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美国(肥胖的美国警察)
带你走进真实的美国:肥胖、贫穷和酗酒者的国家?
法兰克·加拉格尔是一位有6个孩子的单身父亲,常年失业、招摇撞骗、酗酒成性。酒精的危害终于使他的肝脏支撑不住而宣告病危,他的孩子们也因此陷入无穷无尽的与废柴老爸的纠缠之中。
上面的描述是美剧《无耻之徒》的情节,它扯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让人们看到美国底层人民的生活写照。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人民生活在“民主、自由、富强”的氛围里。但当我们接近美国真实的生活,却会发现,这个国家正在陷入“肥胖、贫穷、酗酒”的泥沼里无法自拔。
肥胖的国度
在美国,看到的多数都是胖子,简直就像来到了一个胖子王国。
美国政府自己统计说,有三分之二的美国成年人超重,大约有7800万人。早在2012年,美国一个基金会就公布:到2030年,会有13个州的成年肥胖人口超过总人口的60%,39个州的肥胖人口比例会超过50%,50个州的肥胖人口比例都会在44%以上。
因为国民肥胖问题,美国每年损失至少2150亿美元,这包括直接的医疗费和间接的生产力损失。肥胖成年人每年的医疗费用,多出了1470亿美元;而肥胖儿童每年的医疗费用,比体重正常的儿童多143亿美元。
美国人腰围为啥越来越粗?
研究发现,8%的失业男性体重增加10%。这意味着失去工作让美国人有更多的时间来想吃的。失业还让人感觉没有了自尊,转而从食物中找安慰。
还有就是,没有工作收入,人们只能去吃“穷人的食物”。
因为美国的新鲜水果、蔬菜、瘦肉和鱼类的价格都比较高,穷人买不起这些健康食品。而且穷人多半会住在比较不安全、较少机会参加体育活动的社区。高热量食物和少做运动相结合,就产生肥胖流行的后果。
贫穷的社会
联合国极端贫困和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菲利普•奥尔斯顿,在对美国进行为期两周的考察之后,发布报告称,平均每8个美国人就至少有1个生活贫困状态中。
联合国2018年5月份公布的调查报告也显示,全美国约有4000万贫困人口,其中有1850万属于“极度贫困”人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赤贫”。甚至,还有530万人的生活情况“堪比第三世界赤贫阶层”。
有20%达到退休年龄的美国人仍在工作或求职。调查显示,在72岁以前,他们不希望完全离开工作岗位。
美国的退休制度采取“养老三支柱模式”。分别为社会安全福利金、雇主赞助的退休储蓄计划,以及个人储蓄。
美国的社安金大约只有工资的40%,难以完全应付退休所需。因此,想过舒适的退休生活,需要依靠个人的投资与储蓄。
但美国人多数没有储蓄的习惯。加上各种信贷风暴、经济大环境不稳定等因素,让许多美国人的资产缩水,没有能力稳定储蓄。
根据美国社会安全局统计,有21%的已婚夫妇和44%的单身老年人,几乎只依靠社安金过着艰辛的老年生活。年满65岁的老年人中,有将近五分之一的人,退休账户中少于5000美金。
酒鬼的世界
美国作家苏珊·奇弗在《Drinking in America: Our Secret History》中写道,“1830年代,我们是世界上最醉醺醺的国家。1930年代,我们完全禁止饮酒,结果令人沮丧。虽然在21世纪有更多的法律,对饮酒的社会控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严格,但是酗酒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课题”。
美国人认为,喝酒是一种很好的社交,能够拉近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在遇到生活压力时,喝酒几乎成为排解烦恼的标配。
虽然,美国严禁对21岁以下的人出售酒精饮品,但现实是,只要父母允许就可以喝。研究显示,八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酗酒;另一个调查揭示,美国有3800万人面临饮酒过量问题。
美国成年人每年暴饮量为170亿杯,或者说一个暴饮者每年暴饮470次。每6个美国人中有一个人一周暴饮一次,每次平均7杯。
调查显示,酗酒是美国人死亡的第三大诱因,每年8.8万成年人因此丧命。
从9·11事件到2008年的经济衰退,以及后来愈发明显的财富不平等和教育差距,导致美国中下层压力加大,酒精成了很多人逃避现实的首选良方。
看了这些,我再也不羡慕美国的月亮又大又圆了。倒是把我吓了一大跳,连美国这么发达的国家人民生活都这样艰难,我们更应该趁着现在还不算太老,抓紧挣钱了。否则真到了老的时候,也要变成靠喝酒解愁的胖子了。
为什么美国人肥胖很严重?你敢信他们的食物有多甜
为什么美国人肥胖很严重?
我一直有个不解的地方。他们能长到3、400斤都没事(就是还活着)。我们黄种人基本不可能。也许超过200斤身体就告急了。300可能就嘎了。美国路上经常看到立方体身材。谁能告诉我你有什么看法呢?快来评论区说说吧!
资本阴影下的美国肥胖困境
在美国,肥胖已成为一种社会顽疾,尤其是底层民众,肥胖率居高不下。而在这一现象背后,资本的无形之手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多种手段影响着美国人的饮食与生活方式,进而推动肥胖问题愈演愈烈。
资本对科学研究和医学认知的干扰,堪称肥胖危机的幕后推手。20世纪60年代,美国糖业协会为转移人们对糖可能引发心脏病等健康问题的关注,出资资助哈佛大学科学家的研究项目。这些科学家在研究中弱化了糖与心脏病的关联,强调脂肪的危害,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对当时的营养认知和政策产生误导,影响了人们对糖分危害的正确判断。
食品饮料等行业的资本为维护自身利益,常资助科研项目。部分受资助的研究可能存在选择性报告结果、设计有偏倚等问题,使研究结论有利于资助方,给公众造成糖分无害等错误印象。比如一些饮料公司资助的研究,可能会淡化饮料中高糖成分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资本直接收买医生,但通过资助研究等方式影响了科研和医学领域对糖分危害的客观判断和信息传播,导致公众长期对糖分摄入的健康风险认识不足。
在食品的生产与加工环节,资本的操控痕迹也十分明显。美国农业高度产业化,大型农业企业和食品加工巨头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如玉米。玉米产量巨大,除了一部分用于直接食用,更多的被加工成各种产品,其中玉米糖浆便是关键一环。由于玉米糖浆价格低廉,被广泛添加到各类饮料、零食和加工食品中。这些高糖、高热量的食品,成为了底层民众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通过控制生产链,让廉价的高热量食品充斥市场,从源头上改变了民众的饮食结构。
在销售环节,资本利用价格优势来扩大市场份额。快餐店、超市等销售渠道中,垃圾食品和高糖饮料的价格往往比新鲜蔬果、健康食品更为亲民。例如,一份汉堡套餐的价格可能仅为几美元,而购买同等热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则需要花费更多。对于收入有限的底层民众来说,价格因素成为他们选择食物的重要考量。资本通过这种价格策略,引导消费者更多地购买和消费不健康食品,从而在满足民众基本饮食需求的同时,也推动了肥胖问题的发展。
广告营销同样是资本推动肥胖的重要手段。食品和饮料公司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广告宣传,尤其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卡通形象、明星代言以及充满诱惑的广告画面,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广告不仅塑造了消费者对特定品牌和产品的认知,还营造出一种消费文化,让不健康食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例如,某些碳酸饮料品牌通过长期的广告投放,使其产品在年轻人心中成为时尚和潮流的象征,诱导他们大量饮用,从而增加了糖分和热量的摄入。
资本对社会福利体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美国的食品券计划旨在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温饱问题,但在资本的影响下,食品券的使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一些食品企业通过游说等手段,使得食品券能够购买更多的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而对于新鲜蔬果的覆盖范围相对有限。这就导致底层民众在使用食品券时,更多地倾向于购买那些高热量、低营养的食品,进一步加剧了肥胖问题。
资本的逐利本质使得美国肥胖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政府需要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引导资本流向健康食品领域;同时,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让民众能够做出更健康的饮食选择。只有打破资本的不良影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肥胖困境,提升民众的整体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