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重度脂肪肝(肥胖重度脂肪肝严重吗)
- 1、医生逆转重度脂肪肝!传授3大心法,减少热量摄取远不够
- 2、12岁少年患重度脂肪肝?原来肥胖会影响发育哦
- 3、二胎妈妈产后体重飙升至165斤检出重度脂肪肝,专家提醒:超重肥胖会增加11种癌症的危险性
医生逆转重度脂肪肝!传授3大心法,减少热量摄取远不够
“以前的我,几乎长这样”,老刘秀出手机里的照片,一尊木雕弥勒佛,圆滚滚的肚子笑开怀。
身高180公分、体重一度超过120公斤,以前的老刘连XXL的衣服,穿起来都像绑肉粽子一样紧绷。
即便被旁人笑胖,但当时老刘自认只是壮,不是胖,直到被诊断出罹患重度脂肪肝的那一刻。
3年前,院内引进一台要价90万元的肝纤维化扫描仪,身为肝胆肠胃科医师,老刘兴冲冲地试用,其中一项可检测肝内脂肪的CAP数值,超过215就属脂肪肝,他测出的数值竟超过400,属重度脂肪肝。
他之前就知道自己有脂肪肝,但没想到这么严重,因此下定决心减重。
历经摸索与减重停滞,在跨团队合作下,他靠着3大心法——每天量体重、吃饭算热量,以及随时随地运动,成功减了近30公斤体重,脂肪肝也逆转消失,与过去判若两人。
「他真的胖,从年轻就胖,可以减下来真的佩服,」20多年前就结识老刘的老赵,也不禁赞叹其毅力。
治疗脂肪肝没有特效药,减重是关键脂肪肝是体检常见红字项目,数据显示,检出脂肪肝异常比率高达56%,等同每2人来健检,就有1人有脂肪肝。且常用来检测脂肪肝的超音波,灵敏度较低,「意思是(脂肪肝)可能被低估,」老赵说。
脂肪肝无症状易被忽略,但对健康危害不小。脂肪肝属内脏脂肪,比起体重更能真实反映肥胖状况,可能引起肝脏病变,与心血管疾病、大脑衰老甚至部分癌症相关。
治疗脂肪肝没有特效药,减重是关键。2017年美国肝脏研究学会(AASLD)发布脂肪肝指南建议,减重可降低脂肪肝风险,减重3至5%可改善脂肪肝,若已出现脂肪性肝炎,则需减重7至10%以上。
运动是老刘减重的第一步,他研究姿势跑法,身体前倾、膝盖微弯,前足着地下压,起初沿着家中墙角跑,之后使用跑步机,半小时快走、半小时慢跑。现在他最推荐每天8000步,走路或慢跑都可。
喜好园艺的他,假日趁着除草时,也会顺便做深蹲;跳绳也是他尝试过的高效率运动,随身携带方便,短短几分钟跳个100、200下,就能又喘又满身大汗。
开始运动后,老刘的体重有了变化,但减重速度却相当缓慢。
直到去年,他开始进行脂肪肝治疗研究计划,与营养师、复健师组成跨领域团队,爬梳减重做法,他才发现自己只运动却不忌口,是体重停滞的关键。
回顾老刘的饮食习惯,早餐2个菜包子,还不到中午就肚子饿,会溜回办公室吃零食;中午在员工餐厅吃五菜一汤不够,下午茶时间还和同事一起团购奶茶。
爱吃水果的他,菠萝、橘子、柿子盛产时整箱买回家屯着吃,殊不知香甜可口的水果,也是脂肪肝元凶之一。
避开高油、加工食物,才能成功降体脂今年2月开始,老刘主持一项研究计划:「以跨团队照护改善脂肪肝治疗质量」,为了以身作则。他开始天天量体重、体脂,并记录比较,若前一天聚餐,隔天体重马上增加1公斤,「这样可以有警觉心,这很重要,」他说。
接着老刘学习计算食物热量,过去一餐要吃10颗锅贴、2颗馅饼。发现水饺锅贴每颗约60大卡、馅饼240大卡,一餐热量破千卡,反观同行友人只吃3颗锅贴,「原来我的胖是这样子来的,」他笑说。
但要逆转脂肪肝,降体脂更关键。脂肪肝治疗计划个案管理师小彭表示,减少热量摄取就能减重,但体脂不一定会下降,必须选择对的食物,避开高油、加工食物,蔬菜水果量要足够,才能降体脂。
老刘遂开始选择入口食物,过去爱吃带皮肉类,现在几乎完全忌口;中餐只吃半碗饭,改吃大量青菜增加饱足感,也尽量不喝汤,特别是不碰高热量的羹汤;下午茶只喝无糖绿茶,拿铁改成黑咖啡,水果则选低卡高纤的番石榴、苹果等,并改掉在家小酌习惯。
老刘主张每样食物都可以吃,但务必酌量,他爱吃的榴莲也是浅尝即止,把握总热量控制原则,即便偶尔聚餐破功,也尚可忍受。
此外,过去只有固定慢跑的他,在复健师指导下,每周进行3天肌力与柔软度训练,举壶铃练深蹲、做柔软操等,提高基础代谢并帮助脂肪消耗。
运动还有其他附加好处。医学研究显示,脂肪肝不仅与肥胖、营养过剩相关,睡眠不足也有关联。过去他因肥胖,常感觉被沉重的肚子压迫而辗转难眠,而运动不仅纾压,睡眠质量也明显提升,能一觉到天亮。
饮食与运动双管齐下,老刘3个月内,体重降到多年未见的2位数,从102公斤减到96公斤,体脂肪也下降4.4%,成功突破减重停滞期,重度脂肪肝也改善到轻度。计划结束后他再接再厉瘦到91公斤,脂肪肝几乎消失。
逆转脂肪肝并非不可能,但最好要趁早。脂肪肝拖愈久愈严重,引起发炎机会也愈高,之后更可能会走向肝纤维化,「到时就变成不可逆了,」老郑说。
12岁少年患重度脂肪肝?原来肥胖会影响发育哦
近年来,“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就接诊了一位患有青少年肥胖的患者。专家提醒,青少年肥胖的危害不容忽视,尤其会影响身高发育,导致骨龄提前,还会引起维生素D缺乏症、骨关节过度负重等问题。
暑假到来,为帮助解决青少年肥胖难题,该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特开展“2021年青少年减重夏令营”活动,招募12-18岁有肥胖困扰的青少年朋友,免费送出若干专家号、体脂检测等健康福利。
图/视觉中国
12岁肥胖少年,被诊断出脂肪肝、肝纤维化小陈今年12岁,是一名小学生,当同学们轻松跑跳的时候,他却因为身材苦恼不已。遗传自父母的基因,小陈已有176厘米,但体重也足足有79.8公斤!
因为胖嘟嘟的身体常常有时同学嘲笑,正在青春期的小陈自卑、难过、孤独,加上不断变难的学业,小陈平时更是喜欢吃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喝甜饮料。随着肥胖加重,小陈同学日渐出现食欲不振、感觉乏力、容易疲劳、疼痛等症状。
家人带他来到广医三院就诊,体检发现,年仅12岁的小陈同学竟有“重度脂肪肝、肝纤维化2期,空腹胰岛素高,肌酐和尿酸异常”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源自“肥胖”。
小陈和家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便在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进行专业减重,在专业营养医师的指导下,三个月,小陈同学瘦了21斤,脂肪肝消失了,空腹胰岛素和尿酸都降下来了,人也更加精神、自信、开朗起来,身高还长高了1厘米。
家长需注意!青少年肥胖影响身高发育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博士刘佳介绍,儿童肥胖问题不容小觑,青少年肥胖不仅不仅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还对身高、生长发育影响巨大。肥胖对身高的影响表现为:
1、激素紊乱
肥胖的孩子,体内脂肪含量相应较多,脂肪细胞中含有一种名叫芳香化酶的物质,这种酶可以将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并引起性腺发育的紊乱。男孩女孩体内都具有雄激素,肥胖的男孩女孩都容易发育提前,发育提早一年,往往会损失5-7厘米左右的身高,成年后达不到遗传的身高。
2、骨龄提前
许多肥胖的孩子在幼儿时期都长得比同龄孩子高。殊不知,其实孩子的骨龄已经提前了。骨龄提前的孩子,身材较高只是一种假象、是虚高。实际情况却是孩子身高早长了,生长潜能降低了,可能会提前进入青春期,身高过早封顶。
3、缺乏维生素D
肥胖儿童体内过多的脂肪,会消耗维生素D。很多实验和研究结果证实:肥胖儿童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比例远远高于非肥胖儿童。维生素D缺乏,将影响钙沉积在干骺端,阻碍身高的生长。
4、骨关节过度负重
肥胖的儿童由于体重较高,膝关节负重过度。膝关节是股骨和胫腓骨骨骺的所在位置,也是身高生长的重要部位,膝关节过度负重对于身高生长是不利的。
图/视觉中国
如何判断孩子肥胖?看这个指标刘佳建议,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孩子是否肥胖。小儿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10%-19%为超重,超过20%以上者可诊断为肥胖症,20%-29%者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此外,可以通过计算“体质指数”,即体重(kg)/身长的平方(M2),对照以下表格判断孩子是超重还是肥胖。
如果您家孩子被肥胖、脂肪肝等问题困扰,但因为平时在校上课不便就医,这个暑假,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发起“青少年减重夏令营”活动,招募12-18岁、有肥胖问题的青少年,免费送出若干专家号和人体成分分析检测。让孩子在这个暑假学会自我体重管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让孩子养成健康生活好习惯。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白恬
了解更多
二胎妈妈产后体重飙升至165斤检出重度脂肪肝,专家提醒:超重肥胖会增加11种癌症的危险性
5月11日上午,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营养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联合举办“世界防治肥胖日”主题科普活动及义诊。
现场80余名市民接受人体成分检测,精确测量体重、身体总水份、体脂肪率、体蛋白质、肌肉量等,并计算出体重标准、肥胖症度、基础代谢、标准脂肪率、身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水准、体重指数等指标值。然后根据人体成分分析和咨询医生的结果,有41名“肥胖”市民加入由营养科开办的科学减重指导班,接受科学减重。
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孙艳介绍,当前,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肥胖人群日益增多。同时,因超重和肥胖引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也是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11日确定为“世界防治肥胖日”,就是希望全社会一起关注肥胖、防控肥胖。
二胎妈妈产后体重飙升至165斤 单位体检重度脂肪肝
43岁的袁女士,2019年生产二胎后,身体增重一直没有恢复,哺乳期结束后,她尝试了多种减肥方法,但是效果不好,体重一直徘徊在82.8公斤(165.6斤),身高160cm。2020年初,单位体检后体检报告提示“重度脂肪肝”,并且医生提醒:“患有脂肪肝后,如果体重持续超标的话,就会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发展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的危险性都会提高。”
听了医生的提醒,袁女士越来越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营养科接受科学减重,通过营养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医学营养减重方案以及医生的跟踪指导,2个月后成功减重16.3公斤(32.6斤)。其中脂肪减少15.3kg(30.6斤),占总减重量的93.8%,体脂率下降37.6%。复查B超脂肪肝消失。
自从体重减下来之后,袁女士反映自己的免疫力增强了,以前特别容易患感冒,现在感冒变少了,而且每天精力充沛,走路也变轻快了。袁女士表示会继续在营养科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减重,保持健康体重。
超重肥胖会增加11种癌症的危险性
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孙艳介绍,除了像袁女士这样因为超重肥胖导致重度脂肪肝,加大了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的风险,超重肥胖还会增加这11种癌症的危险性,包括结直肠癌 、乳腺癌 、食管癌、胃癌、肾癌 、胆囊癌、肝癌、前列腺癌 、卵巢癌、子宫内膜癌 、胰腺癌。
孙艳分析,肥胖是胆结石形成的一个已知原因,而拥有胆结石会增加患胆囊癌的风险;过多的体脂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而高血压与肾癌的发生呈正相关 ;过多的身体脂肪会增大腹部压力,导致慢性胃食管返流,导致胃贲门周围和食管下端的细胞和DNA损害 ;肥胖女性的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会增高,当雌激素水平越高越易患乳腺癌 。由此可见,超重肥胖是“百害而无一利”。
孙艳提醒市民,首先一定要学会正确判断“肥胖”。医学上,“肥胖”是以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腰围、体脂率来界定。若以身体质量指数来判断,则BMI≥24是超重,BMI≥28是肥胖,BMI≥32是严重肥胖;若以体脂率来判断,则男性>25%,女性>30%,即为肥胖;若以腰围来判断,则男性>85cm,女性>80cm,即为肥胖。三种判断标准有一个超标即为肥胖。
然后,肥胖人群“减肥”的目标应是为了减少机体脂肪的堆积和储存,降低体脂率。“减肥”不等同于“减重”,减重减少的可能是脂肪的消耗,也可能是水分的丢失、肌肉的消耗,如果是后面的那种,那就“得不偿失”。最理想的减肥效果是达到脂肪减少,体脂率降低和内脏脂肪面积减少,而肌肉并没有过多的损耗。
孙艳表示,轻度的单纯性肥胖,只需要适当地节制饮食及坚持体育锻炼,一般就可以收到较理想的减肥效果。中度以上的肥胖,则要严格地控制饮食,最好是能在专业的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减重,并且适当配合体育运动进行。
记者梅玫 通讯员 秦璐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