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分肥胖(糖与肥胖症的关系)
糖,才是让你发胖的元凶
你是怎么发胖的,你知道吗?糖,才是让你发胖的元凶!
如果你总是迷恋各种甜食、甜味饮品,你会不知不觉变成一个胖子。甜食是富含糖分跟热量的食物,过多的糖分会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中。
相比于脂肪来说,糖分才是最容易转化为脂肪的物质,是导致身材发胖的“元凶”。
人在心情低落的时候,适当吃一些甜食可以促进多巴胺分泌,让你感受到心情愉悦。因此,很多人心情不好压力太大的时候,喜欢暴饮暴食来释放压力,这种行为也容易让人发胖。
而糖分的饱腹感是比较差的,会让你过量进食而不自知。当你摄入过多的能量后,身体就会把多余的糖分储存在脂肪细胞中。而细胞分子是比较臃肿肥胖的,你的身材就会逐渐发胖。
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曲奇、巧克力、蛋糕、雪糕、奶茶都是很甜的食物,饱腹感也不高,容易促进脂肪的合成。
而各种谷类如米饭、薯类、豆类食物也属于糖分,但是它们属于多糖,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分解为单糖,因此,升糖系数会比“看得见”的糖分低得多。
不过,当你过量摄入碳水主食的时候,也会造成脂肪的堆积。所以,并不是说不吃甜味的食物,就等于没有摄入糖分,有的食物虽然不甜,但是糖分含量却不低,比如面条、米饭等食物。
糖分可以说是一种“另类毒品”,吃多了是会上瘾的。而摄入过多的糖分,还会加速皮肤氧化,变得暗黄,容易起痘痘,让你颜值老化。
糖类说到底就是碳水化合物,单糖是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双糖跟多糖就是稍微复杂一点的碳水化合物。想要保持好身材,平时一定要远离各种高糖分、有甜味的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
减肥期间,要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才能减缓升糖系数。摄入碳水化合物的时候,可以选择分解时间比较长,饱腹感更强的碳水主食,这样可以抑制脂肪的堆积。
一个成年人每天的正常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50-300g左右,减肥期间,你可以控制在200g左右,摄入量不能低于150g,否则无法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支持,身体代谢动力也会受阻,不利于身材瘦下来。
减肥的人少吃碳水主食,会让你提前出现饥饿感。为了降低饥饿感的出现,平时你可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食物,身体分解蛋白分子耗费的热量会更高,饱腹感也会更久持久,比如各种鸡蛋、三文鱼、牛肉、虾肉、鸡胸肉、金枪鱼、奶制品等食物。
三餐可以多吃一些不同种类的蔬菜,比如白菜、西兰花、番茄、豆芽、芦笋、花椰菜、洋葱、空心菜、苦瓜、芹菜等,蔬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少,升糖系数也比较低,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你控制卡路里摄入,同时提高燃脂速度!
外媒:过半成年人肥胖或超重,马来西亚欲从明年起再提高含糖饮料税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9日报道,马来西亚总理兼财政部长安瓦尔18日下午向国会提交2025年度财政预算案时表示,将从明年1月1日起分阶段提高含糖饮料税,每升饮料增收0.4林吉特(1马来西亚林吉特约合1.65元人民币),增幅约达现有税收标准的80%。安瓦尔说,该举措是为了支持政府数年前推行的“反糖战争”运动,以解决国内严重的肥胖和糖尿病问题。他还表示,新增税收将用于公共医疗开支,包括增加糖尿病药物的供应。
《马来邮报》算了一笔账:按照新税率计算,一罐330毫升可乐的税额约为0.3林吉特。报道还提到,这是政府第二次提高含糖饮料的消费税,此前的加税使得全国含糖饮料消费量减少了9.25%。
马来西亚《星报》报道称,利益相关方此前就希望扩大糖税覆盖范围的空间。比如,槟城消费者协会(CAP)主席曾表示,需要对所有含糖饮料和含糖食品征收糖税,如饼干和糖果等,此举是“保护和拯救生命所必需的”。
马来西亚2019年开始征收含糖饮料税,2022年宣布将征税范围扩大至瓶装咖啡和茶等饮品,进一步限制含糖饮料的消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马来西亚民众2019年平均每人消费42.9公斤白糖。数据显示,截至7月,马来西亚约3410万总人口中,有55.4%的成年人肥胖或超重。
据了解,全世界已有108个国家及地区采取类似措施。其中,英国按饮料的含糖量高低收取不同税额,而墨西哥则对固定容积的含糖饮料征收固定税款,与马来西亚相似。世界卫生组织(WHO)支持并建议各国通过类似的财政措施减少不健康饮品的消费,并在其“全球防控非传染性疾病行动计划”以及其他健康政策中呼吁各国政府以此来改善国民健康。(陆泽楠)
来源:环球时报
外媒:过半成年人肥胖或超重,马来西亚欲从明年起再提高含糖饮料税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9日报道,马来西亚总理兼财政部长安瓦尔18日下午向国会提交2025年度财政预算案时表示,将从明年1月1日起分阶段提高含糖饮料税,每升饮料增收0.4林吉特(1马来西亚林吉特约合1.65元人民币),增幅约达现有税收标准的80%。安瓦尔说,该举措是为了支持政府数年前推行的“反糖战争”运动,以解决国内严重的肥胖和糖尿病问题。他还表示,新增税收将用于公共医疗开支,包括增加糖尿病药物的供应。
《马来邮报》算了一笔账:按照新税率计算,一罐330毫升可乐的税额约为0.3林吉特。报道还提到,这是政府第二次提高含糖饮料的消费税,此前的加税使得全国含糖饮料消费量减少了9.25%。
马来西亚《星报》报道称,利益相关方此前就希望扩大糖税覆盖范围的空间。比如,槟城消费者协会(CAP)主席曾表示,需要对所有含糖饮料和含糖食品征收糖税,如饼干和糖果等,此举是“保护和拯救生命所必需的”。
马来西亚2019年开始征收含糖饮料税,2022年宣布将征税范围扩大至瓶装咖啡和茶等饮品,进一步限制含糖饮料的消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马来西亚民众2019年平均每人消费42.9公斤白糖。数据显示,截至7月,马来西亚约3410万总人口中,有55.4%的成年人肥胖或超重。
据了解,全世界已有108个国家及地区采取类似措施。其中,英国按饮料的含糖量高低收取不同税额,而墨西哥则对固定容积的含糖饮料征收固定税款,与马来西亚相似。世界卫生组织(WHO)支持并建议各国通过类似的财政措施减少不健康饮品的消费,并在其“全球防控非传染性疾病行动计划”以及其他健康政策中呼吁各国政府以此来改善国民健康。(陆泽楠)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