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附地黄丸 肥胖(桂附地黄丸这么大怎么吃)
巧用桂附地黄丸,可以吸干身体99%的痰湿、寒湿,无湿一身轻!
大家好,我是中医黄威。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桂附地黄丸这个中成药。
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它作为地黄丸家族中的一员,有着滋阴补肾的功效;
搭配得当,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清理掉身体里的痰湿、寒湿,还能帮助我们有效减肥。
今天就一次给大家讲清楚:
一、桂附地黄丸搭配逍遥丸
如果你平时畏寒且咳痰频频,伴尿频,特别夜间多次起床排尿,舌质淡白,舌边膨胀。
这是因肝郁气滞致肾阳气化功能减弱所致;
应该以疏肝解郁,温补肾阳为主要调整方式。
可考虑桂附地黄丸 逍遥丸,两者相辅相成,具有舒肝强脾,活血调经之效。
二、桂附地黄丸搭配二陈丸
如果咳痰多,兼有胃肠不适症状;
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大便黏稠不易冲洗、四肢沉重、疲惫乏力、舌苔白厚腻、舌体肥胖、舌边有齿痕等症状。
这多是因脾肾阳虚引发身体积聚痰湿,需化痰湿,温补肾阳。
可考虑桂附地黄丸 二陈丸,二陈丸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的功效。
肥胖者很多是因为肾阳不足导致水液代谢差、痰湿内蕴堆积脂肪,
二者联用,能改善代谢、消除痰湿,从而辅助减肥。
三、桂附地黄丸搭配参苓白术散
如果你平时口内粘腻,食欲不振,易腹泻,大便稀溏,面部油腻,身材臃肿;
并伴有腰膝酸软、四肢冰冷,舌中裂纹明显,舌根凹陷。
这种多是由于脾胃阳虚,寒邪入侵所致,需健脾祛湿,温补肾阳。
可考虑桂附地黄丸 参苓白术散,升阳化饮、健脾补肾。
桂附地黄丸可温补肾阳,增强机体的温煦和代谢功能。肾阳得补,能助力水液运化。
参苓白术散能健脾祛湿,改善脾胃功能,使水湿运化正常。
肥胖之人多有脾肾不足、水湿内停的情况,
二者合用可增强脾肾运化,减少痰湿积聚,辅助减肥。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
白胖是阳虚,黄胖是痰湿,黑胖是血瘀,一个中成药,和肥胖说再见
以中医的角度看,虽然同为肥胖,但每个人的胖,原因各不相同,就比如,白胖和阳虚有关,黄胖和痰湿有关,黑胖则和血瘀有关,所以,要想把全身的肥肉减下来,一定要对症用药。
一、阳虚和白胖
阳不足,则寒气盛,寒气一多,自身的“脾阳”最先就会受到损伤,它是帮助我们消化的主力军。它一受损,该吸收的不能吸收,该排泄的不能排泄,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就会都变成废物垃圾堆积在体内,慢慢的身体就会越来越胖。
白胖的主要症状:白白胖胖的,皮肤发白,并且胖的比较匀称;平时比较怕冷,手脚冰凉;腰以上怕热,腰以下的部分其实是凉的;精神差,容易疲乏;小便清长,夜尿多;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
中成药推荐:桂附地黄丸,具有补肾温阳,提升体内阳气的作用。
二、痰湿和黄胖
一般是因为痰湿困脾,导致脾功能受损,脾的消化功能变差所造成的。
白胖的主要症状:体型肥胖,面色发黄;头上、脸上经常出油;平时总觉得四肢困重;头脑昏沉不清醒,一天到晚犯困,想睡觉;有时还气短,乏力,胸闷心慌;男性伴有阴囊潮湿,女性多有白带瘙痒异味等情况;舌苔厚腻,发黄。
中成药推荐:香砂六君丸,具有健脾祛湿,理气化痰的作用。
三、血瘀和黑胖
当瘀血堵在血管里,会让血液流动变慢,黏稠度增加,从而让血管变硬,血脂变高,不仅会造成肥胖,还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黑胖的主要症状:大肚子,身体比较肥胖,但摸起来比较硬;脸色发黑,尤其在脖子周围,黑的更明显;皮肤干燥粗糙;身体其他地方常莫名的出现淤青或者疼痛;记忆力差,容易失眠。
中成药推荐:血府逐瘀丸,可以清除体内瘀血,降脂减肥。
来看一则门诊医案:
患者女性,158cm的身高,却有150多斤,肥胖好几年了,面部、头发爱出油,身体沉重疲乏,不想动,嗜睡,胸闷气短,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平时消化不好,总是腹胀,有时候还嗳气,我看她的舌苔又厚又黄。
辨证她为脾虚痰湿气滞型肥胖,治疗原则要健脾祛湿、化痰理气。
拟方:香砂六君丸加减化裁。
组成:白术、茯苓、党参、陈皮、半夏、木香、砂仁、炙甘草、薏仁、山药等。
患者服用了一个月,全身都轻松舒适不少,出油的情况大大改善,体重掉了13斤,胸闷气短好多了。原方续服,患者坚持了快四个月,期间饮食清淡并且增加了运动,最后整整掉了50斤,不适症状都消失了,患者和刚开始来减肥时简直判若两人。
中医提示:个人体质不同,肥胖证型也不一样,减肥前建议先找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
年少过于放纵,别用桂附地黄丸,后果严重,教你一招效果翻倍!
大家好,我是中医张晓娜。
都说男人40才是花刚开的时候,但是要怎么看了,很多人在年少的时候就把“精华”过多消耗了,身体急剧下降,那体内没有精华去养这朵花,“花逐渐掉落”,身体出现肾阳虚,甚至腰膝腿软,下肢也会发凉,甚至出现尿频尿急,阳痿早泄,那在这个时候很多的人就会去买“肥料”来养这朵花,那桂附地黄丸便是那“肥料”,听我一句劝,越是这个时候,就不要的乱用药!
因为在肾阳虚后不能运化水湿,时间就久了造成痰湿,以至于舌头伸出来,舌苔厚腻发白,而且舌根的地方更加的厚腻,而且痰湿也会阻碍气机的运行,时间久了手脚麻木等问题,还会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也不成形等脾胃问题,所以直接用桂附地黄丸,不仅没有效果,还会上火,今天教你一招效果翻倍
先二陈丸清理痰湿,后桂附地黄丸脾肾同补
二陈丸千古化痰第一方
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半夏,可以把痰湿化掉,还可以降逆和胃止呕,针对脾肺两脏,化痰效果更加突出。
中医上有句话叫“治痰先治气,气顺痰自消”,气运行起来了,痰湿就更容易化掉。而陈皮,能化痰,也能行气。茯苓,既能健脾、恢复其运化之功,又能把停聚在中焦的湿气排出体外。切断了“生痰之源”。炙甘草调和诸药;往往身体肥胖、腹部肥大、痰多、面部和头部油脂分泌旺、四肢无力沉重、经常头晕眼花、胸闷气短、舌头上有明显的齿痕印、舌体胖大等也可以参考
所以当痰湿被清除后,就不会阻碍气机的流动,我们体内原本堆积的垃圾和废物也就可以被排出体外,旦身体内的痰湿被清除,气血运行也会变得顺畅
桂附地黄丸
方中以肉桂、附子。二药合用,补肾阳之虚,助气化之复,肾为水火之脏,内有阴阳,且阴阳互根互用,若单纯补阳而不顾及阴,那阳没有地方附着,就不能发挥温升之能,所以用熟地黄滋补肾阴,配伍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4味药补肾填精,温肾助阳;
茯苓、泽泻利水渗湿,牡丹皮进入血分而活血祛瘀,所以以宣泄肾浊,行水利尿为主几味药合用,助阳以化水,滋阴以生气,利水活血以通阳,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这样脾肾都一块补了!
以上药物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不要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