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如何测试是否肥胖(测试是否肥胖的公式)

青囊健康科普 0
文章目录:

胖还分虚实?两者该如何分辨?专家列出这3项特征,看完涨知识

文 |青囊健康科普

编辑 |青囊健康科普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朋友们,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明明吃得不多,体重却噌噌往上涨,稍微喝点水都觉得肿成球?而有的人吧,天天烧烤炸鸡,生猛海鲜管够,体重倒是纹丝不动,甚至还能看到腹肌!这合理吗?

别急,这不是命运的捉弄,而是“虚胖”和“实胖”在搞事情!你到底属于哪种胖?今天就来掰扯掰扯,顺便教你如何“对症下药”,别再瞎减肥啦!

1. 什么是虚胖?一碰就“水肿”的胖子,冤不冤?

虚胖,听着就有点委屈,仿佛在说:“我其实不是真的胖,我只是‘水’多了点……”

没错,虚胖的人往往体内水分代谢不畅,导致身体浮肿,摸上去软绵绵的,甚至手一按还能留下个小坑,像个“人体水床”!

虚胖的特征:

体重波动大:昨天吃火锅喝了点酒,今天直接胖两斤?这不是脂肪,是水分滞留!

容易累,没精神:每天睡得比猪久,但还是困,动两步就喘,整个人像被掏空。

怕冷,容易出汗:夏天出门两步就汗流浃背,冬天却手脚冰凉,一年四季都在“自带天气系统”!

简单测试:早上起床照镜子,眼皮肿得像泡发的红豆?涂个护肤品都感觉脸能“嘭嘭”吸水?恭喜你,很可能就是虚胖体质!

2. 实胖:脂肪堆得结结实实,甩都甩不掉!

实胖,顾名思义,就是“真材实料的胖”。和虚胖不同,实胖的人脂肪含量高,但水肿问题不明显,摸上去肉是结结实实的,甚至稍微有点“弹性”!

实胖的特征:

体重稳定,减肥难:少吃几顿没啥变化,稍微放纵一天,裤子就勒得喘不过气……

力气大,但耐力差:搬东西不费劲,但让你跑个五分钟,膝盖就开始“报警”。

脂肪集中在特定部位:比如肚子、大腿、臀部,“游泳圈”甩都甩不掉,仿佛是天生自带“护腰”!

简单测试:站直了,用手捏自己肚子上的肉——如果能捏起一大坨,且手感紧实,那基本就是实胖了!

3. 虚胖和实胖,哪个更难瘦?答案可能颠覆你的认知!

很多人以为虚胖更好瘦,毕竟“水肿”听起来只是暂时的嘛,排排水就行了?错!大错特错!

虚胖其实更难搞,因为它往往和代谢紊乱、气血不足、作息不规律等问题挂钩,不光是“水分太多”那么简单。而实胖呢?虽然看上去肉多,但只要管住嘴、迈开腿,脂肪是可以被燃烧掉的

所以,如果你是虚胖,别急着节食减肥,先把作息、饮食、运动调整好,让身体的新陈代谢恢复正常,才能真正瘦下来!

4. 想瘦?对症下药,别再“乱减肥”!虚胖人士必看:别再喝奶茶了,快去动起来!

如果你是“水肿型选手”,那你的减肥重点是——排湿 促进代谢!

少吃重口味食物:火锅、炸鸡、烧烤、咸菜,统统少碰!高盐食物会让身体疯狂锁水,让你第二天肿成“气球”!

多吃利水食物:红豆薏米、冬瓜、玉米须茶,都是排湿小能手,喝几天就能感受到脸小了一圈!

早点睡,少熬夜! 熬夜=自毁代谢,想瘦就乖乖在11点前上床,别再熬夜刷短视频了!

每天出出汗:别再做“沙发土豆”了,哪怕是跳跳绳、快走30分钟,都能让你代谢加快,排水更顺畅!

实胖人士必看:你需要的不是节食,而是科学瘦身!

如果你是实胖,那你的减肥重点是——控制热量 增加运动!

别信“饿瘦法”! 节食只会让你肌肉流失,最后变成更难瘦的“泡芙人”!

多吃蛋白质:鸡胸肉、鱼、鸡蛋、豆制品,都是燃脂神器,吃饱才有力气减肥!

力量训练 有氧结合:光靠跑步不够,适当加点力量训练,比如深蹲、硬拉,让你的肌肉“吃掉”多余的脂肪!

坚持最重要! 别想着一周瘦十斤,健康减肥每周0.5-1kg最靠谱,稳稳瘦下去,才不会反弹!

5. 结尾:胖没关系,健康才是王道!

好了,今天的“胖界科普”就到这里!不管你是虚胖还是实胖,最重要的是调整生活方式,让身体回归健康状态。

瘦身不是折腾自己,而是让自己变得更舒服、更有活力!所以,别再盲目节食、乱吃减肥药了,科学减肥才是王道!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就赶紧转发给身边“正在减肥的战友们”吧!让他们也别再走弯路,一起健康瘦身,冲鸭!

参考文献:

《人体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

《肥胖的代谢机制及其防治》,中华医学杂志

WHO全球肥胖报告(2023)

如何判断体重是否超标?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占比已超过50%,肥胖不仅是体型问题,更多的是“疾病”问题,中、重度肥胖人群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病等。此外,心脑血管意外以及肿瘤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所以全社会、学校、单位、家庭和个人应该重视肥胖问题和体重管理。 判断体重是否超标:一是按照身体质量指数BMI,计算方式是BMI=体重/身高2,体重以公斤为单位,身高以米为单位,正常体型BMI应该介于18.5至24之间。如果算出来的BMI是24-28之间,就是超重;超过28就是肥胖症了;如果进一步超过40,就是重度肥胖症了。第二种方式是按照腰围,腰围超过80厘米(女性)或者90厘米(男性),就是我们常说的向心型肥胖了。 (via 北京友谊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你真的胖吗?3分钟自测,看完惊出冷汗!

“一胖毁所有”,这不是一句夸张的戏言,而是许多人在体重增加后深刻体会到的现实。看着镜子中逐渐圆润的身形,很多人不禁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胖了。其实,判断自己是否肥胖并非简单地看身材,这里面藏着不少科学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肥胖测试的神秘面纱,看看隐藏在你身体里的真相!

一、肥胖自测:3大神奇指标,像侦探一样探寻身体真相

1. BMI:胖瘦的精准导航仪

BMI(身体质量指数),这个看似简单的公式,却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较为客观的胖瘦判断标准。计算公式是:BMI = 体重(kg)/身高(m)^2。就像探险家依靠地图寻找方向一样,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公式算出自己的数值,从而判断自己在体重地图上的位置。

举个例子哈:假如你身高1.7米,体重75kg,那么通过计算(75/(1.7×1.7))得出的BMI值大约是25.95。按照中国标准,这个数值就处于超重区间啦,是时候考虑一下“减肥大业”咯!

正常范围 超重范围 肥胖范围

18.5 - 23.9 24 -27.9 ≥28

2. 腰围:内脏脂肪的神秘警报器

腰围,这个常常被我们忽略的指标,其实隐藏着我们身体的重要健康信息。测量方法很简单,站直后,用手沿着肚脐上方2指的地方绕一圈。这个小小的动作,却能测出你内脏脂肪的“秘密”。

危险信号来啦:男性腰围≥90cm(约等于2尺7),女性腰围≥85cm(约等于2尺55),这时候你可能就陷入了“隐形肥胖”的陷阱!即使你的BMI在正常范围,腰围超标也意味着你体内可能隐藏着大量的内脏脂肪,心脏病风险可比正常人高出3倍呢!这就像一颗隐藏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威胁到你的健康。

3. 体脂率:脂肪含量的精准侦察兵

体脂率就像是身体的“脂肪探测器”,它能准确地告诉你身体里脂肪占比多少。这个指标虽然不像BMI那样广为人知,但它的重要性可不容小觑。

参考标准:男性体脂率正常范围在15% - 18%,女性在20% - 25%。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可得多上点心啦!男性体脂率>25%属于肥胖,女性体脂率>30%也可判定为肥胖。

测量妙招:想要知道自己准确的体脂率,有一些实用的小帮手哦!比如家里的体脂秤,方便又实用;如果想要更精准的数据,医院的双能X线检测就是最好的选择啦!

二、肥胖的“罪恶行径”:不把健康当回事

你可别以为肥胖只是身材上多了一些赘肉,它背后隐藏的危害可超乎你的想象!肥胖就像一个“健康杀手”,悄悄危害着我们的身体。

- 心血管系统:肥胖会让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飙升300%,仿佛给心血管系统按下了“加速老化键”。

- 代谢系统: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会因此大幅上升,达到普通人的5倍,身体的代谢功能仿佛陷入了一场混乱的“风暴”。

- 癌症风险:乳腺癌、肠癌等癌症的发病概率也会翻倍增加,让生命健康的“防护墙”岌岌可危。

- 关节负担:肥胖者膝盖承受的压力是体重正常者的3倍,相当于在关节上放着重重的“包袱”,这会让关节疾病早早找上门来,可能让年轻人的膝盖也早早进入“老年状态”!

三、科学减重指南:避开雷区,走向健康之路

✅ 科学减重的黄金三原则

想要科学减重,可不是盲目节食或者疯狂运动就能行的。这里有科学的减重原则,就像指南针一样,指引我们正确的方向。

1. 合理饮食:吃得对,才能瘦得美!每天主食尽量控制在250g以内,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像鱼虾、鸡胸肉等,它们就像身体的“能量小卫士”,既能让你饱腹,又不会让脂肪堆积。

2. 坚持运动:运动是减重的最佳“盟友”!每周保持150分钟的快走或者游泳,相当于每天运动22分钟,让身体在运动中“燃烧”脂肪。

3. 循序渐进:减肥别急,欲速则不达!每个月减肥2 - 3kg是最健康、最可持续的节奏哦,避免快速掉秤导致反弹。

❌ 减重的那些雷区,你踩“雷”了吗?

很多人在减重的过程中,因为不了解科学方法,不小心踏入了雷区,不仅没减肥成功,还损害了身体健康。

- 盲目节食:很多人觉得少吃就能减肥,但这样会让身体代谢速度暴跌,就像给身体的“能量发动机”按下了“减速键”,反而让减肥变得更困难。

- 乱吃减肥药:一些不法商家宣传的减肥药,可能是“美丽”的陷阱。服用不当很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影响身体健康。

- 只练仰卧起坐:很多人认为练仰卧起坐就能瘦肚子,其实这只是个“伪科学”!减肥需要全身运动,局部锻炼并不能精准减掉腹部脂肪。

最后,不妨花点时间测测自己是否肥胖。测完后,你可能是那个让人羡慕的“隐形瘦子”,也可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真胖星人”。赶快把结果在评论区晒出来,还有机会免费领取定制减重方案哦!让我们一起甩掉赘肉,拥抱健康、美丽的未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