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小学生肥胖数据(小学生肥胖数据表格模板)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2020年中小学肥胖率超10%

近日,一份针对115万余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数据监测显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基本呈下降趋势,但视力、肥胖相关数据却在不断上升。其中,2020年我国大学生肥胖率为5.5%,而中小学则超过了10%。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中小学生在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作息时间等都存在很多问题,要帮助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约3成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体质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小学生。对此,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这与学制或教育政策相关。初中、高中乃至大学,课业负担加重,学习压力提升,再加上可能很多人未养成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会下滑。

来源: 人民日报

我国近三成儿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小胖墩”该如何科学减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放暑假了,不少家长觉得孩子平时读书辛苦,就想趁假期好好补一补。资料表明,两个月的暑假,有孩子竟然能长胖七八公斤。《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在我国,6到17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高达19%,而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则为10.4%。最近一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发现,我国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人数已经达到了3400万。

孩子多胖算超重,甚至必须去看病?哪些原因最易导致孩子肥胖?Ⅱ型糖尿病这种成人病甚至是老年病怎么会找上了孩子?这个假期,孩子们如何减肥呢?我们一起看看专家的介绍。

哪些原因最易导致孩子发胖?

数据显示,我国6到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十年时间增长了两倍,人数超过5000万。哪些原因最易导致孩子发胖呢?

专家分析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持续上升的原因,初步认定与不吃早饭、经常吃零食、偏食、营养过剩、不爱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同时,研究显示,肥胖具有遗传和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那么孩子出现肥胖症状的概率高达七到八成。如果父母中一方肥胖,那么孩子有四到五成的概率会长成胖子。

如果母亲在怀孕时吃得过多,导致胎儿过大,很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脂肪细胞增殖过度,这就意味着孩子出生后很有可能肥胖。事实证明,母乳喂养不太容易使孩子长胖,而吃奶粉的孩子出现肥胖的概率相对更高。

专家特别提醒,有些孩子习惯长时间玩电脑、看电视、打游戏,以至于缺少运动量,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小糖人”增多 老年病怎么找上了孩子?

调查显示,过去十年,我国儿童Ⅱ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增长,糖尿病这种公认的成人病甚至是老年病怎么会找上了孩子?专家表示,肥胖就是最主要的原因。建议所有超重以及家族中有糖尿病人,或自身具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症状的儿童青少年,从青春期开始要注意进行Ⅱ型糖尿病检查,最好每两年进行一次。

除此之外,肥胖还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哪些危害呢?戳视频↓

“管住嘴、迈开腿” 孩子如何科学减肥?

减肥要“管住嘴、迈开腿”,那么如何吃才能帮孩子瘦下来呢?专家表示,有相当多的儿童肥胖是由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突出表现为:喜食甜食、油腻食物;喜喝稀汤、饮料;暴饮暴食,常吃零食;饭后静卧,缺乏运动;夜间进食,或食夜餐,以及过早饮酒。要想减肥,以上这些不良饮食习惯需要戒除,多给孩子吃少油少糖、纤维含量丰富的食品。再说“迈开腿”,孩子越胖越不爱动,让“小胖墩”动起来,有什么好办法吗?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闫洁为大家支招↓

同时,家长们也要注意,如果生活方式干预失败,未成年人是否也能通过药物来减肥呢?这需要医生进行专业评估,且对孩子的年龄和身体情况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家长切莫擅自给孩子用药减肥。

(总台央视记者 张萍 曹宇 孔冰冰)

最新调查:浙江14.11%的小学生超重,14.16%肥胖,学生餐起重要作用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王玮 记者 何丽娜

每年五月的第三周都是全民营养周,今年已是第8届,恰逢5月20日是第33届“5·20”中国学生营养日。本届全民营养周主题是“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宣传口号为“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膳食新指南健康常相伴”;学生营养日传播主题为“知营养会运动 防肥胖促健康”。

5月15日,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王桢发布我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贫血现状数据,以及浙江省中小学学生午餐供应与剩余现状调查结果。

我省持续16年开展学生健康状况监测,2021年监测数据显示:小学生超重率14.11%(男生16.12%、女生11.84%)、肥胖率14.16%(男生17.32%、女生10.60%)、贫血率12.20%(男生12.03%、女生12.40%)。

初中生超重率15.68%(男生18.48%、女生12.56%)、肥胖率11.13%(男生13.58%、女生8.40%)、贫血率14.31%(男生10.20%、女生18.94%)。

高中生超重率15.30%(男生18.16%、女生12.32%)、肥胖率8.41%(男生11.38%、女生5.3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学生餐对中小学生超重肥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疾控系统近几年逐步将学校的午餐供餐状况同时纳入调查范围。

2021年,省疾控中心依据《学生餐营养指南》标准,在全省11个市开展了中小学生午餐供应和剩余状况调查工作,共调查93所中小学校,其中小学47所,初中46所;剩饭剩菜率共调查学生19161人,其中小学9860人,初中9301人。

2021年浙江省小学生午餐各类食物供应量奶及奶制品(24.9克)、水果(25.5克)、大豆类及制品和坚果类(13.8克)、鱼虾类(9.7克),供应量占推荐量的50%左右;蛋类(13.4克)供应量占推荐量的70%左右;谷薯类(111.9克)、蔬菜(111.6克)供应量占推荐量的80%左右;畜禽肉(63.5克)达到推荐量的3倍以上,植物油(12.9克)超过推荐量约20%,盐(3.5克)超过推荐量约70%。脂肪供能比38%,偏高于20%~30%的推荐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7%,偏低于50%~60%的推荐量;维生素A为117.1微克视黄醇活性当量(μgRAE)、钙为160.7毫克、膳食纤维为3.3克,均占推荐量的50%左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小学生午餐主食剩余占供应的4.8%,肉蛋剩余占供应的10.0%,素菜剩余占供应的12.9%。

关于学校饭菜的口味,约10%的学生认为偏咸,约15%的学生认为偏油腻。

2021年浙江省初中生午餐各类食物供应量奶及奶制品(17.5克)、水果(23.6克)供应量占推荐量的20%左右;鱼虾类(11.4克)、蛋类(12.3克)、大豆类及制品和坚果类(20.6克)供应量占推荐量的50%左右;谷薯类(126.3克)、蔬菜(133.4克)供应量占推荐量的80%左右;畜禽肉类(81.1克)达到推荐量的3倍以上,植物油(14.5克)超过推荐量约40%、盐(3.6克)超过推荐量约80%;脂肪供能比3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6%。维生素A为131.8微克视黄醇活性当量(μgRAE)、钙为189.9毫克、膳食纤维为4.1克,均占推荐量的50%左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初中生午餐主食剩余占供应的7.5%,肉蛋剩余占供应的12.5%,素菜剩余占供应的17.4%。

关于学校饭菜的口味,约15%学生认为偏咸,约30%学生认为偏油腻。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