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中国肥胖人群统计(中国的肥胖人数)

快消八谈 0
文章目录:

中国6亿人超重肥胖,糖尿病人超1.4亿、高血脂人超2亿、高血压人超4亿,多家企业争抢千亿健康管理市场

#快消八谈##销售##消费##减肥##肥胖##司美格鲁钛变身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的走红背后是消费者对减重的需求,但受制BMI指数,“司美格鲁肽”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在药物之外,解决包括肥胖包括其所带来的一系列健康问题也是企业掘金的方向。6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以长轻为代表,涌现了薄荷健康、诺特健康等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减脂辅导、营养食疗等方式布局进入健康管理产业。有数据显示,我国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518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520亿元。企业相继布局千亿市场,谁能长久分羹仍待时间检验。

各家企业打法不一

中国成人超重肥胖比率超过50%,6亿人超重肥胖,同时糖尿病人群超过1.4亿、高血脂人群超过2亿、高血压人群超过4亿,这样的数据每年还在增长,已经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许多人因为患上肥胖慢病,不敢吃喝、不敢出门、长期吃药,担心给家人增加麻烦,本该是享受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年纪,却只能活在肥胖慢病的困扰之中。

身边朋友和家人存在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能够深刻感受到肥胖慢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痛苦,而且是精神上的痛苦,这让长轻营养食疗创始人兼CEO夏金声关注到超重和慢病问题,希望能够让肥胖慢病的患者重获美好的生活,这也是他创业切入这一赛道的原因。深入研究之后发现,慢性病绝大多数是生活方式病,国内外许多的科研成果表明,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对于超重、肥胖、三高等慢病问题有显著改善。

基于营养科学的理念,长轻集团围绕着用户对于健康需求,打造了一个慢病医疗、健康管理以及健康饮食需求的互联网健康管理科技平台。目前旗下的业务包括营养食疗、线下轻食餐厅以及线上优选商城等。

此外,还有Fittime、诺特健康以及薄荷健康等通过不同方式切入健康管理赛道。比如,Fittime基于海量的健康行为真实世界数据,并通过算法关联用户体征,建立了完整的垂类人群健康模型。根据用户个人的体征数据以及健康问题分析提供针对的有效性干预方案。薄荷健康则提供食物营养、热量查询以及定制食谱等。

健康管理市场崛起

各家瞄准这一行业是其巨大的发展前景。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下,疾病防治关口前移、慢病闭环管理成为重要环节。这也给整个大健康产业带来极大的机遇,尤其是健康管理产业。目前,我国健康管理服务尚处于发展初期,产业渗透率低,但已呈现爆发增长的潜力。

健康管理服务存在各种类型,如运动健身、中医调理、数据服务、饮食生活方式干预等。一份数据显示,我国健康管理服务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054.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120.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82%。在健康观念以及居民消费快速升级,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下,行业有待进一步爆发。

而健康管理服务行业竞争布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互联网公司等。数据显示,2023年健康管理服务机构接近一万多家,非医学服务的机构60万家。

在夏金声看来,随着人们的物质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对于食物的需求会经历三大阶段,分别是吃得饱、吃得好以及吃得健康,人们会越来越关注健康,健康管理是时代的趋势。国内具有人口规模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有利于健康管理行业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阶段来看,人们的整体健康意识还不足,行业内也缺乏让客户信任的体系化健康管理服务,大多数没有形成明确的健康管理需求,这对于健康管理行业以及长轻来说,一方面需要更大力度的普及营养和健康理念,另一方面需要打磨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提升客户的信任度。

如何抢占蓝海市场

健康管理的核心是“人”,如何获得流量以及保持客户黏性,从而实现差异化发展或是这些企业立足的关键。

以“人”服务“人”是长轻营养食疗的打法。其价值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学的方案体系的价值,长轻基于营养科学和细胞自噬理论,组建以注册营养师、临床营养师、知名三甲医院医生为核心的营养研究中心,打造出激发自愈力、恢复人体生理功能的4816营养食疗体系;另一个是服务价值,该公司认为服务价值占比达60%-70%。“人性特别不靠谱,大家都知道管住嘴迈开腿,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我们通过这种陪伴式服务体系的建设,让我们的客户能够很好地执行下去。”夏金声说道。

“目前的获客主要以线上的广告投放为主”,夏金声表示,长轻营养食疗管理中心的客户主要是35岁以上,具有超重、肥胖、三高等健康问题的人群,当前小程序的使用人数达上万人。

通过打造一个线上训练营,用户群体间互相打卡,形成一个健康生活方式的线上社群,社群里对于肥胖慢病感同身受,相互鼓励养成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另外,营养师会监督三餐是否落下,落下后,营养师会立马督促。同时,长轻营养食疗在社群里进行一些激励机制,比如打卡多长时间,会通过鼓励和颁发荣誉的方式让用户在社区里获得归属感。长轻营养食疗重视健康教育,也定期在群里分享关于基础慢病、饮食模式、配料表、食物功效和禁忌等知识内容。

据了解,长轻营养食疗的前身为长轻健康,公司通过更名使公司业务定位更加明确。在夏金声看来,营养食疗是能够帮助客户解决肥胖慢病的问题更根本、更彻底、更有效的方案,随着人们健康认知的提升,人们对于肥胖慢病问题的解决,不再局限于中医、西医这两种方式,而是追求通过营养食疗来调整自己的日常饮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姚倩 李想

图片来源|薄荷健康官网

中疾控《柳叶刀》发文:我国8500万肥胖人群,学历竟也有影响?

融媒体记者 贾薇薇


小暑刚过,几波雷阵雨过后,再过几天就要入伏啦!炎夏已至,你准备好完美身材了吗?

肥胖不仅关乎形象,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研究早已证实,肥胖正是糖尿病、心血管病等严重危害健康的慢病的帮凶!因此,为了健康,也要好好控制体重!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30亿人超重或肥胖。同样,我国的肥胖流行情况亦不容乐观。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李新华、丁钢强、吴静等在《柳叶刀》杂志发表研究称,近十年来,国人体重不断攀升,2018年,中国18~69岁成年人中的肥胖人数约为8500万,其中男性约4800万,女性约3700,总肥胖人数约为2001年的3倍。

总体上看,2004年国人平均体质指数(BMI)是22.7 kg/m2,2018年则达到24.4 kg/m2,肥胖患病率从3.1%升高至8.1%。

不过,研究者表示,虽然肥胖率在增加,但肥胖增速已放缓。2004-2010年,中国成年人平均BMI的增长速度为0.17 kg/m2,2010-2018年,增速有所放缓,仅为2004-2010年的一半(每年增加0.09 kg/m2)。

同样,2010年后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年度增幅略低于2010年前(6.0%与8.7%)。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我国成人BMI的增速减缓,但呈现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尤其是城乡及男女存在明显差异。

研究显示,2004-2018年,男性的平均BMI、超重率和肥胖率增长速度均大于女性。

图1. 2004-2018年中国分性别、城乡平均体质指数(A)肥胖(B)和超重(C)流行率

2018 年,农村女性平均BMI高于城市女性(24.3 kg/m2与23.9 kg/m2),但农村男性仍低于城市男性(24.5 kg/m2与25.1 kg/m2)。

2010年以来,中国城市居民男女平均BMI、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的上升速度均放缓;中国农村男性居民的平均BMI、超重率和肥胖患病率上升幅度略低于城市,但中国女性居民仍呈上升态势。

图2. 2004-2018年中国分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城市(A)和农村(B)居民平均体质指数

有趣的是,受教育程度也与肥胖密切相关。研究显示,相比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的平均BMI持续较低,但男性的BMI则相反。

研究者表示,虽然中国成人肥胖率还在增长,但与2010年之前相比,增长趋势已放缓。

此外,城乡肥胖的变化趋势不同,反映了经济发展和人群受教育水平、身体活动和模式的差异,以及食物总热量摄入和动物食品摄入的增加。

研究基于6次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大规模调查,累计纳入约65万名18~69岁成年人进行分析。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近3亿,控制率不到两成!专家呼吁规范治疗

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三区接诊一名年仅25岁的高血压患者。该患者身高170cm,体重高达110公斤。因感到头晕、胸闷,心悸前来就诊,测量患者血压高达220/102mmHg,医护人员立即予以降压,护心改善循环治疗,嘱患者静卧休息,心电监护,氧气吸入。

据了解,该患者并无高血压家族史,但爱熬夜、吃油炸食品等,生活习惯不佳。予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据统计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近3亿人,每年新增300万人以上。然而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仅16.8%,患者对高血压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高血压的规范治疗。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旨在广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对血压检测及控制的重视程度,加强血压的自我管理,控制超重、肥胖等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三区主任邢祖忠教授介绍,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常见的影响因素有:精神压力大、家族史、肥胖、食盐过多、吸烟、酗酒等。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晕、头胀、耳鸣、胸闷、心悸、视力模糊等。

除去高血压本身的直接危害外,更重要的是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衰、房颤、脑卒中、视网膜病变、肾功能不全等,然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控制血压是实现健康生活的基础,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该不同程度的参与自我管理,提高高血压防治的主动性。日常家庭生活中,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定期测量血压,合理作息,劳逸结合。

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坚持规律的运动,循序渐进,以有氧运动为主,不感到胸闷、气短等不适为宜。戒烟限酒,在饮食上,尽可能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每日实用适量的新鲜蔬菜水果。根据医嘱规范用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有效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最大限度减少、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通讯员尹瑞英

来源: 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