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发育(肥胖发育迟缓能赶上吗)
家长注意啦!孩子过于肥胖,会影响身高增长潜力
5月是孩子长身高最好的时间,所以称之为“神奇的五月”。
孩子的身高,70%是遗传决定的,这是遗传身高计算公式:
女孩:(父亲身高 母亲身高-13)/2(cm)±4cm
男孩:(父亲身高 母亲身高 13)/2(cm)±4cm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主题是肥胖对骨龄的影响,进而导致孩子不能完成遗传身高。
山东省中医院儿科门诊刘艳红大夫介绍,骨龄是骨化中心的出现到骨骺和干骺端形状的改变和增大直至骨骺融合的过程,比身高和体重更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体格发育的成熟程度。医生可以通过骨龄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潜力、性成熟趋势。骨龄与年龄相差在1岁及以内为正常。肥胖孩子发育比同龄儿早,到了青春期还可能进展,无论男孩还是女孩,过多的脂肪组织在芳香化酶的作用下,合成过多的雌激素,促进骨龄进展,所以临床上肥胖的孩子骨龄超过年龄很常见,家长们对孩子身高的判断,大都是根据同班同学,但是同龄的孩子,遗传不一样,骨龄不一样,这样的对比很不准确,比如同样是9岁的孩子,骨龄有6岁的,也有12岁的。男孩子骨龄15岁、女孩子骨龄13岁之后 ,身高能生长的空间就很少了,可以说肥胖在透支孩子的生长潜力。
山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张桂菊介绍,在门诊上经常遇到因肥胖影响身高的孩子,比如有个男孩子,因肥胖来我院门诊就诊,根据公式计算遗传身高是171.5±4cm。12岁3个月的时候骨龄已经15岁,和家长一起回忆,20年5月第一次就诊,他11岁,身高157cm,体重84公斤,当时骨龄已经13.9岁了,和同年龄的孩子比起来,暂时是又高又胖。到21年8月复诊,年龄12.3岁,身高165.8cm,体重90.3kg,骨龄已经15岁了,预计还只能长2-3cm,减肥不成功,身高也不理想, 实在可惜。所以,家有胖孩子,很能吃,运动不足,摄入的热量太多,增长的只能是体重和体脂率,不止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还会促进骨龄的闭合,影响身高。
为了对抗肥胖,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充分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拥有减肥的决心、信心与恒心,坚决与肥胖作斗争!
2、合理膳食:合理的减重膳食应在膳食营养素平衡的基础上减少每日摄入的总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应分别占总能量的 15% ~ 20%、50% ~ 55% 和 30% 以下,多食全谷物、蔬菜、水果、大豆等健康食物,多饮水增加新陈代谢,少食高盐、高糖及加糖食品、高脂及油炸食品、含糖饮料。当然也不能为了迅速减肥,过度节食,或者“生酮饮食”影响健康。
3、坚持体育运动: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及个人偏好,合理选择运动方式并循序渐进,避免久坐。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规律、控制进食速度,不要狼吞虎咽、暴饮暴食,更不能挑食、节食,影响生长发育。
5、全家共同参与,积极鼓励,正确引导,必要时请接受专业减重指导。
影响生长和大脑发育……儿童肥胖危害多 饮食要注意这些
制图:孙红丽
编者按:近年来,由于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加之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普及等因素,儿童青少年营养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有哪些?对于已经有孩子的家庭,在儿童肥胖预防方面,日常膳食摄入和饮食行为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
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表示,肥胖对于儿童的健康危害还是很大的,它不仅影响儿童个体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还对家庭和社会的发展造成危害。
对于儿童个体的健康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肥胖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一些危害,比如骨骼、肌肉系统,因为过重的体重会对骨骼和肌肉产生比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关节、骨骼、肌肉损害。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的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他们的青春期发育提前,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性早熟。
二是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和智力发育。有大量研究表明,肥胖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的孩子的,而且肥胖的程度越重,对认知和智力的影响越大。
三是会影响儿童运动能力和运动的发展。肥胖孩子的肺活量是比较低的,他们的身体素质,如耐力、爆发力、柔韧性,都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的孩子。
四是对孩子的心理的影响。肥胖孩子往往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他们比较压抑自我,容易过度自卑,比较孤僻。
“孩子小时候胖,长大之后往往也是胖的。”刘爱玲表示,这样就会增加成年期慢性疾病患病率,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等,从而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肥胖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还会使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增高,这种危害会限制孩子潜能的发展,长大之后的劳动生产率会下降,所以,对家庭以及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都是不利的。
儿童肥胖受哪些方面影响?
哪些原因造成了孩子的肥胖呢?刘爱玲说,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比例中大约占40%-70%。基因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近几十年来,儿童肥胖快速上升的趋势不是由于基因变化,而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环境因素中对孩子肥胖影响最大的是个体因素。”刘爱玲指出,个体因素中的致胖因素包括孩子膳食结构不合理,经常吃一些能量比较高的食物,脂肪供能过高,也会导致能量摄入增加,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除此之外,孩子经常不吃早饭或者早饭的种类比较少、营养质量比较差;经常吃一些高油、高糖的零食;常喝含糖饮料;经常在外面就餐,或者常点外卖;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行为,也会增加肥胖发生的风险。
刘爱玲进一步解释说,肥胖的发生是因为能量摄入和消耗不平衡。相对于孩子能量摄入过多,现在的孩子能量消耗呈现下降或者减少的趋势。孩子平常身体活动少,看电视、玩手机,静态时间在增加,这样的状况导致儿童青少年的能量消耗比较少,增加了肥胖的风险。
防肥胖,饮食要注意
在孩子的饮食方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建议:
一、规律进餐。吃好早餐,早餐提供的能量应该占全天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大致也如此。还要注意食物品种的多样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一天最好能摄入12种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豆制品、坚果等。
二、尽可能在家里吃饭,少在外就餐。家庭饮食相对来说更为健康,有些家长把西式快餐当作奖励或者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这是不可取的,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行为。
三、就餐时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特别是让孩子能专注吃饭,千万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手机或者边看电视,这会影响到孩子的食物消化吸收。
四、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食物尽可能不要用油炸,油炸的方式往往会增加食物中能量的含量,用蒸、煮、炖的形式为佳。
五、要保证孩子对谷类食物的摄入,特别是全谷物。全谷物没有经过过度加工,保留了膳食纤维和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素,有利于孩子健康生长。
六、可以适当、适量地让孩子吃零食。零食提供的能量最好不要超过全天总能量的10%,选择零食的时候要选择不同的种类、品种,比如可以选择奶制品、水果、坚果。吃零食的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而不是接近正餐的时候,避免影响孩子的食欲。要减少和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最好不让孩子喝含糖饮料或者少喝,如果孩子想喝饮料,可以喝清淡饮料。(综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青年报)
娃怎么吃能长高长壮?照着宝宝成长节奏不同年龄的都给你整理好了
发糕现在 1 岁 8 个月,上周给他做了筒骨冬瓜汤,这个小吃货已经抓起比脸还大的大骨头直接啃起来了。
这食欲,这牙口,老妈子还真有点欣慰呢。
视频发到微博上,就有妈妈留言问:怎么才能把娃养得胃口这么好?自家娃啥都不吃怎么办?肉肉咽不下去怎么办?
同样的问题还有:宝宝第一口辅食什么时候吃?辅食怎么吃才对……
事实上,很多大孩子不爱吃饭、咀嚼能力差,种种问题都能回溯到辅食阶段的锻炼开发不足。
在微博上,#跟着发糕弟弟吃辅食#已经更新 100 多期了,发发从 5 个多月开始吃米粉、米糊,到后来的紫薯条、肉肠,再到现在可以吃鸡丝凉面、大筒骨,每一个阶段的食物都和他当时的月龄、发展状态有关。
对肠胃还比较较弱,味蕾和咀嚼能力尚在开发阶段的娃来说,没有最好的食物,只有最适合的食物!
而根据宝宝的成长节奏来准备辅食,直接决定了娃的口味、咀嚼能力、胃口。
这,就是发糕长成一个“小吃货”的全部秘密。
为了让妈妈们了解的更清楚,我今天来帮大家好好捋一捋。
发糕是 170 多天开始吃第一口辅食的。
当时给发发加辅食,是因为他能靠坐了,挺舌反应消失,对食物有了期待,虽然没满 6 个月,但是也可以开始尝试啦。刚开始吞咽能力也没有那么好,第一次吃米粉的时候,我还表演了“如何吞下一口食物”。
当然,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发育情况各不相同,什么时候添加辅食,需要根据宝宝的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宝宝会坐了,能控制头颈部了,不会用舌头把勺子推出来的时候,就可以试试看要不要添加辅食啦。
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两点:
⭕️ 辅食含铁要丰富
宝宝出生时储存在体内的铁,基本维持到 4~6 个月左右也渐渐消耗完了,而母乳中的铁含量无法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所有的营养指南都会告诉你,第一口米粉就要高铁,这样才能让宝宝不会因为长期缺铁影响大脑发育!
发发当时就是吃的高铁米粉,当然,第一次吃只是作为尝试,不用在意吃了多少,也不用弄得太稀。
浓稠程度大概就是用勺子舀起,不会很快滴落的样子,这样就可以了。
⭕️多尝试不同口感的食物
开始吃辅食后,就要开始加肉、菜、谷物、水果(种类顺序不分先后),不停尝试新食物,尽快丰富种类。
17~26 周的婴儿对不同口味的接受度是最高的,千万不要因为出现一次不适应,就不敢给娃继续尝试新的食物啦。错过了这个阶段,他会更不容易接受新食物,口味也会很难改变,也容易增加挑食、偏食的风险。
发发在第一天尝试过辅食后,后来很快就尝过了胡萝卜泥、肉泥、南瓜泥、豌豆泥……还尝试了成品辅食泥,几乎每周,都会不断让他接触新的食物:
▲发发第二周的辅食
娃各种辅食泥吃得挺好的,却突然不肯张嘴了?
有很多 8~9 个月大的宝宝都这样,这是宝宝在用他的方式告诉你:“妈妈我不想吃糊糊了!我已经准备好吃其他食物了!”
随着宝宝切牙的开始萌出,大概在 8 个月左右,就需要逐渐提升辅食的粗糙程度,给口腔肌肉的咀嚼功能“升级难度”,帮助提升咀嚼能力。
当然,不同的娃发育程度和接受程度不一样。
在我自己给发发尝试辅食的那段时间,确实看到发发越来越爱吃各种食物,吞咽的也越来越好了,对粗颗粒的食物也逐步接受地很好,就开始慢慢添加粗糙的辅食了。
不必非要等到 8 个月才开始,发发吃得不错,7 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尝试鸡蛋和碎面条了。发发后来能啃大筒骨、语言发育的也很好,都跟咀嚼能力的长期锻炼分不开。
所以辅食吃得好不好,真的要靠妈妈们多了解辅食原则。只要由细到粗的大原则不变,完全可以根据宝宝自己的节奏, “该动粗时就动粗”:
图源:中国香港卫生署发布的宝宝辅食资料
咀嚼能力的锻炼,也离不开手指食物。
发发 5 个多月的时候,就开始吃磨牙米饼了。后面每餐饭后,都会给他准备一点点心,以手指食物为主,可以抓,可以拿,比如:馒头条、手指泡芙、南瓜发糕、米饼、红薯条……
手指食物平时随时都能给娃拿着吃,还能锻炼他小手的抓握能力,让小手和小嘴打好配合,能更好的学会自主进食。
不想以后追着孩子喂饭,就早点给娃引入手指食物吧!抓起来娃有成就感,自然会吃的越来越好啦。对握勺子也非常有帮助!
发发 8 个月后,活动量变多,饭量也明显变多了。大家也能看到我开始经常做一些高营养密度的食物。
想要长高长壮,就得给娃选择高营养密度食物,也就是营养丰富但是热量低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燕麦、藜麦等)、奶制品(2 岁以下的宝宝最好喝全脂奶哦)、水产品、瘦肉、蛋类、坚果类。
而肉汤、鱼汤,里面除了水,就是油、盐,其他的营养物质很少很少。单一的白粥、白米饭、面条,营养密度也不高。
不过,单一的白粥,在煮的时候,加点鹰嘴豆、藜麦、燕麦等粗粮,白粥就变成了粗粮粥,营养密度一下子提上去了,口感也比白粥丰富很多。
或者把蔬菜、肉切碎了一起煮到粥里,还可以放点番茄、香菇等天然调味料。宝宝吃得美滋滋,维生素和蛋白质也不落下~
市面上的一些婴幼儿标准的成品辅食因为制作过程中要求添加宝宝成长所需的营养素,因此营养密度也比较高,还省时省力,妈妈们也可以用来丰富宝宝的辅食。
小宝宝虽然胃口小,但活动量是很大的,特别是宝宝会走会跑之后。这就像一辆特殊构造的小车,油耗很大油箱却很小,那就只能多加几次油啦。
在两顿正餐中,吃点零食可以有效的补充营养和能量。零食本身就是合理膳食的一部分,咱也不用完全拒之门外。只要根据宝宝所处的阶段,选择合适的零食就可以啦。发糕每天的辅食中,就早早安排上了零食~
1 岁以内的宝宝,以水果、谷物为主,新鲜水果,无糖的酸奶、低钠的天然奶酪,无糖的饼干等,都可以给娃安排上;1 岁后就可以增加一些荤食比例,少盐、低糖的肉肠、虾片,都是不错的小零食。
这样不仅大人做饭更省心,日常出门聚餐也能带上娃,鼓励宝宝早点进入社交阶段,学会跟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提高情商。
带了 2 个娃,深深体会到,给娃做辅食,还是挺耗时挺累的。
而且发糕和年糕的成长节奏不同,在辅食喂养上,两个娃的口味喜好也不一样。所以哪怕发糕是老二,在给他做辅食这件事上,我也是边学边做,没啥捷径可走。
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会给发糕吃成品辅食,还有冰箱里提前做好的速冻辅食。
尤其是出门的时候,各种包装辅食泥、米饼、手指食物简直是老妈子的大救星。
我一直觉得,妈妈们可以更加轻松,选择更方便的婴儿辅食给自己减减负。我们当然愿意给孩子更好的营养,但是不代表妈妈一定要在厨房里打持久战。
时代在进步,更多样的选择,更轻松的心态,才是 2021 年的妈妈和孩子应当享有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