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肥胖率(全国人口肥胖率)
最新调查:6亿中国人超重和肥胖,成人中该群体比例首次过半
【最新调查:6亿中国人超重和肥胖,成人中该群体比例首次过半】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最新数据,目前中国的成人中已经有超过1/2的人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岁)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这是全国性调查报告中首次出现超过1/2这样一个数字。同时,1/5(19%)的6-17岁儿童和青少年、1/10(10.4%)的6岁以下儿童存在超重或肥胖。按照绝对的人口数来计算,全国已经有6亿人超重和肥胖,这个数字在全球是第一位。近日,《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发表了中国肥胖专辑( Obesity in China Series)。目前该专辑上线了两篇文章《中国肥胖流行病学和决定因素》以及《中国肥胖临床管理和治疗》。专辑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潘安教授在对《柳叶刀》解读时作出上述表示。(澎湃新闻;CK)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国家卫健委:我国超50%成年居民超重肥胖
来源:@央视新闻
【国家卫健委:我国超50%成年居民超重肥胖】今天,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介绍,#超重肥胖成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①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超50%,②6岁-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③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达10%。专家呼吁,应由专门的机构牵头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强化超重肥胖防控。
中国成人肥胖率16.4%,你有身材焦虑吗?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杜海燕 卫瑶 徐雪晴
今天(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目前,肥胖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肥胖协会最新发布的《2023年全球肥胖地图》显示,到2035年,全球将有超过40亿人属于肥胖或超重,占全球人口的51%。
你为自己的身材而感到焦虑吗?
澎湃新闻一项问卷调查中发现,973份有效回答中,只有一个人回答“完全不焦虑”。尽管按照国家卫健委的标准,身高 173公分、体重75公斤的他属于偏胖人士。
我们依据受访者参与答题过程中,对不同选项背后所赋分值计算加总,计算出他们各自的身材焦虑等级。
剩下的972人,大部分处于轻微焦虑和比较焦虑当中。随着体重的上升,他们对身材的焦虑程度也更深。
相比男生,
女生更容易嫌自己胖
BMI,身体质量指数,等于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这个概念被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用作肥胖和健康状况的评估标准。
在中国国家卫健委2013年的标准里,成年人BMI指数的正常值范围是18.5~23.9。大家在体检时,也常常会据此被评为肥胖、偏胖、健康、偏轻等等级。
但是,这套标准跟人们的想法有许多差距。
我们根据受访者自行填写的身高、体重数据,折算出BMI指数,再与每位受访者的自评价题答案进行对比,中间有不少错位。
在统计数据中,一位身高162公分,仅有84斤的90后女生,无论是国家卫健委的评判标准,还是大众“体重不过百”的评判尺度,她都属于偏瘦的状态。但当我们询问“你认为在大多数人眼里,自己的身材是如何的?”的时候,她的自我评价是偏胖的。
这样的认知反差在身材匀称者身上尤为突出,将近四成的身材匀称者,觉得在别人眼中自己是微胖人士。
进一步观察男女对比,有47% 身材匀称的女生自认为偏胖,而身材匀称的男性只有 18% 觉得自己还有点胖。
高矮胖瘦,
各有各的身材困扰
细究哪些部位最令人不满意,腰、腿、手臂是受访者自评价里最困扰的部分。
当具体到不同身型的人群时,他们想要调整的身体部位就略有不同。偏瘦者更多对胸部、肩部感到不满,偏胖者则想要改变自己“虎背熊腰”的状态。
至于明明身材不胖也不瘦的人群,他们则对自己的手臂、腹部和大腿比较苛刻。
日常生活中的凝视,
沉淀出了身材焦虑
在我们的调研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经有过身材被歧视的经历。
随着身材的加码,他们所承受的负面评价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据统计,相比身材偏瘦者,一位身材偏胖者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身材羞辱的概率增加了13%。
不仅如此,这些身材羞辱的伤害,可能更多来自身边最亲近的人。来自亲戚、亲密伴侣、朋友、同学等的无心言论,可能在无形中会刺痛到他们。
偏瘦的人更容易受到亲戚的“关怀”,而偏胖的人不仅会更多遭遇的亲密伴侣的身材羞辱,还要承受更多陌生人的身材挑刺。
美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漫画腿、蝴蝶背、直角肩、A4腰、蜜桃臀等等,真的就是定义大家身材好坏的唯一吗?
或许,我们需要更多地审思,增多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与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