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脾胃虚弱肥胖怎么调理(脾胃虚弱 肥胖)

中医陈琼主任 0
文章目录:

肥胖水肿,是身体太虚,一把黄芪,熬成“补气汤”,断了7年肥胖

倪海厦治疗肥胖症的方子中,有一个观点:十个肥胖九个虚,这是什么意思呢?

很多肥胖患者身体疲乏,虚弱无力,不想动哪怕就是走两步,也会气喘吁吁。这就是“虚”的表现,追溯到根本,是身体里的“气血”和“脾胃”出问题了。

中医看来,气血是人体必须的物质,共同维持人体生命机能,气血不足,脏腑就没有足够的力量运作,不能及时将人体中的垃圾排出体外。这些垃圾在身体的内部组织出现堆积,有可能会引起人体经脉瘀阻,随着堆积垃圾的越来越多,就会出现肥胖。

脾主运化,脾胃功能失调,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不能转化为精微物质被人体吸收,越堆越多,就会形成脂肪,变得肥胖。

所以调理的思路很简单,健脾补气养血就可以了。

张仲景有一个——防己黄芪汤,是非常厉害的补气血汤,对于治疗脾虚气血虚引起的肥胖效果显著。

方中包括:防己、黄芪、炙甘草、白术、生姜片、大枣。临床遇到脾虚气血虚的肥胖患者,我常用它加减治疗。

分享一个门诊真实医案:

患者31岁,女性,已经肥胖7年了双腿脚踝经常水肿发胀,两腿上楼无力,上眼皮经常肿,严重时脸部、双手都肿。每天口渴能喝水,汗多,后背头部居多。自觉身体沉,头不清醒。小便每晚上两次,大便正常,月经周期自长胖后就不规律,经常几个月不来,血量少。舌软苔白腻。

辨证:脾虚湿重,还有点气血不足。

拟方:防己黄芪汤加减——黄芪、防己、白术、炙甘草、桂枝、茯苓、泽泻、猪苓、生姜、大枣等。

注意:中医讲一人一方,体质不同,用量不同,必须辨证用药!

结果如何呢?

一个月后,水肿消了大半,虽还有口渴但喝水量已减少,身体也觉轻快,头也清醒了很多,小便每晚一次了。调方续服三个月后,患者瘦了30多斤,身体轻快多了,水肿发胀都没了,月经周期规律了,每月都来,量也正常,患者现在面色红润有光泽,身材也匀称了。

方子这样用有何道理呢?

【白术】是脾胃病之要药。一边恢复脾胃功能,一边把脾胃讨厌的水湿气化掉。

【黄芪】可以补脾,主要是补脾胃之气,让脾胃恢复活力,水肿的肥胖患者一般要重用黄芪。

【防己】【茯苓】【泽泻】【猪苓】可以利水渗湿,湿气重的人用它们,喝完之后湿气就从小便一点点走掉了。

因为防己比较苦寒,所以加了【生姜】【大枣】,可以补脾胃,对苦寒的药物起到牵制作用。另外生姜 大枣的组合,还可以补血益气健脾,治疗水肿虚胖。

【桂枝】甘温,既温脾阳,又温肾阳,入膀胱经,可以消除水湿痰饮之邪,通月经,消水肿。

【炙甘草】用来调和诸药,增强全方补益之力。

肥胖——分享3碗减肥汤,清湿热,调脾胃,养气血,身形轻盈!

肥胖,首要关联于湿热内蕴。

不少人身体沉重,中医视之为“湿热壅滞”。日常偏好辛辣油腻、重口味食物,易在体内积聚湿热。这些湿热一部分滞留体内,一部分通过汗液排出。若湿热过重,代谢功能受阻,相当于身体被湿热包裹,就会导致肥胖,即常见的湿热型肥胖。

其次,肥胖与脾胃、气血息息相关。中医有云:“肥人多痰湿,瘦人多火。”

脾主运化,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强健,水谷精微得以正常输布,身体不易积聚多余脂肪。气血调和则意味着身体机能顺畅,新陈代谢旺盛,有助于体重控制。

因此,中医通过清湿热、调脾胃、养气血来实现健康减肥!

肥胖——这3碗减肥汤来助力

第1碗:清湿热(主攻湿热型肥胖)

组方:

荷叶,决明子,山楂,茯苓,泽泻,薏苡仁,绿茶,陈皮,苍术,甘草

适用症状:

此方清热利湿,尤其适合身体沉重、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的患者。

通过清除体内湿热,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脂肪燃烧,达到瘦身效果。

第2碗:调脾胃(脾胃不和型肥胖)

组方: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后下),山楂,神曲,麦芽

适用症状:

适用于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色萎黄等症状的患者。

通过调和脾胃,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减少脂肪堆积,促进体重下降。

第3碗:养气血(气血两虚型肥胖)

组方:

黄芪,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枸杞子,红枣,桂圆肉,山楂,荷叶

适用症状:

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心悸失眠为气血两虚表现,此方通过补益气血,适用于因气血两虚导致的肥胖,尤其适合长期节食减肥后反弹、体质虚弱者。

医案分享

刘女士,40岁身高158,体重145斤,体型臃肿,腹部赘肉明显,伴有面色苍白、气短懒言、月经不调等症状,舌苔淡白,精神不振,容易疲劳。

诊断:气血两虚型肥胖

治疗:“养气血”方加减化裁

结果:坚持调理了3个多月,体重逐渐下降,最后一次复诊时,体重已下降30斤,腰腹细了,精神好了,例假正常了,身体也无不适了。

提醒:一人一方,辨证施治,请勿照搬文章方剂用量。

倪海厦:肥胖是脾胃虚了,补养就好了!3个小妙招,就能搞定

你是不是经常看着自己身上的赘肉发愁,尝试了各种方法却总是效果不佳?其实,很多时候肥胖的根源在于脾胃虚弱。

当脾胃功能失调,无法正常运化食物和水湿,吃进去的东西不能转化为营养被身体吸收利用,反而变成痰湿在体内堆积,久而久之,赘肉就越来越多。

只要把脾胃调养好,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让身体恢复正常代谢,肥胖问题自然就能得到改善。

今天给大家分享三个实用小妙招,帮你健脾祛湿,甩掉肥肉。

妙招一:艾灸穴位

人体的穴位像一个个开关,通过艾灸特定穴位,可以激发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达到健脾祛湿的目的。其中,足三里、中脘、脾俞这几个穴位对调理脾胃效果显著。

足三里是人体的保健要穴,艾灸它能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中脘穴位于胃脘部,艾灸此穴可调理脾胃气机;脾俞穴是脾脏的背俞穴,艾灸它能直接补益脾气。

每周艾灸2 - 3次,每个穴位艾灸15 - 20分钟,以皮肤微微泛红为度。艾灸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脾胃功能逐渐增强,消化变好,身体也更有活力。

妙招二:喝健脾祛湿粥

准备茯苓、芡实、薏苡仁、山药、红枣、大米适量。

将茯苓、芡实、薏苡仁提前浸泡3 - 4小时,山药去皮切块,红枣去核。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粥熟烂。

茯苓、芡实、薏苡仁都能健脾祛湿;山药补脾养胃,红枣补中益气。

每天喝一碗,既为身体提供营养,又能帮助脾胃运化水湿,减少痰湿的堆积,帮助减肥。

妙招三:中药调理

如果肥胖问题比较严重,还可通过中药方来调理。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而有效的中药方:荷叶、山楂、泽泻、白术、茯苓、陈皮、决明子(一人一方,辨证使用)

方中荷叶升清降浊、利湿减脂;山楂消食化积,促进脂肪分解;泽泻利水渗湿,带走体内多余水分;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燥湿,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帮助排出体内毒素。

之前接诊过的一位患者王女士,45岁,长期久坐办公室,饮食不规律,偏爱甜食和油腻食物。近五年体重不断上升到了160斤,肚子和大腿赘肉多,身体困重乏力,舌苔白腻,大便黏腻不成形。

综合辨证脾虚痰湿型肥胖。

我在上述中药方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增加了一些补气的药材。

坚持服用中药3个多月,配合艾灸穴位和喝健脾祛湿粥,还适当增加了运动,体重下降35斤,肚子和大腿的赘肉明显减少,身体轻松了,舌苔、大便也正常了,整个人瘦了一圈。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