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脾虚肥胖怎么快速减肥(脾虚导致的肥胖吃什么药)

中医减重从泽伟 0
文章目录:

十个肥胖九个脾虚湿重,一味中药,脾胃健,湿气除,体重自然降!

十个肥胖人士里头,恐怕有九个都存在脾虚湿重的问题。

中医理论指出,脾胃乃后天之本,负责水谷精微的运化,而湿气过重则是导致体重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脾主运化水湿,一旦脾胃功能减弱,水湿便无法顺畅排出,进而在体内积聚,形成肥胖。

肥胖者常表现为身体沉重、四肢乏力、容易疲倦、面部油腻、腹部胀满、大便黏腻不畅,以及舌苔厚腻等症状,这些都是脾虚湿重在作祟。

在祛湿减肥、强健脾胃的道路上,一味中药尤为关键,它就是被赞誉为 “祛湿之星”——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能有效去除体内湿气,增强脾胃功能。

提到这,有个祛湿减肥、调理脾胃的良方不得不介绍,那便是源自中医经典的五苓散。

该方组成精炼,仅五味药材: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尽管药材不多,但其内涵深邃。

猪苓,作为利水渗湿的要药,与茯苓相辅相成,共同加强祛湿效果,是方剂中的“排头兵”。

白术,以其健脾燥湿之力,作为辅助,帮助脾胃恢复正常功能,确保湿气不再滋生。

泽泻,进一步利水消肿,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为减肥扫清障碍。

桂枝,则能温阳化气,促进气血运行,加速新陈代谢,助力减肥。

五味药材协同作用,既能祛湿又能健脾,有效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改善脾胃功能,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真实案例

王先生,35岁,长期饮食不规律,体重逐渐增加到了180斤,伴有腹部胀满、大便不成形、身体困重、易出汗等症状。

我看他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濡滑。

综合辨证属于脾虚湿盛证,治以健脾祛湿、利水减肥。

我就在五苓散的基础上加减拟方,加入薏苡仁以增强祛湿之力,配伍荷叶、山楂等以助减肥降脂,佐以陈皮理气和中。

连续服用一个月后,体重减轻11斤,腹部胀满感明显减轻,大便逐渐成形,精神状态改善。

调方续服两个多月,体重降至150斤,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反弹。

脾虚肥胖者如何减肥

您的位置:较新快报> 脾虚肥胖者如何减肥

肥胖并不代表着身体体质好,也不代表着强壮和健康。众多肥胖者都是脾虚造成的肥胖,由于肠胃消化不好,肠胃消化功能减弱,身体的新陈代谢缓慢,于是很多营养物质不被吸收,就变成了脂肪堆积在身上。那么脾虚肥胖者该如何减肥?

肥胖多为阳虚,脾胃失调

在临床上肥胖多表现为以阳虚为主,与脾胃的关系比较密切。阳虚不一定会导致肥胖,但肥胖者绝大部分都是阳虚。阳虚会导致一个重要的问题——脾胃失调、身体和脏腑机能减弱和衰退,而肥胖本身只是阳虚导致的其中一个问题。

人体的虚有4种:阴虚,血虚,阳虚,气虚。而胖子们大多是第三种——阳虚。

阳虚导致的气虚会引发各种身体问题:四肢身体不温,怕冷又怕热,溏便(大便软,不成形),皮肤黄、松弛、暗哑、多油、多斑、没弹性、新陈代谢和消耗减慢、内脏功能衰退、失眠多梦、食欲强、多汗、容易疲倦、懒动、水肿以及中气下陷(内脏下垂)等。

健脾胃补阳虚,才能解决肥胖

正常情况下食物入胃经过初步消化,然后精微营养部分被脾带走,上输给肺。肺朝百脉,通过血液将精微润养五脏六腑。如果脾出现了问题,就会脾失去健运,营养物质全部堆积在身体内形成肥胖。

要解决肥胖,一定要先健脾益气,改变阳虚。常见的中医药材有葛根、红曲、代代花(回青橙)等。

生活调理方健脾补虚

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还要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莲藕、大枣以及各种豆类食物。当然,坚持体育锻炼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除生活规律、按时吃饭睡觉、少吃生冷之外,还要多吃些健脾食物,如莲子、薏米、山药等,多喝水,多吃水分足的水果,如梨、苹果和西瓜等。另外,饭前喝碗清汤,可稀释盐分,也可保持体内水分。

此文是互联网转载内容,本站只进行转载发布,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电话:010-52897673

要减肥,先治脾虚:调理“脾虚型肥胖”,中医有妙招

又到了露肉的夏季,今年的超短裙能遮住肚子上的肉肉了吗?

我们知道减肥有两宝:“控制饮食” “合理运动”,百试不爽,但是总有些人却怎么也瘦不下来,而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器官“脾”了。

在中医的诊断当中,很多肥胖人群的脾胃不太好,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脾虚。所以看中医减肥,很多医生都会先让病人健脾,那么为什么脾虚的人容易长胖呢?

一、为什么脾虚的人多肥胖?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其中运化包括运化机体内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代谢,简单来说,脾主运化就是主管了机体的消化和吸收,当脾出现问题时,消化系统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脾胃虚弱的人容易导致废水留在身体中,自然就会肥胖。

这是因为脾虚的人,体内的体液难以流动,心脏包膜容易产生积液,时间一长,会导致心脏能力弱,而心脏作为血液的泵,当心脏功能降低时,整个身体的活力都会因此而下降,体内的废物自然无法排出体外,久而久之,人就肥胖了。

《素问•至真要大论》就曾提到有关脾虚和肥胖之间的关系,“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所以说,肥胖的人跟脾虚是有很大关系的,那么,脾虚又是怎样形成的?

二、脾虚大多都是“作”出来的

脾虚主要有3大原因。

暴饮暴食

中医认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两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众所周知,日常的饮食主要与胃有直接关系,因为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脏器,而食物要靠脾的运化才能化为精微,滋养五脏六腑,所以如果暴饮暴食,就会导致胃的负担加重,无法及时处理的“烂尾楼”,就会衍生成痰湿,成为体内的废物,同脾就会因此受到影响。

不运动

脾虚的原因之一是不运动,久坐或久卧都会伤及脾胃,最终导致脾虚,从而出现乏力等症状。

这是因为长期的不运动会导致心肺功能下降,机体的血液循环因此变得缓慢,就会出现气血生化不足,体内的废物排出量减少,脾失健运,就会引起脾的功能虚衰,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脾虚。

常发脾气

俗话说,脾气大,脾受伤,中医认为,怒伤肝,而肝的失衡生怒又跟脾虚肝乘有关。

在中医理论中:肝属木,脾属土,肝木克脾土,所以肝气过盛就会导致脾虚。

另外,常生闷气也会导致脾气受损,引起脾虚。

由此可见,脾虚的出现多半是跟自身有关,除此以外,喜爱油腻、辛辣食物的人也容易出现脾虚,而针对脾虚型“肥胖”,不妨试试中医的治疗方法。

三、治疗脾虚型“肥胖”,中医有妙招

上文我们说了,脾虚导致的肥胖,有一个原因就是暴饮暴食,所以减重,首先要从吃入手。

在饮食上注意荤素搭配,尤其是控制肉类的摄入量,当然也不能常年吃素,这样子瘦是瘦了,但营养跟不上。

另外,在吃东西时一定要控制量,食物过多时,不仅会增加胃的负担,也会增加脾的负担。

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暴饮暴食,胡吃海吃或是饥一顿饱一顿都容易伤脾胃,同时生冷油腻的食物要少吃,饮食以清淡为主。

其次,一定要运动。适当的运动对于改善脾虚型“肥胖”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注意不要饭后马上运动,要先给胃部充足的时间消化食物,在选择运动项目时,也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散步、太极、广场舞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可以选择中医药协助减重,例如针灸、药物。脾虚型“肥胖”者可以针灸足三里、三阴交,也可以试试五苓散。《伤寒论》中就有提到,由茯苓、白术、泽泻、桂枝、猪苓组成的五苓散能够治疗水液代谢失常,对治疗脾虚型“肥胖”有一定的效果。

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健康了,身体自然也就健康了。

参考资料:

[1] 侯雅静,陈家旭,宋明,王方方,王亭晔.从脾气虚探讨消瘦或肥胖的形成机理[J].吉林中医药,2017

[2] 耿引循.老年人如何调理脾胃[J].养生保健指南,2016:41.

[3] 佟彤.脾虚肥胖试试五苓散[J].家庭科学,2015:4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