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的老太太视频(胖乎乎老太太)

极目新闻 0
文章目录:

曾因肥胖住院的67岁美国老太锻炼成健美明星,施瓦辛格都是她的粉丝

67岁的美国老太玛琳·弗劳尔斯曾因肥胖住院,但后来却通过锻炼,获得了4座健美奖杯,她的励志经历甚至吸引了同样是健美明星出身的施瓦辛格的关注。

弗劳尔斯和施瓦辛格合影(图源:社交媒体账号)

据英国《卫报》27日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67岁的玛琳·弗劳尔斯通过坚持不懈的锻炼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成为一名多次获奖的健美运动员。

玛琳·弗劳尔斯曾经历过两段失败的婚姻,58岁那年还因为肥胖住院。

后来弗劳尔斯在儿子的建议下,开始跟着健身视频锻炼,5年后又去了当地的健身房继续提升。

在克服了一开始的困难后,弗劳尔斯在变得越来越强壮的同时,也越来越自信。2021年,64岁的弗劳尔斯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健美比赛,和那些比她小得多的选手同台竞技,展示健美身材。

如今弗劳尔斯已经荣获4座健美奖杯,开始接受服装品牌的商业赞助。

弗劳尔斯在社交媒体上走红,拥有超过100万的粉丝,关注者中甚至包括前加州州长、同样也是健美明星出身的施瓦辛格。弗劳尔斯还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出了她和施瓦辛格的合影。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弗劳尔斯表示,“我的使命是激励每一个人。一旦你开始行动,总会感觉更好。”

弗劳尔斯并不是第一个用行动证明年龄只是个数字而已的老太太。2018年7月有媒体报道,美国伊利诺斯州一名80岁高龄的老奶奶雪莉·韦博每周健身4次,能够硬举115公斤。雪莉在76岁的时候,如果不用双手扶着栏杆,她是几乎无法爬楼梯的。后来,她决心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于是带着4岁的外孙女儿去当地的健身房报了个名,结果成了健身达人。

2021年,美国还有一位105岁的老奶奶朱莉娅·霍金斯,她不但身体健康,还能跑步。美国路易斯安那老年运动会上她曾以1分2秒95的成绩,创造了女子105岁及以上年龄段百米最快纪录。

极目新闻综合自环球时报、中新网、澎湃新闻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七旬大爷胸部越来越大,仅一周就长成“馒头”大小!医生提醒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七十多岁的李大伯发觉自己的胸部变得越来越大。特别是右胸,短短一周就长成了“馒头”大小。

起初大伯没在意,穿上衣服之后外人看着也不太明显,索性就不去管了。直到有一天,胸部开始胀痛难受,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来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寻求帮助。

男性乳房发育?这引起了甲状腺乳腺血管外科副主任孟柠主任医师的警觉:“这可能和激素分泌异常有关,还需要排查颅内是否存在脑垂体瘤。”

胸部变大为什么和脑子有关?

垂体是位于人脑底部中央位置的垂体窝内的椭圆形腺体,大小像一颗黄豆,能分泌多种激素,包括生长激素、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促性腺激素等。

经垂体类激素检查发现,李大伯血清中的泌乳素指标已经超出正常范围十倍不止。

经验丰富的孟柠推断,可能是垂体瘤引发的泌乳素分泌过量,建议大伯做一下垂体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在垂体部位发现了一个核桃大小的肿瘤,证实了孟柠的猜想。

泌乳素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垂体瘤,女性患者可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溢乳、不孕等,而男性患者可表现为乳房发育、乳头泌乳、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等。

为了防止异常发育的乳腺恶变,同时兼顾美观,孟柠主刀为李大伯做了手术切除。随后,病人转到耳鼻咽喉科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不用开颅也能切除垂体瘤

一般来说,泌乳素垂体瘤优先推荐药物治疗,但考虑到李大伯的激素分泌超过正常值太多,为防止垂体瘤进一步增大,压迫颅底视神经交叉及双侧颈内动脉等,杭师大附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丁吉女主任医师还是建议手术切除,以绝后患。

又要开刀?还是在脑子里?李大伯听得心里直发怵。

丁吉女看出了大伯的担忧,耐心安抚:“垂体瘤大多是良性肿瘤,现在的药物和手术治疗都可以较好地控制垂体瘤的进展,而且现在的手术是可以不用开颅的,您不必担心。”

经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路径行垂体瘤切除术,是一种治疗垂体瘤的微创手术技术,目前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已经成熟运用。医院耳鼻咽喉科自2014年就开始实施鼻颅底相关手术,2023年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秋航团队深度合作,至今已开展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复发性鼻咽癌、垂体瘤、颞下窝翼腭窝良恶性肿瘤、鼻咽腔血管纤维瘤、下颌骨巨细胞瘤、咽旁肿瘤、颈动脉体瘤等多项外科手术。

这种术式没有可见的切口,借助鼻内镜经过鼻腔的自然通道抵达颅底的垂体窝,可以直接观察垂体瘤并进行切除,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的主流手术方式。

经过手术,李大伯正常的垂体得以完整保留,目前情况良好,术后复查垂体类激素-泌乳素指标已恢复正常。

出现这些情况

要注意垂体瘤的可能

丁吉女介绍,垂体瘤是一种非常容易忽视的疾病,日常如果有以下表现,需要引起重视,避免漏诊或误诊:

1、视力减退、视野变窄

当垂体瘤体积较大时,肿瘤可能向上压迫视交叉,继而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这种视野缺损更多表现为可视角度的降低,患者可能看不到视野两侧的事物。

一些老年患者也许会认为这是年龄增大的“自然现象”,一直在眼科就诊或是干脆不去医院治疗,因此视力视野的问题是垂体瘤患者最容易忽视的症状。

2、其他类型的垂体瘤引起的症状

生长激素瘤会导致肢端肥大症。患者可能出现前额突出、下巴前凸、鼻子变大、嘴唇变厚、手脚增大、出汗过多、体毛增加等症状。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可表现为身高增长过快或巨人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会导致向心性肥胖,即脂肪大量堆积在面部、胸腹部及腰部,而四肢包括臀部不胖,呈现满月脸、水牛背、悬垂腹,并伴有痤疮、紫纹和骨质疏松等。

促甲状腺激素瘤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表现为体重减轻、心慌、紧张或烦躁、排便频繁、出汗过多、失眠等。

一旦出现了上述症状或体征,建议前往医院进行全面评估,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影响健康。

来源:橙柿互动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半夜爬到大腿!年轻女子体内排除10米长虫:我居然把它养得这么肥

钻进体内的虫子到底能有多恐怖?近日,40岁女子小贝(化名)的遭遇着实让人也大吃一惊。医生竟然从她体内“揪”出一条长达10米的寄生虫!

肛门刺痒难忍

寄生虫半夜爬出

从半年前开始,小贝时常觉得肛门处痒痒的,晚上尤其刺痒难忍,半夜都会被痒醒。此外,内裤上也经常会有一些白色的片状物。

有一天,小贝在洗澡时突然“菊花”一紧,一条2厘米长的白色物体滑了出来,可怕的是它竟然还在蠕动!“有几次半夜睡着了,被会蠕动的感觉惊醒,它半夜出来,会爬到大腿这里,然后再退缩进肛门。”

此外,小贝发现大便上常常会有“没有消化的白色面条”,在网上一通搜索,自己体内可能是生了寄生虫,于是买了打虫药服用,然而只消停了一阵,没想到,虫子还在,还越来越“嚣张”,小贝只能急忙前往医院就诊。

医生揪出罪魁祸首

“南瓜籽 槟榔”就能治?

检验科对小贝带来的白色物体进行了显微镜下的检验,结果显示,这是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带绦虫的孕节(里面有虫卵)。

带绦虫,属于绦虫的一类,主要包括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有的成虫可以长到十余米,寿命长达30年甚至更长。

感染了带绦虫会有什么后果?

医生介绍说,如果是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只存在人的小肠内,会引起腹泻、人体消瘦等症状,长期还有可能引起肠梗阻、肠出血和肠穿孔。

但如果是感染了猪带绦虫,除了进入肠道成为成虫外,还有可能在幼虫阶段(囊尾蚴)寄生在皮下、肌肉、甚至眼内和脑内,引起失明、脑水肿、颅内压力升高乃至死亡。

找到了病因,就能对症下药。第二天一大早,医生给小贝带来了四样东西:南瓜籽粉、槟榔煎液、泻药和饮用水。

中国传统、有效的驱虫方法是把生的南瓜籽粉和槟榔煎成汤液,按照次序和一定时间间隔服下。

槟榔中的槟榔碱可以麻痹虫体前段,南瓜籽中的瓜子素可以麻痹虫体中段和后段,寄生虫被麻痹后,虫体僵直,然后再喝导泻药和大量清水,就能将整条绦虫完整的驱出体外。

医生介绍,传统的驱虫方法不仅疗效更快,还更利于后续治疗。

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的张永年老师解释说,一般的驱虫药会把整条虫子打碎,然后排出体外。要判断是否驱虫成功,还需要观察3个月,若粪便中没有孕节,才能判定驱虫成功。“如果头节还在,虫子还会继续生长,就好像壁虎一样,断了尾巴,还能继续长回去。”

此外,完整的带绦虫排出,还可以鉴定虫种,指导后序治疗和随访。

其实早在1200多年前,就在中国古医书中记载了采用槟榔治疗肠道寄生虫。50年代,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的专家,率先将“南瓜籽 槟榔”这一驱虫组合推向全国,疗效良好。

绦虫如何进入体内?

只因吃了生牛肉

“神药”很快见效,当天下午,小贝就排出了这条完整的绦虫,头节、颈节等都在,长达十米,还是活的!经专家检验,是一条牛带绦虫。

听了医生的诊断,小贝恍然醒悟,想到这条绦虫是怎么进入体内的:2023年年初,旅游时吃了当地的特色生牛肉,或许就是那时中的招。

医生介绍,这种寄生虫趴在小贝的小肠上,不断吸收营养成分。看到玻璃器皿里趴着的虫子,小贝感叹道:一年多时间,我居然把这条虫子养得这么肥!

要想安全地享用美食唯一的方法就是煮熟煮透,在使用传统中医驱虫方法时,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在驱虫过程中,若药量和节奏控制不当,可能导致虫体缠结,进而引发肠梗阻等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