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肥胖是什么(什么是代谢异常的肥胖的症状)
不是所有肥胖者都会患上代谢疾病,看看什么原因?
原创 GlobalMD 全球医生组织
2025年02月10日 08:31 湖北
研究人员发现健康和不健康肥胖者脂肪组织中基因存在差异,该研究揭示了内脏脂肪和间皮细胞的功能作用,有助于寻找代谢疾病风险的生物标志物。
阅读文摘
尽管肥胖者患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胆固醇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更高,但并非所有肥胖者都会发展成代谢性疾病。最新一项综合研究揭示了健康和不健康肥胖者脂肪组织中的基因数据差异。
研究使用了肥胖生物库中的样本,包括皮下脂肪组织和内脏脂肪组织的数据。内脏脂肪被认为是导致代谢疾病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不健康肥胖者的脂肪细胞无法有效燃烧脂肪,反而产生更多免疫信使分子,引发免疫反应。此外,健康肥胖者的内脏脂肪中含有更多功能性更强的间皮细胞,这些细胞能够转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有助于组织扩张。
研究还发现性别差异,某些祖细胞仅存在于女性的内脏脂肪中,可能解释了男女代谢疾病发展的差异。该研究为寻找代谢疾病风险的生物标志物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改善治疗策略。
超重和肥胖会增加代谢综合症风险,请务必做好健康管理!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想象一下,你家厨房的下水道,刚开始只是堆积了一点油脂,时间久了,管道变得越来越窄,水流越来越慢,直到有一天彻底堵住,厨房里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这和我们身体里的血管又何其相似。脂肪一点点堆积,血管越来越窄,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可能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被一个“大家族”统称为——代谢综合征。
很多人觉得胖点没关系,甚至还美其名曰“富态”“壮实”。但医学上,超重和肥胖可不是简单的体型问题,而是实打实的健康隐患。
体重超标,不仅仅是看起来“肉多”那么简单,而是身体的代谢系统正在发出警报。别等到血糖飙升、血脂异常、血压居高不下,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代谢综合征,听起来像个高级的医学名词,但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身体的代谢系统“罢工”了。它并不是某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一系列代谢异常的“套餐”:
- 血糖升高:胰岛素像个辛勤的“搬运工”,每天负责把血糖运进细胞里供能。但胖子们的细胞就像个懒散的仓库管理员,拒绝接收血糖,导致血糖越积越多,最终发展成糖尿病。
- 血压升高:脂肪堆在血管里,血管变窄,心脏不得不加大力度泵血,就像堵车时加大油门,结果就是高血压找上门。
- 血脂异常:血液里的“油”多了,好的胆固醇减少,坏的胆固醇增加,血管变得又硬又窄,心脏病、脑卒中风险直线上升。
- 腹型肥胖:脂肪堆积在腰腹部,形成“将军肚”,这种内脏脂肪最危险,会让全身的代谢环境变得一团糟。
这一系列问题互相影响,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倒下,其他的也跟着出问题。
代谢综合征并不是随随便便就来的,而是长年累月的不良生活方式慢慢积累的恶果,尤其是胖子们的“专属套餐”,超重和肥胖是它的最大推手。
去年冬天,门诊里来了一位42岁的男士,身高175cm,体重95kg,肚子圆滚滚的,走几步就喘。他的体检报告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空腹血糖6.7mmol/L,甘油三酯3.2mmol/L,血压142/92mmHg,腰围105cm。
典型的代谢综合征。更可怕的是,他的冠状动脉已经出现粥样硬化斑块,随时可能发生心梗。他一脸惊讶:“我才四十出头,怎么就这么多毛病?”其实,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意外。
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熬夜、压力大,所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全占了。医生的话让他如梦初醒,痛下决心减重和调整生活方式。
半年后,他减了12kg,血糖、血脂和血压都恢复到正常水平,整个人精神焕发,连脸色都好了许多。
肥胖不仅仅是“胖”而已,它像一个定时炸弹,影响着全身的代谢系统,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走向疾病的深渊。
脂肪细胞过多,会干扰胰岛素的作用,让胰岛素“叫不动”细胞,使得血糖堆积在血液里,直接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和神经,导致各种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肾衰竭等,严重的甚至需要截肢。
2. 高血压:血管的沉默杀手肥胖者的血容量比正常人多,心脏要更卖力地工作,血管的压力随之增大。再加上内脏脂肪会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让血管变得又硬又窄,高血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找上门。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心脏、脑部和肾脏,增加中风、心梗的风险。
脂肪太多,血液里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降低,血管壁上开始堆积脂肪斑块,慢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可能导致心梗或中风。
4. 脂肪肝:肝脏的沉重负担超重的人,肝脏里也容易堆积脂肪,形成脂肪肝。轻度脂肪肝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如果不控制,炎症加重,就可能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既然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罪魁祸首”,那管理体重就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1. 饮食调整:少吃垃圾食品,多吃健康食物- 控制总热量,避免过量摄入
- 少吃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比如奶茶、炸鸡、薯片
-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
-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游泳、骑车
- 增加肌肉训练,提高基础代谢率
- 少坐多动,避免久坐不动
- 保证每天7-8小时的优质睡眠
- 规律作息,不熬夜
- 学会释放压力,比如冥想、听音乐、阅读
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会靠一两次的“健康餐”或“健身打卡”就能实现。而是日复一日的自律,是对自己身体的珍惜。
你对身体的每一次放纵,都会在未来某一天以疾病的形式加倍奉还。别等到血糖飙升、血压失控、血管堵塞,才后悔当初没管住嘴、迈开腿。
管理体重,不是为了追求好看的身材,而是为了拥有更长久、更高质量的生命。健康,从今天开始,不等“以后”!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世界卫生组织,《Obesity and overweight》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指南》
超重和肥胖会增加代谢综合征风险,请务必做好健康管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哎呀,肥胖这事儿,咱们得好好唠唠。要不怎么说,肉长得快,病找得也勤呢?有些人觉得胖点没啥,吃得香、睡得沉,甚至还自嘲“富态”“有福相”。
可我得提醒一句,肥胖这东西,表面看着是块“福肉”,实则是“病根”。尤其是超重和肥胖,简直就是代谢综合征的“温床”,让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一系列疾病排着队来敲门。
有的人听到这里可能不服:“医生,我就是胖点,体检指标也没啥大问题,您这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
可惜,身体可不像考试,合格线不是一条明晃晃的红线,而是个隐形的“警戒区”。等指标真超标了,往往已经晚了一步。
所以,今天咱们就聊聊超重、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那些事儿,看看到底该如何未雨绸缪。
肥胖不只是“胖”那么简单,它是代谢的“绊脚石”
先说说代谢综合征,这是个啥?简单点说,它是一群“坏毛病”扎堆出现的情况,主要包括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
你看,这些病单拎出来一个都够折腾人的,要是凑一块儿,那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那肥胖跟这个“代谢综合征”有啥关系呢?打个比方,身体就像个锅炉,吃进去的食物是燃料,代谢系统负责把它们燃烧成能量。
正常情况下,锅炉火候正好,燃料烧得干干净净,既不会堆积成炭(脂肪),也不会烧坏锅炉(血管)。
但如果吃得太多、动得太少,锅炉里的燃料烧不完,就会形成“煤渣”——脂肪堆积在肝脏、血管、腹部,影响整个代谢系统的正常运作。
特别是腹部脂肪,它可是个“坏家伙”,不仅占地方,还会分泌各种炎性因子,让胰岛素变得“耳背”,血糖控制变差,血管壁变厚,血压升高,久而久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就来了。
有人说:“那我只是腿粗、胳膊胖,没啥事吧?”可惜,真正危险的是“腰围”,腰围超标的人,更容易得代谢综合征。
别再被这些“谣言”忽悠了,关于肥胖的几个误区
现在网上“养生秘籍”满天飞,但有些说法真是误导人。咱们今天就来“拆穿”几个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BMI正常就没事?
很多人只看BMI(体重指数),觉得自己不算肥胖就万事大吉。可BMI只是个粗略的计算方法,真正危险的是内脏脂肪!有些人外表看着不胖,但内脏脂肪超标,血脂、血糖、血压悄悄升高,这种被称为“隐形肥胖”或者“瘦胖子”。别被外表骗了,腰围更重要!
误区二:胖点没关系,只要不吃糖就行?
很多人以为只要不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可真相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同样会导致胰岛素抵抗。
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脂肪堆积,胰岛素的工作效率下降,血糖还是会升高。想预防代谢综合征,控制总热量才是关键。
误区三:减肥只要少吃就行?
有些人为了减肥,拼命节食,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可这样做,不仅容易反弹,还会损害代谢功能。
长期极端节食,身体会进入“饥荒模式”,基础代谢率降低,稍微多吃一点就囤积脂肪。科学减肥,必须结合饮食调整和运动,单靠饿瘦的,往往瘦得快、胖得更快。
代谢综合征来了,身体会发出的几个“信号”
代谢综合征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它会悄悄地给你发“预警信号”。如果你有以下几个情况,就要小心了:
1. 腰围越来越粗——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危险信号!
2. 血压悄悄升高——哪怕只是“高一点点”,也别大意。
3. 空腹血糖偏高——正常范围是3.9-6.1mmol/L,超过6.1就是问题。
4. 餐后犯困、乏力——血糖波动过大,可能是胰岛素出了问题。
5. 脂肪肝找上门——肝脏堆积脂肪,说明代谢有问题。
如果你中招了几个,那就要赶紧调整生活方式了!
别怕,做好这几件事,身体会感谢你!
好消息是,代谢综合征并不是“绝症”,生活方式调整才是最好的“药”。以下几点,能帮你逆转代谢综合征,甚至摆脱它!
1. 控制饮食,学会“聪明吃”
别听信“生酮饮食”“断糖饮食”这些极端方法,真正有效的是均衡饮食。
· 少吃精制碳水(白米饭、白面包、甜点),多吃全谷物(糙米、燕麦)。
· 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豆类,有助于稳定血糖。
· 优质蛋白不能少,鸡蛋、鱼肉、豆制品都是好选择。
· 减少加工食品,少吃香肠、薯片、奶茶这些“隐形杀手”。
2. 运动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哪怕是快走、跳舞、爬楼梯,都比不动强。肌肉是最好的“降糖药”,力量训练 有氧运动,效果更佳!
3. 睡眠和压力管理别忽视
睡眠不足、压力过大,会让激素紊乱,增加胰岛素抵抗。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学会放松,身体才不会“闹脾气”。
最后的唠叨:健康是自己的,别等问题严重了才后悔
说到底,超重、肥胖不是“面子问题”,而是“生死问题”。别等身体亮红灯了,才想着去修补。健康管理,从现在开始,听进去、做起来,你的身体会感谢你!
参考文献
1. 中国肥胖问题专家共识(2023年版)
2. 《柳叶刀》发表的全球肥胖趋势研究(2022)
3.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23年糖尿病诊疗指南
4.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报告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