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的来源(肥胖的来源是糖还是蛋白质)

中医陈琼主任 0
文章目录:

老中医:肥胖是肾被“掏空”了,补足肾中精气,瘦了30斤!

肥胖,除了跟脾胃有关,还要责之于肾。很多胖友可能会问了,肥胖又跟肾有什么关系呢?今天就用一则医案来告诉大家。

患者张女士,身体肥胖问题严重,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生活,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尝试了很多方法体重却一动不动。患者的肉主要集中在腹部,一层又一层像个游泳圈,平常面部出油多,感觉黏腻腻的,经常腰膝酸软,怕冷乏力,口渴口干但是不爱喝水,为了健康才找到了我想试试中医调理。

我诊完脉,结合患者的情况,辨证她属于肾虚型肥胖,那肾虚怎么会引起肥胖呢?

肾主封藏,把肾想象成一个木桶,如果木桶出现了破损,桶里面的营养物质就会往外漏。所以肾虚不只是说肾中的精气消耗太快不够用了,它还会往外漏,漏到哪去了呢?漏到膀胱去了。很快,膀胱就被填满了,从一种空虚的状态变得饱满充实。

这个时候,身体的代谢就会出现问题,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不能正常排出,慢慢堆积起来,引起了肥胖。所以中医有一句话叫“肾为生胖之”。

清楚了患者的情况之后,我写下了一个方子:芡实、荷叶、决明子、生杭芍、陈皮,茯苓等,用水煎服。

这个方子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把芡实放在了首位,而且用量很大,甚至远远超过了其他药材。

二、增加了促进代谢的荷叶和决明子。

调理思路是这样的:先用荷叶、决明子等帮助身体燃烧脂肪,再借着陈皮的降逆作用让废物往下走,然后用生杭芍、茯苓来促进排尿,让导下来的废物兵分两路,一路从大便走掉,一路从小便走掉。芡实可以补肾,那边攻,这边补,等于是从根上切断了肥胖的来源,多方配合,很简单就瘦了。

患者用了2个多月,体重减轻了30多斤,肚子明显平了,穿衣服都宽松了,出油的情况没了,其他的不适也都改善了,患者非常高兴的说:“真的没找错中医”!

肥胖背后的“元凶”

【来源:晋江经济报】

晋江市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美蓉

如今,打工人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压力,焦虑、紧张已成为常态,过劳肥也在无形之中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为什么会出现过劳肥?其原因不得而知。今天,我们邀请晋江市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美蓉来和大家聊聊导致过劳肥的原因之一——皮质醇。

解析:过劳肥的“元凶”

皮质醇是啥?李美蓉解析说,皮质醇,常被通俗地称作“压力激素”“压力荷尔蒙”,由肾上腺皮质产生,是我们身体里一种很重要的激素。身体面临压力时,就会释放皮质醇。正常情况下,皮质醇有利于调节压力、分解脂肪、稳定血压、对抗炎症、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帮我们激发更多能量,让我们注意力更集中等。

皮质醇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早晨8点左右皮质醇水平最高,下午时它就会下降,最低点大约在凌晨2点。皮质醇也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调节身体的睡眠——觉醒周期;管理身体如何利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李美蓉介绍,皮质醇是过劳肥的“元凶”之一。如果我们采用一些降低皮质醇水平的实用方法,就可以帮助身体适当地控制压力。不妨一学!

自查:皮质醇高的表现

每天晚上睡不着,怎么减肥体重都在涨,心情忽上忽下,你有类似的情况吗?如果以上症状都“中招”,你可能会被诊断为“皮质醇太高”。皮质醇过量,是导致肥胖比较常见的原因。除肥胖外,皮质醇的过量分泌,还可能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皮质醇的长期增高会导致身体出现较明显的症状,“例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腹部及大腿出现紫纹等特征。”李美蓉强调,情绪长期不稳定,内分泌紊乱,比如女性体毛突然长很多,也应引起重视。皮质醇激素,与压力因素密切相关。比如长期失眠会导致皮质醇升高,而皮质醇升高后也容易失眠,“但一般紧张、焦虑等状态缓解后,皮质醇会慢慢下降。一般来说,在治疗好原发病后,体重也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所以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

“大家如出现失眠焦虑等情况,应前往医院进一步评估,查明是否为皮质醇所致。”李美蓉提醒,如若由甲减或肾上腺肿瘤导致的皮质醇异常,则需治疗原发病;而短期的皮质醇增高,改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科普|关于肥胖,世卫组织这么说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世界肥胖日的主题是“让我们谈谈肥胖和…… ”,关注日益增长的儿童和青少年肥胖问题。如何界定肥胖?肥胖有何危害?如何预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介绍,超重和肥胖是指对健康构成风险的异常或过度的脂肪积累。超重和肥胖以身体质量指数(BMI)为衡量标准,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对成年人来说,BMI超过25被视为超重,超过30被视为肥胖。对于儿童和青少年(19岁及以下人群)来说,在定义超重和肥胖时需考虑年龄因素。

世卫组织1日援引英国《柳叶刀》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报告说,2022年全球肥胖人口已超过10亿,约占全球人口的八分之一。其中,约1.59亿肥胖人口为5岁至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8.79亿为成年人。该研究还显示,从1990年到2022年间,全球成年人中的肥胖人口增加了一倍多,5岁至19岁儿童和青少年中的肥胖人口更是增加了约3倍。

世卫组织说,肥胖是一种复杂慢性病,且会导致其他多种疾病发病风险提升。例如,肥胖会导致患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增加,影响骨骼和生殖健康,还会增加患某些癌症的风险。此外,肥胖还会影响睡眠、活动能力等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因素。

从社会层面来看,肥胖造成的公共卫生负担正在加重。世卫组织资料显示,2019年,全球约有500万人死于与BMI过高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神经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超重和肥胖在全球产生的经济成本预计将达到每年3万亿美元,到2060年将超过每年18万亿美元。

世卫组织强调,超重和肥胖以及与其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从成因来看,超重和肥胖是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不平衡的结果。多数情况下,肥胖是一种由易导致肥胖的环境、心理社会因素和遗传变异等引起的多因素疾病。

在个人层面,预防肥胖的关键在于实现消耗能量与摄入能量的平衡。世卫组织建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可以限制脂肪总量摄入,并将脂肪摄入从饱和脂肪转向不饱和脂肪;增加水果、蔬菜、豆类、全谷物和坚果的摄入并限制糖的摄入。为了增加能量消耗,人们可以提高体育活动水平,例如日常进行至少30分钟的定期、中等强度的活动。在社会层面,预防肥胖需要多部门联合行动,包括食品的制造、营销和定价等部门以及与健康相关政策的制定部门等。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超重和肥胖会直接影响健康,并与多种非传染性疾病的更高风险和更早发病相关。据世卫组织建议,遏制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的核心干预措施包括支持和促进母乳喂养,监管向儿童不当营销食品和饮料,监管学校附近高脂肪、高糖和高盐产品的销售等。

为倡导全球和全社会重视肥胖问题,世界肥胖联盟于2015年设立世界肥胖日,时间定为每年的10月11日。自2020年起,世界肥胖联盟将世界肥胖日从原先的10月11日改为每年3月4日。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