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肥胖怎么办(怀孕 肥胖)
为什么你孕期会发胖,别把“锅”扣在胎儿身上,身体是你自己的
话说每次看到明星官宣怀孕到生下孩子,身材跟没怀孕前没两样,别提有多羡慕了。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怀孕不说胖出两个我,至少得长个20斤左右。
记得我怀大宝时,硬生生胖了30斤,即便生完孩子一个人独自抚养也并没有瘦个一斤半两。一直到大宝3岁仍然没瘦一斤,似乎体重就稳稳地杵在那,不肯低头了。
很多妈妈都会把怀孕发胖归咎于为了胎儿好、是胎儿想吃。可实际上孕期发胖和胎儿真的关系不大,不然你看那些明星也是怀孕,为啥人家就只胖肚子不胖自己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为什么你孕期会发胖以及孕期怎么做既能让胎儿发育得更好又不发胖的小秘诀。
在怀孕前,我是个不胖不瘦的身材,体质上属于那种不吃会瘦,吃多了就长肉的类型,算是比较普通的身材体质吧!因为没怀孕,所以平时比较注重饮食,有运动也有按量进食,不多吃但也不会不吃。
怀孕后,因为担心胎儿缺乏营养再加之老母亲经常啰嗦“一人吃,两人补,你不吃胎儿哪里来的营养,哪里长得大,出生了哪有抵抗力”。于是乎,自从得知怀孕后,我是吃不下也要吃,想吃就吃、随时都吃,在我不停地吃吃吃孕期,体重从孕前90斤,一度飙到了120斤。
本以为我吃的营养和食物都是胎宝宝想吃,就没控制,哪知道宝宝出生后,我的体重就稳在120斤左右下不来了。孕期多吃的这30斤,全长在我自己身上了,怀个孕真的是喜提一个小棉袄加30斤赘肉。
看着自己臃肿的身材和穿不进去的衣服,我感觉我被自己坑了,谁说孕期吃的都是给宝宝吃的呢,明明是给自己吃的呀。如今宝宝已经3岁了,我身上的赘肉还没掉,因为要带孩子,很难减,也没时间减,身材一去不复返了。
这是我个人的孕期身材不懂得管理的经验分享,借此机会分享给各位孕妈:孕期真没必要打着为宝宝好的旗号没底线地吃吃吃,吃进去的食物并不是宝宝在吸收,而是你在吸收,孕期懂得合理控制饮食、保持身材真的太重要了。
明星怀孕在我们普通看来就像迷一样:前脚刚官宣怀孕,后脚就要生了;怀孕除了肚子明显,哪都不明显;生完孩子就出来工作了,一下就恢复到生之前的状态,如果不是真有个孩子,真怀疑他们是不是怀了个“假孕”。其实明星怀孕之所以这么“假”,不外乎3个原因。
明星怀孕,一般都有专门的人负责饮食
明星怀孕不像我们普通人,他们会有专门负责饮食的人来给他们控制饮食摄入量以及保证营养均衡,所以他们吃进去的东西虽然不多,但是营养充足,足以让胎儿健康顺利地发育。
他们不会像我们普通人怀孕了就是想吃啥就吃啥,不懂得控制摄入量、更不会挑食物去补充营养。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专业程度上,我们的怀孕条件都不如明星来得好,所以明星怀孕只胖肚子再正常不过了。
明星怀孕,他们同样也会控制自己的身材
明星虽然怀孕了,但是他们不会整天躺在床上玩手机看电视,一动不动,他们同样也会在孕期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不过这同样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为基础的,因为这些运动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所以即便在孕期,明星同样也会进行体重管理和身材管理。
作为明星,他们的体质一般都属于偏瘦型
明星之所以成为明星,一是他们有得天独厚的身材优势(比如Angelababy天生就属于怎么吃都不胖的类型),二是他们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请专业人士来帮助自己在不影响胎儿发育的情况下管理身材,再加之他们的月子坐得很专业,所以大多数明星生完孩子和孕前没两样。
虽说我们没有明星那么有经济实力,各个方面都能花钱请专业人士来帮助控制身材,但作为一个普通人,其实管理孕期身材也不是那么难。很关键的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就好了。那么怎么合理地管住嘴、迈开腿呢?下面来分享一下我生二胎时的身材管理守则。
第一:孕期请规律作息
虽说到了孕晚期睡觉会比较难,可能还会遇到半夜失眠想吃东西的情况,但孕晚期毕竟只是一个小阶段,在孕晚期之前请你一定要规律作息,尽量做到早睡。规律作息的好处,不仅对孕妈和胎儿好,更重要的是规律作息会让你的饮食时间安排得更加合理。
第二:合理安排饮食
如果没有专门的人负责你的饮食,那么就需要你自己给自己安排一下每天的饮食,除此之外,千万不要故意多吃。高热量对身体不好的食物,千万不要嘴馋想吃就吃,吃的时候多舒服、减的时候就有多痛苦,而且对于产后肚子带娃的妈妈来说,要减肥真的难。
第三:孕期合理运动不可少
虽说我们没有专业的教练来教我们怎么训练,但是适当地散步是没有问题的。每天不要吃完饭就葛优躺,身体舒服就在吃完饭后出去散散步,不仅对身体好,也能呼吸新鲜控制,心情也好。
孕中期是一个比较舒适的阶段,孕妈们可以在周末和家人出去玩一玩,不要整天躺在家里吃喝玩手机哦!
CiCi妈寄语:关注CiCi妈妈说育儿,专注于婴儿睡眠以及家庭喂养知识分享。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CiCi妈点个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有任何育儿疑问,都可以关注并私信我,看到都会回复。
马丽自曝:怀孕体重接近190斤,产生身材焦虑,孕妈咋控制体重
文|菁妈
演员马丽最近在一个采访中提到自己也有身材焦虑,自己在怀孕的时候体重接近190斤,当时也非常的抑郁,经常会自己偷偷地哭。生完孩子之后身材没有恢复,被别人说太肥太土太丑,也是非常的焦虑。
演员要以最好的状态出现在屏幕面前,所以几乎每个演员都经历过健身减肥的过程,对于体重控制应该也是轻车熟路,深谙其道。
但是马丽自己在怀孕的时候,体重却失控了。
马丽身高1米68,没怀孕的时候体重48公斤相当于96斤,到怀孕的时候体重翻了一番,接近190斤,真正成为“胖若两人”的代表。
马丽在没怀孕之前是属于偏瘦的体型,在整个孕期体重可以增长稍微多一些,但最好也不要超过30斤,而马丽的体重增长了整整90多斤。比建议的体重增长多了两倍。
想想接近200斤的体重,确实是挺恐怖的。
- 妈妈会举步维艰
本来怀孕的时候肚子变大,就会导致妈妈行动有点困难。如果体重增长过多的话,全身的体重会压在妈妈的膝盖上,导致妈妈的膝盖负重压力变大,甚至会引起关节疼的现象,可能重得连上个楼梯都变得非常的困难。
- 妈妈容易腰酸背疼
体重越大需要的矿物质维生素就越多,如果补充的矿物质不足的话,更加会导致妈妈出现腰酸背疼的情况。而且全身的脂肪过多,导致肌肉的力量变弱,更加容易出现肌肉被拉伤劳损的现象,腰酸背疼的情况会更严重。
- 胎儿体重增长过快
怀孕的时候妈妈的体重增长快,也很容易让胎儿的体重摇扶直上,很有可能会突破8斤的大关,变成巨大儿。
不但会影响妈妈的生产,而且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大不利。
研究发现:胎儿出生的时候体重过大,童年更容易出现食物过敏和哮喘。
妈妈在孕期控制体重非常的关键,尽可能在孕早期的时候体重不增长或者体重可稍微减轻。孕早期体重增长尽量控制在4斤以内。孕中晚期每周的体重增长在半斤左右。整个孕期体重增长在25斤左右比较合适。
如果怀孕前已经比较胖了,这个体重的控制就要更加严格,甚至体重的增长控制在18斤左右就行了。
一、不要只吃白米饭
40年代50年代出生的人,基本上都经历了大饥荒,那时候吃饭是吃不饱的,甚至饿得要啃树皮。如果家里面能有红薯芋头,一般也会作为主食。
慢慢的生活条件好了,大米够吃了,很多人开始纷纷抛弃红薯芋头这些粗粮,而只吃精米精面。
事实上,红薯、芋头、糙米、燕麦、青稞米,荞麦等这类粗粮,对于我们控制体重,补充B族维生素大有帮助。
特别是孕妈妈,因为需要的能量多,更加需要吃一些粗粮,控制我们饮食的摄入量,才能够控制体重。
所以在怀孕的时候吃饭不要只吃白米饭,可以在饭里面放一些芋头、红薯、马铃薯、山药等薯类,或者是放一些黑米、红米、青稞、燕麦,荞麦等粗粮,一起做成粗粮饭。
如果喜欢吃面食的也建议放点玉米面或者全麦面。
二、不要用水果代替蔬菜
有些妈妈怀孕早期就靠水果续命了,吃不下其他的食物,只能吃一些水果,怀孕早期胃口不好,可以这么干。
但到了孕中期胃口变好,什么食物都能吃得下的时候,就要注重多吃蔬菜少吃水果,毕竟水果中的果糖含量比较高,果糖会转化为热量,吃水果过多容易导致肥胖。
而蔬菜是一种低热量的食物,里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所以我们每天吃的蔬菜要达到一斤甚至以上,水果控制在半斤以内。
三、不要油炸少用急火快炒
在怀孕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吃油炸的食物,油条、扣肉、油炸排骨等等这些让人听起来都流口水的食物,在孕期最好就不要吃了,毕竟肉里面本身就有脂肪,再加上用油来炸的话,脂肪含量大大的提高,会导致我们热量增高容易肥胖。
很多家庭做菜都是放大量的油去炒,很容易导致食用的油过量,我们建议每天摄入的植物油是25克。每一种菜都是大火炒很容易油会超标。所以建议在孕期的时候,烹调方式可以多用蒸和焖。
比如煮青菜的时候可以直接用热水焯,之后再用橄榄油或者是亚麻籽油这类凉拌的植物油来凉拌,不但可以少吃油,而且还可以去掉蔬菜中的草酸,有利于钙的吸收。
四、不要吃动物的皮和脂肪
比如猪肉有肥肉有瘦肉,有些家庭特别喜欢吃五花肉,毕竟五花肉做起来会比较香,放到嘴巴里面一咬满口的油在嘴巴里面化开,感觉确实很美味,但是嘴巴吃进去的美味可能会变成脂肪堆积在妈妈的身体。
在怀孕期间为了控制体重,尽可能不要吃五花肉肥肉,还有鸡肉鸭肉等各种动物的皮。
五、不要只躺不动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躺平,怀孕对于很多女性来说可以做比较轻松的工作,甚至直接在家里面养胎。但即使你不上班,也不建议每天在家躺平,孕期多运动可以更好地消耗我们每天吃进去的脂肪,而且还可以防止体重增加过快。
怀孕的时候不要以为就可以大吃特吃,控制体重在孕期更关键。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3岁孩子被蜱虫咬,妈妈的“三个果断”救了娃,医生点赞:有见识
夏至后,家长养娃“禁贪凉,升阳气,勤补水”,孩子少生病长更高
孕妇肥胖增加后代终生心血管病风险
肥胖人口迅速增加,影响到近1/3的育龄妇女。5月12日发表于《生理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母亲肥胖会损害胎儿的心脏健康和功能。
研究发现,母亲肥胖会导致胎儿心脏的分子变化,并改变与营养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从而大大增加后代日后出现心脏问题的风险。这是第一项表明心脏是由胎儿期接收的营养物质“编程”的研究。
基因表达的变化改变了心脏正常代谢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方式。它们将心脏的营养偏好进一步转向脂肪,而不是糖,结果肥胖雌鼠胎儿的心脏变得更大、更重,心肌也更厚,并显示出炎症迹象。这会降低心脏收缩和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小鼠模型,该模型复制了肥胖女性的生理学和胎盘营养物质输送模式。
在研究中,雌鼠被饲喂高脂肪饮食和含糖饮料,这相当于一个人经常食用汉堡、薯条和碳酸饮料(约1500千卡)。雌鼠一直吃这些食物,直至增重25%。另外50只雌鼠作为对照组则被控制饮食。
研究人员使用超声心动图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成像技术,对子宫内及出生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24个月的小鼠幼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后代的基因、蛋白质和线粒体。
结果发现,后代心脏代谢的变化与性别密切相关。雌性胎儿的心脏有841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雄性胎儿心脏则有764个,但在两性中,只有不到10%的基因表达均发生了改变。
不过,性别之间的变化存在差异——雄性心脏功能从一开始就受到损害,而雌性心脏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恶化。
心血管健康和功能持续损害的性别差异可能是由雌激素引起的,但性别差异的分子原因尚不清楚。
论文第一作者、科罗拉多大学的Owen Vaughan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母亲肥胖与后代心脏代谢疾病之间存在关联。这项研究提高了人们对相关机制的认识,并为心脏代谢疾病的早期预防铺平了道路。”
他举例说,人们可以根据母亲或孩子的体重指数或性别,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营养建议,或者开发针对胎儿心脏代谢的新药。
研究人员指出,小鼠怀孕时间短、后代多,饮食与人类不同,因此需要在人类志愿者中进行研究,进一步证明母亲肥胖和后代心脏功能关联的确切分子机制。(王方)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13/JP282462
来源: 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