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中医如何调理肥胖(中医调理肥胖挂什么科好)

湖南医聊 0
文章目录:

别让肥胖侵蚀您的健康!中医专家教您4招调理,健康享“瘦”生活

#长沙头条##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每年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旨在提高公众对肥胖问题的认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医认为:肥胖常与劳役过度、饮食起居失常、情志内伤等因素有关。

《黄帝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长期过食肥甘厚味、久坐少动,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而成痰;肝郁则气机不畅,津液代谢受阻,形成痰湿瘀滞的病理状态。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朱伟介绍,肥胖症治疗主要以祛湿化痰、通经活络为主。以下是调理肥胖的中医方法,建议收藏。

一、四大核心调理方法

1.饮食调理:药食同源,调养脾胃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通过饮食调理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原则上宜清淡饮食,少吃肥腻、甜食等。推荐以下三类食物:

(1)健脾祛湿:薏米、红豆、山药、茯苓。

(2)促进消化:山楂、陈皮、萝卜。

(3)利水消肿:冬瓜、黄瓜、芹菜。

2.运动养生:动静结合,升阳化湿

中医提倡“动静结合”,适量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消耗多余脂肪。

(1)传统运动:

太极拳:以柔克刚,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

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可强化脾肾功能。

站桩:每日10分钟,培补元气,改善代谢。

(2)现代运动:中医认为“动则生阳”,快走、跳绳等有氧运动可增强脾胃运化,但需避免过度汗出耗气。

3. 情志调节:疏肝解郁,身心同治

情绪不畅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脾胃功能。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压力对防治肥胖非常重要。以下是情志调节的建议:

(1)多听音乐、练习冥想、腹式呼吸。

(2)与朋友交流,释放压力。

(3)保持乐观心态。

4.针灸减肥:激发身体自愈力

(1)穴位针刺:

通过刺激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天枢等穴位,调节脾胃功能,抑制食欲,促进脂肪分解。

(2)特色疗法:

耳穴贴压:在耳屏饥点、内分泌穴贴王不留行籽,控制饥饿感。

埋线减肥:将可吸收线埋入特定穴位,持续刺激2~3周,适合忙碌人群。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腹部、背部等部位,促进气血运行,帮助消化和代谢。

二、注意事项:科学减重,循序渐进

1.循序渐进

减重速度建议每月不超过体重的2%,避免损伤正气。

2.个体化方案

需由专业中医师辨证分型,不可盲目跟风。

3.长期调理

肥胖多为慢性疾病,需坚持3—6个月以上调理周期。

专家提醒:

朱伟主任提醒:中医调理肥胖注重“整体观”与“治未病”,通过饮食、运动、针灸、情志的综合干预,恢复脏腑功能平衡。肥胖并非单纯的“体重问题”,而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让我们以中医智慧为引,开启健康减重之旅,重获轻盈与活力!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 曾晶 罗玲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肥胖的真凶找到了!中医:8个常见“减肥穴”,多按或有奇效

小腹的成因有很多,除了均衡饮食和保持运动,也有可能是代谢不好或是体质关系形成的,现在就要教大家一个辅助的小诀窍,透过分辨小腹类型,再针对穴位按压,摆脱小肚腩就能事半功倍!

穴位怎么找

要轻松找到穴道,首先要教大家1寸怎么算。

中医里提到人体的1寸,大约是大拇指的宽度。知道1寸的测量基准后,就可以自己找穴位了。

小腹分4种类型

一、便秘型

有便秘问题的人,按压肚子会似乎有硬块在腹中;如果便秘很严重,按压时甚至会有刺痛感。可以推揉以下穴位来帮助肠道蠕动,以达到排便的功效。

  • 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5寸处。
  • 大巨穴:位于肚脐正下方2寸然后再往左右两旁测量2寸处。

二、水肿型

和胀气型一样会胀胀的,但拍打时有实心感,就像水球一样。按压肚皮时,皮肤颜色会呈现淡黄色,需较久时间才能恢复皮肤色,可以推揉以下穴位来加强代谢,去除多余的水分。

  • 水分穴:位于肚脐正上方1寸。
  • 天枢穴:位于在肚脐两旁2寸处。

三、胀气型

容易胀气的人肚皮会摸起来鼓鼓的、拍打时有空心感,像气球般有弹性,特别容易打嗝或排气。胀气主要是因为循环较慢造成,可以推揉以下穴位加速循环,解决胀气问题。

  • 中脘穴:位于肚脐正上方4寸。
  • 外陵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寸再往左右两旁测量2寸处。

四、松垮型

肚肚摸起来较松软、缺乏弹性、且容易有肥胖纹。中医理论提到,肌肉松垮主要是因身体能量不足,我们可以推揉以下穴位以达到提升能量、紧实肌肤的作用。

  • 带脉穴:位于侧腹部,在十一肋骨尾端(位于腋窝往下画一直线处)与肚脐水平线交点处。
  • 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

如果你还不确定自己属于哪一型,也可以顺时针推揉肚子,力道不用太强,有微微酸胀感即可,这样就可以刺激到所有的穴道。

最后,还是要提醒想瘦身的各位,想保持好身材,穴位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从均衡饮食运动习惯做起才是最重要的!

您还有哪些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清风计划# #南方健康超能团#

身体肥胖?喝水都胖?简单几味中药,化痰、清热,给胖子减减肥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就是身体特别容易发胖,就连喝口凉水身体都能长肉的那种,身上的赘肉一层一层的,那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喝口凉水就长肉呢?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得​迅速,人们的生活和饮食都变得越来越好,难免有时候会有点贪吃,各种各样的美食,摆在面前,谁不心动,总是上顿吃完还没消化,下顿就跟着来了,食物都堆积在胃里,没有消化,这时脾胃的负担就会变大,晚上打的嗝,都散发着中午的饭菜味,不发怕才怪呢,还有就是跟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也有很大的关系,平时上班一天都坐在椅子上对着电脑,这样一坐就是一天,基本没什么活动量,中午刚吃完饭,没有消化就又坐在电脑旁工作,晚上下班回家吃完饭就是躺床上玩手机,基本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不运动,日积月累,体内津液运转就会变得缓慢

中医上讲,肥胖之人,体内就容易生痰,很多人。再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出现一些发福的现象,以前明明很瘦,怎么吃都变不胖,为什么现在变得这么胖,那是因为体内的阳气不足,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自然不如以前好,所以就会出现发福的现象,那应该怎么改善呢?当然是要先下气降逆,燥湿化痰,然后再来温阳化气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味化痰、清热的中药,这几味药分别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黄柏、苍术

首先第一梯加入了半夏陈皮这两味中药,众所周知,这两味药材都属于化痰的良药,也都属于辛温的药材,都入脾、胃、肺经,半夏善于燥脾湿化痰浊,还善降气,陈皮则善于调理脾肺气机,把气机在体内推动,运化,和半夏一起可把痰湿向下推动,行气化痰祛湿。

这第二​梯​加入了茯苓和甘草,茯苓是一味健脾祛湿的良药,其平和的性质善于利水,然而不会伤及正气刚好可以把半夏陈皮降下的痰给排出体外,甘草的药性缓和则可以起到调和的作用。

这第三梯加入了黄柏和苍术,黄柏是一味苦寒的药材,入肾、膀胱、大肠经,中医上讲苦能燥湿寒能泻热,可以起到清热燥湿、泻火除蒸的作用,入肾经,还可温化肾阳,刚好把体内流失的阳气给补充回来,苍术则是一味温苦的药材,辛能行散,温能祛风散寒,入脾、胃经,可以起到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作用

以上方中六味药材其实是二陈汤和二妙丸的组合,两个方子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燥湿化痰,还可以利水渗湿、清热泻火,温化肾阳,体内痰湿没了,火也清泻了,阳气也补回来了,脾胃吸收运化也好转了,身体自然而然也就瘦下来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