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人吃什么胖(肥胖的人吃什么可以减肥)
比喝油还长肉的6种家常菜,经常吃容易胖
大家好,我是浅方,欢迎来到我的减脂频道。 邻居陈婶最近很苦恼,她家餐桌上顿顿都是“少油版”家常菜,但体检报告显示全家人的腰围都在增长。去她家厨房观察了三天,我发现一些传统做法正在悄悄拖垮减脂大计。
今天重点说说这4道菜,看看你家是不是也中招了。
地三鲜
陈婶每周必做地三鲜,总觉得“茄子土豆都是素的,能胖到哪儿去”。可这道菜的坑就在做法上:茄子切块后要过一遍热油“锁水”,土豆炸到金黄才够香,青椒也得在油里滚一滚。一盘地三鲜做完,锅底能沥出小半碗油。
改良方案其实很简单:食材切块后直接上蒸锅,大火蒸10分钟让茄子软透。平底锅喷两下油爆香蒜末,把蒸好的茄子土豆倒进去翻炒,淋一勺生抽、半勺老抽,最后撒青椒翻两下就出锅。这样做出来的地三鲜,茄子照样软糯入味,油量却少了七成。
糖醋排骨
逢年过节必备的糖醋排骨,传统做法要炸两次——第一次焯水后过油“定型”,第二次裹糖色时再炸。陈婶家改良版跳过油炸步骤:排骨冷水下锅焯出血沫,直接加葱姜、三勺醋、两勺酱油,小火慢炖40分钟。等汤汁收到浓稠时,靠排骨自身的胶质挂浆,酸甜味反而更纯粹。这样做出来的排骨,盘底不会汪着一层亮晶晶的油,啃完骨头筷子都不打滑。
干煸豆角
餐馆里的干煸豆角油亮喷香,秘诀是用半锅油炸出虎皮纹。陈婶在家试过不放油干炒,结果豆角又生又硬。后来我教她一个妙招:豆角切段后直接扔进平底锅,开最小火慢慢烘,边烘边用铲子按压。等豆角表皮起皱时,加5毫升油和肉末快速翻炒,最后撒点盐和花椒粉。这样做出来的豆角既有焦香味,又不会吸满油,吃完盘底只剩零星油星。
番茄炒蛋
这道国民菜的问题出在分两次放油:先倒油炒鸡蛋盛出,再倒油炒番茄,最后混合翻炒。陈婶家做一次番茄炒蛋,总共要用掉25毫升油。现在她改用新方法:热锅后直接把番茄切块下锅,中火煸炒到出沙,沿着锅边磕入两个鸡蛋,快速用铲子搅散。番茄汁代替油润滑锅底,鸡蛋裹着酸甜的茄汁,出锅前撒一把葱花,照样嫩滑下饭。自从改了做法,她家每月用油量少了整整一瓶。
红烧茄子
陈婶女婿最爱吃的红烧茄子,原本需要油炸到软烂。现在她把茄子切条后撒盐腌10分钟,挤掉水分再上锅蒸5分钟。炒锅里放5毫升油爆香蒜片,加蒸好的茄子、一勺豆瓣酱、半勺糖,小火焖3分钟就能出锅。这样做出来的茄子既保持了红亮色泽,又不会像油浸过似的腻口。
回锅肉
五花肉先煮熟再切片煸炒的传统做法,让油脂反复渗出。改良版用鸡胸肉替代:整块鸡胸肉冷水下锅煮熟,撕成细丝。热锅喷两下油,下蒜片和郫县豆瓣酱炒香,加鸡丝、青椒片、洋葱丝爆炒,最后淋几滴酱油上色。口感接近回锅肉的香辣,脂肪含量却不到原本的三分之一。
小贴士
- 炒绿叶菜时先烧热锅再倒油,减少油量吸附
- 炖肉时撇去浮沫和表面油脂,汤汁更清爽
- 凉拌菜用煮食材的水调酱汁,比直接倒油更入味
长肉“最猛”的3大主食!米饭馒头都靠边站,可很多人还在天天吃
“我是易胖体质,喝凉水都长肉”,这是很多朋友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明明没吃什么东西,甚至已经饿了好几顿,体重不仅没降,反而上涨。
眼看气温慢慢回转,马上就到了穿漂亮衣服的时候,很多朋友因为体质较胖,缺乏信心,并且每到这个时候都开始控制饮食,少吃肉、只吃主食不吃菜,各种方式手段,只想把身上多余的赘肉减掉。
然而,有些情况往往适得其反,很多被大家认为不长肉的食物反而是高热量,甚至不起眼的东西竟是长肉的罪魁祸首。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三大长肉“最猛”的主食,米饭,馒头都要靠边站,可能有些人每天都在吃,一起来看看吧。
炒面省事且好吃,可以加一些自己喜欢的青菜和肉,放在锅里炒,一顿饭就这样解决了,而且大部分朋友喜欢晚上吃炒面。
但其实一份炒面可能等于吃两到三碗大米饭,这是因为炒面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放很多油,而面本身的热量也比较高,可谓是双重buff叠加在一起。与其吃一份炒面,倒不如白水煮几根面条,加些青菜,简单调碗料汁来的舒坦。
很多人觉得小小的一根油条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对减肥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其实油条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油,而且很多油都是被反复利用的,甚至在多年前,一些摊位使用的油都是非法地沟油,只是现在监管严格,地沟油少了,但一桶油能用多久,也只有商家自己知道。
打个比方,如果一根油条有100克,那么这100克里边至少含380千卡的热量,试想一下,将一根油条下肚,需要做多大的运动才能快速将它消耗完成了。
包子也算是早点的一种,很多朋友早饭喜欢吃两个肉包子,一份豆浆。
但实际上,一个肉包子的热量比油条低不了多少,并且肉馅大多以肥肉为主,含油量比较大,吃进肚子里很难被消耗掉。如果早饭后,一天坐在办公室里,不仅没有机会消化,反而将它彻底的吸收了。
那么如何合理健康饮食,杜绝长肉呢?可以通过饮食加好的习惯去维持。
首先就是多吃青菜水果,多喝水。水果建议大家吃含糖量比较低的,蔬菜可以吃一些绿叶青菜水,我个人建议喝白开水或者茶水,当然喝什么茶,还要根据大家的体质来定,总之尽量杜绝一切饮料。
再有就是每天抽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做些有氧运动,比如打羽毛球或者慢跑,如果时间实在不允许,可以在睡觉之前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对睡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上就是长肉“最猛”的三大主食,米饭,馒头都要靠边站,但有人却非常爱吃。如果您想夏天来临之际,穿漂亮衣服,减掉身上的肥肉,一定要饮食与运动相结合。
现代人的体质比较差,不能光从食物下手,尤其是很多朋友为了瘦身长时间不吃饭,这是非常伤身体的,即使真的瘦下来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太得不偿失了。
除了以上三种主食之外,你还认为哪些食物长肉比较猛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警惕!比糖更“凶猛”的六大肥胖“元凶”与科学减肥秘籍
在减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往往把目光聚焦在糖果、甜饮料这些显而易见的“甜蜜陷阱”上,殊不知,还有一些日常美食,看似无害,实则是隐藏极深的热量“炸弹”,它们带来的“增肥效果”甚至比单纯吃糖还要厉害。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六种比糖还可怕的食物,顺便探寻科学有效的减肥餐饮养生之道。
首当其冲的是猪皮,很多人觉得猪皮富含胶原蛋白,吃了能美容养颜,对它青睐有加。确实,猪皮里的胶原蛋白含量可观,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减肥期间的“好朋友”。胶原蛋白属于不完全蛋白质,进入人体后,大部分会被分解为氨基酸,而这些氨基酸在身体能量充足的情况下,极易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更要命的是,猪皮的常见吃法,像卤猪皮、猪皮冻,为了增添风味,往往会加入大量的盐、糖以及各种酱料,进一步增加了热量。原本单纯的猪皮,瞬间就变成了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多吃几口,那些多余的热量就在身体里“安营扎寨”,悄悄推动体重秤上的指针向右偏移。
红烧肉,这道家喻户晓的传统佳肴,红亮诱人,肥而不腻,光是想想就让人垂涎欲滴。然而,对于减肥人士而言,它却宛如噩梦。五花肉本就是肥瘦相间,脂肪含量超高,一块红烧肉里,可能近半都是脂肪。烹饪的时候,为了达到色泽鲜艳、口感醇厚的效果,大厨们还会加入大量的冰糖,高温炖煮之下,糖与肉完美融合,不仅让红烧肉的味道更上一层楼,也让其热量和升糖指数一路飙升。吃进肚里,这些脂肪和糖迅速被吸收,身体根本来不及消耗,只能无奈地将它们堆积在腹部、臀部等部位,久而久之,小蛮腰变成了“游泳圈”。
鱼香肉丝,这名字听起来清新爽口,充满了川菜独有的魅力。但实际上,它可是个实打实的“热量大户”。正宗的鱼香肉丝,为了营造独特的鱼香味,需要用到大量的糖、醋、豆瓣酱等调料。虽然里面有肉丝、木耳、胡萝卜等食材,看似营养均衡,可那厚重的酱料才是“主角”。糖提供了酸甜的口感,豆瓣酱带来浓郁的风味,但同时也裹挟着大量的热量。一份餐厅里普通分量的鱼香肉丝,热量轻松就能突破 500 千卡,吃下去后,血糖如同坐火箭般迅速上升,多余的糖很快就转化为脂肪,让你前功尽弃,体重直线上升。
奶油蛋糕,堪称甜品界的“宠儿”,生日宴、下午茶,总能看到它的身影。那蓬松柔软的蛋糕体,搭配上香甜细腻的奶油,一口下去,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但在减肥的世界里,它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反派”。蛋糕胚通常是用精制面粉制作,这种面粉经过精细加工,消化吸收速度极快,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而奶油,无论是动物奶油还是植物奶油,都富含饱和脂肪,热量极高。再加上表面的巧克力、水果罐头等装饰,一块小小的奶油蛋糕,热量可能高达 300 - 500 千卡,相当于一顿正餐的热量。频繁食用,身体摄入的热量远远超过消耗,肥胖自然就接踵而至。
糖醋里脊,与鱼香肉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主打酸甜口味,同样是高热量、高糖的“重灾区”。里脊肉本身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但裹上面糊油炸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油炸过程让里脊肉吸收了大量油脂,原本低脂的它瞬间“膨胀”,变成了高脂肪食物。接着,浇上精心调制的糖醋汁,里面满满的都是糖,为了达到完美的酸甜平衡,糖的用量往往惊人。吃的时候,味蕾沉浸在酸甜酥脆的快感中,却不知身体即将承受高糖高脂带来的恶果,体重也会随之失控。
桃酥饼干,作为传统中式糕点的代表,凭借其酥脆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深受大众喜爱,闲暇时随手拿来几块,感觉惬意无比。然而,从减肥和健康的角度审视,它却暗藏玄机。桃酥的制作原料主要是面粉、油脂和糖,为了实现酥脆的口感,油脂的使用量相当可观,而且在烘焙过程中,糖与面粉发生化学反应,使得糖分更加紧密地附着在饼干上。看似小小的一块桃酥,实则蕴含着巨大的热量,吃几块下来,摄入的热量可能比吃一碗米饭还多。不仅如此,由于它易消化吸收,升糖快,吃完后很快就会感到饥饿,促使你摄入更多食物,陷入越吃越胖的恶性循环。
既然认清了这些“减肥大敌”,那如何才能科学减肥,开启健康的餐饮养生之路呢?首先,调整饮食结构是关键。要大幅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它们就像身体里的“清道夫”,既能增加饱腹感,又能延缓食物在肠道中的消化速度,从而稳定血糖,抑制食欲。比如早餐用一碗富含膳食纤维的全麦粥代替油条,午餐、晚餐确保餐盘里至少一半是蔬菜,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能有效控制热量。
其次,烹饪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尽量摒弃油炸、油煎、红烧等容易大幅增加热量的做法,转而采用清蒸、水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例如把红烧鱼换成清蒸鱼,不仅保留了鱼肉的鲜美,还能将热量降低至少一半;将糖醋里脊改良为清炒里脊丝,用少量的生抽、料酒调味,既不失肉味,又避免了糖分超标。
再者,精准控制食物的分量也不容忽视。即使是健康的食物,吃多了同样会导致热量过剩。可以借助食物秤、量杯等工具,熟悉常见食物的标准分量,逐渐培养自己对食物量的敏感度。例如,一开始你可能不清楚 100 克米饭究竟有多少,通过用秤称几次,日后仅凭肉眼就能大致判断,从而有效避免暴饮暴食。
此外,规律进食是保持身体代谢稳定的基石。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让身体的生物钟有序运行,促进脂肪代谢。不吃早餐或者晚餐吃得过晚,都会打乱身体的正常节奏,使得脂肪更容易堆积。
最后,别忘了结合适当的运动。饮食控制只是减肥的一方面,运动能加速热量消耗,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哪怕每天只是快走半小时、做做简单的瑜伽拉伸,长期坚持,也会对减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减肥之路漫漫,需要我们擦亮双眼,认清那些隐藏在美味背后的高热量、高糖食物,通过科学的餐饮养生习惯,搭配适度的运动,持之以恒,才能成功甩掉赘肉,拥抱健康活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