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可以看中医吗(肥胖可以看中医调理吗)
喝水都长肉?这些人最适合看中医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很多人又产生了减肥的念头,但又不想太辛苦。于是开始在网上搜索减肥方法,有人则选择看中医来帮助自己减肥。那么,您知道哪些胖子适合中医减肥吗?
大腹便便的胖人
很多人其实别的地方不胖,但肚子上的脂肪总也减不下来,比如有着“啤酒肚”的大腹便便的肥胖人群。中医摩腹是比较适合这类人群的减肥方法。
隋代医家巢元方在所著的《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一个比较经典的摩腹方法,即:“两手相摩令热,然后摩腹,以令气下。若摩脐上下并气海,不限次数,以多为胜。”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了吃饭之后散步摩腹的方法:“食毕当散步,数里来回行,摩腹数百遍,可以除百病。”
中医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胃所受纳之水谷精微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脾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升清降浊才能气化正常,减少脂肪在腹部的堆积。
若摩腹手法稍加用力,将气力透过皮肤而直贯腹肌及胃肠者,称为揉腹。摩腹、揉腹可以交替使用,具有增强胃肠蠕动,顺气消滞,增进消化吸收和防治胃肠疾病及腹部肥胖等功效。
怕冷贪睡的胖人
这类胖人形体肥胖,且伴有疲乏、手脚冰凉等症状,比一般人更容易觉得冷,还喜吃温食,属于脾肾阳虚型肥胖。中医认为,人体的阳气作为动力、火力,能保证体温,产生能量,促进脂肪代谢排泄。肥胖之人阳气不足,阴寒内生,气不化水,水湿内停,痰湿易生;而且阳气越虚,脂肪堆积得越多。
建议怕冷贪睡的胖人采取针灸和敷贴之法,通过发挥穴位刺激和药物的双重作用,疏通经络,加强脏腑功能,调整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扶助阳气、祛除湿邪、调整机体功能和减重去脂的目的。
脾虚湿盛的胖人
有一类胖人很郁闷,因为明明胃口不好,但体重却只增不减,喝水都胖。这类胖人一般舌苔重、大便稀,且不成形。
中医认为,脾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运化水湿,把身体里的水通过出汗、排尿等方式排出。如果体内湿气太多,脾就需要不停地工作,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脾虚。脾胃虚弱不能够运化食物,堆积在体内会生成湿气。脾虚生湿,内湿更容易招致外湿,湿气又会加重脾虚,于是便形成恶性循环。如果湿气大量存于体内,体重也会不断上升。
这类胖人可采用针灸治疗,或通过穴位埋线调理脾胃的机能,使之转输和消化吸收的功能正常,达到祛除水湿、痰浊和膏脂的目的。
只胖大腿小腿的人
拥有一双匀称健美的双腿是不少人的梦想,但对于腿部较粗者来说,减掉这部分肥肉似乎不太容易。大家不妨试试按揉太溪、三阴交和照海这三个穴位,可辅助瘦腿。
按摩照海穴可补一身之阴。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称照海穴为“漏阴”,就是说如果这个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肾水减少了,会造成肾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所以,可每天按摩照海穴两次,每次10分钟,有滋补肾阴的作用。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可每天按摩两次,每次10分钟。天气干燥的时候,按揉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因为燥易伤阴,多揉一些时间,既可补阴,又可防燥。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每天按摩两次,每次5分钟~6分钟,孕妇忌按。按摩三阴交可补三经之阴,也就是补肝经、脾经及肾经之阴,还有健脾补血等作用。
文: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 孙刚 针推科 陶雪芬
编辑:彭艳
审核:陈会扬 曹政 闫龑
胆小的胖子或是气虚,中医辨证“人有四胖”
不同原因造成的气虚,有不同的调理方法;不同的胖子,有不同的养生之道,这就是中医的辨证施治。
人有四胖,你需要分析原因,积极自救!
胆小的胖子气虚
气是人体的动力,动力不足,人就会变得心虚胆小,不爱说话,不爱运动,不爱冒险,整天没精打采,气喘吁吁,说起话来,总是怯声怯气。
看一个胖子是不是气虚,还应该特别注意舌头。气虚的胖子舌体胖大,舌淡红,边有齿痕。舌头两边有明显的齿痕。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受齿缘压迫所致。舌体胖大的原因是水太多,水将舌体泡大了,水为什么会多呢?这是因为气虚,气化功能较弱,不能将水湿代谢气化出去。所以,如果一个胖子的舌头有齿痕,那么,这个胖子十有八九属于气虚型。
最后,判断是不是气虚型胖子,还要看他的精神状态,一般气虚型胖子气短懒言,容易疲乏,还经常头晕健忘。
治疗方法
党参性味甘平,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气虚不足、倦怠乏力、气急喘促。多吃小米、猪肚、胡萝卜和香菇,因为这些都是补气的食物。
怕冷的胖子阳虚
有一类胖子特别怕冷,大热天还要穿上秋衣秋裤,这一类胖子多为阳虚。其次,看一个胖子是不是阳虚,还要看大小便。阳虚的胖子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另外,阳虚型胖子有的还会出现阳痿……(以下省略XX字)
治疗方法
张仲景著名的方子——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又叫八味肾气丸,由八味药组成,分别是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肉桂、附子。如果去掉后面两味药,就成了六味地黄丸,因为它比六味地黄丸多了肉桂和附子,所以,人们又叫它桂附地黄丸。其功能为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大家一定知道加湿器是如何加湿的吧!附子和肉桂这两味药,就相当于给加湿器接通了电流,它能将寒冷的肾水加热气化。附子性味辛甘,大热,肉桂性味辛甘,温,它们一进入人体之后,就能产生热能,将寒冷的肾水加热,变成肾气,这样,人的全身就开始逐渐温暖起来。
经常按摩后背督脉上的长强、命门和百会三个穴位。督脉总督一身阳气, 经常按摩这几个穴位能使阳气生发。
肿眼泡的胖子有痰湿
有一类胖子的气本来很足,但因为身体内有痰湿,阻碍了气的升降出入,于是,气渐渐弱了下去,人则渐渐胖了起来。
如何来判断一个胖子的体内是否有痰湿呢?
首先,应该看他是不是肿眼泡。体内有痰湿的胖子额头油光可鉴,眼睛下挂着两个大大的肿眼泡。“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如果一个人的体内痰湿堆积,脾的运化失调,脾气就会不升,脾气不升,人的眼睑就会浮肿。
看一个胖子体内有没有痰湿,还应看他的腰和腹。气虚的胖子虽被称为“脂人”,却属于“均一性肥胖”,人胖腹不大,形体匀称。阳虚的胖子虽被称为“肥人”,却是上下皆肥。有一类胖子,他们身小腹大,脂肪都集中在了腹部,一圈又一圈,被人戏称为“游泳圈”。如果一个胖子戴上了游泳圈,腰腹肉肥下垂,那么他多半体内有痰湿。
看一个胖子有没有痰湿,还要看他是不是经常胸闷痰多。“肺为贮痰之器”,一个人体内有痰湿,肺失宣降,人就会胸闷痰多。历史上的司马昭就是这样一个人。三国后期,司马昭独揽大权,生活日益奢侈,每天大鱼大肉,身体内便形成了痰湿,经常痰多胸闷。结果,正在他准备登基之时,忽然中风不语,一命呜呼。
治疗方法
吃冬瓜、赤小豆、荷叶和山楂,枇杷叶也不错。这些食物能化湿、宣肺、利尿、健脾,吃的时间长了,身体内的痰就化开了,气血就通畅了。同时还要坚持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最好是散步,每天1小时,5公里。
急躁易怒的胖子有湿热
有一类胖子,古人称为“肉人”,我们称为结实型的肥胖,与虚胖相反。他们性格急躁,动不动就发火。其实,这类胖子的急躁易怒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他们的体内有湿热。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湿热型的胖子呢?
首先可以观察一下脸色,如果体内湿热过盛,面部就会出现油垢,一眼望去,脸就像一张油光纸,又油又亮,用手一摸,感觉有一层油似的。除此之外,脸上还经常会长出一些痤疮、粉刺,痤疮很多情况是因为体内湿热郁积,排不出去,最后在脸上激发出来,这也是我们平时说的痘痘。
看一个胖子有没有湿热,还应看他的饭量。湿热型的人都食欲旺盛,很能吃,但能吃并不表示脾胃功能正常,相反是处于“胃强脾弱”的病理状态。体内有湿热会影响到胃,胃有湿热,中医称为“胃热湿阻”,胃受热之后,其功能就会亢进,这时人的饭量就会大增,动不动就会感到饥饿。然而,胃纳过旺,就势必加重脾运化的负担,脾有“运化水湿”的作用,脾的负担过重容易造成“水湿内停”。所以,中医又将这类胖子称为“胃热湿阻型肥胖”。
分辨湿热型胖子,还要看舌。湿热型胖子舌质偏红舌,苔黄腻,体内的热越盛,舌苔就越黄,就好像煮饭的时候火太大,饭就煮焦了,成了焦黄色的锅巴,如果再不关火,锅巴就会烧成了黑色。所以舌苔的颜色越深,证明你体内的湿热越严重。
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大小便来判断自己是否有湿热,大便太干燥或者太湿,都是体内湿热的表现。如果身体里热重于湿,则大便燥结;湿重于热,则大便黏滞,小便短赤。湿热体质的人,怕湿怕热,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是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难以适应。
看一个胖子体内是否有湿热,还应看他的眼睛,湿热内蕴,热灼血络,这时人的两眼内就会有红赤的血丝,不痛不痒,西医说这是免疫系统的反应。其实,这就是体内有湿热的表现。
总的来说,舌质偏红、舌苔黄腻,为湿热内蕴之象。面垢油光、长痘、舌苔黄腻、脾气急躁、眼睛红赤、大便太干燥或者太湿都是湿热型胖子的表现。
治疗方法
服用一些龙胆、石膏、泽泻一类清热化湿的药,吃一些绿豆、冬瓜、苦瓜、莲子、薏米等清热祛湿的食物,忌口辛辣燥烈之品,如辣椒、狗肉、牛羊肉等。
还有一个简单有效的小方法可以作为日常调理来使用,那就是每天按摩手肘部的曲池穴: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来按揉,每次1~3分钟,每日按摩1~2次。这样做可以起到疏风解表、清热利湿的作用。
脾虚易“胖”?中医教你祛湿健脾!
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嗜卧多睡,头脑不灵光,经常感觉头晕眼花,没有饥饿感,食欲减退,食后腹胀,大便不成形、溏稀,这些症状你都有吗?如果有,那么可能你脾虚了!
说到脾虚,首先我们应该先说说脾。今天我们就从中医的领域来了解一下脾。脾位于中焦,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输至全身的作用。《素问•厥论》中提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并且脾对水液起着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脾胃好能够有效的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产生。也就说如果我们调理好自己的脾胃,很大程度上我们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痰湿体质,成为易瘦人群。
那么接下来我们说一下,为什么身体健康的我们,会出现脾虚的症状呢?其实大家的先天因素都差不多,主要是后天长期没有保养好所致,我们反思一下自己反生活习惯是否有不合理之处,比如三餐是否规律,是否大吃大喝,会不会整日忧思过多,每日无辣不欢,喜爱生冷甜品?其实这些都有可能造成我们脾虚!
从开始到现在,脾虚始终是一个空旷的概念,可能你觉得离你很远,那么看看这些症状你有没有,自己来诊断一下是否脾虚?
1.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腹痛绵绵,喜温喜按,没有饥饿感,食欲不振,食后脘腹胀满,大便溏稀,不成形,黏腻不爽,便后冲不净。
2.整日肢体倦怠,头晕眼花,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嗜睡,头脑不清晰。
3.气色不佳,面色晦暗微黄,头发没有光泽,劳累后下肢肿胀。
4.女性出现白带量多,月经过多或淋沥不尽、崩漏。
5.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入睡后口角流涎,虚胖。
当然也不是说有这些症状你就一定是脾虚,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辩证论治。如果你觉得你真的脾虚了,由衷的建议去医院看大夫,根据自身的情况,才事半功倍。
健脾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工作,首先我们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配合饮食疗法,按摩,才能使身体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1.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加强锻炼,增加消耗,使身体整个运转起来。生活中尽量少吃辛辣油腻刺激食物,最最重要是忌食生冷!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2.我们可以每天餐后或睡前,进行摩腹,也就是把手掌搓热,顺时针揉肚子,促进消化吸收。
3.配合食疗,首先推荐传统祛湿健脾老配方—薏苡赤小豆粥。如果有条件可以把薏苡仁炒后再煮粥。其次推荐健脾益气配方——山药薏米粥(薏米:山药:糯米=1:3:7)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4.每日在家可以进行按摩,比如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太白、地机等穴位。用指腹按摩,最好感受到酸麻胀痛。坚持按摩,一定有效果。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缘一横指处。(虎口围住膝盖,四指并拢,食指放于胫骨前缘,中指指尖所指位置就是此穴。)
阴陵泉: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足三里相对。
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孕妇禁针。
地机: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太白:足内侧缘,足大趾本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个脾健康的状态,告别脾虚。“脾主肌肉四肢,荣唇”,所以我们就定个小目标以肌肉温暖四肢有力,口唇红润有光泽,整个人生机蓬勃,对于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拥有passion为我们的步入脾健康的第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