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 东北(东北胖女的喜剧演员)

中国青年网 0
文章目录:

为啥东北人普遍“高壮胖”?仔细一琢磨其实很合理……

作者:史轶夫、李香梅

先给南方的小伙伴们科普一下,咱们中国没有“东北省”,东北其实是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的一部分。

但好像南方的小伙伴们不怎么care这点:嗨,反正身材高壮胖的小伙伴都是东北来的!

同样吃五谷杂粮,东北人为啥普遍高壮胖,小编在这里一本正经的来掰(分)扯(析)掰(分)扯(析)。

遗传及历史因素

北方人有远东人种的基因,远东人种的典型特点是身材高大,是东亚身高最高种族,也是除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外,最高的黄种人。

为什么北方人有如此出众的身材,还得从历史上探讨探讨。

话说,秦汉以来至1644年以前,中国历史上最少发生过3次重大的人口迁徙。它们分别是公元3~6世纪的“匈奴-鲜卑时期”,公元936年~1125年的“契丹-女真时期”,以及公元1279~1367年的“蒙古人时期”。这3次重大的人口迁徙,时间之长,人口之多,影响之深远,都对中国的人种构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北方人自远古时期身材就较为高达,汉朝时期的匈奴、唐朝的回鹘、明朝的瓦剌,这些民族的勇士身材都极为高大,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遗传基因也就北方人高壮的原因之一。

再加之上世纪初期大量闯关东而来的身高马大的山东人与当地人通婚,更成就了东北人的高壮基因。

至于山东人为什么是中原人中被认可的高大,也是有一定的渊源。

由于北人南侵,原来的中原人不得不南移,再加上汉代以来中原政府多次与游牧民族联姻通婚,更是促进了外族血统在中原的扎根,从而增高了中原居民的身材,由此产生了中国的“山东大汉”。

历史学家陈寅恪有一篇《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的文章指出:“隋末唐初之史乘屡见‘山东豪杰’之语,此‘山东豪杰’者乃一胡汉杂糅,善战斗,务农业,而有组织之集团,常为当时政治上敌对两方争取之对象。”由此可见,所谓“山东豪杰”不乏胡人或胡人后裔。

其实小编也很想多从基因、染色体、DNA等方面聊聊东北人的遗传,怎奈小编只是一介文科生,只能从历史方面辗转说遗传,望能谅解。

环境因素

这里说的环境,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环境,一种是人文环境。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东北人高壮胖。

哈尔滨雪乡。于琨 摄

大部分物种分布都有这个现象,越靠近赤道越矮小。

俄罗斯人就比东北人高,跑到西半球看看,还是靠近北方的北欧人高大。

这是因为物种要适应自然环境,南方天气炎热,矮小物种相对散热面积(注意不是绝对散热面积)较大,热量容易排出。而且天气寒冷时机体通过新陈代谢调整,使得营养物质较易吸收储藏,个体就比较高大。

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区域,由于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虽不十分丰富,但湿度仍较大,冬季寒冷,从而使东北地区在气候上具有冷湿的特征,晴天相对南方来说较多,阳光充足,众所周知,阳光对骨骼生长有促进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方居民的身体发育。

东北人聚会摆满啤酒的餐桌。刘洋/摄

再说人文环境,东北人有很多为人所知的特点:火热的情感表达、粗犷的行为特征,勇往直前的传统取向,直来直去的思考风格,热情慷慨的交往方式,再加上极具亲和力的东北方言……

任何地方的人都有共性的性格特点,而这种性格的形成和他们的祖先生存居住的环境密切相关。东北人鲜明的性格特点与东北气候特点所培育的传统生活习惯有关。

东北人习惯睡大炕,冬天可以烧热。一张炕桌,盘腿而坐,写字、看书、吃饭都可以解决。一家人围坐在烧得暖烘烘的火炕上吃饭、唠嗑,其乐融融。有客人来了,主人会热情地关怀道:“上炕,上炕,炕上暖和。”

接下来就是推杯换盏:“来,喝点酒暖暖身子。”因为天气寒冷,喝点儿酒会使冻僵的身体瞬间变暖,所以东北人给人的印象是个个善饮。

在过去,东北男人的确几乎顿顿饭都喝,而且不用什么山珍海味佐酒,黄瓜大葱蘸酱足矣。当然,这些情景大多针对传统农村而言,现在大城市生活情况已无异于全国其他地方了。然而东北人的性格却一时改变不了。

这种性格特点也需要有高壮胖的身材才配、才搭。不信你品品!你仔细品品!

饮食因素

终于到了小编最擅长的话题,也最能佐证东北人高壮胖的“罪魁祸首”。

作为东北人,太难了。正因为寒冷,只有体型大,脂肪多,才有利于自身的保暖,所以要强调糖代谢和补偿,所以一顿饭常常实在分量足,糖和脂肪这都是战略储备。大雪飞起来时候,东北人脑子里保准想的是油香脂美的红烧肉、猪肉炖粉条和铁锅炖大鹅。这种条件形成的北方美食,食物的职责首先是责高热卡的供给,大海碗、大盘子那都是duangduang的壮。

东北人吃的多,而且吃的是小麦,玉米,小米等粗粮,粗粮维生素丰富,利于人长高,长壮。

——能吃

东北人就是那种比较喜欢吃的人,不管是荤的还是素的,总是特别想吃,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东北人经常“吃”的几样东西,东北人就是这样吃着吃着就把自己吃成了全国最胖的地区。

茄子炖土豆是经常吃的美食,茄子本身就很下饭,土豆绵绵的更是令人放不下筷子!土豆中含有淀粉,很容易让人发胖,所以东北人才会容易发胖。

排骨炖豆角还是很香的,因为下饭所以吃的多,就很容易发胖,而且猪肉本身就容易长肉,不像鸡肉!

杀猪菜里面的菜还是很多的,血肠还有肥肉等都非常多,但吃这些东西也很容易就会让人长肉变胖!

东北餐馆的芹菜炒肉。翟宏伟/摄

蒜薹炒肉、芹菜炒肉是素菜还是肉菜?在东北,炒菜就是炒肉,不管啥菜都要放肉。哪怕是份凉菜,都要加点儿肉丝,炒别的青菜的时候更是,感觉不放肉好像就是不好吃似的!

东北的麻辣烫本身就让人不消化,都存在身体里,所以时间久了身体会不健康,还很容易发胖。

而东北的烧烤其实还是比较容易消化的,但是架不住大伙儿吃高兴了纷纷端起酒杯子,喝酒之后吃下去的食材就不易被消化,时间久了肯定发胖。

餐桌上尽情豪饮的东北人。刘洋/摄

哈尔滨的大哈啤,喝起来真的是挺好喝的,但是时间长了就有啤酒肚了,你说这不是胖的,但是脂肪却真实存在,所以这就是“胖”。

再看看东北小伙伴们在抵抗漫长严寒的过程中,常吃的那些主食:

【大碴粥】

东北人喜欢吃些粗粮,大碴粥其实就是指玉米粥,这也是东北的特色美食,因为东北的方言,所以就叫它这个名称,有时候我们形容一个东北人说话,就说他讲话怎么一股子大碴子味。大碴粥是粗粮制品,有大碴子和饭豆等食材,营养丰富,吃了十分养生。虽然是粗粮,但是东北人从小消化能力就好,粗粮对他们来说也好消化。

【油炸糕】

油炸糕其实南北方都有,福建地区就有很好吃的油炸糕,但是在东北,人们却喜欢把它当成早餐吃。油炸糕属于油炸食品,早餐吃的话会显得油腻,不过味道很香,口感酥脆,深受东北人的喜爱,早餐店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很多人都会认为东北人的伙食却黑、胶黏、齁咸,同时以大份量而扬名,只有这样的伙食才符合东北纯爷们的形状,只有真正去到当地吃才知道什么是奢侈美食。

——会吃

背靠着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伸手就是日韩交界,东北人的饮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很会吃,也是东北人茁壮成长的因素之一。

翟宏伟/摄

哈尔滨的俄餐可以说是中国第一,甚至是西伯利亚第一!这里保留了白俄罗斯贵族流亡哈尔滨时留下的传统俄餐,有的甚至在俄罗斯你都找不到。

黑龙江的冻梨冻柿子。王琳/摄

别说只有广东人对甜品念念不忘,东北人的甜品同样配拥有姓名!冬天的大铁门真不甜,但黑龙江的冻梨、冻柿子是真甜!

东北餐馆里的锅包肉。翟宏伟/摄

东北菜代表作——锅包肉、地三鲜,出了哈尔滨谁懂烹汁和卧汁在锅包肉中的本质区别?谁知道小料当中蒜的浓郁程度才是地三鲜的灵魂所在?

作为黑龙江人的小编在此要表明一下立场:所有番茄酱锅包肉都是黑龙江人眼里的异端,我不原谅。

不是所有的东北人天生都会烧烤,但东北人的事没有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东北的烧烤不一定是天下第一,但你要说哪儿比东北的好吃吧,还真找不到。

小编在此盘点一下东北人很会吃的美食:

【烧烤】

作为王多鱼招待巴菲特的奢华料理,齐齐哈尔芭比Q天下无敌,几乎每一户人家都有自己的蘸料秘密,一瓶盐汽水可能会让人觉醒,江边再沉一箱冰镇啤酒那就彻底沉沦。

东北烧烤。翟宏伟/摄

“挖个坑埋点土,包上锡纸一顿杵”,大庆铁东坑烤显得原始而又诱人,如果能和哈尔滨涮肚锅搭配一下,酸辣爽口再加上一碗疙瘩汤,那这必然是龙江西部烧烤的不眠之夜了。

如果说鹤岗八分熟和海拉尔小肉筋是北大荒之光,那么嫩江猪脆骨和七台河龟锅烤肉就是龙江东部人民的信仰。而整个黑龙江东部烧烤界的心照不宣就是那免费的毛葱和蒜蓉酱。(如果身边有扒蒜小妹,你就是这个店里最靓的仔)

【吃鱼】

诺大个黑龙江,当然不能全靠烧烤构成美食地图。松花江、黑龙江,再到乌苏里江,虽然没有海,却是一个被三条江围绕的地方,鱼宴怎么会沉默?

东北冻鱼。王琳/摄

杀生鱼、鱼籽、汆鱼丸、大马哈鱼肉饺子、刨花鱼片、鲟鳇炖土豆、鲶鱼炖茄子、红烧白塔(鳇鱼鼻子),每一条鱼都在东北人的手下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肠类】

哈尔滨红肠的名声大到都不行了,堪称中国最好吃的蒜香类红肠,浓浓的异域风情,撕开包装你就能看见一层果木灰,别担心,一起吃掉,那才能体会到肉香在嘴里四溢的感觉。

小编觉得还是觉得风干肠最好吃。风干肠小小的,一般都是焖饭炒菜时候放一点,红肠的喷香在米饭的热气中氤氲。

哈尔滨商委红肠。

哎呀,刺挠呀,说不上哪,闹心吧啦;哎呀,难受呀,这嘎达,吃不着呀。小编写不下去了,打电话招呼朋友去搂一顿了!继续保持小编200+的苗条体重。

最后一句:来东北一定要@小编,每一个东北人都是当地行走的《美食图鉴》。

哪个地方的人腹部肥胖?近50万居民调查显示,三成国人存在腹型肥胖,东北和西北是重灾区

点右上角“关注”,给你更多

近日,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等研究发现,我国成人腹型肥胖的患病率达29.1%,其中男性为28.6%,女性为29.6%。这相当于我国有2.778亿人腹型肥胖,男性1.401亿,女性1.377亿。[Obesity (Silver Spring).9月24日在线版]

虽然体质指数(BMI)与腹型肥胖密切相关,但并不完全一致。研究发现,即使在BMI<18.5 kg/m2的偏瘦人群中,也有2.6%的受试者存在腹型肥胖;而胖人也不都存在腹型肥胖,在BMI>28kg/m2的超重/肥胖人群中,有超过10%的人没有腹型肥胖。

此外,中国各个地区的腹部肥胖患病率有很大的差异,总体上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东北、西北的患病率较高,东南地区的患病率较低。其中患病率最高的是天津,达52.3%,是患病率最低的海南的5倍(10.4%)。西藏、北京、山东和黑龙江的腹型肥胖患病率依次位居第2~5位,分别为46.2%、45.0%、40.9%和40.5%。除了海南外,广西、江西、重庆和湖南的患病率也较低,分别为16.2%、18.2%、19.3%和19.7%。

据此估算,山东省的腹型肥胖人数最多,达2830万,是人数最少的海南省(59.6万)的47.5倍。

对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研究人员推测东北和西北地区腹型肥胖患病率较高可能与对于寒冷地区的适应有关,西藏的高患病率也可能是为了适应高原的恶劣环境;而天津、北京、广东患病率高于周围可能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更发达。然而问题是,经济最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腹型肥胖的患病率明显低于周围地区,而中东部地区的患病率高于周围地区,因此仍需进一步研究来阐明其中的原因。

研究者还进行了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来评估国家层面上腹型肥胖的决定因素,结果发现,年龄、吸烟状态、饮酒、婚姻状态、心血管病家族史与腹型肥胖显著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吸烟与较低的腹型肥胖风险相关,而既往吸烟与较高的腹型肥胖风险相关。腹型肥胖的患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55~64岁人群的患病率最高,之后又有所下降。不过,性别、城市/农村以及种族与腹型肥胖风险无关。

该研究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抽取了来自全国31个省的超过44万例代表性人群,其中腹型肥胖的定义为男性腰围≥90cm或女性腰围≥85cm。

欢迎合作与投稿,我们的工作邮箱:30615367@qq.com

研究说东北成“重胖区”,这两种身材最需要减肥

近日,“中国肥胖指数”阶段研究成果发布,研究表明:中国的肥胖人群分布,由北向南呈逐步收紧趋势,北方胖子偏多,南方胖子较少,东北地区更是胖子的“重灾区”。

与此同步发布的“绿瘦健康指数”也佐证了这一论断。数据显示,北方地区减肥人群肥胖率(BMI≥28.0)平均超过35%,而南方地区减肥人群肥胖率平均只占27%。

肥胖指数公式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正常体重:体重指数 = 18~25

超重:体重指数 = 25~30

轻度肥胖:体重指数 > 30

中度肥胖:体重指数 > 35

重度肥胖:体重指数 > 40

南北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大?东北怎么就成了胖子“重灾区”呢?什么身材的人最该减肥?《生命时报》请专家帮你解读,并附赠各种身材最适用的减肥秘籍。

受访专家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卢大平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王兴国

南北肥胖反差的真相

肥胖者北多南少并不是偶然的,这与南北方在气候和饮食上的差别息息相关。

北方

从气候看,北方纬度较高,所以天气较冷,人们的运动相应也较少,身体代谢比较慢,所以身体更容易发胖。

从饮食上看,北方城市居民大米的摄入量越来越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越来越多,而且北方人还喜欢饮酒,在这样的饮食中日积月累,等于增加了肥胖的因素。

南方

从气候看,南方纬度较低,天气热、活动多,人体代谢快,所以相对纤瘦。

从饮食上看,南方居民饮食比较清淡,吃的也比较精致,营养搭配更 丰富健康。

东北成胖子“重灾区”

研究称,北方胖子多,尤以东北地区为甚。看看专家对辽宁、黑龙江两省的饮食状况评价,就能大体找到原因。

辽宁人普遍腰过粗

专家点评:在王兴国看来,辽宁人普遍肥胖并且腰围过粗,与膳食不合理有很大关系。“辽宁人饮食比较‘重口味’,饭菜过咸过辣,爱吃米饭、馒头等主食,每餐大酒大肉,导致摄入食物里的‘油水’太多。”

另外,王兴国表示,不少辽宁人的健康意识还很欠缺,很多人对腰围粗不太在意,认为这是生活条件好的表现,不会与健康产生关系。而且,能进行规律体育锻炼的居民比例较低。

专家支招:对此王兴国建议,辽宁人首先要提升健康素养,认识到肥胖的危害性,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饮食上以新鲜蔬菜为主,每天吃400~500克蔬菜和100克水果,少吃腌制食品。减少饮酒量,白酒、葡萄酒、啤酒的饮用量应分别控制在50毫升、100毫升、300毫升之内。

同时,少吃“三高”食物,配合规律运动。对孩子要加强平衡膳食教育,多吃蔬果,少吃洋快餐,少喝甜饮料,并保证每天的运动量。

黑龙江人营养不均衡

专家点评:黑龙江人的食物摄入主要问题为“六低两高”:

蔬菜水果摄入量低,其中蔬菜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标准下限低10.1%,水果低于下限87.6%;奶类及奶制品摄入量仅达推荐标准的5%;豆类及豆制品、坚果摄入量仅达推荐标准下限的39%;全谷物食品极少,粗粮摄入比重不到推荐标准下限的50%;鱼虾摄入量比推荐标准下限50克低37%;大部分维生素、矿物质摄入量只达推荐标准的50%左右。“两高”则是食盐和油脂摄入量偏高。

专家支招:从调查结果来看,最适合黑龙江居民的饮食方式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六高两低”:

高蔬果,少腌菜和酸菜;高奶制品补钙;高豆制品及坚果补充营养;高粗粮,保障消化系统正常运转;高鱼虾,少肉类;高维生素和矿物质;低油;低盐。

这两种身材的人最应该减肥

不光在东北,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肥胖国家,减肥该引起国人足够的重视。从身材上看,哪些人最需要减肥呢?专家认为与很多身材匀称的人相比,苹果型和梨型身材的人最应该减肥。

苹果型身材

特点:苹果型身材的人通常胳膊腿细肚子大,但是腰腹浑圆,就像苹果一样,这也是减肥最容易成功的体型。苹果型身材又称腹部型肥胖,男性所占比例较多。这类人的脂肪沉积在腹部的皮下及腹腔内。如果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即2尺7,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即2尺4,就属于苹果型肥胖了。

危害:苹果型肥胖由于脂肪大多聚集在腹部,对胸腹腔器官都有挤压作用,因此对身体危害比梨型肥胖更严重。

减肥建议:苹果型身材的人应偏重于节食,餐前最好先吃菜、喝汤等,这样可以减少主食的摄入,正式进餐时速度不能太快,不要吃得过饱,少喝啤酒。餐后的运动可以选择仰卧起坐、摇呼啦圈,这样可以增加腰腹部肌肉力量,达到腰部塑形的效果。

梨型身材

特点:梨型身材的人脂肪主要沉积在臀部及大腿上,上半身不胖下半身胖,状似鸭梨,也称周围性肥胖。大多从小就胖或是青春期肥胖、产后发胖,女性肥胖多属这种类型。

危害:梨型肥胖是由于腹部、腰、大腿、臀部的皮下脂肪的蓄积造成的,这些地方的脂肪一旦生成就很难减下来,不过这一类型的肥胖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是很低的,所以被称为“良性肥胖”。

减肥建议:

梨型身材则更偏重于运动,可以慢跑、骑自行车、打球、登山、爬楼梯、腹肌运动、站起蹲下以及瑜伽等,都会增加肌肉力量,促使机体脂肪消耗达到减肥效果。但切忌高强度锻炼,因为梨型身材人很难坚持长期大强度运动。

【生命时报官方微信(LT0385)原创文章,欢迎分享,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获取授权】

觉得不错,动动手指给生命君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