砂糖、黄油甚至高筋面粉,这样也可以降低成本、延长产品保质期。

购买时选择配料首位是全麦粉等全谷物,且不含精制米面(小麦粉)成分的产品

  • “非油炸”不等于无油

食物经过油炸后,热量及脂肪含量会增加,还会产生有害物质。“非油炸”虽然减少了很多有害物质,但不等同于无油,要注意配料表中是否含油,还需要比较配料表中的能量及脂肪含量。

  • “零脂肪”可能含添加糖

“零脂肪”的食物虽然脂肪含量确实很低,但让人胖的除了脂肪,还有添加糖等其他成分

购买零脂肪食品时,要先注意配料中添加糖的排列位置,再去看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经过衡量后再选购。

  • “无添加糖”不等于无糖

添加糖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及果葡糖浆等,添加糖多的食品不但让人长胖,还会增加患龋齿及糖尿病的风险。所以,添加糖的摄入量越低越好,每日不应超过50克,最好在25克以下。但需要注意的是,食品标示上的“无添加糖”不等于无糖

天然糖优于人工添加糖,但摄入过多依然不利于减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是否含添加糖,喝果汁都不如吃鲜果。

  • “无添加蔗糖”不等于无糖

如果食品包装上特别指出“无添加蔗糖”,不应将其等同于“无糖”,反而应警惕是否添加了其他种类的糖。

购买“无添加蔗糖”食品,看到“无添加蔗糖”的标示后,应查看配料是否含其他糖。

如何科学减肥?

1.控制饮食

通过减少吃东西的量吃的食物的种类,调整吃饭的时间等多种方法,减少总摄入能量。

2.体育运动

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增加消耗的能量。

3.药物控制

目前药监局批准的,正规减肥药物有两类。

一种让人多排,如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可以减少肠道脂肪吸收率、增加排泄。

一种让人少吃,比如GLP-1受体激动剂,使用后可以明显抑制食欲,甚至轻度增加身体的能量消耗。

肥胖跟很多疾病息息相关,但是很多所谓的“减肥药”、“减肥产品”,不仅不一定能减轻体重,甚至还会危害身体健康。

例如,西布曲明作为违禁药被不法分子添加到巧克力、咖啡等作为减肥产品售卖,而它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脑血管有损害,早已被禁用。

正常人体每天可通过自身产生足以满足生理需要的左旋肉碱,动物红肉也是其丰富的来源,因此,依靠外源性补充意义不大。除非因疾病造成机体缺乏左旋肉碱,健康人群并不需要额外补充。吃它不能减肥,吃过量则有不良反应。

划重点:选用药监局批准的药物,遵医嘱

4.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极重度肥胖,或已经出现明显心脏、肝脏等重要器官受累,减重需求迫切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微创的胃内减重球囊或减重手术治疗。

这些方法通过机械限制胃容量,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另外对“脑肠轴”,也就是我们的下丘脑食欲中枢,肠道激素、肠道菌群等,也有一定的调节重塑作用。

哪种减肥方法瘦得更快?

一项为期两年的减肥研究。图/丁香医生

如果想要达到比较好的减肥效果,最好用运动配合饮食。仅靠迈开腿虽然瘦得慢,但相对不容易反弹,维持效果最好。

减肥方法因人而异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减肥的核心是为了健康

而不是体重上的数字

拒绝身材焦虑

为健康而战

资料来源:健康中国、健康界、新华网、上海发布、丁香医生

编辑 代文佳

校对 张彦君

肥胖是病?减肥的坑你踩了几条?

肥胖,已经成为了当代人绕不开的话题。

平时总能听到很多人说自己胖、要减肥,

那到底多少斤叫做胖?

减重要如何做才有效又安全?

如果不减肥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危害?

你对肥胖的认识是否正确?

实际上肥胖是一种独立疾病,

又叫肥胖症。

一般诊断肥胖症需要测量两个指标,

体质指数(BMI)和腰围。

BMI=体重(千克)/身高(米)²

目前我国的肥胖防治指南规定:

当BMI≥24Kg/m²时称为超重,

当BMI≥28Kg/m²时称为肥胖。

近年来国际上对腰围也越来越重视,

因为腰围也是诊断腹型肥胖的简易指标。

腹型肥胖是指脂肪主要沉积在腹腔内脏,

又称中心型肥胖或苹果型肥胖,

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将军肚”。

男性腰围超过90就是腹型肥胖,

女性腰围超过85就是腹型肥胖。

今天邀请到了

深耕医学体重管理多年的大专家

让他来教教我们

如何安全有效的科学减重!

本期邀约嘉宾

李晨钟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点击下方观看

让您成为朋友圈最懂健康的人

1

肥胖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危害?

肥胖有15种并发症。除了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像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外,还有大家可能平时不太了解的,比如抑郁症,它是肥胖的一种并发症,恶性肿瘤抑郁症,像女性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啊,不孕不育,还有骨关节病啊等等这些它都是属于肥胖的并发症。

肥胖既然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如果不采取治疗,最终带来的无非是两个方面的后果,一个是缩短寿命,另一个是影响生活质量。

2

常见的减肥误区有哪些?

只做运动不控制饮食。要想减肥,首先就是对生活方式的干预很重要,它包括四个方面,管住嘴、迈开腿、合理的睡眠、放松的心情。

不吃早饭或长时间不进食。不吃早餐或者是长时间不进食,实际上是不利于减肥的。因为长时间不进食,人必然会饿,那么这时候就容易报复性的大吃一餐。

人在短时间之内大量的进食,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它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又会促进我们脂肪的合成,这样一来就更容易发胖了。

禁止任何脂肪的摄入。减重过程中禁止任何脂肪的摄入是不恰当的。

因为如果脂肪完全没有摄入,那么能量可能就要通过碳水和蛋白质来提供。通过蛋白质的分解提供能量,最后会导致肌肉流失,出现少肌症发力。所以说用蛋白质用来提供能量实在是不划算。

另外,脂肪也是有作用的,因为我们人体的很多激素它是需要脂肪来转换的,如果完全没有脂肪摄入的话,会影响这些激素的合成。

只吃蔬菜水果。像前几年流行的苹果减肥法,每天只吃苹果啊,这是非常不恰当的一种减重方式。

因为蔬菜水果它是确实是富含了维生素、膳食纤维、一些糖类,但是它的蛋白质含量就非常的低。脂肪含量呢,除了有一些水果,比如牛油果,脂肪含量是比较高的,但绝大多数的水果几乎脂肪含量都非常低。

那么如果你只吃蔬菜水果,你就没有足够的脂肪蛋白质的摄入维持你的身体正常的运转,最终会导致营养不良。

高蛋白饮食让人发胖。

其实我们在摄入高蛋白饮食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个名词——蛋白杠杆。

也就是说你吃的食物当中蛋白质含量越高,其实你的胃口会越来越差,你会吃的越来越少啊。因为它蛋白质含量越多,所产生的饱腹感就会越强。

所以高蛋白饮食不会让人发胖,甚至过多的高蛋白饮食还会让你体重下降。

但是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不能过度吃高蛋白饮食,因为蛋白摄入过多,对肾脏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尤其是对于年龄大的人来说,可能会导致肾功能的损害。

依靠代餐来减肥。

首先我们得明白,在代餐里头,除了有碳水以外,还会加一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

但是代餐代餐,代餐它并不能完全代替你的餐,它只能代替你一部分的餐,可以用它来代替碳水,但肉、蔬菜、水果还是应该照常吃,否则还是会出现营养不良的后果。

过度减肥。

这个很好理解,指的是有些人明明已经在医生的指导下成功减重到了一个正常且健康的体重,但依然继续减肥,这也是不可取的。

过度减肥会导致机体的整个机能都明显的下降,会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如果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的话,就可能会出现掉头发、浑身没劲、皮肤变得干燥的情况。

最严重的情况是导致不来月经,甚至有些病人会患上神经性厌食,看到食物会恶心呕吐,严重的甚至会威胁生命。

3

如何做才能安全有效地减肥?

现在对于减肥,世界上公认有效的科学方式有五种。

第一种,是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四个方面,管住嘴、迈开腿、合理的睡眠、放松的心情。

第二个,是个人行为管理,肥胖的治疗当中,个人行为管理相当重要,也就是说一定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说现在很多年轻人晚上熬夜,都是两三点才睡,睡前往往就大量的吃快餐。

所以说如果不改变自己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不管多好的药物、多好的膳食模式,都不会有什么效果。

第三个,就是借助医学上认可的减肥药物。

第四个是到正规医院进行正规的减重手术。

第五个最关键,就是需要一个专业的医学减重团队,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助你,需要一个协作的过程。

近五年来,整个内分泌学界对于减肥团队在减重过程当中的重要性,是越来越认可的。

一个医学管理团队中往往会有医生、护士、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甚至还有心理师,共同对你进行管理,在此过程中指导你、监督你,同时还能让亲人、朋友加入团队,对你起到一个支持的作用。这样往往能够取得理想的减重效果。

来源: 经视健康家

这8种被吹捧的“伪健康食品”,坑钱又伤身!几乎每个人都买过

最近有朋友发来求助说

在互联网电商平台上,

不少商家在销售“果蔬粉”

他们宣称这些食品萃取多种蔬菜精华

属于超级食物可以为消费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更有商家声称

食用“绿色超级食品”

已成为一种现代流行的饮食方式

它的功能和作用可以替代新鲜水果和蔬菜

那么,什么是“超级食品”?

这种“绿色超级食品”的叫法,专业科学吗?

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员

实际上来讲,对于专业范畴内是没有“绿色超级食品”这样一个定义。“超级食品”和“绿色超级食品”不是保健品,它只是食品,食品是不能宣称有保健作用或者是有预防疾病作用,及改善身体状态作用的,这个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大家不要去把两者去混淆。

长期依赖可能会造成身体的某些营养素缺乏,减肥或者是体重管理的特殊人群,包括健身特殊人群,其实这方面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果蔬粉能代替新鲜果蔬吗?

因为果蔬粉是冻干粉的状态,属于富集了的状态,所以相对来讲,膳食纤维、维生素含量确实是高一些,通过这种富集状态和我们现实中吃西蓝花,或者吃其他食物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

在食物富集的过程中,即便是用了冻干的方法,也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也就是说,补充粉末虽然能够达到同等重量下的,这个蔬菜的某一些成分的量,但事实上,它的营养成分是远远不足的。

提醒:果蔬在烘干的过程中会脱水,造成大量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所以果蔬干也不能代替新鲜水果蔬菜来帮助补充营养。

另外,一些商家为了保证果蔬干口感的香脆,往往会进行油炸,导致其油脂含量增加。如果再添加糖、盐等调料,营养又打折扣,长期大量食用易导致肥胖甚至一些慢性病。

商场里宣传的“健康食品”很多可能是“伪健康食品”

买错吃错了,不仅不能给你带来健康

反而还会让人长胖,甚至会增加患病风险

具体都有哪些食物呢?

粗粮饼干

实际上,粗粮饼干中的粗粮并不多,而且有些品牌的粗粮饼干脂肪含量很高。

虽然粗粮饼干的膳食纤维含量要比普通饼干高一点,但仍然不适合经常拿来做主食。如果把这样的粗粮饼干当做主食来吃,不仅不能帮助平稳餐后血糖,而且还更容易长胖。

如果实在想吃粗粮饼干,一定要看好标签,选择配料表中粗粮排名靠前的,并且脂肪和总热量相对较低的一款。

花式麦片

燕麦属于全谷物,富含β葡聚糖,能减缓葡萄糖吸收入血,有助于控血糖。

但是,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花式麦片,里面也有燕麦片,包装上也会有燕麦片的图案,让人误以为主要成分是燕麦片。但其配料表中不仅燕麦片成分不多,而且还会添加糖、油、调味料等成分。

这样的花式麦片不仅热量高,也不利于控血糖。并且植脂末属于反式脂肪酸,常吃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如果要吃燕麦片,一定要看好配料表,选择配料中只有燕麦,并且压片较为完整的纯燕麦片。

水果汁

很多人认为水果榨汁,不仅食用方便,还有助于消化吸收水果中的养分,促进新陈代谢。但实际上,水果榨汁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健康。

水果榨汁后,营养价值会降低。不仅膳食纤维、果胶等营养物质容易损失,榨汁过程中还会破坏水果的细胞结构,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损失部分维生素和抗氧化成分,如类黄酮和花青素等。

而且喝果汁容易导致摄入糖分过量。由于果汁的制造效率低,多个苹果才能榨出一杯苹果汁,摄入的糖分会更多。加上果汁在胃里的排空速度和被肠道吸收速度都非常快,所以血糖的上升速度也更快,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素鸡素鸭

肉类吃的多可能会因为脂肪摄入超标而不利于身体健康,于是有人将目光转移到了和肉类口感相似的素鸡素鸭上。

不过,这些素食并非意味着“健康”,一般都是用豆制品或小麦面筋为原料制作而成,为了让它们的口感更好吃,还会加入植物油、白砂糖、盐以及调味料等成分,反而可能含有更高的脂肪。

如果将这样的素鸡素鸭当做健康食品来吃,不仅存在发胖的风险,还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果粒酸奶

果粒酸奶中既有酸奶又有水果,听起来真的很健康。但这种酸奶普遍糖含量较高、热量不低,里面的果粒也没多少,不仅不利于控制体重,还容易诱发龋齿。

如果想吃果粒酸奶,那倒不如选择无糖酸奶,自己切点新鲜水果块放进去,这样不仅美味、健康,热量也更低。

乳饮料

“乳”的字样就能给人“健康”的感觉,所以乳饮料也被很多人当成了健康饮品,以为和牛奶一样能喝到奶的成分。

其实,市面上的很多乳饮料都不是健康饮品。牛奶含量很少、更多的成分是水,蛋白质含量低、糖含量较高。

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添加糖的摄入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一瓶乳饮料就占了一大半,糖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龋齿、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核桃牛奶

核桃牛奶≠纯牛奶,不是补钙和蛋白质的好选择。市面上的核桃奶/燕麦奶等都属于调制乳,按照国标,调制乳的蛋白含量≥2.3%就可以,而纯牛奶的蛋白含量要求≥2.9%,调制乳的钙含量也不如纯牛奶。

另外,调制乳一般都含有添加糖,不仅额外增加了热量摄入,也增加了龋齿和肥胖的风险。至于强化的某些营养,只要饮食上注意搭配就能轻松补够。

转自:CCTV生活圈

来源: 经视健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