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好下身肥胖(脾胃不好会引起下肢浮肿吗)
上身胖是脾胃不好,下身胖是肝胆不好,肚子胖是什么?
肥胖,一定是身体出了问题!哪个部位胖,说明哪里有情况,请对号入座↓ ↓ ↓
1、上身胖:是我们的脾胃不好引起的;
2、下身胖:是我们的肝胆不好,肾经排毒不好造成的;
3、胳膊粗:是我们的肠胃不好,心肺功能弱,心经,大肠经不通导致的;
4、后背肥胖:是我们的膀胱经不通导致后背肉厚,月经普遍不好;
5、腹部脂肪堆积:主要是我们的宫寒导致;
6、全身胖:馋,懒造成!!!
上身胖
上身胖:脾胃功能失常导致的。
如果是脾胃虚弱,水湿便得不到正常的运化,生成痰浊淤积在体内;如果是胃肠腑热,食欲过旺,人老有饥饿感,总想吃东西,导致营养摄入过盛,上半身便会发胖,形成苹果形身材。
下身胖
下身胖:肝胆不好、肾经排毒不好导致的。
人体内存在许多毒素,如自由基、胆固醇,脂肪、尿酸、乳酸、水毒和淤血等,肝胆肾是人体的几大主要排毒器官,肝经、胆经、肾经都是自上而下循行,若这些肝胆肾出了问题,经络排毒不畅,脂肪代谢缓慢,毒素容易积累淤积在下身,造成下半身肥胖(梨形身材)。
胳膊粗
胳膊粗:肠胃不好、心肺功能弱导致的。
心经、大肠经主要经过我们的上肢,心经和大肠经不通,体内毒素等容易淤积,导致胳膊肥胖。
后背肥胖
后背肥胖:膀胱经不通导致的。
膀胱经上的穴位最多,有67个,而且主要部分都在人体的后部——后背和腿后侧。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同时又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排毒通道。
经常久坐后背部、肩颈部会变得僵硬,长时间如此造成背部经络淤堵,严重影响新陈代谢,背部容易囤积过多的脂肪。另外过度的贪凉引起背部受寒,膀胱经不通,内毒不能及时排出,脂肪代谢减缓,导致脖子粗和背部肥胖。
腹部脂肪堆积
腹部脂肪堆积:带脉淤堵,脾胃虚寒、经络堵塞导致的。
所谓“带脉”,指的是位于腰腹之间、人体唯一横向运行的脉络。人体其他的经脉都是上下纵向而行,惟有“带脉”横向环绕一圈,好像把纵向的经脉用一根绳子系住一样,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脾胃虚弱带脉就容易堵塞,带脉一旦堵塞,就会造成身体多条经络都堵在腰腹处,造成腹部肥胖!
怎么改善?
1、祛湿寒调脾胃
脾胃虚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其他地方还好肚子却很大,就好像肚子有气往外鼓、腹胀的感觉。平常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为身体升温、达到排寒湿的作用,调理好脾胃才能让身体内全面化冻,各种管道自然畅通。
2、轻揉耳轮通肾气
方法: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功效:“肾,主骨、生髓”,全身精气有各脏器收集后交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
耳朵上布满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3、常捶背疏通经络
适度捶打背部可振奋阳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和五脏六腑,达到消除疲劳、宁心安神等作用;
同时,捶背还可刺激背部皮肤和皮下组织,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传导,强化人体内分泌及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4、艾灸疏通经络
艾灸可疏通经络,帮助其恢复顺畅并且正常工作。不仅可以改善毒素淤堵的情况,还能有效减肥。
常灸穴位有气海、太冲、合谷、三阳络、承扶、附分。
疏通经络的方法其实很多,可以找相关专业人士疏通哦,减掉脂肪,从疏通经络开始!
腹部肥胖全是湿重惹的祸?日常饮食更要注意温补脾肾,散寒通络
减肥,已经是现代社会一个永不降温的话题,其中腹部肥胖最为多见,也最为棘手。大家都知道减肥需要做有氧运动,消耗热量,也知道肥胖很多都是湿重引起的,需要服用祛湿的中药或食物,然而寒气却被忽略了。
今天为您推荐适合你的健康膳食方
李女士,28岁,主要问题如下:
1、腹部肥胖
2、手脚冰凉,怕吹空调。
3、容易疲劳
4、喜喝温水热水,进食生冷食物易不适
分析:
腹部肥胖,手脚冰凉,平素喜温饮热饮,进食生冷食物易不适,舌头稍紫暗,基本上可以判断是阳气不足,脾肾虚寒引起的。舌苔不厚腻,体内湿气不重,但仅用祛湿化湿的药物,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以温补脾肾,散寒通络为则才是首选。
白胡椒煲猪肚汤
材料:
猪排骨150克,猪肚1只。
白胡椒30~40粒(小孩减量)。
生姜3片,腐竹30克,食盐、生粉、生抽、白芝麻适量。
做法:
(1)将猪肚内外翻转,加食盐与生粉反复擦拭3次以上,再用水反复冲洗干净后,焯水备用。
(2)把白胡椒打碎,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适量开水,文火煲1.5小时,至猪肚酥软,再加食盐调味。
(3)将煲好的猪肚切条装盘,再撒上白芝麻,蘸生抽食用即可。
专家点评:
本品具有良好的食疗效果。猪肚性温。
《本草经疏》曰:“猪肚,为补脾之要品。脾胃得补,则中气益,利自止矣... ...”所以猪肚多适合于胃寒脾虚泄泻的人群食用。
汤中胡椒香辣辛温,温中散寒,醒脾开胃,胡椒气味还能够增进食欲。生姜温中和胃,对胃寒、心腹冷痛、肠鸣腹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小贴士:
(1)胡椒性温热偏燥,故咳嗽咯血、痔疮、咽喉炎急性发作期、眼疾患者及阴虚有火者慎食。
(2)高脂血症人群可饮汤,少食肉。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腿粗肚子大,体重减不掉?是脾胃问题,教你清热利湿,月瘦18斤
很多肥胖患者有一个共性,就是肚子大,但肢体不胖。
这也让很多人误以为自己的胖就是单纯由吃引起的,只要少吃点,很快就能瘦下去。
但事实上,这种只胖单个部位的肥胖才是不单纯的肥胖。
人体是一个运转有序的系统,如果是吃的多了,脾胃把食物营养吸收转化后,再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结果应该是整个身体的更加丰满。
只胖肚子恰恰说明脾胃吸收转化食物营养的过程出了问题,或是吸收转化问题,或是输送传达问题,无论哪个问题,后果都是残留被迫堆积在脾胃处,而脾胃的位置又是腹部,也就造成了腹部的胀大。
根源就是脾胃出了问题,在中医里,这种症状的学名叫做“脾胃湿热型肥胖”。
致病原因是湿热蕴结于脾胃,导致脾胃的运化失职,湿浊内生,热毒积聚而不散,废浊残留难以排出,而形成肥胖。
而每个人产生湿热的原因和产生湿热后的反应都各不相同,接下来以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讲解。
患者李女士是一位都市白领,平时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吃油腻食物和甜食比较多,以至于体重逐渐攀升,近来体重已经达到了160斤,尤其是腹部,赘肉横生。买衣服都要买加大码的了,而她的身高又只有165cm,显得整个人甚是粗壮。
她也尝试过很多减肥方法,但都收效甚微,而身体的不适则是越来越多,如腹胀、便秘、口臭等。精神也越来越差,身体更是经常有疲累感。
经过“望”诊,发现她的舌苔黄腻,舌体胖大。辩证考虑,李女士是脾胃运转失利,以致废浊堆积导致肥胖。湿热过重又导致排毒功能受损,则产生便秘、口臭等问题。所产生的肥胖和身体不适都是由“脾胃湿热”引起的。
针对脾胃湿热问题,中医采用“清热利湿,调理脾胃”的诊疗方案。而正如每个人的发病原因和发病症状不同,每个人的施治方式也不一样。在综合李女士的状况后,为她开了这样的方子。
组成:
黄芩、黄连、苍术、藿香、陈皮、厚朴、泽泻、茯苓等。
(中医用药需辨证,一人一方,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
方解:
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改善口干口苦。
苍术、藿香:芳香化湿,健脾和胃,改善腹胀、便秘等症状。
陈皮、厚朴:理气消胀,行气宽中,有助于身体的代谢和排毒。
泽泻、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能改善便秘症状。
前期以改善身体的明症和内调为主,之后再根据调理情况做进一步的调方。
在服药的同时,也需要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让李女士多吃膳食纤维,像蔬菜、水果以及谷类食物,放弃油腻辛辣以及甜食。
闲暇之余做一些有氧活动和养生操,如快走、慢跑、八段锦、太极等。还可以适当做一些腹部按摩。
经过半个月,李女士第一次来复诊,便秘和口臭已经基本没有了,精神状态也好多了,腹部的胀满感也减轻了,表明对她脾胃的调理是起了作用的。
之后对原方进行调整,加强对体内废浊的清排功效,以减重作为主方向。
又过了两个多月,李女士的体重降到了130斤,体态基本正常了,最重要的是她体内调理好了,以后注意生活习惯,基本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