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营养过剩吗(肥胖是营养过剩还是热量过剩)
世界肥胖日 | 肥胖可能不是营养过剩,别再陷入这些减肥误区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8年我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肥胖不仅威胁个体的身体健康,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对后代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然而,在减肥的道路上,许多人却陷入了误区,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华务星辰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徐婷医生,就常见的3大减肥误区进行深入科普,帮助大家走出减肥的误区,迈向健康的生活方式。
误区一:减肥必须“忍饥挨饿”?
提到减肥,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节食。然而,徐婷医生指出,肥胖的本质,往往不是营养过剩,而是营养失衡——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导致代谢紊乱和脂肪堆积 。
许多肥胖人群偏爱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而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摄入不足,导致体内营养物质失衡,出现“隐性饥饿”。长此以往,身体的代谢系统会受到影响,变得缓慢而低效,使得脂肪堆积更加容易。
因此,减肥的关键不是“饿”,而是要吃对营养,让身体获得真正的均衡营养,才能健康地瘦下来。
误区二:掉秤必须“暴力节食”?
为了快速减重,不少人选择极端节食,完全戒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然而,这种做法不仅会让身体变得疲惫不堪,情绪低落,还可能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就会迅速反弹。
徐婷医生提到,这是因为极端的节食方式,会让我们的身体误以为正处于“饥荒”状态,于是启动一系列“自救”措施: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能量消耗,同时疯狂储存脂肪,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很多人在极端节食后,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就会迅速反弹,甚至比以前更重。
因此,减肥不能“暴力节食”,合理的饮食应该是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让身体在舒适的状态下慢慢调整。
误区三:饮食必须“素食主义”?
还有人为了减肥,干脆变成“素食主义者”,以为不吃肉就能瘦。但徐婷医生指出,这种做法同样不可取。肉类中的蛋白质是减肥的“黄金营养素”,它不仅是维持生命的重要营养,还是肌肉生长的关键。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反而更容易发胖。此外,蛋白质还能提供强烈的饱腹感,减少不必要的零食摄入。
因此,减肥不是简单的“不吃肉”,我们可以选择吃优质蛋白,比如鸡蛋、鱼、瘦肉、豆制品等,帮助我们达到减肥目标!
针对如何科学减肥,徐婷医生推荐了华务星辰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相关精准检测服务。这些检测可以帮助我们精准地了解自身的营养状况,找到减肥的“关键密码”。例如,肠道菌群平衡与否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营养吸收、代谢以及免疫功能。通过肠道菌群健康检测,我们可以针对性地调整饮食结构,改善肠道菌群平衡。
徐婷医生提醒,吃饱吃对才能健康地瘦下来。在这个世界肥胖日,让我们一起告别错误的减肥方法,让减肥之路更加科学、健康、高效。
通讯员瞿嫦虹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世界肥胖日:专家提醒儿童肥胖也属于营养不良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专家表示,儿童肥胖属于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会直接影响身心健康,需从观念、饮食、运动等方面介入。
“近年来肥胖发病率显著上升并呈现低龄化趋势,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一些人认为小孩肥胖没关系,长大自然会瘦下来,这是误区。”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疝与减重诊疗中心主任李晓峰介绍,儿童长期处于肥胖状态可能导致青春期性发育问题、易患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甚至出现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这些影响可能一直延续到成年。
青海红十字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支永发说,儿童肥胖也是营养不良,孩子超重、肥胖是总能量摄入过多、饮食结构失衡导致的,影响儿童肥胖的因素还包括遗传、运动不足、压力与应激等多方面,“肥胖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身材问题感到自卑,继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专家表示,儿童肥胖的治疗主要有生活方式干预、心理行为干预、药物治疗等,饮食行为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点,儿童肥胖防控要把好“入口”关,选择相对低脂、低糖、适量纤维素的饮食策略;尽量减少加餐,参照“间隙性饮食”,保证夜间空腹时间;减少快餐食品,进食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屏幕时间”进食 。
“要构建科学的饮食观念,如果已经出现超重、肥胖并通过饮食运动仍难控制体重的儿童,应选择医疗手段介入,进行专业的医疗检测早诊早治。”李晓峰说。(记者张子琪、央秀达珍)
头发一天不洗就出油?终于知道原因了
是你吗?
头发洗完,一天就很“油”
晚上刚洗的头,早上就“油”了
一天不洗,头发就打绺
这“油头星人”还有救吗?
一起来学习
为什么
你的头发比别人更“油”?
头皮分为三层,由外向内分别为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头皮的生理特征和机能主要取决于头皮表皮以下的毛囊和皮脂腺。
1.和人体代谢相关
和人体代谢相关头皮的健康状况与人体的基础代谢密切相关。一些肥胖和营养过剩人群,有高血糖、高血脂等问题,此时还需要调整血糖、血脂。
2.遗传油性肤质
遗传油性肤质油脂分泌受遗传的影响,如果是与生俱来的油性皮肤,基因决定了皮脂腺的产油能力。油性头发的人刚洗完头,头发会很快又会变油。
3.某些疾病原因
某些疾病原因短时间内头发掉得多,可能存在营养问题,如缺铁、缺维生素等。
脂溢性皮炎也会导致出油较多,还表现为头皮起红斑或小丘疹,头皮上的鳞屑是油腻性的,长小颗粒,瘙痒,头发油腻、干枯,甚至会脱发。
4.有些发质显得油
有些发质显得油发量较多或头发较卷,头皮出油后,油脂不容易附着在头发的表层,不会显得那么油。头发比较细软又较直的人,更易显得油。
5.年龄和性别因素
正处于青春期或青壮年阶段,头皮容易出油。同样是受雄激素影响,男性普遍比女性更易出油。不过女性在孕期和经期时,皮脂产量可能会较高。
6.此外,熬夜、作息不规律、心理压力大等因素,也可能也会加重头皮出油。
如何告别“油头”的烦恼?
01 控制洗头频率
频繁清洗头发
会使头皮油脂减少
皮肤代偿性增加油脂分泌
使头皮更油腻
产生恶性循环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洗头频率↓
油性发质:1到2天洗一次头发比较合适。
中性发质:如果头发出油不多,2到3天洗一次头发比较合适。
干性发质:3到4天洗一次头发比较合适。如果头皮和头发很干燥,头发又较长,可根据情况间隔更长时间。
02 选对洗发水
有些控油洗发水清洁力很强,虽然清洁效果比较好,但可能会过度清除正常皮脂,破坏头皮皮脂膜和皮肤屏障,使头皮水分丢失、酸碱环境被破坏,导致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可能出现越洗反而越油的情况。
每周可以使用酮康唑洗剂、硫化硒洗剂洗头两次,能有效去除头皮油腻。
03 调整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
多吃水果、粗粮、蔬菜
少油少盐少糖,饮食清淡
保持精神舒缓,少熬夜
会大大减少皮脂分泌
温馨提示:如果除单纯头皮出油外,身体出现了其他不适,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皮疹、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大便性状改变、反复腹泻等。此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医。
关于洗头,来学这5招!
1 洗头水温控制
洗头的水温不宜太烫,洗头时用指腹轻轻按摩头皮。头发上的静电会破坏我们的发质,应适当使用护发素减少头发的静电反应。
2 先湿发or先梳头?
先梳头发再洗头。
建议头发湿润的时候不要梳头,因为头发的毛鳞片遇水湿润之后会张开,这个时候梳头发容易损伤发干,造成头发粗糙、干枯,容易引起静电。
3 先用护发素or洗发水?
先用洗发水。护发素的作用是加速关闭毛鳞片,先用护发素其实没啥用,反而可能让清洗效果不好。
用洗发水的时候,注意看成分表里有没有起泡剂。如果有起泡剂,最好先揉搓出泡泡再抹在头发上,直接接触皮肤可能有损伤。
有的药妆类洗发水是没有起泡剂的,搓不搓出泡泡就不重要了~
4 早上洗头还是晚上洗头?
都可以,但是要遵循一个原则:早上洗不要着急出门,晚上洗不要着急睡觉。
当我们的头发处于湿润状态时,头发上的毛鳞片是打开的。如果早上洗完头发没吹干就着急出门,空气中的灰尘、有害物质容易进入头发,损伤发质。
晚上洗完如果没吹干头发就睡觉,头发还处于湿润状态,很容易滋生细菌。
5 自然风干or吹干?
不建议自然干,最好吹干。吹头发之前,先用干发巾尽量吸掉头发表面的水,再用冷风档吹干头发。
吹风机的温度不宜太高,离头发不宜太近,不宜固定对着一个地方吹。
“油头星人”们学会了吗?
跟着本篇文章试试吧~
转自:南京发布
来源: 平安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