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全国肥胖率排名(2021年中国肥胖排行)

小燕子知识分享 0
文章目录:

中国肥胖率排行榜有人整理出来了,看看你那里高吗

内蒙居首,广东最低!全国肥胖率数据,南北差异巨大

引言

以下数据来自《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报告,数据基于2023年的统计,实际排名可能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今天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报告,关于全国的肥胖率数据的排行。

根据数据显示,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前三的省份是:

内蒙古:超重比例37.1%,肥胖比例19.8%。

山东:超重比例37.1%,肥胖比例19.7%。

河北:超重比例36.6%,肥胖比例21.9%。

而肥胖率最低的是广东省,广东的总体超重比例为30.8%,肥胖比例为9.5%。

数据还显示,肥胖率靠前的多数都是北方的省份,而南方的省份排行都比较靠后,这也许与气候、饮食、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肥胖率过高会产生哪些影响,以及有什么好的建议呢?我们一步一步往下看。

计算公式及体重指数(BMI)

从数据里我们可以看,关于“肥胖率”提到两个词,一个是“超重”、一个是“肥胖”,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呢?

用通俗的话来讲,“超重”就是根据你自身的身高体重比例,你的体重已经超过了标准体重的10%,就定义为超重。

“肥胖”的意思就是,你的体重和标准体重对比,已经超过了标准体重的20%,这就定义为肥胖了,而肥胖还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和“重度肥胖”。

具体的标准体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按照公式计算:

女性标准体重计算公式:标准体重(kg) = (身高cm - 70) × 60%

男性世卫组织标准体重计算公式:标准体重(kg) = (身高cm - 80) × 70%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正常体重:标准体重±10%

超重:大于标准体重10%但小于标准体重20%

轻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20%但小于标准体重30%

中度肥胖:标准体重的30%以上但小于标准体重的50%

重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的50%以上

体重指数BMI

评定肥胖的标准还有更科学的依据是根据体重指数(BMI),大家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自己的BMI,然后对照下表来看自己是否超重,男女的计算方法都一样:

BMI指数 = 体重(kg)÷ 身高²(m²)

要注意的是身高的单位是“米”,而且是除以“米”的平方数,计算好后就可以对照以下对照表了:

根据计算出的BMI指数,可以大致判断你的体重是否处于正常范围:

健康体重:BMI指数在18.5~23.9之间,表示你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既不过轻也不过重。

低体重:BMI指数小于18.5,表示你的体重过轻,可能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

超重:BMI指数在24~27.9之间,表示你的体重过重,但尚未达到肥胖的程度。

肥胖:BMI指数大于或等于28,表示你处于肥胖状态,可能会面临一系列健康风险,自己就要多注意一些了。

北方省份的肥胖率普遍高于南方省份

北方地区超重/肥胖的比例普遍高于南方,这可能与地域气候、饮食习惯等多种客观因素相关。例如,在我们北方城市居民的饭菜中,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越来越多,北方天气较冷,人们的代谢速度相对较慢。而南方则以清淡为主,而且还因天气热导致当地人代谢快也快。

我们北方人的饮食习惯中,面食占据较大比重,如馒头、面条等,而面食相对于南方的米饭来说,相对来说更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北方平时为了驱寒,更多的倾向于食用煎炸炒的烹调方式制作,这样的食物往往含有比较高的脂肪和热量,如烧烤、火锅等,这些食物热量高、油脂多,长期摄入容易导致肥胖。北方人还喜欢喝酒等方式来驱寒,酒精的摄入可可能是导致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

北方省份肥胖率普遍高于南方省份的原因主要包括饮食差异、运动习惯、生活节奏与工作压力、地域气候以及饮食口味等多个方面。为了降低肥胖率,人们需要关注自己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男性超重和肥胖率普遍高于女性

男性相对较高的睾酮水平可能导致更多的脂肪积累在腰部,容易形成腹型肥胖。

在日常生活中男性普遍承受更大的社会与工作压力,这种高强度的生活状态容易导致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如过度依赖外卖、方便面等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

为缓解压力和释放情绪,男性常常会采取喝酒和过多进食等不良生活方式,这些习惯都会增加肥胖的风险。

还有最主要一点,目前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往往集中在事业、经济能力等方面,而对女性则更强调外貌、体重等因素。这种社会期望可能使男性更容易忽略身体健康,而女性更加注重保持体重。

综合以上原因,男性超重肥胖率普遍都是高于女性的。

肥胖会带来哪些影响

肥胖不仅影响外貌,还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很不利,这里就不过多叙述了。而且肥胖还可能产生一些自卑感,很多肥胖者可能因为体型问题而感到自卑,缺乏自信。甚至焦虑和抑郁,这些问题可能进一步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

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和饮食习惯对于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结语

北方地区的超重和肥胖比例普遍高于南方,可能与地域气候、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男性肥胖率普遍高于女性,与他们在生活或工作中所受压力和情绪等因素有关。年龄差异也表明,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在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差异。

为了控制肥胖率的上升,需要我们自身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推广健康饮食、加强运动锻炼、减轻工作和生活压力等,呼吁大家进行全民健身,提高身体素质。

最后希望相关朋友能够成功改善肥胖问题,祝愿大家塑造出全民健康体魄,迈向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

全国各地肥胖率出炉,青海排名……

距离过年仅剩半个多月啦

今年你是胖了还是瘦了?

作为吃货的小编

吃吃喝喝一年胖了20斤

......

而且这人一胖啊

无论做什么事都能感受到

来自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

▲坐在路边甚至能把石墩怼回地下

▲稍微一用力屁股就开花了

可是比这更过分的是

你身边总有那么一两个人

他们一天要吃五顿

每顿吃的甚至比你还多

可就是不长胖

大概肉都被转移到我身上了吧!

最近,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检测数据报告》

在全国被统计的31个省(市、区)中

青海地区的肥胖率为9.3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9

青海地区的超重率为27.6

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1

在全国排名第24位

总之咱们青海的肥胖率和超重率

都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这可是个好消息!

再看看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

高肥胖率和超重率

作为青海人

咱们就知足吧

不过咱也不能太得意忘形

毕竟咱们的排名也在

全国平均水平附近徘徊呢~

小编倒是知道为什么

咱们青海的水平也在

全国平均水平附近徘徊

青海美食那么多

一辈子都吃不完

手抓、面片、酿皮、酸奶

杂碎、抓面、甜醅、炮仗

……

在西宁,只有你想不到

没有你吃不到!

……

这么多美食

咱们也算得上是对得起

自己这一身的肥肉了

来源/搅沫沫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