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肚子大的危害(胖了,肚子大了有可能得什么病)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腹部肥胖增加很多疾病风险

有道是“胖先胖肚子”,当人们的内脏脂肪过多时,腰围就会增长起来,甚至有些人四肢很瘦只胖肚子。这就是“腹部肥胖”。

腹部肥胖会增加很多慢性病风险,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等。

怎么才能减掉小肚腩、维护身体健康呢?其实不用很复杂,日常生活中,采用中低重量或依托自身体重,加强腹部肌肉力量训练,对局部塑形有一定作用。

下面这几个动作,堪称“肚腩拯救者”,小伙伴们可以练起来啦。

(健康中国)

来源: 国是直通车

注意!胖肚子的人,容易有心脏问题

肥胖,分为很多种。有人全身胖,有人胖大腿,有人胖屁股,还有一种人,就爱胖肚子。而这种胖肚子的现象,就是「腹型肥胖」,也叫「向心形肥胖」。

腹型肥胖发生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皮下脂肪型肥胖者和混合性肥胖者。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你想不到的危害:

危害一:肚子越大,心脏越差。

美国心脏协会发表在《循环》上的一份科学声明显示:腹部肥胖或身体中段、器官周围有多余脂肪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即便他们并不胖(BMI 在正常范围内)。

而除了心脏问题,腹部肥胖还与肝脏周围的脂肪堆积有关,这往往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危害二:肚子越大,脑子越小。

一项超 9000 人的大规模人群成像研究发现:肥胖与大脑萎缩存在正相关性。

BMI 越高,大灰质(大脑信息处理中心)部分越小

数据来源:参考文献

而如果肥胖的同时还肚子大,脑中灰质部分就会更加萎缩。这也意味着……肚子越大,脑子越小,人也越笨。

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果有肥胖问题,要及时进行体重管理。想要有效减肥,做好饮食管理很关键,具体应该如何搭配每日饮食才能保证营养均衡、吃得开心、瘦得健康?

我们邀请营养师整理了一份 28 天减脂食谱清单,只要照着吃就行。点击下方卡片,即可领取清单。

以下你可能关心的问题,点击下方文字即可查看。

4 个减肥误区,让你怎么也瘦不下来

减肥选择哪些运动更合适?

8 种可能对减肥有帮助的饮食方法

百科作者

孟令夫 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百科作者

丁香医生内容团队

审核专家

梁茵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

丁超 肿瘤妇科 主治医师

上丁香医生 App

查疾病、查症状、查药品、查病例

三甲医生 24h 随时问

参考文献

[1] 曲伸, 陆灏, 宋勇峰. 基于临床的肥胖症多学科诊疗共识(2021年版)[J].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21, 7(04): 211-226.

[2] Tiffany M. Powell-Wiley et al, Obes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21). DOI:10.1161/CIR.0000000000000973

[3] Hamer M, Batty GD. 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to-hip ratio with brain structure: UK Biobank study. Neurology. 2019 Feb 5;92(6):e594-e600. doi: 10.1212/WNL.0000000000006879. Epub 2019 Jan 9. PMID: 30626649; PMCID: PMC8093082.

策划制作

策划:Nix | 监制:枕玉

排版:萝卜

封面图来源:丁香医生内容团队

男性肚子变大,到底有多危险?内脏脂肪,或会导致认知年龄衰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1.肚子大了,真的是“福气”吗?

小时候,长辈总爱拍着小孩的肚子,笑着说:“有肚子,才有福!”

长大后,许多男生依然抱着这样的想法,甚至把肚子当作“成功人士”的象征。

可现实却是——这个“福气”,很可能是一颗无声的定时炸弹。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腰围越来越大,裤子越来越紧,稍微吃多一点就觉得肚子胀得难受?

有人调侃:“这不是胖,这是岁月的沉淀。"可医生却告诉你:这不是普通的胖,而是“内脏脂肪”在

偷偷侵占你的身体。

更可怕的是,研究发现,内脏脂肪每增加0.27kg,大脑的认知

年龄就会衰老0.7岁!

换句话说,肚子越大,脑子可能就老得越快。

为什么内脏脂肪会影响大脑?它到底有多危险?

如果你也觉得自己“肚子大点没关系”,请一定要往下看。

2.内脏脂肪:隐形的健康杀手

许多人以为,胖只是外在的事,顶多影响形象。

但真正危险的,不是皮下的“救生圈”,而是藏在身体深处的内脏脂肪

什么是内脏脂肪?

简单来说,它不是你能用手捏到的脂肪,而是包裹在肝脏、肠道、胰腺等重要器官周围的脂肪。

它就像一张无形的“网”,悄悄地包围着你的器官,让它们透不过气。

这张“网”越厚,健康风险就越大。

1.内脏脂肪会“毒害”你的大脑

科学家发现,内脏脂肪会分泌大量促炎因子,这些炎症物质会伤害血管,让血液流向大脑的通道变得狭窄,导致大脑供氧不足。

结果就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甚至增加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风险!

有研究显示,腰围每增加10厘米,患认知障碍的风险就增加13%!

这意味着,肚子变大,是影响身材的问题,而是在悄悄偷走你的思维能力。

2.内脏脂肪让你的心脏“超负荷”

想象一下,一个人背着沉重的沙袋爬楼梯,走几步就气喘吁吁。

你的心脏就是这样,被内脏脂肪压得喘不过气。

研究显示,内脏脂肪过多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高血压、冠心病、心梗……这些“老年病”,正在悄悄找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3.内脏脂肪会导致“男性激素崩溃”

你是否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疲劳,精力不如从前,甚至连肌肉都变得松松垮垮?

这不是“年纪大了”,而是内脏脂肪正在降低你的睾酮水平

睾酮是男性活力的关键,负责维持肌肉、精力和性功能。

但研究发现,腹部肥胖的男性,睾酮水平比正常人低了30%以上

这意味着,你的“男人味”正在被肚子里的脂肪一点点吞噬

3.“我只是有点小肚腩,没那么严重吧?”

很多人对着镜子,看着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安慰自己:“还好吧,没那么夸张。"
可事实是,内脏脂肪的危害,远比你想象的更隐蔽、更致命。

你是否有以下情况?

明明没吃多少,肚子却总是感觉鼓鼓的?

体重不算特别重,但腰围却越来越粗?

每天坐着的时间超过8小时,运动时间少于30分钟?

熬夜、喝酒、吃高热量食物成了日常?

如果你中了两条以上,说明你的内脏脂肪可能已经超标了!

它不会立刻让你生病,但它会一点点腐蚀你的健康,直到某一天,问题彻底爆发。

4.如何甩掉内脏脂肪,让身体“重启”健康?

好消息是,内脏脂肪是可以逆转的!

只要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你的身体就能慢慢“清理”掉这些危险的脂肪。

1.让饮食更“聪明”

减少精制碳水(如白米饭、面包、甜点),改吃糙米、全麦、蔬菜

多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鱼肉、豆类),让肌肉更强壮,提高代谢率。

戒掉含糖饮料和酒精,它们是内脏脂肪的“帮凶”。

2.运动,不只是减肥,更是“救命”

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快走、骑车、游泳)。

增加抗阻训练(如深蹲、俯卧撑),帮助身体燃烧脂肪。

减少久坐,每小时站起来活动5分钟,让身体保持活力。

3.睡眠是最好的“燃脂药”

长期熬夜,会让身体分泌更多的皮质醇(压力激素),让内脏脂肪更容易堆积。

保证每天7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能有效减少腹部脂肪。

5.结尾:你选择做“时间的朋友”,还是“脂肪的奴隶”?

想象一下,五年后的你,会是什么样子?

是一身轻盈,精力充沛,头脑清晰?还是挺着大肚子,步履沉重,健忘迟钝?

你的身体,就是你过去生活方式的总和。

如果你现在不改变,未来的你,将为今天的选择买单。

现在就是最好的开始!

别等到医生拿着化验单告诉你问题严重了,才匆忙后悔。

每天一点点小改变,五年后,你会感谢今天的自己。

健康,从减掉那一圈内脏脂肪开始!

参考文献

《The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Metabolism》-研究表明内脏脂肪与认知衰退之间的联系。

《Circulation》-讨论内脏脂肪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供了科学的饮食建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