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值多少正常(肥胖值是多少)

小荷医典 0
文章目录:

到底多胖算肥胖?达到这个数值就该减肥了

“我又胖了”、“要好好减肥了”,如今这些话无论男女老少都爱挂在嘴边。为什么大家都想要减肥?难道大家都很胖吗?

根据2022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数据显示:

当前,中国50%以上的成年人和约20%的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在部分城市中,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达40%。

更直接地讲,2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人肥胖或超重,也难怪大家都嚷嚷着要减肥。

那么到底多胖算肥胖呢?

衡量肥胖或超重,记好这个公式

胖瘦不仅仅关乎着个人的审美追求,还和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医学上会利用体质指数、理想体重、腰围、腰/臀比等指标进行评估,常用的体质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BMI被普遍用于判定体重过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

计算得出来的数值,有对应的分类区间,如果这个数字≥24,就已经是超重了,为了自己的健康,真该减肥了。

(图源:小荷医典,肥胖症词条)

哪些疾病和肥胖息息相关?

肥胖是一个慢性且复杂的疾病,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我们的器官和系统,出现很多的并发症。

很多人在确诊某些疾病的时候,会被告知“这个病和肥胖也有关系,减减肥对治疗有帮助”,那么有哪些疾病和肥胖相关呢?

  • 高血压

在肥胖成年人中更为常见。

  • 高胆固醇血症

超重的人血脂检查常有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密切相关。

  •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与肥胖密切相关。很多肥胖者在确诊2型糖尿病前,就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

  • 关节炎

肥胖可能会导致关节负荷增加等,进而影响关节组织导致患关节炎风险增加。

  • 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在肥胖人群中更为常见。

  • 癌症

肥胖可能会增加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肾癌,食管癌和结肠癌的风险。

  • 怀孕并发症

肥胖可能会增加怀孕期间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肥胖妇女在怀孕期间患高血压的风险是其非怀孕期的十倍。

  • 抑郁症

肥胖会影响人的出行能力,可能会影响自尊,甚至受到歧视,可能由此导致抑郁症。

  • 其他

肥胖症还与心力衰竭,背痛,膀胱炎,胆结石,肾结石,肝病,痛风,术后感染以及女性的月经不调和不孕有关。

以上疾病,大多可通过减重得到改善。所以,减肥不仅是为了看起来好看,更是为了我们的健康~

有没有好的减肥方法?其实大家都知道

“管住嘴,迈开腿”是减肥成功的真谛,但很多人会选择极端的方式:盲目节食和疯狂运动。这样除了会让自己无限焦虑,还很容易因为坚持不了而复胖,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伤心又伤身”。

减肥靠的是科学,中国营养协会早已把每天“怎么吃、怎么动”,写进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图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官网)

对于长期肥胖或严重超重的人,也可以寻求营养师、医生的帮助,进行自我管理、设定目标、调整认知等,达到减重的目的。

而对于减肥药和减肥手术的选择,更应该由医院的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后给出治疗建议,千万不能自行服用减肥药或者在非医疗机构进行减肥手术。

#站在肥胖十字路口上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 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行为健康分会, 等. 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 [J]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 43(5) : 609-626.

[2] Rueda-Clausen CF, Ogunleye AA, Sharma AM. Health Benefits of Long-Term Weight-Loss Maintenance. Annu Rev Nutr 2015; 35:475.

[3] WangY, ZhaoL, GaoL, et al. Health policy and public health implications of obesity in China[J].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1, 9(7):446-461.

[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5] 小荷医典,肥胖症词条:https://www.xiaohe.cn/medical/disease/928

内容编辑:Duffy

医学审核:陈昉

内容出品:小荷医典

多少斤才算胖?其实肥胖有“标准”,不符合别着急减肥

近几十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上升,我国肥胖症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据2019年2月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平均肥胖率达12%左右,肥胖总人数高居世界第一。不仅如此,中国还是腰围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而且据2012年的统计,中国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的肥胖率也达到了6.4%,比2002年足足涨了200%。

快速增长的肥胖数据,让人们不得不意识到并重视其带来的健康危害。

肥胖与癌症风险相挂钩!

肥胖是癌症的高风险因素,这点已经得到许多研究的证实,在201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发表过研究文献,该研究通过检索超过1000篇研究论文,证实脂肪超标跟13种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在2018年,《国际癌症杂志》则通过一项4000万人的大数据研究中发现,体重超标会上升子宫内膜癌、食管腺癌等18种癌症患病风险。不单单只有癌症,肥胖给人体带来的健康隐患存在于方方面面。

肥胖还会导致这些疾病的出现

·糖尿病

代谢综合症的主要病因就是肥胖,而糖尿病就属于代谢综合症疾病,所以肥胖也就是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腹型肥胖。

肥胖人群的胰岛素抵抗很重,通常表现为内部脂肪增多,那么脂肪细胞表面对胰岛素受体的密度相对降低,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就下降。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周围组织,而过高胰岛素就产生高胰岛血症,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

长期的高胰岛血症,就会产生β细胞功能的障碍,所以形成糖尿病,这也是肥胖患者容易发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因为肥胖患者可能合并存在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小颌畸形,腭垂过长过粗等情况,所以更容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痛风

痛风患者多数伴有肥胖的情况,肥胖目前已作为痛风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肥胖患者多会出现带些综合征,像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脂类代谢异常等问题,而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导致痛风的发作。

·冠心病

肥胖患者,身体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都要高于常人,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栓的形成。当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就会引起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危害。

·脂肪肝

肝脏是能量物质的代谢中心,而肥胖患者的血脂通常会异常的升高,当血脂过高时,会降低肝脏对于脂肪的处理跟转化能力。导致患者肝脏脂肪堆积过多,最终引起患者出现脂肪肝。

肥胖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仅次于吸烟的致死因素。合理的控制体重,不失为保持健康的一种好方式。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肥胖状态?

很多人可能对于肥胖的界限不太明确,只是通过自己的肢体或体重,主观的判断自己的胖瘦。但其实是有科学的计算方法来告诉我们,自己是否属于肥胖状态,那就是BMI指数。

BMI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这是一种身体质量指数,计算方法是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BMI=体重(kg)÷身高^2(m))。

BMI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如果需要分析个体的体重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

具体的使用方法示例:

假设一个人成年人的身高为1.70米,体重为80公斤,那他的BMI=80/(1.70^2)=27.7,属于超重范围。

对于中国成年人,BMI<18.5为体重过低,18.5≤BMI<24之间为体重正常,24≤BMI<28则为超重,BMI≥28为肥胖。

但BMI因为无法考虑到身体成分构成,所以对于肥胖相关风险的评价中存在局限性,所以肥胖人群在关注BMI指数时,也要注意自身的体脂率。

体脂率就是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同样的体重,脂肪占比高看起来可能会更显胖。通常情况下,成年男性体脂率(体脂肪量/体重)≥ 25%,成年女性体脂率 ≥ 35% ,就可以判断为超重或肥胖了。

去健身房或医院体检时,用专门器械来测量,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体脂率。我们也可以通过使用体脂秤,在家里就能大概的知道自己的体脂率数值。

长胖的原因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许多人意识到自己的体重上升时,会采取一些方法来保持身材,有些则效果甚微,可能是因为没有“对症下药”。肥胖原因有多种,现代人肥胖,大多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例如过量饮食、久坐不动、熬夜、高糖饮食等。此外还有药物跟基因,也对身体体重有着重要的影响。

想要避免肥胖,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身属于肥胖人群的,更应该注意适当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清淡饮食、适当运动、按时休息。如果是由于药物影响、本身有肥胖基因或自我减重无效果的人群,则需要寻求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减重。

可能很多人会想,减肥而已没必要到医院看,自己节食运动就是了。其实不然,在开启减肥计划之前,有任何健康问题的超重或肥胖者最好是咨询医生。这样能根据个人的体重、身体代谢率及合并的疾病评估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来制定适合的减重方案,避免出现不合理方法带来的健康隐患。

肥胖的人群更应该注意体检

许多人在体重出现超重的情况是并没有重视,当肥胖严重的影响到健康,出现代谢性疾病才选择就诊。但其实,早期的重视跟干预才是正确的方式,毕竟预防比治疗更容易,也更健康。

建议肥胖人群最好是定期体检,体检后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某些健康数值变化,例如血脂、血压、血糖、血尿酸、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数据与往次体检进行对比。在体检后积极与医生沟通,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做调整,减少潜在的健康隐患。#清风计划##真相来了##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一胖生百病”中国式肥胖有两大特点,减肥记住三原则.健康时报.2020.6.9

2、太胖真的会要命,52国肥胖负担报告出炉.健康时报.2019.10.17

3、胖子者们注意:肥胖会增加18种恶性肿瘤风险!.健康时报.2018.12.15

4、李红娟.杨柳.张楠.身体质量指数作为肥胖筛查标准的判别准确性评价[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6):571-57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多少斤才算胖?BMI超过这个数的人,要提防癌症上门

肥胖,不仅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是诱发癌症的关键因素之一。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的一项涉及500多万英国成年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肥胖与11种常见癌症的发病风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

与肥胖高度相关的11种癌症!

肥胖之所以会导致癌症的发生,或许可以从胰岛素抵抗这个角度来解释。肥胖人群体内脂肪组织分泌的瘦素、TNF-α及游离脂肪酸等,都会导致机体发生胰岛素抵抗,这样会使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从而致使机体误以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满足基本的生理代谢功能。这时机体就会增加胰岛素分泌量,最终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在癌症发生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胰岛素可促进癌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同时,肿瘤组织还能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

并且,肥胖患者腹部脂肪堆积使机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而慢性炎症状态可诱发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2方面,一方面,这个过程中,组织被反复破坏,同时不断有细胞被刺激分裂生长,这会大大增加DNA突变概率;另一方面,有些免疫细胞还能直接刺激癌细胞生长。举个例子,方便大家了解,比如有慢性肠炎的人,更容易得结直肠癌,有慢性肝炎的人,更容易得肝癌。

此外,肥胖患的人平时是比较少锻炼的,免疫力一般来说会比经常锻炼的人低,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会比较弱,所以,发生癌症的风险也会稍微高一些。

目前,已经被证实了以下这11大癌症和肥胖高度相关:食管肿瘤、结肠癌、直肠癌、胆管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胆囊癌、胃癌、卵巢癌。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肥胖的程度越高,发生癌症的几率越高。对于男性朋友来说BMI增加,对胆道的威胁最大,BMI每增加5,患胆道肿瘤的风险就会增加56%,结直肠肿瘤发病风险增加9%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BMI每增加5,绝经期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就会增加 11%,子宫肿瘤风险就会增加62%,宫颈癌增加10%。

怎样才算肥胖?

目前,用来衡量肥胖的标准主要有身体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体重变化、经减重手术后的体重改变7种。其中,身体体重指数(BMI)是衡量肥胖最常用的一个指标,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的平方。一般来说,正常范围为18~25,25~30 为超重,30以上则是肥胖。

所以,为了自身健康,远离癌症,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身材,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实在太胖怎么办?想要攻克肥胖这个问题,是需要时间,需要耐心的,并没有什么捷径,提醒大家千万不要选择通过过度节食来改变肥胖的状态,因为这种行为的结果多半是容易反弹,加重肥胖,还会伤害身体健康。

正确的攻克肥胖方式应该是控制饮食,一日三餐要做好计划,定时定量,禁止暴饮暴食,七八分饱即可。同时,在食材的选择上,要尽量做好饮食均衡,蔬菜蔬果、肉类、粗略、豆制品等都要摄入,避免长时间单一吃一种食物,这样才可以在保证营养充足的基础上达到健康减肥的效果。还有就是,尽量避免食用那些高糖、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免加重肥胖。对了,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那就是零食要少吃,经常吃零食也是导致肥胖的关键因素。

此外,肥胖人群想要减肥还要多加运动,运动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游泳、跑步、瑜伽、打太极、爬山等都是可以的。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其它的时间,比如工作期间,尽量避免久坐,要起来活动活动;上班路上,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步行、骑车为主的出行方式;下班后,可以承担部分家务劳动,总之就是减少久坐等静态活动。这样双管齐下,相信只要你坚持住,很快就能攻克肥胖这个难题。

总结:肥胖是导致多种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癌症,所以肥胖人群为了自身健康应当主动减重,降低胰岛素抵抗,从而达到预防癌症的目的。#清风计划##癌症离你有多远##39健康超能团#

勇敢说出自己的体重的人,会瘦得更快哦~

参考资料:

[1]《为何胖人更易得癌》.环球网-生命时报.2018-12-24

[2]《肥胖标准有哪些?预防肥胖该怎么做》.人民网.2018-06-0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