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 肥胖
身体易发胖怎么破 中医告诉你这么调
生活中,我们常说胖子没有春天;在本公子认为,胖子还没有未来!作为微胖界的“常驻大使”,每每想到如此,本公子也是无限哀伤,然后在心中默默发誓:吃完这顿,我一定好好减肥。很多人都说:上帝是公平的!但为什么有些人吃再多也不胖?而我只是喝了点水,体重还稳如泰山呢?真相只有一个,就是你脾虚胆虚,消化吸收不好!中医认为,身体易胖多半跟脾虚胆虚相关,要想瘦首先得调理脏腑。具体怎么调呢?且听本公子来分解!
中医认为身体易发胖 多半是脾虚胆虚
“明明我只是喝了杯水,而她吃了那么多的米饭还有那么多的肉,为啥俺是个悲哀的胖纸,而她却是个窈窕的妹纸?”这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都会遇到的问题,瞬间感觉累觉不爱了有木有啊?
其实呢,身体易发胖是有原因的,除了我们熟知的饮食过量、缺乏运动、遗传因素,体质的原因是发胖的根本。如果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并进行有效的调理、建立健康的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微胖界、胖子界顺利毕业,成为瘦纸将不再是梦想!
中医认为,身体易发胖,多半跟脾虚(脾虚包括脾气虚和脾阳虚)、胆虚等密切相关。
“脾气不好”容易发胖
所谓“脾气不好”,在中医中称为脾虚,一个人若脾虚,很容易导致脾运化水谷的能力失健,从而导致消化不好、体内废水无法外排导致肥胖。在中医中,脾胃被称为酒囊饭袋,仓廪之官,其掌管人体的受纳运化之功能,脾喜燥恶湿,若脾被痰湿所困必然会造成脾阳受损,运化水谷的能力就会减弱。《四圣心源》里说到:脾升而善磨,即水谷入胃,全依赖于脾阳来运化,脾有多好运化能力就有多强。
关于脾虚致肥胖,主要有两点论述:
第一, 脾主肉,《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曾说打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这里所说的肉主要指肌肉,其营养主要从脾的运化吸收而得,肌肉的丰满与消瘦,与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若脾气足,则肌肉丰满,形体健美,如脾虚,则肌肉松弛,形体臃肿。
本公子友情提醒:对于爱健身的朋友来说,上午巳时(9:00-11:00)是最佳锻炼时机,此时脾经最旺,最利于锻炼肌肉!
第二,脾虚会导致水谷运化不利,而水谷运化不利包括水液运化不利和五谷运化不利。前者长期如此必造成体内湿气重,使得体内的废水不能排出,从而出现水肿;后者必然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不能够被分解,从而积聚体内、滋于肉下,造成肥胖。
脾虚怎么破?本公子告诉你这么调!
近些年来,中医临床上脾虚之症越来越高发,这主要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相关。长期吃喝生冷之食是造成脾虚的主要原因。故调节脾虚多从饮食出发,因脾喜阳,所以脾虚者应该多吃温性食物,像冷饮、冷菜、凉茶、生冷瓜果、辣椒、油炸类等该戒的就戒了吧,该少吃的也要少吃。此外,推荐一款食疗粥,红豆薏米粥,常吃当饭吃不仅养脾除湿,还美容养颜,让你瘦到没朋友!
你这个胆小鬼,居然还是个胖子
很受伤有木有,人家胆子已经够小了,为何还是个胖纸,中医认为胆虚也是肥胖的原因之一。胆是六腑之一,所谓肝胆相照,胆与五脏之肝互为表里,与肝相连,有浓缩、储存、排泄胆汁的作用。《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到:“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为中正之官,,断所出,胆气升,则脏腑之气皆升,而脾胃的正常受纳运化、消化吸收同样依赖于胆汁的正常分泌。胆气足,则胆汁分泌旺盛,脾胃升降有序,消化能力才强;反之,若胆虚,则胆汁分泌不足,相应就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导致其受纳运化失健,从而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水肿等症。
另一方面,胆虚会致肥胖还与胆汁相关,胆囊分泌的胆汁是分解脂肪的第一战将,当人体进食后,胆囊就会外排胆汁如十二指肠,帮助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和吸收。若胆虚则胆汁分泌不足,脂肪便得不到充分分解,滋于皮下,就会形成肥胖。还有我们常说肝胆相照,其实胆汁即是由肝的精气所化,且胆汁的排泄必须依赖肝的疏泄功能。当机体胆汁分泌出现障碍时,亦可反致肝气郁结,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届此肝胆皆失衡,肥胖同时亦会出现头面浮油长痘。
胆虚怎么破?本公子告诉你这么调!
在临床上,很多人会切除胆囊,认为胆并非人体生存之根本,其实不然,这绝对是对自己生命的折减,因为五脏六腑这十二官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胆腑的健康与否,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思维谋断。不仅如此,其还是人体的消化吸收、体表形象(如发质、肥胖)等密切相关。关于养胆腑,本公子给出三点建议,第一,子时入眠,因为子时胆经当令,胆经最旺,此时入睡有助于养胆经,可使晨起后头脑清醒、气色红润;第二,杜绝宵夜,因为吃宵夜会阻碍胆汁的分泌,不仅容易长胖,还不利于养胆;第三,敲打胆经,通过敲打胆经上的重点穴位,可舒筋活血,防止少白头的产生。
结语:市面上的减肥方法有很多,无论是健康的少食多运动,还是不健康的节食吃减肥药,都拍死了很多减肥者。前者难以坚持,后者于身体不利,所以从机体体质进行调理才是根本,只有将身体的内环境塑造成为易瘦体质才能真正享“瘦”。
吓人!男子体内取出500余粒石头,胆囊被石头填满......
胆囊结石,
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前不久,
榆林市绥德县一位30多岁的男子因上腹部疼痛,
来到绥德县同心医院就诊。
经过医生检查,
这名患者被确诊为胆结石。
让医生惊讶的是,
通过B超检查,
这名患者的胆囊非常大,
约有14.9�4.5�4.5cm ,
胆囊壁厚0.8cm,
胆囊颈上卡一颗石头,
医生决定进行手术治疗。
最终,
经过30分钟的手术,
医生通过腹腔镜手术
为患者成功摘除了胆囊及结石。
随后,医生对胆囊进行解剖,
在胆囊中取出许多结石,
粗略计算有直径约0.5cm的石头500多粒。
1.胆结石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西方国家胆结石的患病率大约是10%-15%,中国大概是7%-8%,按中国14亿人口来说,大约1-2亿的人患有胆结石。
2.胆结石的分类有哪些?
第一种是按结石的化学成分来分,最常见的是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结石。
第二种是按结石所在的位置来分,主要有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人们常说的胆结石多指胆囊结石。
3.哪些人容易得胆结石?
胆石症常被称为“5F症”:Fat-肥胖的人;Forty-40岁左右的人;Female-女性;Fertile-生育多的女性;Family-家族性。
在农村,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的发病率比较高;在城市,70%的人都是胆囊结石,而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4.胆囊结石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胆囊结石常见的症状就是胆绞疼,胆囊结石本身不可怕,其并发症“很要命”,比如结石堵到胆囊颈部引起急性胆囊炎,堵到胆管引起胆管炎,堵到胆胰管交界的下方引起胆源胰腺炎。
5.体检查出胆囊结石,应该怎么办?
如果胆囊结石无症状,在饮食上要注意吃少油炸、多粗纤维的食物,有症状的胆囊结石要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6.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案有哪几种?
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胆囊切除、胆囊造口取石和保胆取石。
7.胆囊切除后,会影响正常生活吗?
因为胆囊有浓缩、储存、排空、调节胆道压力、分泌和吸收功能,胆囊切除后对人体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很多人会顾虑要不要切除胆囊。其实,最大的影响是胆囊切除以后,胆汁无法消化油性食物,容易出现脂肪泻。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的人胆囊切除后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胆囊切除后,是否影响正常生活要因人而异。
陕视记者 | 王国师
陕视新闻新媒体编辑
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能手术吗?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疾病治疗一直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结合药物治疗”,但最近,不少患者来问医生:“听说糖尿病合并肥胖可以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后糖尿病可以像感冒一样被治愈吗?下面,内分泌代谢病科带您了解。
代谢减重手术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超重及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病因,这些患者在治疗时也需要积极减重治疗,但是有一些明显肥胖的患者,严格饮食运动控制后仍然无法让体重达标,这时候就需要考虑手术了。
代谢减重手术,是以外科手术的方式帮助部分严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改善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以控制血糖。一般包括以下三种:
01
限制摄入:胃袖状切除术。将胃沿胃大弯侧作纵行切除,切除80%的胃,留下䄂管样的长管状胃通道。
02
减少吸收:胆胰转流术。从水平方向切割胃,保留100至150mL的胃容量,横断空肠后,近端空肠与末端回肠在距回盲瓣50cm处吻合。
03
既限制摄入又减少吸收:胃旁路术。将患者的胃切分成两部分,较小的上部与空肠远端吻合,把大部分胃与小肠旷置起来。
目前首选的手术方式是胃袖状切除术,操作较简单,并发症少,术后2年2型糖尿病平均缓解逆转率为70%。后两种手术虽然糖尿病缓解率更高,但手术较复杂、手术风险及远期风险均较大。
这些手术,确实能对部分患者起到很好的控糖与减重效果,甚至可以让糖尿病达到临床缓解。但是,这种手术治疗有严格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绝对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才可以对症治疗。
做了手术 就一劳永逸了吗
手术后也并非一劳永逸,仍然需要规范的饮食运动控制,并需要定期随访,监测营养、代谢等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并纠正包括微量元素缺乏、营养不良、内分泌代谢异常等问题。
当然,代谢减重手术并不能取代内科治疗,治疗糖尿病没有捷径,必须综合运用行为干预、内科药物、外科手术等多学科协作模式,综合评估治疗手段的风险与获益,及时适当地干预肥胖、控制血糖,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转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来源: 吉林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