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下方肚脐上方肥胖(胸口下面肚脐上面)
内脏脂肪——腹型肥胖元凶,医生简单3步,教你减脂!
今日头条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夏萌。
现代社会“啤酒肚”好像成为了中成老年人的标配,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肚子上几乎都是一圈圈的肥肉。当然,对于久坐的上班一族,肚子上的肉肉也跑不掉。大家可以掀开衣服看看,肚子上有几层肉了?
当我们出现腹型肥胖,人经常感到疲惫,这提示可能是内脏脂肪超标!
我们平常减肥减下来的更多的是皮下脂肪,所以很多人减肥的人四肢纤细,却出现大腹便便的现象。
今天就带你们来认识一下内脏的危害,以及如何区分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对于内脏脂肪我们又该如何减,一文给大家说清楚!
一、腹型肥胖的元凶——内脏脂肪,会增加引起身体多种问题
内脏脂肪是一种围绕肝脏、肾脏等器官生长的脂肪,主要存在于整个腹腔,肉眼是没有办法看到的,而皮下脂肪就是我们可以用手戳到、捏到的脂肪,主要储存在皮肤下面。
我们可能认为内脏脂肪只会让人出现腹型肥胖,但据美国发表的《神经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内脏脂肪超标更容易导致大脑萎缩,会影响人的智力还有我们的认知水平。
此外,内脏脂肪超标还会引起许多其他问题。
1.导致血脂升高,出现脂肪肝
我们的脂肪沉积腹部,不仅会造成腹型肥胖,还会出现脂肪肝,影响肝脏的代谢、排毒功能,还会进一步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等风险。此外,内脏脂肪超标还会引起血脂升高。
2.增加心脑血管的风险
内脏脂肪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为肚子上的脂肪细胞会分泌大量的促炎因子,可直接或间接性产生炎症,就会导致血管内皮出现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3.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大家都知道,肥胖的人容易患糖尿病,而腹型肥胖更会降低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发生胰岛素抵抗,引起高血糖!
4.增加癌症的风险
根据《英国癌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腰围每增加11cm,患相关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13%。
此外,该研究还指出,腰围每增加8厘米,患肠癌的风险就会提升15%!
- 我们可根据腰臀比判断内脏脂肪是否超标!
由于内脏脂肪主要生长在腹腔内,所以意味着腰围越大,内脏指标超标的风险更大,我们可根据腰臀比来判断。
腰臀比=腰围÷臀围,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就存在内脏脂肪超标的可能。
具体测量方法:首先要准备一把软尺,笔直站立,用软尺测量肚脐上方与臀围最突出的部位,根据得出的数据进行判断。
二、医生教你简单3步,管理超标的内脏脂肪
1.运用腹式呼吸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运用腹式呼吸的方法,既可以提升我们的心肺功能,还有助于减掉内脏脂肪。
进行腹式呼时,保持胸部不动的前提下,可以采用打坐的姿势,或者平躺,吸气要最大程度的扩张腹部,呼气时,要最大限度的收缩腹部,每天可3-5次,每次做15-20分钟。
2.调整饮食结构
我们可以改善自己的饮食结构,减少精细米面,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比如燕麦,玉米等也可作为主食的一部分。
3.避免久坐
程序员、设计师等靠一部电脑就可以完成的工作,避免不了久坐,脂肪就会全堆积在腹部。还有一些中老年人,由于代谢比较慢,也容易出现腹型肥胖。
对于此类工作的人建议吃完饭以后可以站立10分钟左右,晚上或者周末可以增加腹部锻炼,比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中老年人则建议每天运动半小时,可以打羽毛球,或者跳广场舞等。
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内脏脂肪超标的危害,除了内脏脂肪还有血脂超标也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在我开设的《解码血脂》这门课里,我还会讲解内脏脂肪产生的原因,以及高血脂症的饮食调理。这次课程主要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解食物中的脂类物质如何进到身体当中,如何在身体中发挥作用,带大家区分“坏的脂肪”和“好的脂肪”,同时还会讲解脂肪酸、胆固醇、磷脂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在人体中的作用等。
第二部分讲解的是食物中的脂肪、身体中脂肪、肝脏中的脂肪、血液中的血脂,它们之间的关系,讲解身体中脂肪的来源。会给你讲解内脏脂肪增多的原因,食物中的胆固醇和肝脏合成的胆固醇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主要是教大家看懂血脂报告,学会高脂血症的饮食方法,怎样有效利用食物,理解胆固醇对身体的作用,理解化验中胆固醇升高的意义以及其它可能产生的后果。
我的这门课程不论你是健康人群,还是高血脂人群或是肥胖人群,都能够帮助到你,这门课程是我临床几十年经验的总结,非常具有实用性价值。
我是夏萌,点击下方卡片,即可获得我的课程,期待与你在课程中相见!
治疗肥胖,2个很好用的穴位,1个中脘穴,1个丰隆穴
肥胖是全球范围关注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4年8月的报道中指出,超重与肥胖是全球第六大死亡风险。每年都有340万以上的成人因肥胖和超重而死亡,且44%的糖尿病负担、23%的缺血性心脏病负担以及7%-41%的某些癌症负担均是有超重和肥胖造成的。
成年人的单纯性肥胖病变与脾虚关系尤为密切,它的根本原因以气虚为主。主要表现为脾肾气虚,可兼见心肺气虚及肝胆疏泄失调。
其外在原因以痰浊膏脂淤堵经络腧穴为主,兼有水湿、瘀血、气滞等。
所以要想减脂肪,并有效维持体重,健脾、化痰是根本。中脘穴和丰隆穴配合,可健脾胃、利肠腑、化痰浊、消浊脂,有效治疗肥胖之症。
第一个:中脘穴
出自《黄帝明堂经》,本穴内应胃中,靠近胃小弯,中脘是胃的募穴,何为募穴。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也就是说中脘穴是胃气最富有的地方。所以能治疗和胃相关的所有疾病。《难经》谓:“府会太仓,滑伯仁曰。”,太仓这里指中脘,按太仓为纳谷之器,在人身唯胃为然,故名中脘,中脘穴,属于奇经八脉之任脉,又是胃之募,腑中会穴,可通力肠府,降浊消脂。
它的位置
首先找到中脘穴的位置,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四寸,即是此穴(简便取穴法:心口窝与肚脐连线的终点)。
如何刺激它
- 用拇指指腹按住中脘穴
- 按摩时指腹用力深压
- 有酸胀感即可,停止用力
- 然后放松,再按压
频次:每次10分钟,每天5次,15天为一个疗程。
另外,家里如果有拔罐器的,也可以用一个中号罐拔在中脘穴,频次和上面一样。
第二个:丰隆穴
出自《灵枢-经脉》,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丰,即丰满;隆,即微微隆起,由于丰隆穴恰好在两条肌肉之间丰满而隆起,故名丰隆。玉龙歌中载:“丰隆治一切痰饮”。取丰隆穴,可分利水湿,消化痰浊,所以丰隆穴常用于治疗痰湿、肥胖等症。
它的位置
再来找到丰隆穴的位置,其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国横纹与外踝尖的连线的中点),腓骨外2寸处。即是此穴。刺激丰隆穴。
如何刺激它
- 除了可以采用与中脘穴相同的按压法和按揉法外
- 还可以采用艾灸法,点燃艾灸,对准穴位,距离皮肤表面约2到3厘米,以感到皮肤温和但无灼热痛感为度。
- 每次艾灸10分钟左右,以穴位局部皮肤有红晕即可。
频次:每日睡前1次,每周3-5次。
结论刺激中脘穴和丰隆穴,可以有效改善肥胖体质,想要减肥的朋友,可以按照上面方法多多刺激这两个穴位,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腹部肥胖全是湿重惹的祸?日常饮食更要注意温补脾肾,散寒通络
减肥,已经是现代社会一个永不降温的话题,其中腹部肥胖最为多见,也最为棘手。大家都知道减肥需要做有氧运动,消耗热量,也知道肥胖很多都是湿重引起的,需要服用祛湿的中药或食物,然而寒气却被忽略了。
今天为您推荐适合你的健康膳食方
李女士,28岁,主要问题如下:
1、腹部肥胖
2、手脚冰凉,怕吹空调。
3、容易疲劳
4、喜喝温水热水,进食生冷食物易不适
分析:
腹部肥胖,手脚冰凉,平素喜温饮热饮,进食生冷食物易不适,舌头稍紫暗,基本上可以判断是阳气不足,脾肾虚寒引起的。舌苔不厚腻,体内湿气不重,但仅用祛湿化湿的药物,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以温补脾肾,散寒通络为则才是首选。
白胡椒煲猪肚汤
材料:
猪排骨150克,猪肚1只。
白胡椒30~40粒(小孩减量)。
生姜3片,腐竹30克,食盐、生粉、生抽、白芝麻适量。
做法:
(1)将猪肚内外翻转,加食盐与生粉反复擦拭3次以上,再用水反复冲洗干净后,焯水备用。
(2)把白胡椒打碎,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适量开水,文火煲1.5小时,至猪肚酥软,再加食盐调味。
(3)将煲好的猪肚切条装盘,再撒上白芝麻,蘸生抽食用即可。
专家点评:
本品具有良好的食疗效果。猪肚性温。
《本草经疏》曰:“猪肚,为补脾之要品。脾胃得补,则中气益,利自止矣... ...”所以猪肚多适合于胃寒脾虚泄泻的人群食用。
汤中胡椒香辣辛温,温中散寒,醒脾开胃,胡椒气味还能够增进食欲。生姜温中和胃,对胃寒、心腹冷痛、肠鸣腹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小贴士:
(1)胡椒性温热偏燥,故咳嗽咯血、痔疮、咽喉炎急性发作期、眼疾患者及阴虚有火者慎食。
(2)高脂血症人群可饮汤,少食肉。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