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预防措施(肥胖预防包括哪三方面)
收藏!预防肥胖这些要知道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 如何判断是否肥胖? 肥胖是天生的吗? 肥胖会带来哪些危害? 哪些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肥胖? 如何科学减重? (“人民网 ”客户端)
来源: 人民网
远离肥胖:预防妇科癌症的关键一步
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2020年女性前十大癌症数据中,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榜上有名,且明显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众所周知,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危险因素未加管控的严重后果,妇科癌症也是如此。有些危险因素目前不可改变,比如遗传基因,但实际上,更多的危险因素是可以人为改变的,例如肥胖。只要采取一些预防和干预措施,就可以有效地通过体重达标来降低患妇科肿瘤的发病风险。
为什么要把肥胖单独提出来呢?因为肥胖与妇科肿瘤的关联,并非是主观臆测,而是有循证依据的。2016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的研究文章,明确肥胖会增加患癌风险,超重和肥胖与13种癌症的发生存在关联,其中就包括了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因此,保持健康体重对于女性预防癌症来说至关重要。
肥胖增加癌症风险的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一是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主要病理基础,是雌激素分泌过多和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的,而肥胖就可以造成雌激素分泌增多和全身性的慢性炎症。二是长期的肥胖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和胰岛素抵抗,这样的体内环境恰恰适于癌细胞的生长。早知如此,是不是那些美味糕点和大杯奶茶就没那么大诱惑力了?
健康的体重如何界定?主要是通过计算自己的体重指数(BMI)来评估,计算方法也很简单,BMI=体重(公斤)÷身高(米)²,我国居民BMI参考下表:
自己的体重是处在安全范围还是必须悬崖勒马,一算便知。关键是胖起来容易,减下去很难,“减重”是很多人一生都在苦苦追寻的问题。从我自身的经验给出的忠告就是,控制饮食结构和长期自律的适量运动就是标准答案,别无其它。
当然,也并不是体重正常就可以不管不顾了。除了控制体重,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也是预防妇科肿瘤的重要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三句耳熟能详的箴言,其精髓在于一个“早”字。当我们在疾病或问题的初期就采取行动,往往能为自己争取到一颗宝贵的“重生之药”,使我们能有机会重新出发,重新调整生活的方向。然而,一旦错过了这一早期的黄金时机,等到问题发展至晚期,或许就会超出当前医学技术所能解决的范畴,届时,我们所能做的,恐怕只剩下给予患者心灵上的慰藉与陪伴了。通过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妇科疾病,包括妇科肿瘤的期前疾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妇科检查方案,通过及时治疗以确保女性的健康。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预防妇科癌症的建议,例如了解自己的家族遗传病史,包括姐妹、母亲、姨、祖母、外祖母、姑姑等等女性亲属,家族中有妇科癌症病史的女性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预防妇科肿瘤的发生。另外,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戒烟限酒也是预防妇科肿瘤的重要措施之一,长期吸烟和饮酒会增加患妇科癌症的风险。此外,坚持均衡饮食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避免长期使用避孕药也是预防妇科癌症的重要措施之一,长期使用避孕药可能会增加患妇科肿瘤的风险。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感染和炎症的发生。另外,不要忽视身体出现的一些异常症状,如阴道流血、腹部疼痛、腹部包块等,这些可能是妇科肿瘤的早期表现,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对于已经患有妇科癌症的女性,积极的治疗是关键。治疗方式可以根据肿瘤的类型和程度而有所不同,可能包括手术、放化疗、激素治疗、靶向、免疫治疗等。同时,患者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和检查,以减少复发的风险。
在预防和治疗妇科癌症的过程中,女性还应该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要给自己的情绪压力一个释放的出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会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从而诱发癌症或加速病情进展。因此,女性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心理调节和放松训练,如瑜伽、冥想、音乐疗法等,哪怕和闺蜜聊聊天,以保持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
总之,预防妇科肿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控制体重、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治疗慢性疾病等。女性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健康,并抛开生活和工作中的烦恼,每天保持一个好心情。我们要通过全面的预防措施,每天努力做好一点点,从而有效降低患妇科癌症的风险,让女性的生活更加健康、美丽。
专家:金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生殖中心主任医师
文字整理:记者 李然
来源: 光明网
预防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四部门发布最新政策
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孙竞) 近日,国家疾控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从公共卫生维度出发,明确提出预防为主、早期干预和疾病预警的三级预防策略,通过科学、系统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发展,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导则》指出,超重肥胖已经成为影响中小学生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亟需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共同努力。落实预防为主、早期干预和疾病预警的三级预防策略,是综合防控中小学生超重肥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导则》构建了以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一级预防干预技术即在超重肥胖发生前,通过超重肥胖风险评估、生活方式管理和营造支持环境等措施,控制危险因素,提升保护水平,预防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二级预防干预技术即开展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筛查和早期干预,通过筛查建档、评估预警和个体干预等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控制超重肥胖的发生发展,预防相关疾病;三级预防干预技术即对严重肥胖及肥胖伴有临床危险因素的学生,开展医疗卫生、膳食、运动、心理和行为矫正等联合干预,防止肥胖及相关疾病发展,保障学生健康。
记者注意到,《导则》中提到,引导家庭和学校提供种类多样、搭配合理的食物,烹饪逐步做到少盐、少油、少添加糖。学生要坚持身体活动,每天进行至少1小时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以户外活动为主。引导学校科学管理自动售卖机、小卖部,避免提供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导则》强调,专业机构、家庭、学校、社区应密切协作,共同推动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工作。同时,提升防控技术的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筛查、预警和干预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导则》还附带《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风险自测评估表》,帮助家长和学生通过自我评估了解超重肥胖风险,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来源: 人民网-教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