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腹部肥胖02阶段(腹部肥胖阶段10)

田校讲母婴案例分析 0
文章目录:

孩子肥胖3阶段易发生!涨知识:判断肥胖看4项指标

肥胖已经是威胁到现代人健康杀手之一,且是造成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症候群的重要因素。根据2013发表在JAMA的研究报告,中国患糖尿病人数已达1.14亿,占总人口数的11.6%,约占全球糖尿病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已超出美国,4.93亿的为糖尿病前期,为总人口数50.1%。儿童患有第二型糖尿病,最大的因素也是肥胖和缺乏运动。

无论是成人或儿童糖尿病的预防,务必由远离肥胖着手!

一、孩子肥胖三个阶段易发生!

在医学上所谓“肥胖症”是指“体内的脂肪贮存过多”,大致上可分为“脂肪细胞增殖型”和“脂肪细胞肥大型”两种类型。

脂肪细胞增殖型

脂肪细胞的数目增殖为正常的3~5倍。有肥胖症的人,十之八九是属于此一类型,造成的原因并不很明确,通常有家族遗传倾向。

一生当中,1~4岁、7~11岁以及青春期,较容易有脂肪细胞增生的现象。

在这个时期出现肥胖的孩子,有70%可能会持续到成年期,因此此种肥胖大都在早期出现。多余的体脂肪,匀称地分布在四肢和躯干。当体重下降时,大都是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及水分量减少,而不是脂肪细胞数目减少。换言之,此类型的肥胖,就很难恢复至平均理想体重。

千万别在孩子小的时候,养出脂肪细胞增殖,因脂肪细胞数变多,要比变大更难恢复正常。

脂肪细胞肥大型

成人之后,体内的脂肪细胞数目较固定,此类型的脂肪细胞数目正常,但脂肪细胞体积肥大,以至贮存的脂肪量增加。因此,脂肪细胞肥大型大都发生在成年之后及怀孕时期,或是因其他疾病诱发而成,例如,甲状腺机能低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此类型肥胖,脂肪的堆积大都集中在躯干上,例如腹部、臀部、三角肌以及后上颈部。

一旦施行正确减肥,脂肪细胞缩小,就会瘦下来,较脂肪细胞增殖类型肥胖容易改善或控制。

二、判断肥胖掌握4个指标

不少妈妈都很担心,自身或孩子是否属于肥胖儿。以下4个指标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

1.身体质量指数 (BMI)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根据个人的身高和体重(BMI=公斤/尺2)的比例加以计算。作为肥胖程度的指标,但无法判断身体含脂肪比例的程度。数十年的研究显示,BMI不仅提供了“肥胖”的一个评估指数,也提供体重与罹患心脏疾病、糖尿病、癌症和总死亡率的相关性。

20岁以上成年人

BMI 18.5~24.9属正常范围

BMI25.0~29.9则归为“体重超重”

BMI30.0或以上则称之为“肥胖”

2~20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定义不同于成年人,末成年之前其成长速率,个别差异很大,必须依据年龄和性别来判断。在美国是依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所制定标准的生长曲线图:

体重指数在其年龄和性别的第85至94百分位,视为超重

体重指数在95百分位以上则被认为是肥胖

2.体脂肪比例

体脂肪的比例和罹患心脏疾病的风险袭息相关

BMI很难判断一个人体脂肪的比例,例如东方人的BMI或许不高,但体脂肪比例很高,由于缺乏运动。

体重轻的人不一定比体重重的人健康

不少人以为减重就是减肥,经常只是把水分、肌肉和骨质减掉了,以致忽略体内及血管内脂肪沈积的多寡,也就是所谓“隐藏性肥胖”的问题。 瘦子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的机会,必然比肥胖者的机率来得低,也比较不会引起心血管疾病,但并不代表瘦子不会有三高问题。

理想的体脂肪参考值,如下:30岁以下女性,体脂肪应小于24%

30岁以上女性,体脂肪应小于27%

30岁以下男性,体脂肪应小于20%

30岁以上男性,体脂肪应小于23%

3.腰围

对成年人而言,这是个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测量腰围尺寸以判断是否有“腹部肥胖”。 这是一个腹部脂肪堆积的指标,与BMI无关。简单地说,腰带愈长寿命愈短。

女性腰围尺寸在35英寸或更高, 男性为40英寸以上的腰围,认定为腹部肥胖。(小编备注:1英寸=2.54厘米)

4.腰围与臀围的比例

当知道腰围之后,就可以进一步检视腰围与臀围的比例。腰围与臀围的比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健康指标。这种测量比例,用来了解腹部脂肪贮存,是否超出参考比 例。如果腰围测量值很高,但腰围与臀围的测量比例较低,瀰患心脏疾病的风险,较另腰围和腰围与臀围比例两者都高的一个人来得低。

腰围与臀围的比例:男性在0.95或以下是低危险率,0.96-1.0是中度危险率,1.0以上是高危险率女性在0.80或以下是低危险率,0.81-0.85是中度危险率,0.85以上是高危险率苹果型也就是腰大臀小的人,具有心脏血管疾病的危险率,较梨型腰小臀大的人来得大

两招预防宝宝发胖

远离热量高,例如含糖及油脂高的食物

饮食上要避免油炸的食物、甜食、糕饼、含糖饮料。

奶制品的饮用往往在宝宝饮食中占有相当份量,尤其是油脂含量:两岁以下的孩子提倡母乳喂养,如喝配方奶必须饮用全脂奶 (含脂肪3.4%左右),两岁以上可以改用减脂奶 (含脂肪2%),或低脂奶 (含脂肪1%),以降低油脂的摄取量。

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

不仅可以减少肥胖的机率,且有益于身心的均衡发展,运动的培养更应该视其为家庭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环。

西安玥姮心智母婴护理中心 美好孕产婴科研培训中心

喜马拉雅FM 蜻蜓FM 荔枝FM搜索:高级母婴护理tina老师 收听更多母婴知识。

用爱与科学呵护新生命的成长 开设家人母婴课堂。

微信公众号:yhxzjz777

腹部肥胖真的就一定糖尿病?看看鼓起的肚子,可能还有更多惊喜

腰围超标,且逐年递增,除非腹内积水,否则不是糖尿病就是糖尿病前期。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坏事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尽管肚子大了,糖尿病还是别人的(苦笑)。

好多客人找我是减肥,但每次我看到啤酒肚或游泳圈我几乎都会问:“空腹血糖超标了吗?胆固醇现在多少?”相当多的人都会赶紧摇头说:“没有没有,我的血糖怎么会超标?不可能有糖尿病。” 还会把体检报告给我看,“贺老师你看,才6.1呢,离7.1还有点距离,我不是糖尿病。就是脂肪有点多,胆固醇有点多。” 往往一看,转氨酶、血脂、同型半胱氨酸都已经高了,有些已经检查出胆结石,高血压更是常客。

所有这些与肥胖相关的数据,往往我会要求对方提供近几年的体检报告。按年对比,身体的变化一目了然。单单就空腹血糖来说,如果每一年都有上升趋势,且体重逐年上升,其实就算没有达到7.1的界定标准,也要按照糖尿病来对待。因为这群人已经是糖尿病前期人群,据测算,这个人群的数量在我国超过了50%,这群人的身体发展趋势,就是奔糖尿病去的,当然还附送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这些所谓的并发症。而如果我们掌握了规律,及时采取措施,就可以逆转这个趋势,收获健康。

腹部肥胖者内部脂肪pou'mian

腹部肥胖,是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外象。腹部脂肪太多说明了3个问题:

1. 胰岛素抵抗正在发生

体重的逐年上升,就是胰岛素长期过量分泌的结果。只要存在胰岛素过量分泌,身体就会发生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是II型糖尿病发生的必然前提。

糖尿病随时间演变的发展过程

这个表格真实的反应了糖尿病人的发展过程。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就是处于中间这个阶段,腰围体重都在不断增加,但是体检出来空腹血糖还是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进入第三个确诊阶段,尤其是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分泌量交叉点之后的阶段,病人的身体会发生巨大变化,体重可能反而开始下降,肢体远端、眼部、大脑、肾、神经等部位的微血管开始受损,功能损害出现。

2. 体脂率不正常

脂肪往腹部堆积,说明身体的肌肉率低,体脂率高。肌肉率低造成基础代谢低,不能有效燃烧利用能量,能量被迫剩余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体脂率高的主要风险是伴随的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病症。

手捏腹部皮皱,厚度超过大拇指大小,内脏脂肪就超标了

3. 内脏脂肪已经超标

腹部肥胖,必然就是内脏脂肪增加了,在肝脏,表现为脂肪肝;在血管,会造成粥样动脉硬化,让血管腔变狭窄,心脏也会变肥大,泵血能力受到影响,心血管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在肾脏,导致肾肥大,肾小球被迫增大,滤过率增加,肾小管也会超负荷运转,肾脏功能被逐步削弱;在肺部,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研究发现,支气管内壁也能堆积脂肪,影响氧气交换和纤毛的正常摆动。在脏器之间的结缔组织,脂肪的堆积会对各个脏器形成压迫,进一步削弱各个器官的功能。

简单的说,腹部肥胖,不仅仅和糖尿病有关系,而是让整个人身体内部都变得不好了,风险密布。这就是为什么内脏脂肪被称为“要命脂肪”的原因。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我们生活的核心就是:减肚子!减肚子!减肚子!

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肚子健康的减下去?

每个人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有效的方案也应该有所差异才对,我为我的客人往往都会根据情况每两周提供一次定制的食谱和营养方案,以保证2个月后体检指标全面下降。在这里,我仅能提供比较通用、简单易行的餐后血糖控制方法,大家可以自己尝试,看看是否有效。如果不够满意,请咨询专业的营养师或有营养学专业背景的医生。

谨记:任何快速或极端的减肥方法更多是为商业利益所设计的,只会伤害身体,而且反弹后可能比原来更加失去控制。

餐后血糖的平衡技巧

1. 主食可以改变的情况下,至少一半的米面换成糙米、全麦类的非精加工主食,或者部分用红薯、土豆代替。最好可以添加一些荞麦、小扁豆、小米、高粱、绿豆等粗粮。不用控制食量,因为粗粮的膳食纤维丰富,饱腹感强,自动就会降低你的进食量。

主食不能改变的情况下,用青菜拌饭吃。一半米饭,一半青菜,混合后再吃。避免面包、馒头、米糕等发酵类面食,如果一定要吃,就不要单独吃,一定混合蔬菜或高蛋白食物吃。

2. 每餐一定要吃够少油烹饪的蛋白质。包括鱼类、瘦肉、蛋类和豆制品。50~80g就可以了,过量也会有害。再保证每餐250g左右的蔬菜水果,与蛋白质食物共同来平衡主食带来的血糖反应。

3. 饭后散步10~20分钟,或者拖地等轻微的体力劳动,能很好的减缓血糖的上升。

禁忌:大油大肉、糖和甜食、饮料、酒精、咖啡。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会伤害身体,要绝对避免。

带你全面了解腹型肥胖,“大肚子”怎么减?

大肚子、大肚腩的人在生活当中很常见。大腹便便,四肢纤细,这就是腹型肥胖。啤酒肚就是腹型肥胖的生动比喻。

但是,有很多大肚子的人对自己的肥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肥胖更可怕的就是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意味着腹部脂肪过多,身体大部分器官都存在于腹部,腹部也是身体的重要器官所在,也意味着腹部脂肪过度堆积!这样的肥胖,如果长期不控制,转变为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非常高!

那么哪些原因会导致腹型肥胖呢?

第一,不合理的饮食。比如平时进食油腻的食物过多,就会出现腹部肥胖的情况。

第二、长期在室内工作。长期室内工作会减少室外活动的时间,身体脂肪不断堆积,诱发腹部肥胖。

第三、压力越大越会让人发胖。根本原因在于,人在承受压力时会刺激肾上腺皮质醇分泌。

第四、有饮酒习惯的人。酒精会阻碍脂肪转化成能量的路径,从而使脂肪只能堆积在皮下组织内。

腹型肥胖可以从多方面控制;第一,拒绝懒惰。通过消耗身体中的热量来达到快速燃烧多余脂肪的目的,脂肪被消耗掉后,肥胖症状自然也就被改善,这就是运动减肥的原理。

怎样保持运动状态呢?

①利用工作间隙多起来走动,或站在位置上扭扭腰、动动腿等。

②利用回家后的时间做针对腹型肥胖的运动,如转呼啦圈、卷腹、深蹲等,加强腹部训练,促进腹部脂肪的燃烧。

腹型肥胖怎么吃?

1、红肉不吃,白肉代替

红肉是指烹饪前颜色呈现红色的肉脂肪含量高,尤其经高温烹煮后,大量的脂肪会暴露出来,进入人体内后变成难以消化的热量。

它的平替白肉更适合减肥人群!

白肉是指烹饪前色泽呈白色的肉。

①脂肪含量很低②蛋白质含量很高③减少饥饿感,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④过多的蛋白质也不会储存在身体内变成脂肪,而是通过能量的方式代谢出体外,以此达到控制体脂的目的。

2、蔬菜多吃,水果适量

蔬菜中含多种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还能补充身体中所需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此外水果中也富含膳食纤维,相比蔬菜来说更加酸甜可口。

不过减肥的人要适量食用,因为有些水果如香蕉、榴莲等糖分含量非常高,它们还是非常容易消化的果糖,如果吃很多的话,会使身体内的糖分含量超标,无形中会加重肥胖。

对减肥有益的水果有苹果、葡萄柚、菠萝等。

3、控制酒量,茶水多饮

酒尽量别喝,忍不住可以用茶水代替。茶中的茶多酚可以有效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使脂肪得到有效的分解和消化,此外茶水还能控制食欲,食欲不高,摄入的食物自然也就不多了。

茶水仅辅助减肥,光靠喝茶是不行的,根本还是在于饮食和运动上。

3、粗细结合,少食多餐

粗粮指小米、荞麦、玉米等,不仅热量低而且膳食纤维高,有利于增加饱腹感,但粗粮味道粗糙,所以提倡粗细结合,可以每顿吃一半粗粮一半细粮,或者将粗粮和细粮放到一起吃。

所以说,最有效的消除大肚子的方法,第一就是饮食的控制,不仅要控制饮食的总量,而且还要调整饮食的结构,避免高热量的摄入,再结合一定量的有氧运动,这样的话,通过全面的调理,使体内多余的脂肪达到氧化分解释放,从而实现减肥减肚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