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体检(肥胖体检)
肥胖人士体检的项目有哪些
糖尿病介绍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
|||搜索:糖尿病
脂肪肝介绍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称之为脂肪肝(fatty;liver…
|||搜索:脂肪肝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肥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不仅仅是中年人,青少年的肥胖问题也很严重。这些人的身体状况可比正常人脆弱多了,更需要做体检。那么肥胖人士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1、身高体重
测量身高,称量体重是肥胖人减肥治疗最基本的检查。
2、血脂血糖
查空腹或餐后胰岛素能识别肥胖症(病)的特征。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耐量试验能了解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有关的血脂化验能了解肥胖人是否合并高脂血症。
3、腹部彩超
能发现是否有脂肪肝,如配合甘油三酯的检查,能发现有关肥胖与脂肪肝的内在联系。
4、脑部CT
检查是否有脑部垂体瘤。
5、甲状腺检查
可查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彩超,能排查是否因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肥胖。
标签阅读超重、脂肪肝、尿酸高……别慌!应对体检常见10个异常项,解决方法都在这儿
马上就要年底了,为了给自己的2021做个健康总结,我预约了年底的体检,年年体检都会有些小问题,比如“脂肪肝”“血压高”……真令人头疼。
相信很多人体检都会有一些异常项,面对这些异常项不少人都会有点儿不知所措,今天咱就对常见的10个异常项做做解读。
01 体重超重
“超重”为BMI值在24~28之间(包含24但不包含28)。
建议:
超重是肥胖的预警信号,如果不加以干预就会进一步发展为肥胖。其实很多超重患者反而有营养不良等情况,避免过度减肥,合理干预非常重要。
02 血脂偏高
很多老年人听力下降其实是因为高血脂,除此之外还可引起血液黏稠、血流不畅、脂肪肝、皮肤黄色瘤、眼底病变等。
建议:
体检血脂高一点,可以先通过饮食调理3~6个月,其间尽量选择低胆固醇食物,少吃肥肉、内脏、蛋黄,然后去医院复查一个血脂四项看看,如果血脂还高,那就可能是“高脂血症”。
03 血尿酸偏高
血尿酸偏高的人群突然变多,主要是天变冷,大家开始煲汤、吃火锅以及喝大量饮料,这些看似很普通的习惯,都容易导致尿酸高的症状。
建议:
大量摄入海鲜,会让体内尿酸增加,出现痛风。此外,动物内脏也尽量不要摄入。如果摄入过多动物内脏,除了胆固醇获取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还容易让尿酸指标升高,进而诱发痛风。
04 轻度脂肪肝
脂肪肝多来自一些非常不好的生活习惯,有脂肪肝的人,可以看到他们大多四肢纤细,肚子却很大。
建议:
减重就是治疗脂肪肝最好的特效药。单纯的脂肪肝无药可医,要靠自己努力。
05 血压高
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以上应该调整好饮食,做好生活干预,远离高盐食物,保持适度运动来维持血压正常。
建议:
如果体检、看病时偶测血压发现血压高了,就要加强监测,在不同的时间段多测几次。如果血压出现异常升高,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
06 肥胖
当BMI值大于28时,即为肥胖。
建议:
遵循“管住嘴、迈开腿”的原则,可以寻求营养师或者医生的帮助,不要盲目吃减肥药,要科学减重。
07 两肺陈旧性病灶
肺部能留下病灶的原因很多,肺部炎症、梗塞、尘肺、外伤等,当它不再处于病情的活动期后导致钙化、纤维化等会遗留下痕迹或者瘢痕。
建议:
在胸部CT或者胸片上检查为陈旧性的病灶,不要过于紧张,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如果出现持续咳嗽、胸闷时需要就医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是何原因引起。
08 尿常规异常
出现尿常规异常,其原因主要考虑是因为泌尿系统方面的疾病而引起的,或者是由于存在内分泌系统方面的疾病。建议进一步检查。
建议:
需要根据具体尿常规异常的项目来进行分析,比如出现有尿液当中糖分含量升高,考虑有糖尿病的可能。建议体检前多喝水。体检前一周不要喝酒,前三天不要喝功能型饮料。
09 高密度脂蛋白增高
胆固醇也分好与坏,高血脂患者最青睐的胆固醇当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了。但是,高密度脂蛋白并非越高越好,要保持在一个正常范围。
建议:
慢性肝炎等疾病会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正常值。体检时查出肝脏囊肿的同时,发现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远高于正常值,要做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为肝囊肿引起肝功能异常。
10 肝囊肿
肝囊肿其实就是肝脏里面长了个小水泡,这个水泡有大有小,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肝囊肿与日常饮食关系不大,一般认为是先天的问题。
建议:
有的囊肿会合并囊内感染,会出现发热、腹痛等情况,建议立即就诊。肝囊肿不会恶变,不必恐慌,一般对于直径小于5厘米、没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只需要定期复查B超即可。
体检出现这些问题就不用慌张了。
记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发生。
综合健康时报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慈铭体检发布2023大数据蓝皮书 超重或肥胖排异常检出率首位
3月28日,在成立22周年之际,慈铭体检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美年公众健康研究院共同发布了《慈铭北京·2023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共纳入分析的人群样本量为128.1万,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脂肪肝位列异常结果检出率前五名,除了脂肪肝,其余四个指标异常检出率均超过50%。
慈铭体检集团医疗管理中心总经理、北京公司副总经理沈春泉主持发布会并致辞。企业供图
超半数人群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
《蓝皮书》研究数据来源于慈铭体检2023年度北京市20家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数据,纳入分析的人群样本量为128.1万,平均年龄42岁,其中男性占51.6%,女性占48.4%,25-59岁职业人群在纳入人群中占79.7%,选取心血管健康、内分泌健康、呼吸健康等六大领域的体检常见疾病或异常开展。美年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胡若玫介绍,《蓝皮书》编制过程广泛参考国内外权威疾病指南与专家共识,使用临床公认的疾病诊断与评价方法,对体检常见疾病或异常检出率进行标化调整,以保证研究结果准确、可靠、可比。
《蓝皮书》显示,2023年慈铭北京体检人群异常结果检出率中,超重或肥胖排在首位,异常检出率达55.1%。其中,男性检出率为68.2%,女性检出率为37.7%;中心性肥胖男、女检出率分别为50.3%、23.2%。
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疾病,也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以来,体重指数是国内外测量与诊断肥胖使用最广泛的指标,但其也有局限性,不能区分脂肪量和瘦体质量。而腰围被认为是比体重指数更便捷、更有效、与健康风险更紧密相关的测量指标,胡若玫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中心性肥胖,即脂肪主要分布在内脏,容易导致内脏脂肪含量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而在此前的行业相关报告中,将腰围列入分析指标的情况并不多见。在胡若玫看来,依托慈铭体检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和高标准的体检质控,采集了质量良好的腰围数据进行中心性肥胖的分析,对于揭示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状况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慢病防控策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此外,肺结节(52.6%)、甲状腺结节(52.4%)、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52.0%)、脂肪肝(42.7%)异常结果检出率排在第2-4位,其中,男性超重或肥胖、中心性肥胖、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这3项异常结果在男性中,又以中青年检出率最高。
男、女异常指标检出率各不同
《蓝皮书》显示,异常指标检出率与性别有明显关联,其中,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更“偏爱”男性,尤其是中青年男性。
血脂异常男性检出率为35.5%,女性检出率为17.7%,高尿酸血症方面,男、女检出率分别为39.2%、5.0%,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男、女检出率差距同样明显,分别为32.5%、7.4%。其中,血脂异常男性检出率在35-49岁组最高,高尿酸血症男性检出率在18-24岁组最高,达到52.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男性检出率在18-24岁组高达48.1%。这三种常见的代谢异常如不加以控制,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等疾病。《蓝皮书》也建议通过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干预。
HPV感染在女性异常检出中颇为明显。《蓝皮书》显示,2023年慈铭北京女性体检者HPV感染检出率为11.2%,其中高危HPV感染占63.3%。女性HPV感染检出率和高危HPV感染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有所波动,呈现出“双高峰”分布。其中检出率最高的两个年龄段为18-24岁和60-64岁,HPV感染检出率分别为18.1%和13.4%,高危HPV感染检出率分别为12.1%和8.5%。
女性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肛门癌、阴道癌、外阴癌、口咽癌等与高危HPV感染密切相关,《蓝皮书》建议,日常生活中应重视自我健康防护,尽早接种HPV疫苗,25岁及以上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女性应警惕乳腺“受伤”与骨量断崖式下降
《蓝皮书》显示,2023年慈铭北京女性体检者乳腺结节检出率为27.8%,其中40-50岁中年女性的检出率最高。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并进行及时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蓝皮书》提示,乳腺超声是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一般风险女性,可单独使用乳腺超声进行筛查,推荐每1-2年进行1次乳腺癌筛查;对于具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乳腺活检史或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史、乳腺不典型增生病史等高风险女性,应每年进行1次乳腺癌筛查,推荐使用乳腺X线检查联合乳腺超声进行筛查。
从骨量异常检出情况来看,女性也应引起足够重视。通常来说,人体中的骨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化,特别是40岁后,骨量流失加速,女性绝经后骨量甚至会出现断崖式下降。
《蓝皮书》显示,2023年慈铭北京体检人群中,骨质疏松女性检出率为13.9%,男性检出率为6.5%,女性检出比例是男性的2倍以上。值得关注的是,女性50岁后骨质疏松检出率快速升高,比男性更“脆”弱。骨质疏松患者应调整生活方式,即保证每日膳食丰富和营养均衡,多摄入钙和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戒烟限酒,避免过量摄入碳酸饮料;充足日晒,有助于补充体内合成的维生素D;合理运动,以负重、抗阻力运动和平衡训练为主;预防跌倒,必要时使用拐杖或助行器。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众多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人类胃癌的第Ⅰ类致癌因子。得益于健康教育的普及、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以及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2023年慈铭北京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出率为19.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发现不仅反映了北京市在幽门螺旋杆菌防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且对于理解地域健康差异、指导区域性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蓝皮书》发布会上,慈铭体检公布了2023年度北京地区客户重要异常结果分析。据慈铭体检集团医疗管理中心总经理、北京公司副总经理沈春泉介绍,在健康体检后,慈铭体检会针对重要异常结果逐一逐项告知客户,并提供专业建议,后续还会通过跟踪、督促,协助客户完成相关诊断和治疗。举例来说,2023年慈铭体检北京地区检出重要异常结果12万多例,检出率为8.78%,成功随访重要异常结果11万多例,随访成功率92.88%。随访成功并确诊恶性肿瘤1776例,发现率为12.73‱。在随访成功并确诊恶性肿瘤的1776例中,位列前三位的是甲状腺肿瘤606例、肺部肿瘤517例、乳腺肿瘤203例。
22年前,慈铭体检第一家健康体检中心在北京诞生,从此开拓了中国健康体检“慈铭模式”。如今,慈铭体检在全国已超过100家分院,覆盖50多个城市,每年服务客户500多万人次。
沈春泉表示,22年来,慈铭体检在服务广大客户的过程中,积累了海量的健康数据,《蓝皮书》的发布是慈铭体检作为国内健康管理行业先行者的一份责任,不仅为相关研究机构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也为健康体检行业与公共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撑。慈铭体检希望在健康体检中,将重要异常结果作为线索,将健康体检机构、医疗机构、康复机构等进行串联,提供完整的健康管理闭环服务。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