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寿命(肥胖寿命更长)
肥胖导致寿命缩短近3年?医学大数据给你解答
肥胖不仅是病,还会使人短命
近日,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一项最新报告再次敲响警钟:肥胖可导致寿命平均缩短近3年。报告显示,在未来30年内,36个世界经合组织会员国(中国为非会员国)中将有9000万人发生肥胖相关疾病。肥胖及其相关疾病不仅使人寿命缩短,还会导致会员国国民生产总值减少3.3%。对个人来说,大约每人每年要花费360美元。
毛茸茸的“良药”
近日,瑞典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养狗可以减少人患心脏病和死亡的风险。这是一项在12年的时间里通过对340万名40岁~80岁养狗人士开展的大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养狗可以减少23%的心脏病死亡率,降低20%的死于任何疾病的风险。
西红柿是男士的好伙伴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最近的一项涉及5万人的研究发现,番茄红素每天摄入增加1毫克,就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风险3%。
另一项针对50名少弱精症患者研究报告中,每日服用西红柿汁后36%的人精液参数出现了优化。虽然精液中精子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快速进展精子的比例以及正常形态精子的比例都有了显著性的改善。快速进展的精子(a级精子)比例从10.6%增加到14.76%,将近40%,而形态正常的精子百分比从7.5%增加到13.5%,将近80%。试验中,参试者服用番茄红素的量相当于每天吃两公斤的熟西红柿或者两勺浓缩西红柿酱。
精准施药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预测细菌耐药性基因的新方法,通过机器学习和博弈论模型,他们能以93%~99%的准确率,预测3种不同类型革兰氏阴性菌中耐药基因的存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百病之源!肥胖的九大危害,你知道几个?
对寿命的影响 肥胖程度跟病死率密切相关,就是随着肥胖程度的上升,死亡率也大幅度上升。当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 /身高2(米)]超过35的时候,病死率就比平常的人增加了30%-40%。根据科研数据显示,肥胖症会使预期寿命减少6-7岁。更可怕的是,如果严重肥胖,BMI大于40的时候,男性的寿命会减少20年。
对血压的影响 在成年以后,尤其40-50岁的时候,肥胖人群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比平常人多50%。
对心脏的影响 并不是说高血压继发或者冠心病继发,而是它对心功能的直接影响。由于肥胖,脂肪会附着在心脏表面,使心脏的收缩功能降低,导致心衰的比例大大增加。
脑血管病 在中国,脑血管发病率是非常高的,由于动脉硬化和血栓的形成及肥胖、血脂异常等,缺血性脑梗死非常高发。
糖尿病 肥胖就像影子一样伴随着糖尿病,肥胖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比平常人要高4倍。新诊断的糖尿病病人里90%都胖,很少有不胖的。根据研究显示,体重指数为22-23时,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其实是很低的;而23-31的时候发病风险就变成40%,增加了10倍;体重指数是35的时候,女性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93.2%!所以糖尿病跟肥胖关系非常密切。
脂肪肝和血脂异常 脂肪肝和血脂异常在中国发病率非常高,而大家往往不太知道,其实大概有10%的脂肪肝病人会进展为脂肪性肝炎,导致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
打呼噜 我们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别小瞧打呼噜,这个病在肥胖人群中很常见,危害性也很大。肥胖人群中这个病的发生率高达50%-70%,而普通人群才2%-4%。一些肥胖人士白天打瞌睡或晚上睡觉的时候会有呼吸暂停的情况,有明显的缺氧和一定的脑损伤,这部分病人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情况很多见。
肿瘤 肥胖跟一些肿瘤密切相关,在女性中是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膀胱癌和乳腺癌;在男性中则是前列腺癌。肥胖会导致这些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而且无论男女,肥胖以后直肠癌的发病率都会大幅上升。
这些癌里面有一些癌的治疗已经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前列腺癌、乳腺癌和直肠癌。但是像卵巢癌、膀胱癌、子宫内膜癌,这些癌症的患者5年以上的生存率还是比较低的。
骨关节病的发病率大幅上升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关节逐渐老化了,重压无疑会促进关节发生疾病,再加上糖代谢和嘌呤代谢的障碍,使这些疾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
肥胖青少年血管十岁就开始变硬
《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青少年的动脉血管,在十多岁时就已经开始变得僵硬。
“动脉血管僵硬早已不再是出现在中老年人群中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许之民说。动脉僵硬度增加是血管的硬度增加、弹性变差、脆性增加、血压波动增加,容易产生血管的斑块,造成血管阻塞。会导致很多疾病的产生,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中风、脑溢血、冠心病、下肢动脉闭塞等。
近年来,动脉硬化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这些人群中,肥胖人群为主,且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是肥胖率攀升最快的人群。
“以前大家认为动脉硬化是中老年疾病。而现在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很多肥胖的儿童、青年会出现动脉硬化。”许之民解释,一些儿童由于过度摄入营养且不运动,导致脂肪堆积进而肥胖,肥胖造成的大量脂肪堆积在血管内壁,时间久了形成动脉硬化。肥胖患者一般存在高脂血症,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发病因素。
天天健身,为何瘦不下来
吃得更多。很多人健身后食欲大增,尤其是晚上锻炼的人和女性。当摄入热量大于消耗时,还想减脂是不可能的。
健身项目选择不对。如果健身目的只是减重,那么卧推、深蹲等刺激肌肉增长的项目就不适合了,因为这些训练会增加肌肉横截面积和肌肉重量,导致体重从整体上增加。建议选择一些小力量练习,比如哑铃弯举或无负重练习(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来刺激小肌群,从而减轻对肌肉横截面积的影响、避免肌肉体积增长过快,也就不会出现体重减不下去的错觉。
静息代谢率降低。减脂方法不对会产生一个副作用,即静息代谢率(当你什么都不做时消耗能量的速度)开始下降。减脂的正确方法应采取“有氧+力量+放松”顺序,才能保证肌肉含量不丢失,千万不要靠节食减脂,这样只会使肌肉含量大量丢失。当肌肉丢失速度快于脂肪时,肌肉就会萎缩,最终导致静息代谢率降低。
平时不活跃。不少人喜欢集中时间健身,导致身体筋疲力尽,回家后只想“瘫”在床上,不想动。这种行为被称为“运动稳态”,即人体在一个领域增加体力活动,在另一个领域身体就会变得不活跃,对所消耗能量做出自动补偿,十分不利于减脂。因此,锻炼要适可而止,不可过度,轻微到中度出汗即可。这样在生活中可以使身体在大部分时间都保持活跃状态,如上下班骑单车、走路去地铁站、上下楼走楼梯等。
四天没睡好,脂肪就堆积
美国《脂类研究杂志》刊登一项研究显示,4天没睡好,就会导致体内脂肪快速堆积,体重增加。
缺觉对健康的影响,仅从体重变化就能看出来。早期研究发现,睡眠不足时,体内瘦素水平降低18%,而饥饿素水平则会增加28%。因此觉睡不好时,更容易饥饿,而且特别偏好高碳水化合物。睡眠不足时,人们会吃得更多(尤其是高热量食物),将其储存为额外能量。这会使胰岛素骤升、脂肪快速储存,进而导致体重快速增加。所以,要想减重减脂,除了合理饮食和积极运动之外,还一定要“睡饱”。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建议,成年人每晚应睡够7~9小时。还有研究发现,起床后接受光照120分钟,可促进体内瘦素分泌,降低饥饿素水平。因此,缺觉人群进行户外运动并晒晒太阳,可降低睡眠不足导致肥胖的风险。
长时间使用手机,肥胖风险增四成
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的危害不只是伤眼、伤颈椎。哥伦比亚西蒙·玻利瓦尔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一天用手机超过5个小时,人的肥胖风险增加逾四成,且更容易出现不爱运动、爱吃垃圾食品等不健康习惯,进而增加罹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向201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拉丁美洲会议报告,研究涉及1060名19岁至20岁大学生,包括700名女生和360名男生。研究人员发现,研究对象一天使用智能手机超过5小时,肥胖风险增加43%,同时,摄入较多含糖饮料、快餐、甜品、零食的可能性翻番。智能手机给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人们应该注意养成健康的使用习惯,长时间使用容易久坐不动、运动量不足,从而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脏病、多种癌症、骨关节不适等风险。
很多人看着瘦,其实偷着胖
很多人常大吃大喝、不爱运动,却四肢纤细,看上去也不胖。这类人可能体脂并不低,有各种潜在的健康问题。美国《体形》杂志网站刊文,提醒这类“瘦胖子”注意改变生活方式。
美国纽约体重管理专家劳伦·克莱恩表示,“瘦胖子”的BMI值(体重指数)通常正常或偏低,但经过检查才发现,他们会有高血糖、好胆固醇低、甘油三酯偏高、高血压等问题。因为天生瘦,这类人往往吃饭不忌口,也不爱运动,导致肌肉量偏低、维生素摄取不足,还可能出现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新陈代谢差等问题。他们的身体一旦出现问题,可能比胖人还严重。
如果符合以下多数情况,就要提高警惕了:从学校毕业后,没有进行过力量训练;爱吃甜食、人工甜味剂、碳水化合物、加工食品;蛋白质摄取不足;常感到疲倦、精神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爱忘事;苹果型身材,四肢瘦腹部胖;适量运动也会感到头晕眼花。
建议这类“瘦胖子”从三方面改变生活方式:1.练肌肉。肌肉是提高基础代谢率的关键,还可避免糖分进入血管,引起高血糖。建议每周至少两次力量训练。2.均衡饮食。尤其要减少糖分摄入,均衡摄取蛋白质、油脂、蔬菜、碳水化合物,尽量少吃白米精面和加工食品。3.有压力及时释放。压力大,血压也会升高,可以试试瑜伽、锻炼等方式帮助放松身心。保证6~8小时睡眠,让身体充分休息。(人民健康网综合自北京青年报、生命时报、健康时报、北京日报)
来源:人民网
寿命与体重有关?研究发现:60岁以后,微胖的老人更长寿
都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周大爷两个月内瘦了20多斤却高兴不起来。
周大爷上了年纪以后就特别注重养生,尤其重视控制体重,他认为瘦一点对身体好。前两个月,不知怎么回事,周大爷整个人瘦了一圈,从90多斤瘦到了70多斤,本来他还以为是自己控制体重起了效果,结果身体各种不舒服,呼吸困难、吃不下饭、连吞口水也难。
家里人看不下去,将他带到医院检查,经胃镜检查发现周大爷中下段食管有巨大肿物,最终确诊食管癌,并且已经发生纵膈淋巴结转移。
因为周大爷长期控制饮食,身体营养没跟上,本身还有高血压、脑梗病史,已经无法耐受手术,只能进行姑息治疗延长生命。
上了年纪,老人们总觉得瘦一点比较好,可是身体过于瘦弱,很容易就可以被疾病击倒,而且现在也有研究表明,其实微胖的老年人更健康。
我们先来了解下,人的体重应该如何衡量胖瘦。
一般来说,主要以BMI(身体质量指数)为判断胖瘦的标准。而根据世卫组织定义,健康成年人(18~64岁)的BMI最好是介于18.5~23.9之间。
计算方式为,BMI=体重(kg)/身高(㎡)。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测试一下,看自己属于什么范畴。一般来说,人随着年龄增长,会稍微变瘦一些,但也容易因此患上肌少症。
苏大附一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海燕介绍,正常情况下,人在25岁左右时,肌肉量达到顶峰,此后开始逐渐流失;到了40岁,骨骼肌的数量和质量开始以平均每年减少8%左右的速度衰老;到了70岁流失速度直接翻一番。
所以,人随着年龄增长,变瘦其实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变瘦很容易让老年人患上肌少症。发病后,可导致老人体能减退,出现站立困难、步履缓慢等情况,容易跌倒,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还会影响器官功能,严重时引发心脏和肺部衰竭,甚至死亡。
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不要一味追求瘦,这样并不利身体健康。
过去,对于胖瘦哪种状态更健康,大部分人都认为,肯定是瘦的人更健康更长寿。
权威杂志《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布了一项研究显示:肥胖的人预期寿命比拥有理想体重的人群要短,男性短4.2年,女性短3.5年;而体重太轻的人预期寿命也比理想体重的人短,男性短4.3年,女性短4.5年。可见,不管是太胖还是太瘦,寿命都比理想体重的人要短。
另外,北京同仁医院营养专家张谦曾经在北京卫视上介绍过一项研究,对于60岁以上的人来说,BMI处于超重范畴,也就是说在25~29.9之间的人群,死亡率反而最低,甚至比BMI指数标准(18.4~24.9)的人群还要低6%。
为什么微胖的老年人更长寿呢?
对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史晓主任医师给出了答案:年龄上来后,身体各个机能下降,消化吸收功能也变差,再加上一些慢性疾病,所以很多老年人都有营养不良的情况;而且老年人发生各种疾病的几率也大于年轻人,和疾病抗争需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和营养状况。所以,老年人稍微胖一点,可以更好的抵抗疾病,降低死亡率。
身体过于消瘦,对健康是不利的,所以这类人可通过科学的方式健康增肥,具体应该怎么做呢?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给出了建议:
1、有基础慢性疾病,不要过分节食
如果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基础性慢性疾病的患者,千万不要想着通过节食来控制体重,以免诱发或加重病症,带来严重后果。
2、胃口不好,就要慢嚼细咽
胃口不好,要避免狼吞虎咽,最好是细嚼慢咽,有助于让食物得到更好的吸收,这样营养也能更好的被吸收,从而达到健康增重的目的。
3、饮食均衡,鱼、肉、蛋、奶都别少
为了健康增重,在饮食上也要多下功夫,尽量做到膳食均衡,保证谷物、蔬菜、水果、肉蛋奶全面摄入,且在保证优质蛋白质供应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主食。同时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免导致过度肥胖。
4、坚持运动,锻炼肌肉
年龄大了,肌肉和骨骼都会明显老化流失,使人消瘦,所以我们最好进行适当锻炼,可选择步行、太极拳等全身性的体育活动,可有效锻炼我们的肌肉,减少肌肉和骨骼流失,让自己变得强壮、健康。
老了之后是会变瘦一些,但是如果一下子瘦太多,就要警惕是不是健康出了问题,要及时找出原因。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红梅医生分析了以下原因,大家一定要注意。
人到了一定岁数后,一般是在60岁之后,因肌肉逐渐减少,所以每年体重大约会下降0.5%,但如果6个月内体重下降的幅度超过5%,就是“有意义”的体重减轻。
以体重为70公斤的老人为例,每年体重下降0.35kg,属于正常范畴,但如果6个月内瘦了3.5kg,就要警惕是不是一些疾病引起的,比如功能性胃肠病、癌症(以肺癌及肠胃癌居多)、心脏病、药物副作用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针对性解决,以免延误病情。
对于老年人来说,稍微胖一点可能更有利身体健康,更能长寿,所以大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体重,太瘦了可通过科学方式增肥,太胖了则要适当减肥,从而维持自己的健康!#医生来辟谣##健康明星计划#
参考资料:
[1]《老年人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小心,这是身体在喊救命!》.广东省人民医院.2018-10-17
[2]《“千金难买老来瘦”?嗨,攒钱还得攒肌肉!》.苏大附一院老年医学科.2021-08-31
[3]《【健康】“千金难买老来瘦”?最长寿体重其实竟然是…》.河南药品监管.2019-06-24
[4]《千金难买老来“瘦”?——可能患了肌少症,得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2020-11-22
[5]《如何健康增肥?做到这几点就可以了! 》.阮光锋.2019-04-1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