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蚁(肥胖蚁行感)
世上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欲,猴行
网上有人问:
“人到中年,你最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是什么?”
有个高赞这样回答:“你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深以为然,人至中年,行程过半,每天劳心劳力,身体再也不似从前。
年龄越大,越能明白,无论什么时候,健康的身体才是此生最大的财富。
被称为“医学泰斗”的老中医干祖望先生,是我国现代中医耳鼻喉科的创始人,他活到了104岁的高龄。
直到100岁的时候,老先生仍和年轻人一样每天出诊,被问及养生秘诀,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就八个字:
“童心,蚁食,龟欲,猴行。”
人到中年,想要收获健康、快乐,那就跟干祖望先生学习用这四味良药吧。
童心以养神
干老先生所谓的“童心”,不是指年龄,而是指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是一种境界,一种能让你随时随地开心快乐,永远对生活保持热爱的境界。
苏轼当年被贬黄州,为了打发无聊,他想到了一个“挟弹击江水”的娱乐活动。
于是,喊着朋友一块儿来到江边,拿弹弓将石子或瓦片打到江水里,看谁打得远。
朋友陪同苏轼一起玩耍,苏轼玩得酣畅淋漓,不亦乐乎。
但此时,谁能想到,这个童心未泯的“老小孩”竟是刚刚被贬到这里来的。
保持童真童趣,才能活得天真自在。
一天,苏轼坐车行驶于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抬头望天,看到白云从山中涌出,就像万马奔腾,直入他的车中。
于是,他找出竹箱,装了满满一箱,带回家,再将白云放出来,看它们变化腾挪。
从此之后,“搏取置笥中,提携反茅舍;开缄乃放之,掣去仍变化”便载入了他的诗册。
因一个个水花而欢呼,为一朵朵白云而开心,无论什么时候,他都内心纯粹,率性而为,始终拥有一颗纯真的童心。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
“世上最简单的,是童年时候的样子。”
虽然童年时光易流逝,但童真童心却可保存。
真正的智者就是这样,无论什么年纪,总能保持一颗童心,相信美好,活得天真纯粹。
保持一颗童心,是大气,是从容,更是对生活的热爱。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保持一颗童心,勇敢地走下去,或许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蚁食以养身
蚂蚁吃的食物并不固定,往往就地取食、不分精粗,但它们却饮少食微、细嚼慢咽,并且生命力也十分顽强。
顾名思义,干老先生所说的“蚁食”,就是不挑食,不多食,即每样食物都吃点,每样又不多吃,保持营养均衡。
梁簌溟先生是著名的思想家,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他一生坚持食素,清心寡欲,被誉为“超标准的健康老人”,活到了95岁高龄。
然而,梁老小时候体质很弱,多灾多病,自知体质差,所以长大后的梁簌溟很注重养生之道,他一直坚持“少食,杂食”的原则。
梁老在日记里也记录了自己的日常饮食习惯:
每次吃饭,绝不吃饱,也绝不因为食物品种多少和味道好坏而有所增减。
由于自己一生未从事过体力劳动,所以食量一直很小,一日三餐饮食总量在230克左右;
对于酒更是绝少上口的,只因晚年受失眠困扰,时而在临睡前饮一小杯葡萄酒;至于茶水,只是偶尔饮一两杯淡茶而已;
四季水果,五谷杂粮,都可以吃一些,不会挑挑拣拣。
宋朝钱时在《当食自喜》中写道:
“人言少吃多滋味,此是尊生第一方。”
吃得少一点,吃得杂一点,不疾不徐,保持规律,是健康的有效保障。
当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暴饮暴食,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然而,纵口故快一时,积久必为灾害。
所以,合理饮食,做到有节有度,肠胃才能平安,身体才能舒适安乐。
龟欲以养心
乌龟因寿命长而被奉为祥瑞的象征,而乌龟之所以长寿,在于它的与世无争、无欲无求。
干老认为,要想健康长寿,人应该学习乌龟身上这种平和淡然的心态,降低内心的奢求,把名、利看得开一些。
著名学者钱钟书,终身淡泊名利,专心治学。
8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讲40分钟,一共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住。
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
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无论世事如何变化,钱钟书始终坚守着内心的那份宁静,埋头做学问,他说:
“听其自然最好,经吹嘘后成为重要了,必然庸俗化。”
钱钟书真正做到了“龟欲”,他以一颗淡泊的心,摆脱名利的羁绊,真正做到了返朴归真、安如泰山。
清末张之洞曾说:“无求便是安心法。”
没有奢望,何来烦恼,像乌龟那样,什么都不在乎,无欲无求,这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
泰戈尔说,给鸟儿的腿上系上黄金,它就不能直冲云霄了,因为那黄金的诱惑像一块大石头砸到了它平静的心中,泛起了涟漪。
人生名利,如浮云流水,真正的智者,选择泰然处之,以一颗知足豁达的心,淡然处世。
人生路漫漫,随着阅历的丰富,我们要学着减少贪念,降低奢求,以一颗恬静寡淡的心来对待生活,看待人生。
猴行以养体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灵动自如,热情洋溢,从来不让自己闲着。
干老认为,猴子多动,所以身手敏捷,人也可以像猴子学习,动起来,身体才会更健康。
被称为新加坡“国父”的前总理李光耀,2015年以92岁的高龄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旅。
作为日理万机的国家元首,高寿的他有着自己独家的养生之道。
自中年起,李光耀每天坚持长跑20分钟,雷打不动。
另外,游泳和骑自行车也是他喜爱的运动项目,他会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去锻炼。
如果应邀去没有运动设施的国家开会,他还会随身携带一辆折叠健身自行车,清晨和晚饭前进行运动。
他常说:
“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增强体质,才能少生病,延年益寿。”
2012年,哈佛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对近65万名40岁以上的人,几十年的随访数据研究表明:
每星期快走75分钟,相对于不运动的人,平均延长寿命约1.8年。
每星期快走150分钟,平均延长寿命约4年。
经常运动并且保持正常体重的人,比不运动的肥胖患者寿命长7.2年。
低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20%,适量的运动降低死亡率约40%。
运动,是抵御衰老最好的武器,是对自己健康最好的投资。
只有动起来,身、心、脑才能更好地运转,才能远离焦虑和颓废;
只有动起来,才能拥有更强健的体魄,才会有更多对抗岁月的底气。
所以,赶快动起来吧,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
“当你开始爱上运动,健康也会爱上你。”
▽
培根说:“健康的身体乃灵魂的客厅。”
人生下半场,照顾好身体、守护好心灵,把关心自己当做一种习惯。
保持童心、修炼龟欲,淡泊舒缓,心神皆安;
拥有蚁食、跟随猴行,少食多动,身强体健。
养生之道,在于身心。
愿你从现在开始,用好干祖望老先生的四味良药,从此收获更加健康舒适的人生。
来源:微信公众号“有书”
作者:有书以安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动物界全系列】蚁总科—蚁亚科〈山蚁亚科〉(八):悍蚁
蚁总科—蚁亚科〈山蚁亚科〉(八):悍蚁 17.悍蚁属悍蚁属(学名:Polyergus)又称之为亚马逊蚁(Amazon Ant),隶属于蚁亚科,具蚁酸,属中型蚂蚁,工蚁体长一般为4~8mm。
该属蚂蚁工蚁与蚁属蚂蚁极其相似,可根据悍蚁镰刀型大鄂进行区分。悍蚁属体色大部分为由红色或黑色。
(2)生活习性该属蚂蚁营寄生生活,依靠掠取蚁属蚂蚁作为奴隶。工蚁不能在巢外觅食,而只能依靠蚁奴为其幼体和成蚁提供食物。蚁奴完成觅食、防卫、哺育幼虫的工作。悍蚁居住于欧亚大陆及北美洲,以捕捉其他蚂蚁的幼虫和卵为生,借此培养自己的奴隶而知名。
国内北方地区常见佐村悍蚁,在河北、北京,每年8月左右佐村悍蚁袭击并奴役蚁属蚂蚁掘穴蚁。在日本,佐村悍蚁常奴役日本黑褐蚁。
(3)分布范围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东南亚也有发现分布。
(4)佐村悍蚁佐村悍蚁(学名:Polyergus samurai),种小名“samurai”取自日语“武士”或“强盗”之意,“佐村”为错误译名。该名称虽已经在国内文献中广泛使用,但出于严谨,仍需更正早期谬误,故重译为“斗士悍蚁”。
①形态特征工蚁体长6.5-6.7mm,黑褐色至深红褐色。由于其生物学习性和少有的的镰刀状上颚,较好辨认。
②生活习性由于上颚锋利,在捕捉时请作好必要防护。在河北,每年8月左右是佐村悍蚁袭击掘穴蚁的时候,景象颇为壮观。
本种在日本和北京都较为常见;在日本,佐村悍蚁常奴役日本黑褐蚁,在北京则奴役掘穴蚁。
③分布区域北京、甘肃。
18.拟毛蚁属拟毛蚁属(学名:Pseudolasius),隶属于蚁亚科,该属蚂蚁具有工兵分化,工蚁和兵蚁又具体型分化。体型一般2~5mm,会使用蚁酸攻击敌人以及捕食。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东南亚、大洋洲。该属由66种现存种或亚种以及1种化石种组成。
(1)形态特征拟毛蚁属蚂蚁具有多形态分化,体色大多为黄色,体长2~5mm,工蚁下颌有4〜7颗牙齿,上颌触须2至5节,唇趾2至4节,眼睛小而不显眼。蚁后体型较大,具有发达的胸板及腹部。
拟毛蚁所有物种显然都是地下筑巢的。它们聚集在一起很像是尖尾蚁属(Acropyga)和地下筑巢的毛蚁属(Lasius),但拟毛蚁属具有多形态分化。
(2)分布范围该属仅限分布于南亚,从印度到中国,向南延伸到北澳大利亚。似乎仅限于热带地区。
(3)污黄拟毛蚁污黄拟毛蚁(学名:Pseudolasius cibdetus),个体小,浅黄色,在地下筑巢。以小型昆虫、糖水为食。群体作战,无尾刺,利用大鄂捕食猎物。多后制,性情较温和,成熟群落达数千只。
①形态特征工蚁:体长约2.6~4.6mm。体黄褐色至红褐色,足和触角黄色成分更多。体暗无光泽,具细密的刻点;上颚较亮。毛被黄色,直立,硬,并腹胸处更丰富;足和触角柄节有一些毛;柔毛灰色,丰富,头和后腹部更突出。大型工蚁头心形,后部宽于前部,后头角圆,后头缘深凹,形成一明显的角度;小型工蚁后头缘凸;复眼小,略凸,位于头中部以前;大型工蚁触角柄节末端可达触角着生处至后头角距主 的3/4处,小型工蚁柄节末端超过后头角;唇基凸,无中脊,前缘横形,上颚5齿,基部2齿连接紧密。并腹胸短,与头(不包括上颚)等长;前胸背板与中胸背板形成一凸面;中-并胸腹节背板缝深;并胸腹节背板宽大于长,具极短的基面和直的斜面;斜面比基面长2倍。结节楔形,上缘中央凹。后腹大而长,跗节爪简单。
蚁后:体长8.0MM。体色同工蚁。毛被短而稀疏,后腹部末端毛较多,长;柔毛被丰富。头距形,后面仅略宽于前面,后头缘直,微凹;复眼大。位于头侧中部略靠前处;上颚6齿,基部一齿很小;唇基凸,前缘略内凹。并腹胸背面平;中-并胸腹节缝明显,但不深凹;并胸腹节基面很短。结节薄,上缘圆形。后腹大,长。
②分布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福建。土中营巢,喜欢荫蔽的生境。
19.真结蚁属真结蚁属(学名:Euprenolepis),隶属于蚁亚科,属小型蚂蚁。该属为一小属,现存8个物种。该属有物种是游牧式蚂蚁,且以菌类为食,这两种生活方式结合是以前蚁科物种从未发现的。该物种只分布于东南亚地区。
这个属内多数物种的生物学描述是稀疏的。最具特色的物种是分布于东南亚的Euprenolepis procera,其具有以下已知细节:具有工兵分化;其蚁巢是不固定的,游牧生活方式,平均每一个星期会更换一次栖息地;蚁群工蚁数量为500~5000,并且适合地控制在这个数量范围内;游牧行为出现的驱动因素是该种蚂蚁所需要的营养素来源是蘑菇,它们需要不断寻找菌类;该蚁为夜行性。
尽管对其余物种的了解很少,但有一些迹象表明,procera的这些生物学特性并不是该属蚂蚁的常态,所以Procera可能是整个属里唯一的直接和几乎完全依赖蘑菇生存的物种。
(2)分布范围真结蚁属是亚洲东南部特有的物种。大多数物种目前仅发现分布在婆罗洲,但这是否反映生物现实或收集偏见仍不清楚。
20.前结蚁属前结蚁属(学名:Prenolepis),俗称“奶牛蚁”,隶属于蚁亚科,属小型蚂蚁,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南部,东南亚和北美,部分物种具有世界分布性。存在蚁亚科罕见的裸蛹现象,这个特点表明其和具有相同特点的尼氏蚁属有很深的亲缘关系。
(1)生物学特征前结蚁属是一种相对较小的属,该属包括13种现存物种和1种化石物种。大多数物种都在中国南部和东南亚(13个现存物种中的11个)中发现,在北美和欧洲东南部也分别有一种普遍分布的物种。波罗的海发现的中新世纪琥珀中发现已知一种化石物种。分类学研究表明,前结蚁属与尼氏蚁属、拟立毛蚁属、立毛蚁属、拟毛蚁属、Zatania属隶属于一个特殊的分支Prenolepis(前结蚁属)属。
(2)生活习性对于前结蚁属的研究基本来自北美物种Prenolepis imparis,但是大部分前结蚁属物种来自亚洲东南部热带地区,所以无法确定该属行为习性是否有统一性。对与Prenolepis imparis而言,社会制度为多后制,群落一般为几千工蚁。显然该属蚂蚁工蚁的腹部能膨胀并有效地贮存食物,但是有趣的是,研究表明,它们腹部的肥大状态实际上是由本身腹部肥胖体引起的,而不是由保留的液体食物引起的作物膨胀结果。
21.原蚁属〈原山蚁属〉原蚁属(学名:Proformica)又名原山蚁属,隶属于蚁亚科,是从蚁属分出的一小属。工蚁具体型分化,腹部能有效储存食物。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北美洲,在亚洲,它们不连续的分布通过蒙古草原附近穿过中亚、西亚、高加索、巴尔干到达西班牙。
(1)生物学特征原蚁属蚂蚁的蚁巢较小,一般营于石块下,包括几百只工蚁和一只和工蚁形态几近一致的蚁后。存在本族(Formicini)罕见的真正意义的储蜜蚁。原蚁属蚂蚁在干燥环境生存较好,易于找到。该属由28个现存物种构成。
(2)分布范围原蚁属蚂蚁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能较好适应干燥环境,国内多见于内蒙古。
(3)贾氏原蚁贾氏原蚁(学名:Proformica jacoti),工蚁体长3.0-5.0mm,体细长,暗黑色,上颚、触角和足节下半部、胫节、跗节红黄色。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内蒙古。
此种蚂蚁一般单巢口,行动敏捷,胆小。
22.俄蚁属俄蚁属(学名:Rossomyrmex),隶属于蚁亚科,属中型蚂蚁,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南部,中国北方,西亚南亚和南欧。该属蚂蚁会蓄奴,被发现会窃取草原原蚁的幼虫。该属包含4个物种。
俄蚁属的蚂蚁会侵犯原蚁属巢,且偷窃将成长为成虫的原蚁幼虫并进行蓄奴行为.这个现象首次在高加索草原被发现(1928~1932),此后长达40多年都没有关于这个属的进一步研究,直到1974年,生物学家在靠近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的天山山坡开始了对该属的进一步研究。Tinaut(1981)描述了一个新物种的工蚁和蚁后:在距离中亚草原数千公里的内华达山脉(西班牙格拉纳达)发现的R. minuchae;该属的第三种:R. quandratinodum,在新疆乌鲁木齐(Xia&Zheng,1995)被描述。
(2)分布范围仅在旧大陆有分布,分布于俄罗斯南部,中国北方,西亚南亚和南欧。
23.硕眼山蚁属硕眼山蚁属(学名:Gigantiops)分布于南美洲,为山蚁亚科硕眼山蚁族,本属单种:破坏硕眼山蚁(G. destructor),破坏硕眼山蚁为硕眼山蚁族下的唯一物种。复眼为蚂蚁中最大的,能跳跃,染色体数为蚁科之冠(2n = 78)。
(1)生活习性单后制 (monogynous) 多巢型 (polydomous),巢密度可达每公顷300巢。筑巢于自然产生的洞中,如土中、朽木中,有时候巢体的出入口附近会有独立的“警卫室”,一只工蚁会在里面随时准备守卫出入口。群体大小可高达数百只个体。只在白昼觅食,巅峰期介于 9:30 和 11:30 之间。食性广,可取食植物蜜露或小型节肢动物,觅食工蚁可以同时取食蜜露和捕食猎物,有时候工蚁会当场吃食猎物,工蚁会将猎物咀嚼过后喂给幼虫。无论是野外或是实验室饲养的群体,或是饥饿一段时间的饲养群体,工蚁都没有招募行为或其他合作行为(如留下费洛蒙踪迹),甚至会和同伴争夺食物,这种行为对于真社会性昆虫来说十分不寻常。工蚁透过视觉感知猎物,跟踪猎物并跳向猎物,会躲避人类。
(2)破坏硕眼山蚁破坏硕眼山蚁(学名:Gigantiops destructor),栖息于南美洲的亚马逊地区,北纬10度和南纬15度之间。
破坏硕眼山蚁早在1804年就被描述,但雄蚁在1968年才被描述。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双脚内如有蚂蚁爬,尽早到神经内科就诊
湖南安化56岁的刘先生说,自己从年轻时开始,每到晚上睡眠时,双脚内就像有蚂蚁在爬,今年来,这种感觉延伸至肩背部,睡眠严重受影响,很是痛苦。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得了什么病,该怎么治疗?
针对刘先生的问题,长沙市中心医院主治医师龙勇回复,这很可能是医学上所说的“蚁行症”,又叫蚁走症,顾名思义就是感觉有蚂蚁在皮下行走。这种感觉多与末梢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紧张等有关。
蚁行症的原因有多种:
——静脉回流障碍,如静脉曲张者,这种现象多发于下肢。
——椎间盘膨出脊神经受压,也可以产生感觉神经功能障碍。
——某些肥胖症患者,过多的脂肪组织压迫血管和神经,导致感觉异常。
——感觉神经障碍,如皮神经炎患者。
——心理因素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焦虑症及洁癖症者。
——狂犬病患者,由于狂犬病毒对神经的直接影响而产生感觉异常。
——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者,常出现感觉异常。
——更年期综合征者,尤其是女性,可出现这种蚁行症。
建议类似有刘先生这类症状的患者,可以对照上述蚁行症的产生原因初查,到医院检查血压、血糖及动脉硬化等情况,平时在生活中避免焦虑、紧张等情绪,合理安排作息,适当参加户外运动、温水浴等,以增强体质;适当补充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谷维素、泛酸及微量元素等。如果经过以上治疗无好转,还是及时到神经内科咨询医生,以尽早明确病因。
(高琳)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