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杯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为什么喝奶茶易肥胖
最近这两天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很多情侣们纷纷秀起恩爱。确实在秋季很多人喜欢喝奶茶,不仅能补充能量,而且具有抗氧化效果,但也是导致身体肥胖的元凶。
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我想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莫名其妙就火了,你的朋友圈,被刷屏了吗?晒图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放出一张奶茶的照片,搭配上这句话就可以,热搜上都是这个话题。截图红包发朋友圈的越来越多,不少人满脸问号的问:这到底是什么梗啊!有网友给出各种猜测的解释,倒是蛮有道理的。大家可以看个热闹。1、就是借着秋天来了要了杯奶茶的红包,定义为秋天第一杯奶茶来秀恩爱。2、一般情侣之间发秋天第一杯奶茶红包的比较多,数字都是52.0类似的。3、还有家里人和父母之间要秋天第一杯奶茶的红包,然后发到朋友圈里秀感情。4、主要就是应季玩的一些梗,让大家要红包更理所当然,不会很尴尬。
为什么奶茶易引起身体肥胖?
1、高糖分
成年人每天摄入的游离糖量不能超过50克,但大部分奶茶属于高糖分饮料,每100毫升中的含糖量居然达到2.4克,这是引起身体肥胖的主要原因,而且也会导致血糖波动过大。
2、含有太多咖啡因
每升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居然达到270毫克,会兴奋中枢神经,影响睡眠质量,尤其是睡眠质量差以及神经衰弱的人万万不能喝。
3、有太多脂肪
在100毫升奶茶中脂肪含量居然高达6.3克,也就是说一杯奶茶中会提供41克左右的脂肪,已超过每天油摄入量的2/3。
4、添加太多添加剂
很多商家为能提升奶茶的口感而加入太多添加剂,如香精和各种色素等。还有一些不良商家在奶茶中加入日落黄,这属于人工合成色素,若在体内蓄积,易引起慢性中毒,导致腹痛腹胀和消化功能紊乱。另外太多的色素也会消耗体内的锌元素,干扰身体中正常的代谢反应,因此尽量少喝为妙。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奶茶店为能降低成本加入劣质茶粉冲泡。
5、含反式脂肪酸
也有一些奶茶会用奶精替代牛奶,奶精的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这属于反式脂肪酸的一种,一旦进入体内势必会参与脂肪酸代谢,导致身体肥胖,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几率。
温馨提示
尽量少喝奶茶,特别是正处于减肥期的人更应该注意。另外睡觉前三个小时避免喝奶茶,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喝完奶茶睡不着?要了无糖怎么还长胖?看完测评,还敢喝奶茶吗→
今天,你喝奶茶了么?
不少像小观这样的年轻人
虽然不至于跟着黄牛在网红店门口排长队
都喜欢在下午或者晚上叫上一杯奶茶
缓解一下工作的苦闷
但久而久之,看着自己逐渐发福的肚子
不禁产生疑问:
一杯奶茶到底含多少糖?
我喝半糖会不会长胖?
以及困扰人类的难题
喝了奶茶后为什么容易睡不着?
最近,深圳光明区消费者委员会
对市面上的知名品牌奶茶进行测评
看完答案,小观觉得自己果然没想错
↓↓↓
深圳市光明区消费者委员会、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开展珍珠奶茶比较试验发现,喜茶、奈雪の茶、台盖、YO!Tea有茶、COCO都可、一点点、KOI、维星、大卡司、米芝莲十个品牌奶茶均被检出含有咖啡因,平均含量为258mg/kg。
米芝莲-经典丝袜奶茶(黑糖波霸)咖啡因含量最高
为522mg/kg(换算成365mg/杯)
这是什么概念?
1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约为108mg
1罐红牛饮料的咖啡因含量:约为50mg
也就是说
喝了一杯米芝莲丝袜奶茶
等于喝了7罐红牛
或者是3.5杯美式咖啡
怪不得喝了奶茶睡不着!
来看下面具体的实验结果
那奶茶里有没有其他添加剂呢?
据前期调查结果,消费者对珍珠奶茶更关注的是糖分、塑化剂、甜味剂、咖啡因、反式脂肪酸5个方面。经过与检测机构及食品专家的沟通讨论,本次检测的指标确定为珍珠奶茶的总糖、塑化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咖啡因、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甜味剂、塑化剂未检出
全部符合国家标准
10款奶茶均符合我国关于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的公告所作的要求,反式脂肪酸、甜味剂(甜蜜素、安赛蜜、糖精钠、阿斯巴甜)、塑化剂六项均未检出。
反式脂肪酸
不易被消化吸收,长期积累可能致肥胖。奶茶中反式脂肪酸一般来源于植脂末、植脂乳(奶精)。
甜味剂
过量添加可能有神经毒性,可能致食欲障碍、代谢紊乱、肥胖。我们常说的糖精就是甜味剂的一种。
塑化剂
长期食用可能致生殖系统异常、畸胎、癌症。奶茶中塑化剂来源于包装容器,也有可能来自珍珠。
结果显示,这10款珍珠奶茶,全部符合大众对奶茶用料“尽可能纯天然”的要求——不用糖精、不用奶精,珍珠里不含塑料。
1杯米芝莲丝袜奶茶≈7罐红牛
咖啡因多,睡不着正常
近年来,除了发现奶茶易发胖,大家的关注点又多了失眠这一项。和咖啡、红牛一样,奶茶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是里面含有咖啡因。
咖啡因
中枢神经兴奋剂,暂时驱走睡意、恢复精力,吸收过多可能会心悸失眠。奶茶中的咖啡因主要来源于茶叶。
果然,喝奶茶比喝咖啡还精神是有原因的
累了困了?来杯奶茶?
1杯一点点波霸奶茶≈13.2块方糖
本次测评的10款珍珠奶茶中,5款属于高糖饮料(100mL饮料中的糖含量超过7.5g),其中一点点波霸奶茶总糖含量最高(9.30g/100g),维星铁观音珍珠奶茶总糖含量最低(3.8g/100g)。
按每款茶的总体积算出它们各自的总糖值
10款珍珠奶茶每杯总糖值范围为:
26.6g~60.9g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金晖说,“一个正常成年人要求每天葡萄糖摄入在40-50g,最好不要超过25g。”
一杯奶茶喝下去就达到甚至超过一天的糖摄入量,显然糖分含量过高。
在此也特别提醒:血糖偏高、糖尿病的朋友,要控制奶茶的摄入,毕竟身体才是快乐真正的本钱噢~
全糖与半糖不成比例
半糖含糖量是全糖七八成
调查时一些消费者表示,平时买奶茶明明选了半糖,总感觉还是偏甜,想知道奶茶店所谓的“半糖”到底是不是全糖的50%。
好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珍珠奶茶的糖分情况,深圳光明区消费者委员会测评了三款奶茶全糖和半糖的总糖值,结果发现:所谓的全糖与半糖并不成1/2比例,而是全糖奶茶的七成至八成含糖量。
那在点单的时候要求无糖总可以了吧
等等,还记得小观之前的推送吗?还敢喝奶茶吗?“无糖奶茶”含糖量惊人!
曾有媒体对14款“无糖奶茶”实测
“无糖”奶茶均检出糖分
20款奶茶中有14款宣称“无糖”,但这14款奶茶均检出糖分,以500g/杯计,每杯奶茶的总糖含量范围为4.45-24.5g,平均含量达到14.8g;最低为“爷茶”的鱼池茶奶(无糖),最高为“Coco都可”的珍珠奶茶(无糖)。
这些宣称“无糖”的奶茶都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更惊人的事标称无糖的Coco都可珍珠奶茶实测含糖量为4.9g/100g,为参考标准要求的9.8倍!!!
奶茶虽好,可不要贪杯
多吃点水果多喝点热水比啥都好!
*1.本次比较试验结果仅对所购买的样品负责,不代表同品牌不同批次、不同规格产品的质量状况。
2.标注价格均为当次购买产生费用,仅供参考。
3.比较试验结果不得用于商业宣传的条款。
本文综合自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广州日报 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虚胖、寒湿、肾虚都可能阻碍降压,常喝4杯养生茶,对症调节、控压更简单
高血压是大家都熟知的疾病,血压平稳时我们可能没有什么特殊感觉,可一旦掉以轻心,它随时可能发作,引起严重的后果。
除了用药物控制血压以外,生活中还有很多调节血压,保护健康的好方法。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四杯养生茶,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血压。
1
水多型高血压
这种高血压脉压差相对偏小,患者可能属于肥胖、虚胖或腹型肥胖人群,有舌苔白、气短乏力、懒动少言、四肢困倦、大便糖稀等症状。
这类患者可以考虑用茯苓30克、泽泻10克、茺蔚子5克一起冲泡饮用,有活血利水的效果。
2
火盛型高血压
这种高血压脉压差不明显,体型也以实胖为主,不容易减重。患者可能有唇红、舌红、脸红或手红等表现,还常常脾气急躁。
因此可以选择夏枯草15克、黄岑5~10克来作为代茶饮,有清肝火、平燥气的作用。
3
寒凝型高血压
主要见于寒凝经脉,脑后部、肩背发紧,还畏寒怕风、腰膝酸冷、颈项疼痛。针对这种高血压,我们应以温通经脉、驱散寒湿、清神明目为主来调节血压,可以用葛根15克、天麻5克来冲泡饮用。
这类高血压和受凉有关系,北方寒冷的地方常见这类高血压,寒凝型高血压有季节性和地域特征,还和空调有关,吹冷气也有可能出现寒凝型高血压。
4
肾虚型高血压
这种高血压脉压差较大,体型上可能没有明显异常,然而病程长,对身体损伤大。对此我们应该先补肾调血,再控制血压,否则难有成效。怀牛膝、杜仲就有一定补肾益气的作用,每次取10克冲服即可。
不过要注意的是,代茶饮适合血压不高或者使用药物后血压已经相对稳定的患者。而且这些药物的用法用量,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重要的是分清病症才能对症调理。
来源:我是大医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