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异常肥胖怎么调理(异常肥胖该看什么科)

北京中医医院 0
文章目录:

体检发现“体重超标”怎么办?中西医结合有优势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少人在体检时发现自己体重超标。体重超标不仅影响外在形象,更给健康带来诸多隐患。那么,当体检发现体重超标时该怎么办呢?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体重超标带来的健康问题

体重超标,即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正常范围。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一般来说,BMI 在 18.5 至 23.9 之间为正常,超过 24 则为体重超标。体重超标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1. 心脑血管疾病: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容易导致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从而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糖尿病:体重超标是 2 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3.骨关节疾病:过重的体重会给关节带来额外的压力,容易导致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骨关节疾病。

4. 癌症:一些研究表明,肥胖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关,如乳腺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等。

西医治疗体重超标的方法

1. 饮食控制

计算热量摄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活动水平,计算出每天所需的热量,然后合理安排饮食,控制热量摄入。一般来说,男性每天摄入的热量为 1500 - 1800千卡,女性为 1200 - 1500千卡。

均衡饮食:保证饮食的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乳制品、瘦肉、鱼类等食物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

控制饮食量: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暴饮暴食。可以使用较小的餐盘和餐具,控制食物的分量。

2. 运动锻炼

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消耗热量,有助于减轻体重。

力量训练: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使身体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的热量。

增加日常活动量:尽量减少久坐时间,增加日常活动量,如步行上下楼梯、站立工作、做家务等。

3. 行为干预

改变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减少压力等。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心理调节:体重超标的人往往会面临心理压力,如自卑、焦虑、抑郁等。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

4. 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严重肥胖的患者,在饮食、运动和行为干预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减肥药物有奥利司他、利拉鲁肽等,但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5. 手术治疗

对于极度肥胖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常见的减肥手术有胃旁路手术、袖状胃切除术等,但手术风险较大,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中医治疗体重超标的方法

1. 中药调理

辨证论治:中医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等进行辨证论治,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例如,对于脾虚湿盛型的肥胖患者,可以采用健脾利湿的方剂,如参苓白术散等;对于肝郁气滞型的肥胖患者,可以采用疏肝理气的方剂,如逍遥散等。

单味中药:一些单味中药也具有减肥的作用,如山楂、荷叶、决明子、茯苓、泽泻等。这些中药可以通过促进消化、利水渗湿、降脂等作用,帮助减轻体重。

2. 针灸疗法

针刺穴位: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气血运行和代谢水平,达到减肥的目的。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天枢、中脘等。

耳穴贴压:将王不留行籽贴压在耳部的特定穴位上,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和代谢功能,有助于减轻体重。

3. 推拿按摩

腹部按摩:通过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减少脂肪堆积。按摩时可以采用顺时针方向,力度适中,每次按摩10-15分钟。

穴位按摩:按摩一些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等,可以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减肥。

4. 食疗养生

根据中医的食疗理论,选择一些具有减肥作用的食物,如冬瓜、黄瓜、苦瓜、芹菜、木耳、海带等,合理搭配饮食,达到减肥的目的。

一些中药也可以作为食疗的材料,如山楂、荷叶、决明子等,可以泡茶饮用,具有降脂减肥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体重超标的优势

1. 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中西医结合治疗体重超标,可以综合运用西医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等方法,以及中医的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和食疗养生等方法,从多个方面入手,对体重超标进行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 个体化治疗,针对性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的体质和症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西医则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肥胖程度和并发症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3. 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比单纯的西医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副作用较小,安全性更高。中医治疗主要采用天然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对身体的损伤较小;西医治疗则可以在必要时使用药物和手术治疗,但会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4. 预防复发,长期效果好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减轻体重,还可以通过调理身体的脏腑功能、改善代谢水平、增强体质等方式,预防体重的再次反弹。中医的食疗养生和养生功法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我调节能力,长期保持健康的体重。

总之,当体检发现体重超标时,不必惊慌。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综合运用西医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等方法,以及中医的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和食疗养生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体重,改善健康状况。同时,我们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体重超标的发生,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身体。

王一战

副主任医师

专长:中风病、失眠、肥胖、代谢性慢病、疼痛类疾病等及针灸降糖降脂;心脑血管慢性疾病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出诊时间:健康管理门诊 周三上午 周四下午

供稿:健康管理部

编辑:宣传中心

单纯性肥胖症与中成药治疗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

声明:介绍现代疾病与中成药治疗,只是为了介绍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相关知识,不涉及第三方利益。使用中成药,需要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主要参考文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

1. 单纯性肥胖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概念摘自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 化浊轻身颗粒

在2005年《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中,明言可以治疗“营养性疾病之肥胖症”的中成药 是化浊轻身颗粒(治疗单纯性肥胖)。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 何首乌、龙胆草、夏枯草、玄参、陈皮、益母草、黄芪、冬瓜皮、夏枯草。

[功能与主治] 滋补肝肾、清热降浊。用于肝肾阴虚、痰湿郁结而致的单纯性肥胖症,以及肥胖症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闭经、月经不调。

[方解]方中何首乌味苦、甘、涩、微温,功擅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化浊降脂,为君药。龙胆草清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夏枯草清肝火,散瘀结:玄参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三药合用,助君药清热降浊,以为臣药。陈皮理气除湿;益母草活血化瘀;黄芪健脾升阳,利水消肿;冬瓜皮淡渗利湿,利水消肿;合用佐助君药活血化痰,除湿降浊,以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清热降浊之功。

[临床应用] 肥胖此因肝肾阴虚,痰湿郁结所致,症见头晕月眩,耳鸣耳聋,腰膝瘦软,胸中烦闷,痰多,肢体麻木,口苦咽干,二便不畅,闭经或月经不调,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或弦滑。

[注意事项]1.脾胃虚寒者不宜用。2.饮食宜清淡、低糖、低盐、低食勿过饱。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用法与用量]用开水冲服。一次2.5~5g,一日2次。饭前服.

探索“肥胖之谜” 内分泌因素及其干预方法

【来源:渭南日报】

渭南市中心医院 马英丽

肥胖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肥胖的发生不仅与遗传、饮食、运动等有关,还与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今天,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索肥胖之谜的旅程,寻找科学瘦身的秘籍。

和肥胖相关的内分泌因素有哪些?

内分泌系统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它通过分泌激素来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免疫调节等过程。肥胖的发生与内分泌系统的失调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肥胖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当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时,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多,进而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如高血糖、高血脂等。

激素分泌异常:肥胖患者常伴有多种激素分泌异常,如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等。这些激素的异常分泌会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失衡,进一步促进肥胖的发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系统。肥胖患者常伴有该轴系统功能失调,导致机体能量消耗减少,进一步加重肥胖。

肥胖的干预方法有哪些?

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根据体重指数计算方法,将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得出的结果如果在24到28之间,就算超重,大于28,就是肥胖,需要及时干预,科学减重。肥胖主要是由于葡萄糖的过多摄入无法被身体快速消耗,能量过剩,从而导致胰岛素调节机制出现混乱,比如胰岛素抵抗等。因此,干预肥胖的首要工作就是快速消耗贮存在体内的能量。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科学减重的秘籍。

在日常生活中,降低高糖、高碳水和高脂肪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坚果等。精制食物比例降低,全麦、糙米比例增加,从而降低脂肪合成和积累,减轻肥胖。运动能够消耗能量,提升胰岛素敏感性。游泳、跑步、骑车等有氧运动会首先燃烧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举重、俯卧撑等不但能锻炼肌肉,还能消耗能量。所以每周要坚持至少150分钟的运动,配合减脂饮食,控制体重。

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充足的睡眠、放松的精神状态等也是减重的有效手段。对于内分泌因素导致的肥胖,例如胰岛素抵抗患者,可以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增敏剂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中医认为肥胖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等有关。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针灸、埋线、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来改善脏腑功能、调节气血平衡,从而减轻肥胖。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