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肥胖措施(幼儿肥胖的矫治措施)
宝宝过度肥胖 饮食须调整
肥胖的危害
1、血脂高: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2、高血压:因为肥胖儿童身体体积增大,使代谢总量及身体耗氧量增加,这就使心脏负担明显加重,血压也随之上升。
3、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儿童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4、脂肪肝: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是肥胖儿童患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5、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6、消化系统疾病: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是15%,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7、免疫功能低下: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尤以细胞活性明显降低,易患感染性疾病。
8、性早熟:肥胖儿童男性血睾酮含量及女性血清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体脂增多可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使下丘脑对循环中性激素阈值的敏感性降低。
9、智商低:肥胖儿童的总智商低于健康儿童。
饮食调养
-
根据宝宝的年龄制定节食食谱,限制能量摄入,同时要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食物要多样化,维生素、膳食纤维要充足。
-
多吃粗粮、麸子、蔬菜、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以帮助宝宝消化,减少废物在宝宝体内的堆积,预防肥胖。
-
.食物宜采用蒸、煮或凉拌的方式烹调。
-
可以给宝宝安排几餐量少且不含糖和淀粉的零食,这样的食物可以减轻宝宝的体重,还有助于保持宝宝的血糖,同时能预防过量生成胰岛素,控制宝宝对碳水化合物的渴求。
-
在为宝宝制作辅食时,不应该过多地放盐。
-
应减少容易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少吃糖果、甜点、饼干等甜食;尽量少吃炸薯条等油炸食品;少吃脂肪性食品,特别是肥肉。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儿童过于肥胖如何解决 5大健康对策
在过去,经常有孩子们在小时候营养不良,因为生活没有现在这样富足。现在社会中,快餐肆虐,品类繁多,这也是孩子们越发肥胖的原因之一。儿童肥胖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儿童减肥迫在眉睫。下面给你介绍儿童减肥五大对策,各位家长快来看看吧。
一、五大对策,防止儿童肥胖
父母、祖辈的意见要统一
首先,要争取所有家庭成员的支持,尤其是要“搞定”爷爷和奶奶。不然他们一心软,父母一边督促孩子减肥,爷爷奶奶在背后给孩子补充营养多多,甚至直接对父母的做法直接予以否定,那么,减肥之路必定阻力重重。
均衡饮食,吃肉也要吃蔬菜
肥胖的孩子大多都喜好吃肉,而不喜欢吃蔬菜,这使得肥胖宝宝的某些营养缺乏很严重。因此,父母应逐渐培养孩子什么都吃的好习惯。
孩子的饮食习惯很少是天生的,多半取决于后天父母的榜样。如果你告诉孩子某样食物既营养又美味,而自己每回都躲得远远的,反而会让孩子对它更加反感,从而引起宝宝的偏食。因此,父母在设法让孩子多吃蔬菜的时候,自己也要做好榜样。
不要暴饮暴食,少食多餐
在幼儿园,孩子们吃饭有时有点,而且妈妈反复向老师交待,孩子吃得差不多了就不用给了。
在家里,妈妈也应该注意,不要看到孩子喜欢吃什么就无限量地让孩子吃,以免把孩子的胃撑大了,这样会使孩子吃得更多。一般两顿饭的间隔可以让孩子吃些水果,免得到了吃饭时,孩子由于饥饿吃得过多。
多喝果汁和水,少喝甜饮料
肥胖的孩子大多酷爱喝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这些饮料含糖多、含热量高,喝多了,宝宝不发胖才怪。
因此,控制宝宝喝碳酸饮料是帮助宝宝减肥的重要途径。
少看电视,多运动
吃饭的时候,电视里放的大多是卡通片,因此,为了让孩子安静、顺利地吃饭,父母就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喂饭,但是这样做并不好,这样很容易导致喂饭过多。另外,父母可以发现生活中,爱看电视,少运动的孩子大多比较胖。
为了防止继续胖下去,全家人都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陪他在小区里散步或做其他运动。专家认为,要克服孩子的惰性,应该是鼓励而不是强迫孩子进行体育锻炼。
如果孩子不喜欢跑步,那么就教他打球或做游戏。如果孩子不喜欢一次做40分钟的运动,那么一天四五次,每次10分钟,也能达到健身的效果。
二、专家提示:儿童减肥三不宜
不宜学成人节食
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最快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必须有足够的糖、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物质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帮助孩子减肥绝对不能过分限制孩子的饮食。
另外,成人可以采用的手术去脂、药物减肥等,孩子都不宜使用,因为这些方法有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不宜忽视孩子的感受
专家认为,孩子情感方面的问题会影响体重。就像很多成年人在感觉苦闷、压抑时会依靠食物来减轻压力一样,来自学业的压力、家庭关系紧张、觉得被父母忽视、感到孤独、与同学们关系不融洽等,都会使孩子倾向于贪食。
不宜快速减肥
孩子从正常体重长成肥胖,一般要经过数月或数年,在此过程中,身体的各个器官,譬如心、肺、肾脏等,都逐渐适应了体重比较高的状况。如果短期快速减肥,减去的只是身体的水分,同时却会产生两方面的不良后果:
1、身体水分的快速丢失,会使心、肺、肾脏等器官一时难以适应,容易出现循环系统的问题以及肾功能损害,甚至会增加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这种减肥方式难以持久,一旦稍有松懈,体重会迅速反弹,不但对健康不利,还会使孩子丧失信心。
因此,父母要做好打“减肥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另外,孩子的身高在不断增长,只要能保持体重不增或缓慢增加,便达到了减肥的效果。
父母需要注意以下4方面问题:
1、千万不要因为吃饭的问题对孩子嚷嚷或吓唬孩子;
2、不要用食物来奖励或惩罚孩子;
3、不要取笑孩子长得胖;
4、不要拿其他孩子来做比较,因为这会使孩子出现严重的挫折感和自卑心理。
父母要做的是更加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经常赞扬孩子的优点,给予孩子关心以及不计回报地疼爱。
小贴士
孩子理想体重的科学标准
1-6个月: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 月龄×0.6;
7-12个月: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 月龄×0.5;
1岁以上:标准体重(千克)=8 年龄×2。
根据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100%,如果超过了标准体重的10%,可以看做超重,一旦超过了20%,则属于肥胖。
各位家长在溺爱孩子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尽量不要给孩子吃快餐等食品,一旦孩子变成小胖子,再想减肥可就难了。
成长的烦恼——儿童肥胖如何干预
文 / 张国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讲 师)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学习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能量摄入过多、膳食结构不合理、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减少等原因,致使我国的肥胖儿童越来越多。
目前儿童肥胖及其所引发的相关疾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肥胖儿童总人数居世界第二位,北京等大城市的中小学生肥胖率已达30% 左右,2013 年全国0 ~ 5 岁的儿童超重肥胖率城市为23.2%,农村为20.1%。儿童肥胖问题亟待解决,早期筛查、加强监测意义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肥胖状态将一直持续到成人,导致罹患一系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如高血压、2 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胆石症、痛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呼吸道疾病、骨关节炎以及某些癌症。因此预防儿童时期的肥胖至关重要,对儿童及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防控已刻不容缓。
导致儿童及青少年肥胖的危险因素
1.行为因素:儿童进食速度过快,非饥饿性进食,临睡前进食,很少进行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 大量摄入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
2.环境因素: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精制食品、油炸和高热量食品大大改变了人们的饮食模式,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已经习惯了“三高一低”(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和低膳食纤维) 的饮食模式;儿童的学习负担过重,父母的文化水平等也会对儿童的健康产生影响;更多家庭选择以车代步,使儿童运动量减少。
3.遗传因素:儿童肥胖症通常都有家族发病史, 如果双亲都肥胖,子女肥胖的概率在70% 以上。
4. 心理因素:家庭环境不好、自卑、焦虑、孤独的儿童容易发生儿童肥胖症。
5.母婴因素:出生时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有可能会导致肥胖。孕妇在孕期吸烟有可能导致儿童对食物和能量的需求增高,导致肥胖。人工喂养的儿童较母乳喂养的儿童更容易发生肥胖。
儿童及青少年肥胖的干预方法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体重不断增加,多项研究认为肥胖是由社会、生物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与其他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同,肥胖是可控、可防的,因此有效的干预方案是问题的关键。
干预的短期目标固然是降低体重,使体重指数(BMI)达标,但更应该强调远期目标, 如科学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功能, 减少因肥胖所致并发症。
1. 膳食干预。交通灯饮食干预方案,每日膳食能量控制在900 ~ 1200 千卡。将食物分为3 类, 分别称为绿色食物、黄色食物、红色食物。低能量密度高营养的食物,如大部分水果、蔬菜被视为绿色食物,可经常吃;中等能量密度的食物,如谷类被视为黄色食物,可适度食用;高能量密度低营养的食物被视为红色食物,应节制食用。
2. 运动干预。在有氧运动前,需要综合评估儿童的体质状况及其运动风险,制定适合儿童的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以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减肥的有效性。针对儿童所选择的运动项目应有趣味性、易于实施, 以便于长期坚持, 如快走、慢跑、游泳、踢毽子、跳橡皮筋、爬楼梯、跳绳等运动方式。
水中运动目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一种康复运动,可以有效改善有氧运动能力,并依靠水的浮力减轻关节负荷,同时水的导热性好,可随时把水中运动产生的热量排除掉。
儿童运动强度一般为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220- 年龄) 的60% ~ 45%, 运动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次, 运动前应有10 ~ 15 分钟的准备活动,运动后有5 ~ 10 分钟的整理活动,运动频率为3 ~ 5 天/ 周。
初期运动时间可为10 分钟,以肥胖儿童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每天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防止“越胖越懒,越懒又越胖”的恶性循环,逐步达到理想的运动时间。
3. 行为干预。儿童单纯肥胖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有利于防止肥胖。行为干预的内容涉及饮食行为和运动行为两个方面。饮食行为干预主要包括减慢进食速度、减少非饥饿状态下进食,避免边看电视或边做作业边吃东西,控制零食, 减少吃快餐的次数,晚餐后不加点心(如甜点、甜饮料、油炸食品)。
此外,还包括食物烹调方式的调整, 多用蒸、煮、烤、凉拌方式,避免油炸方式。运动行为干预包括减少静坐(如看电视、玩电脑等)时间, 增加室内活动时间,多进行户外运动。
4. 心理干预。很多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缺乏自信、内向抑郁、受同伴歧视、伙伴关系不良、自我评价差等。心理干预往往与前述3 种干预治疗同时进行,其目的在于激发儿童及家长强烈的减肥欲望,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减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成年人和肥胖儿童都应对其高度重视。患儿、家长、医疗人员应共同参与到儿童肥胖症的预防保健当中,督促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促进患儿的体重早日恢复到正常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