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气阴两虚肥胖(气阴两虚肥胖怎么办)

经方中医张国海教授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肥胖、大便不畅,送你一个方子,刮脂通便,体重也降了

你是否知道,糖尿病肥胖患者常常伴随着大便不畅的问题?

长期大便不畅,使得肠道内的废物和毒素无法及时排出,这些有害物质在体内积聚,不仅加重了糖尿病的症状,还会导致体重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肥胖者的大便不畅,往往是因为痰湿内蕴,使得肠道功能受阻。痰湿不除,大便不畅,体重自然难以减轻。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中医认为,糖尿病肥胖患者的大便不畅,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01痰湿内蕴

糖尿病肥胖之人,多因饮食不节,痰湿内生。痰湿阻塞气机,导致大肠传导失司,形成便秘。

表现为形体肥胖,大便黏腻不爽,排便困难。

治则燥湿化痰,理气通腑:通过燥湿化痰,恢复气机的通畅,使大肠传导功能得以恢复。

方子参考:泽泻 荷叶泡水

02气阴两虚

糖尿病肥胖者,往往因为气阴两虚,导致大肠推动无力,从而引起便秘。

常见症状有口干舌燥,神疲乏力,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

治则益气养阴,润肠通便:通过补益气阴,增强大肠的推动力,同时润肠通便,缓解便秘症状。

方子参考:生地黄 麦冬泡水

03湿热内蕴

糖尿病肥胖者若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易生内热。湿热内蕴,导致大肠失润,大便干结。

可伴有口苦口干,腹部胀满,小便短赤等症状。

治则清热利湿,润肠通便:清除湿热之邪,滋润大肠,使大便通畅。

方子参考:茵陈 栀子泡水

案例分享

张先生,身高175cm,体重却高达85公斤。糖尿病和肥胖问题一直困扰着他。除了体重过重,张先生还深受便秘之苦,大便干燥,排便困难。

经过详细的诊断,我为他开具了一个方子:泽泻、荷叶、生地黄、麦冬、茵陈、栀子。

方中泽泻、荷叶利水渗湿,生地黄、麦冬养阴润燥,茵陈、栀子清热利湿。全方共奏燥湿化痰、养阴润燥、清热利湿之效,助力减肥。

同时,我还建议张先生调整饮食,增加蔬菜的摄入,适当增加运动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张先生的便秘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体重也逐渐下降。他的血糖控制也更加稳定,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气阴两虚论治多汗症

萧熙 原创

汗来源于水谷精气,乃津液所化生。人们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当气候炎热,衣被过厚、劳动、运动、进食、以及服食辛辣之品,由于机体内的生理调节,一时间的汗出,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当汗出而无汗,不当汗而汗,都是反常的病理状态。

病理性出汗,从全身而言,有自汗与盗汗之分,就局部出汗而论,则有头面汗、心胸汗、腋窝汗、手足汗、阴股汗以及半身汗等的区别;根据出汗的性质和病馕轻重而分,有微汗、大汗、冷汗、热汗、黄汗、粘汗、战汗以及脱汗等的不同。

汗出的辫证施治,前贤总结了极式平富的临床经验,如牡蛎散、补阳汤、参附汤、当归六黄汤等方剂,都为各种病理性汗出而立,如能把握病机,确能取得良效。但是余数寸年来的临床实践体会、不少汗出之症属于气阴两虚,尤其是患者柰体虚竭或病片汗出,如未及时治愈,常导致气阴两虚。因为汗出太多,不但耗损阴津,也能伤及阳气:如原为气虚自汗,日久未愈再耗阴津,于是形成气阴两虚;原为阴虚盗汗,汗出未已再损阳气,亦即转曰气阴两虚;即使是邪热内灼迫汗而出之实证,由于汗出之甚或日久不已,势必损伤卫气并耗阴津。可见各类汗出之症,在许多情况下都可能导致气阴两虚。因此,重视气阴两虚这-一病理特点,在助于对汗症的诊治。

气阴两虚汗证的治疗,应以养阴清热,益气敛汗为主。余自拟处方仿生脉散合二加龙牡汤加减,经临床验证,疗效可靠。药用:黄芪、麦冬、石斛、白芍、鳖甲、白薇、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固表,麦冬清心,石斛莽胃,取其养阴生津;鳖甲与白薇益阴泄热;配白芍退阴分之虚热﹔煅龙骨、煅牡蛎收敛止汗,配合五味子加强止汗守神之功。气虚甚者加重黄芪用药,再加党参、淮山、甘草,阴虚甚者重用麦冬,加北沙参、生地、阿胶;阴虚火旺者,龙骨牡蛎改为生用,加生石膏、黄连;口渴不已者加花粉、乌梅,阳虚者加人人参、附子。

吴某,男性;花甲之年,体质虚弱,兼有宿疾,近因外感发热,经治疗发热虽退,然而时时汗出不已,连续10天之久,逐日加重,尤其入箧之后汗出更甚,醒时则减,面容憔悴,色萎黄,神疲肢倦,食欲不振,口渴思饮,舌体胖,舌质红,苷薄黄而中剥,脉细数无力。揆度病情,详辨脉证,分析其病机乃由阴虚热郁,卫气亏虚,形成气阴两虚之证。治以养阴清热、益气敛汗,仿用生脉散合二加龙牡汤加减。药过2剂,出汗即止,诸证改善。当巩固疗效,在原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续服3剂,效果更显,精神大振,饮食增进,汗出之症,已告痊愈。

气阴两虚汗证,病情处于虚证,正虚须防他变,尤其在疾病过程中出现此类汗证。有可能进而导致亡阴、亡阳或阴竭阳脱之危候,不可不慎。

纪东涛医师按:多汗症多气虚,但是阴虚,阳虚也会有多汗的症状,但是不能一概服用补药,很多肥胖患者多汗,即使有气虚,阴虚,阳虚的一面,多也伴有痰湿,湿热,淤血等实证,需要凭脉辩证,不可一味滋补

改善糖尿病的几种外用偏方

糖尿病是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糖尿病这样的一种疾病除了降血糖的药物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药物能辅助改善治疗呢?下面给大家介绍改善糖尿病的几种外用偏方,供大家参考。请在以上的指导建议下使用。

中药坐浴

取蛇床子、川椒、明矾、苦参、百部各15克,煎汤熏洗外阴,然后坐浴,每日1次。治疗糖尿病并发外阴炎。外阴溃破者去川椒煎汤坐浴。

药膏贴穴

取太子参、生地黄、枸杞子、天花粉、玄参各30克,荔枝核40克,黄连18克,白芥子、干姜各8克,盐酸二甲双胍,共研细末备用。取穴神阙、肺俞、脾俞、肾俞、关元、膈俞,每次选3~4穴,取药末每穴3克,加生姜汁调膏,贴敷穴位,24小时换药1次,半个月为1个疗程,间隔5天施下一疗程。肺热甚加曲池,胃热甚加中脘。适用1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肥胖者。

中药含漱

取野菊花、黄柏、荔枝桉各10克,金银花15克,苦参30克,水煎取液500毫升,每日间断含漱,先含后漱口。治疗糖尿病全并口腔感染和牙周炎。

中药泡浴

取透骨草、川椒、木瓜、赤芍各30克,苏木50克,桂枝18克,红花、白芷12克,艾叶、川乌、草乌、麻黄各10克,川芎18克,加水5 000毫升人搪瓷盆中煮沸,先熏患处30分钟,再入药液中浸泡,每日2次。适用于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炎所致手足疼痛、麻木,以及下肢血管病早期瘀痛、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