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怎样预防儿童肥胖(怎样预防儿童肥胖症)

广西疾控 0
文章目录:

防止孩子长成“胖娃娃”,养育环境很重要

#健康科普

如今,肥胖已经成为了

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头号敌人”

所以我们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方面

帮助孩子保持健康体重

图片来源:千库网

营造科学饮食的

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第一次吃饭、第一次站立,都是在他们的陪伴下完成的,父母的思想和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研究表明,肥胖的父母更容易养育出肥胖的孩子。父母和孩子长期同吃同住,他们的饮食行为习惯会影响到孩子。

图片来源:千库网

因此预防孩子肥胖,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1.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合理膳食、防止久坐、适量运动,成为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2.父母应该为孩子选择健康的食物,保证食材新鲜,营养搭配合理,使用健康的烹饪方式,多吃蒸煮类食物,少吃油炸食品,减少购买甜食等高热量、精加工食品。

图片来源:千库网

3.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饮食和运动观念,在孩子成长中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行为指导。

共筑健康多元的

学校环境

当孩子进入校园后,他们的饮食行为习惯也会受到老师、同学的影响。很多孩子在学校吃早餐和午餐,因此,学校在防控儿童青少年肥胖工作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图片来源:千库网

那么,如何保证学校环境有利于孩子保持健康体重?

1.学校食堂应该制作健康营养、低热量的食物。在进食环节中,不鼓励孩子在进食速度方面进行比赛,因为细嚼慢咽有助于预防肥胖;对于超重肥胖的孩子,可在食物选择方面提供建议。

图片来源:千库网

2.学校可以开展饮食健康相关课程及讲座,让孩子认识食物的种类及热量值,了解健康饮食配比的重要性和肥胖的危害,开展相关知识竞赛等。

3.学校也应经常组织孩子开展运动,保证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长,引导孩子培养体育方面的兴趣爱好,以保证吃动平衡。

构建友好的

社会环境

受快餐文化的影响,现代人喜欢摄入油炸食品、高糖高热量食品及含糖饮料。有人甚至觉得,食用快餐食品很时尚,却不知道它已经悄然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了威胁。

图片来源:千库网

媒体机构要积极倡导健康的饮食行为模式,树立健康的饮食观念。同时,相关部门应设立体育运动场地,为孩子保持吃动平衡提供便利的场所。

我们相信

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养育环境

一定有助于减少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生

【郑重提示:本文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二次转载请确认版权或更换删除。】

推荐阅读

不做“小胖墩”系列之十 | 青少年肥胖率逐年上升,科学减重这样做

不做“小胖墩”系列之九 | 科学减重,快乐成长!

健康科普视频推荐

《广西疾控健康科普大讲堂》——

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来源 | 健康中国

文编 | 许雁

美编 | 许雁

校对 | 严桐桐 许雁 龙玉婷

内容审核 | 余宗蓉 李萌

声明 |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健康证办理咨询:0771-2518092

门诊药房咨询:0771-2518795

艾滋病自愿咨询:0771-5327110

艾滋病治疗门诊:0771-2518326

样品检测咨询:0771-2518890

以上电话接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业务:我中心暂停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需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人员请到南宁市相关体检办理点进行体检。

疫苗接种地点:金洲路18号(琅西门诊)

疫苗接种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1:30,下午15:00-17:30;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

家里孩子肥胖,家长快愁疯了,医生教你科学育儿,别溺爱孩子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可谓日新月异。走进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食品令人目不暇接,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营养丰富。然而,伴随着生活水平的节节攀升,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也悄然出现 —— 肥胖的孩子越来越多。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小儿肥胖症的发病率正呈明显的上升态势。男孩的发病率从原本的 10.1% 一路攀升至 12.8%,女孩也从 4.9% 增长到了 5.8%。这一个个数字,就像敲响的警钟,提醒着我们关注孩子的健康问题。

小儿肥胖症:究竟是什么

小儿肥胖症,主要盯上了婴儿期、学龄前期以及青春期的孩子。它就像一个隐藏在孩子生活中的 “健康小怪兽”,由于孩子食欲过于旺盛,整天不爱运动,还常常挑食偏食,使得体内脂肪不受控制地过度堆积,体重也超出了正常范围,从而引发了这种疾病。

小儿肥胖症并非单一类型,它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病理性肥胖。病理性肥胖大多是由内分泌系统疾病或者肿瘤等因素引发。不过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还是单纯性肥胖。这种肥胖还能按照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种类型。

你瞧那些肥胖的孩子,一眼望去,最明显的就是体重超标,体态圆滚滚的,浑身透着一股 “丰满劲儿”。他们的皮下脂肪特别丰厚,尤其是面颊、肩部、乳房(女孩较为明显)、腹壁这些地方,脂肪堆积得格外突出。严重的孩子,稍微动一动就气喘吁吁,平时食欲好得惊人,可就是不喜欢活动。而且,肥胖症患儿往往反应也比较迟钝,记忆力也不太好。在性发育方面,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性早熟的情况,男孩子甚至还可能出现小阴茎、小睾丸等症状。

肥胖症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小儿肥胖症带来的危害可不少,就像一串 “多米诺骨牌”,一个接着一个影响孩子的生活。

首先,身体上的肥胖让孩子活动变得极为不便。你看他们在学校里,跑步时气喘吁吁,上下楼梯也比别的孩子费劲,就连做一些简单的游戏,都可能因为体重的拖累而难以尽兴。这种身体上的负担,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游戏体验。

其次,肥胖还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在学校或者生活中,孩子们往往比较单纯直接,肥胖的孩子可能会因为体型问题被其他小朋友嘲笑。这种嘲笑就像一把利剑,一次次刺痛孩子的心,久而久之,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变得自卑、孤僻。

再者,肥胖对孩子的发育也有不良影响。它可能会让孩子身高生长和骨龄发育提前,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很可能导致孩子成年后长不高。同时,性早熟也是常见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生理健康,还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困惑。

另外,从长远来看,小儿肥胖症还像是一颗 “定时炸弹”,为孩子成年后的健康埋下隐患。肥胖的孩子长大后,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胆结石、胆囊炎等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想象一下,原本应该活力满满的人生,却因为小时候的肥胖问题,早早地被各种疾病纠缠,那该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

如何诊断小儿肥胖症:两种实用方法

小儿肥胖症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肥胖,那怎么才能准确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肥胖症呢?这里有两种简单又实用的方法。

目测法

这种方法非常直观,也比较简单,而且准确性还挺高。家长们凭借自己的肉眼观察,就能对孩子的体型有个初步判断。要是孩子看起来明显比同龄人胖很多,身体各个部位尤其是上述提到的那些地方脂肪堆积明显,那就要提高警惕了。不过,目测法虽然方便,但只能作为一个初步的判断依据,想要更准确的结果,还得借助其他方法。

身高体重法

这可是儿科医生们常用的办法,一般适用于 12 岁以前的孩子。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孩子的身高来对应标准体重。比如说,如果一个男孩身高 72 厘米,按照标准,他的体重应该是 9 公斤。要是这个孩子的体重超过了 10.8 公斤,也就是超过正常体重的 20%,那就可以判断为肥胖了。要是体重达到了 13.5 公斤,超过正常体重 50%,那就是重度肥胖。通过这种方法,家长们可以更科学、准确地了解孩子的体重状况。

预防单纯性小儿肥胖:家长需上心

对于单纯性小儿肥胖,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预防,这就需要家长们多费点心啦。

树立正确观念

家长首先要给自己 “洗脑”,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和健康意识。可别再觉得孩子胖嘟嘟的就是健康,也别总觉得孩子多吃点没关系。要知道,过度喂养可不是爱孩子,反而可能给孩子的健康埋下隐患。平时给孩子准备食物,要注重营养均衡,合理搭配。

坚持母乳喂养

能母乳喂养就尽量母乳喂养。你可能不知道,人工喂养、不科学的断奶方式以及不正确的早期喂养方法,都有可能把孩子推向肥胖的边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吃母乳的孩子,长大后肥胖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母乳里含有一种叫瘦素的物质,它就像一个 “小卫士”,能固定大脑对饮食的反应。婴儿吸收了母乳中的瘦素,就好像在大脑里设定了一个 “饮食程序”,成年后不容易出现过度饮食的情况。所以,妈妈们为了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尽可能坚持母乳喂养。

培养良好习惯

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现在的孩子很多都喜欢看电视,一坐就是半天,这样可不好。家长要鼓励孩子多活动,多做游戏,不仅可以去户外玩耍,室内的活动也不能忽视。比如,陪孩子一起玩搭积木、做简单的室内运动等,让孩子动起来,远离肥胖。

关注关键时期

要特别留意肥胖的几个关键时期,像妊娠后期,妈妈在这个阶段就要注意合理饮食,别让胎儿营养过剩。孩子生下来 0 - 3 个月时,喂养方式很重要,要科学喂养。3 - 4 岁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接触各种食物,饮食习惯逐渐形成,家长要引导好孩子。还有女孩青春早期,这个时期孩子的身体发育变化大,营养摄入也要格外注意。在这些关键时期,把握好营养摄入问题,能有效预防小儿肥胖症。

孩子肥胖了怎么办:饮食与运动双管齐下

要是发现孩子已经患有肥胖症,家长们也别慌,小儿肥胖症的治疗主要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入手。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的关键,就是培养孩子正确的进食习惯。吃完饭可不能让孩子立马就坐着或者躺着,要鼓励他们适当运动。在饮食上,像甜点、饮料这些高热量的食物,要严格控制孩子的摄入量,晚餐也不能让孩子吃得过多。总的原则就是,要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在满足孩子营养需求的同时,避免过度摄入热量。

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可不是随便让孩子动一动就行,得考虑到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身体状况的运动项目,比如可以让孩子去学游泳,既能锻炼全身肌肉,对关节的压力又小;也可以陪孩子一起骑自行车,享受亲子时光的同时,还能达到运动的目的。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让孩子逐渐适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治疗肥胖症的效果。

防止孩子长成“胖娃娃”,养育环境很重要

在传统的养育观念中,孩子被养得胖乎乎才“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大部分家庭都拥有了养育“胖娃娃”的物质条件,但是肥胖却越来越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头号敌人”。我们应从改善社会养育环境入手,帮孩子保持健康体重。

社会养育环境包含文化环境和物理环境两大类,从不同的社会单元划分,又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第一次吃饭,第一次站立,都是在他们的陪伴下完成的。父母的思想和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研究表明,肥胖的父母更容易养育出肥胖的孩子。父母和孩子长期同吃同住,他们的饮食行为习惯会影响到孩子。

因此,预防孩子肥胖,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吃健康的食物,防止久坐,适量运动,成为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其次,父母应该为孩子和家庭成员选择健康的食物,保证食材新鲜,营养搭配合理,使用健康的烹饪方式,多吃蒸煮类食物,少吃油炸食品,减少购买甜食等高热量、精加工食品。

最后,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饮食运动观念,在孩子成长中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行为指导。

当孩子进入校园后,他们的饮食行为习惯也会受到老师、同学的影响。很多孩子在学校吃早餐和午餐,因此,学校在防控儿童青少年肥胖工作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如何保证学校环境有利于孩子保持健康体重呢?首先,学校食堂应该制作健康营养、低热量的食物。在进食环节中,不鼓励孩子在进食速度方面进行比赛,因为细嚼慢咽有助于预防肥胖;对于超重肥胖的孩子,可在食物选择方面提供建议。

其次,学校可以开展饮食健康相关课程及讲座,让孩子认识食物的种类及热量值,了解健康饮食配比的重要性和肥胖的危害,开展相关知识竞赛等。

最后,学校也应经常组织孩子开展运动,保证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长,引导孩子培养体育方面的兴趣爱好,以保证吃动平衡。

受快餐文化的影响,现代人喜欢摄入油炸食品、高糖高热量食品及含糖饮料。有人甚至觉得,食用快餐食品很时尚,却不知道它已经悄然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了威胁。媒体机构要积极倡导健康的饮食行为模式,树立健康的饮食观念。同时,相关部门应为各年龄段人群设立体育运动场地,为孩子保持吃动平衡提供便利的运动设备。

我们相信,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养育环境,一定有助于减少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生。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 马佳 刘奕 吴力群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 郭蓉娟

策划:张灿灿 王宁

来源: 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