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董氏奇穴治疗肥胖(董针治疗肥胖症)

云南中医 0
文章目录:

董氏奇穴足三重穴治疗各种肿瘤的临床运用

足三重穴位于七七部位,是董氏奇穴治疗各种肿瘤之要穴,对治疗脑部肿瘤极有效,具有醒脑提神、活血化瘀之疗效,郑老师常述:三重穴为“聪明穴”。在实际临床也常用于甲状腺肿大、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病症,尤其对一些良性肿瘤均有显著效果。

当今社会人们谈瘤色变,将肿瘤和癌症列为世纪绝症。董氏奇穴针灸为中医针灸学中的一大流派,用穴思路符合古典中医理论。今天我将足三重穴治各种瘤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足三重穴的位置:

足三重穴(指一、二、三重三个穴)在董氏奇穴之精华部位。一重穴、二重穴、三重穴同下针(即所谓倒马针),为治上述各症之特效针。

(1)“七七部位”即小腿部位。“七七部位”的穴位临床上常用于全身机能之调整及脏腑症候群之整体治疗,效果迅速而显著,常两三针并用。

(2)一重穴:足外踝骨尖直上三寸向前横开一寸(向阳明胃经方向)。二重穴:一重穴直上二寸。三重穴:一重穴直上四寸。

二、董氏奇穴三重穴主治病症:

董氏资料记载三重穴主治:脑(癌)瘤,脑性麻痹,脑膜炎,脑震荡昏迷,甲状腺肿大,扁桃腺炎,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乳痛、乳瘤、乳房小叶增生、食道癌、舌下腺癌,脾脏肿大,腹膜炎。除治上述各症特效外,尚可治脾发炎、脾肿大、脾硬化(脾病用针以右边为主)等症极效。

本穴有活脑部血液循环及祛风化痰之功效,治中风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及脑性麻痹均有极大功效。

本穴治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睡中咬牙及肩臂手腕痛亦有殊效,皆与祛风化痰有关。

三、足三重对甲状腺癌临床运用:

(1)甲状腺癌的形成

中医-甲状腺癌之脾虚痰盛型,表现为应种不痛,形体肥胖,神疲乏力,胸闷腹胀,纳食减少,或便溏,带下清稀,舌体胖大、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细。

中医-甲状腺癌之气郁痰阻型,主要表现为:颈前瘿肿,可触及结节,质软不痛,颈部胀感,胸闷不舒,精神抑郁,颈前乳胀,或伴乳房亦有结节肿块,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中医-甲状腺癌之气郁痰阻型痰瘀互结型,表现为应种质硬经久不消,伴胸闷、纳差,女子可有月经不调,经色紫暗或伴有血块,舌淡或淡紫,或有瘀块,苔白薄或白腻,脉弦细或涩。 

中医-甲状腺癌之无症状型,这种类型瘿囊肿大,而且往往是无意中发现或他人发觉无任何自觉症状,舌脉无异常。

(2)甲状腺癌运用主穴:

三重穴、内关、足千金、足五金、外三关

(3)三重穴治疗甲状腺癌的案例一则

案例一:张某,女,年龄42岁,甲状腺癌两年多。

一次机缘曲靖组织共修,经朋友介绍到现场体验,患者和我叙述有甲状腺,根据症状第一次帮她针灸:足三重穴、上三黄,内关,间使,三叉三,留针半小时后她觉得颈椎一周很舒服,后又接连针灸上述穴位加中九里、七里穴、足五金、足千金,在足三重和耳背点刺放血一次,总共调理三天,感觉全身气机通畅,结节部位明显减少,因为效果明显患者信心大增,我建议她自己报名参加学习,通过两天的学习,回家每天给自己针灸一个月后到医院检查,甲状腺区域的结节减少三分之二,(患者后来和我说其实她是甲状腺癌,本来医生要她11月份做手术的),医生都不敢相信,问她吃了什么进口的好药,怎么会好的这么快,听到医生这么说就更加坚定了信心,每天都没有间断过给自己针灸,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一定会完全康复的!

四、足三重对乳腺纤维瘤的临床运用

(1)乳腺增生的形成

乳腺增生主要是由于气血亏虚,肝郁气滞所致,一般药物很难根治,西医没有特效药。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有许多有效意见建议:可以医生指导下,口服逍遥丸和乳癖消或者外敷中药乳腺安康来治疗,同时也要调整心态,放松心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但不要让自己过于疲劳,最好每三到六个月去医院检查彩超一次,以及时关注病情。

(2)乳腺增生运用主穴:

足三重、内关、驷马三穴、门金

(3)足三重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案例一则

案例一:于某,女,年龄39岁,乳腺增生五年。

患者主诉:之前在单位上班所有作息时间和饮食都很规律,五年前辞职和朋友一起创业,作息时间和饮食几乎都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心情比较郁闷,长期累计,在2015年查出豌豆大小的乳腺纤维瘤,因为没有痛感,所以没关注,2016年检查乳腺开始疼痛,检查纤维瘤有所增大,有病乱投医,也通过很多治疗方法无效,经朋友介绍了解了通过针灸治疗,很怕针的我第一次针灸就不痛了,一次机缘我参加了董氏奇穴郑老师的课程,学习后天天坚持给自己扎:足三重、内关、间使、重子、重仙、驷马三穴、外三关、门金穴,循环交替扎了一个月,学长帮我点刺放血足三重、肘弯、足阳明胃区,乳腺到现在没有痛过,乳腺纤维瘤明显软了小了。

五、足三重对子宫肌瘤的临床运用

(1)子宫肌瘤的形成

子宫肌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因七情内伤、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而成。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肌瘤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量较正常子宫肌组织多。提示子宫肌瘤的发生与长期的雌激素含量过高导致内分泌失调有关。同时激素代谢受高级神经中枢调控,故神经中枢活动对促进本病也可能起很重要的作用。另外,细胞遗传学研究显示,部分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的异常所以建议采用可取得不错的效果。

子宫肌瘤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

(一) 偶见于初潮后妇女,多见于中年妇女,绝经后部分肌瘤多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但是不能自行消除;

(二) 肌瘤多并发子宫内膜增生;

(三) 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可分泌雌激素)患者常合并子宫肌瘤;

(四) 妊娠时雌激素水平增高,肌瘤多迅速增大;

(五) 外源性雌激素可加速肌瘤生长。

易发人群:

与十几年前相比,子宫肌瘤越来越青睐三四十岁的中年女性,特别是未育、性生活失调和性情抑郁这三类女性。

第1类:未育女性提前进入更年期

女性一生原始卵泡数目有限,排卵的年限约有30年。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激素作用,卵巢暂停排卵,直至哺乳期的第4~6个月才恢复,卵巢由此推迟了一定数量的排卵,有生育史的女性要较晚进入更年期。而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时有效保护,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子宫肌瘤就是其中之一。权威研究表明,女性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过程,能够增加10年的免疫力,而这10年的免疫力,主要针对的是妇科肿瘤。

第2类:性生活失调影响子宫健康

传统中医学讲,子宫肌瘤归属于“症瘕”(肚子里结块的病)范畴。而“症瘕”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气血失调有关。中医讲解“症瘕”:妇人为性情中人,夫妻不和,势必伤及七情,七情内伤,气机不畅,气血失调,气滞血淤,淤积日久,则可为“症瘕”。可见,夫妻间正常的性生活刺激,可促进神经内分泌正常进行,使人体激素正常良好地分泌,而长期性生活失调,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乱,导致盆腔慢性充血,诱发子宫肌瘤。

第3类:抑郁女性多发子宫肌瘤

中年女性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精神压力,易产生抑郁情绪。而伴随着绝经期的到来,女性开始出现“雌激素控制期”。在这个时期中,女性自身的抑郁情绪,很容易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且作用加强,有时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同样是子宫肌瘤产生的重要原因。

中医讲情绪对子宫肌瘤的影响时提到:“气滞,七情内伤,肝失条达,血行不畅滞于胞宫而致,表现为下腹痞块,按之可移,痛无定处时聚时散,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子宫肌瘤运用主穴:

足三重、重子、重仙、妇科、还巢、门金

足三重治疗子宫肌瘤案例一则:

张某,女,28岁,患多发性子宫肌瘤两年,常年手脚冰凉,在医院医生建议做手术,她本人不太信任西医的方法,经朋友介绍找到我,根据症状给她针灸足三重、内关、重子、重仙、妇科、还巢、上三黄、三阴交、门金,艾灸关元、气海、八髎穴,几组穴位轮流针灸八次,到医院做CT检查好了90%,后又持续针灸五次检查已完全康复。嘱咐患者不要吃寒凉食物,多做艾灸,注意调整情绪。

六、对足三重穴治疗机理的探讨:

1、按解剖位置分析:资料记载三重穴的解剖位置是外侧腓腹皮神经、心之分支神经、肺之分支神经、脾神经。

2、对称部位及对称穴位理论:推拿学认为人体的对称部位或穴位可治疗同一种病:如左肩与右肩、左手与右手、左胳膊与右胳膊、左腿与右腿、左足与右足,大腿对上臂(大胳膊)、小腿对小臂(前臂)。左右合谷穴,左右足三里穴,左右三阴交穴,百会对会阴,肩井对涌泉,手指对脚趾,手掌跟对脚跟。

董氏奇穴疗法是董氏先祖依据《黄帝内经》岐黄之术,在继承神医华佗刺络神针的基础上,独创的神奇针灸技术。内容博大精深、却浅显易懂!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仁人福厚,鄙禄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几针下去,痛感缓解!囊肿都消失啦……

我的故事】

寻常好故事,最是动人心。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马桥镇推出“我的故事”系列报道。在这里,参与闵行建设发展的新老马桥人将以第一视角,娓娓讲述他们的故事。

他们中有城市建设者、科技创业者、教育工作者,也有平安救火英雄、公益“民星”、文化传播使者……他们很平凡,却又不平凡。他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默默奉献着,用热情绘制城市温暖画卷,用耕耘创造着城市发展的新高度。

“马桥”对我来说其实并不算陌生,由于丈夫在航天城供职,2017年4月,我从熟悉的普陀区中心医院来到了闵行区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如今,我已经在马桥度过7个春秋了,夸张一点说,马桥的一草一木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这里是我最美的“家”。

把优质中医诊疗送到居民“家门口”

来到马桥后,我参加了闵行区中医社区师带徒项目,有幸跟师龙华医院中医妇科专家付金荣主任医师和中医乳腺科专家叶媚娜主任医师,分别学习海派蔡氏妇科陈氏乳腺外科,与此同时,自学董氏奇穴舒氏针灸。这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适合治疗痛症,比如颈肩腰腿痛等,具有取穴精、用穴少、见效快、左病取右、上病下治的特点,穴位一般在四肢末端。

记得有位左肩疼痛的张阿姨,针灸时我在右侧小腿扎了3针,指导她活动左肩的同时不断行针,2分钟后张阿姨的左肩就抬起来了,30分钟后拔针疼痛减轻七八成。

还有位长年干活导致不能弯腰的孙老伯,听说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效果不错后也前来尝试。我给他左手扎了2针,指导他做弯腰直起的动作,一两分钟后孙老伯的腰就弯下去了,且痛感明显减轻。

董氏奇穴,对于驱走抑郁、改善精神状态也有一定的作用。读初中的小范因为抑郁症在家休学2年,他母亲在我这里就诊体验良好,把孩子情况告诉我后,就把小范从老家接到上海看病。中药和针灸治疗及心理开导3个月后,小范再拾笑容,重返校园。近两年陆续接诊了因抑郁症导致影响学习、自残、闭经、失眠、肥胖的小患者,也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疗效。

工作至今,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我主持、参与过5项课题项目,还和同僚共同成功申请了一种中医用便携式智能穴位按压装置、一种中医用针灸针套装、一种低痛感采血用可调节强度的快速刺血笔这三项专利,可以说收获满满。

如今,对于常见的内科病症,我还会运用国家非遗舒氏针灸结合中药,临床效果显著。舒氏针灸以温补气血,升举阳气,恢复人体气机的左升右降为基础,并根据患者的病症进行辨证选穴,不少患者针灸一次就感到身体很轻松,对针灸反应比较灵敏的患者甚至感受到脊柱发热,阳气输布全身。

我印象最深的一位患者是夏老伯。他在腹部CT检查发现肝血管上长了一个3.5厘米的囊肿,他想保守治疗。经人推荐找到了我,体格检查发现他双腿几乎全部乌黑,行走吃力,双腿发困,于是我采用中药、针灸加放血的疗法。双侧小腿放血6次后,夏老伯再复查,肝囊肿居然逐渐消失了

还有一名患者王女士,她卵巢功能受损,近两年月经提前七八天,每日小腹坠胀不适。有一天身体实在不舒服,就来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那天当场我就为她扎暖宫针,缓解了她的疼痛。用患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感觉一股热风在小肚子里一直打转”。针灸7次以后,王女士月经变得准时,也没有坠胀感,人也开朗了许多

让社区成为中医药服务主阵地

七年时间里,找我就诊的患者从马桥镇居民发展成跨区、跨市,甚至是跨国的,由于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一些共通的健康疑问,加上不想让患者跑空,我便组建了自己的门诊患者群,每逢月底就把自己下个月的排班表公布在群里,方便居民在群内预约看病时间。若居民不便去医院,还可以在群里求医问药,我会一一回复,也作为案例给群里其他患者当个健康提示。

2023年,闵行区打造24个标准化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并通过“龙华—闵行”中医医联体平台,持续打造系列中医专科专病学习群,因此我每周一、二、三、五会在马桥镇元景苑社区卫生服务站坐诊

每天的工作量相当大,上班时间是8点钟,我先给等待在治疗室的患者扎上针,交由护士看护到限时拔针,然后再到旁边开始坐堂把脉开药开单。等换下一波患者,我又奔回治疗室给患者做针灸、定向给药、埋针、埋线等中医治疗。

这样的工作节奏下,我一天大概看50个病人,其中新患者占到五六成左右,差不多一半是我的老患者,也多为马桥本地人。大家因为治疗,相处得像朋友一样,诊疗时说说笑笑的,聊聊本地趣事,就诊时间过得很快,大家都很开心。

下班后,我的患者群消息也是此起彼伏。白天我忙着进行各种中医治疗,只有午休和晚上才有时间回复患者。现在来找我看病的人中年轻患者逐渐增多,随着微信好友数量的增加,眼下我的3号门诊患者群已经有140多人了。

人们常说“医者仁心”,对我而言,患者的信任是我从医以来最大也是最珍视的动力。我也希望尽我所能,最大程度减轻他们的病痛。来马桥这么多年,我时常会收到患者的锦旗。有时,远在澳大利亚的患者还开玩笑问我什么时候能去澳大利亚开诊所。每次听到这些,心里总是暖暖的,很动容,其实我真的只不过是做了分内事。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用心去治疗,我们就能为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我更相信,未来中医文化在马桥也一定会收获更多的“粉丝”,守护大家的健康,让马桥成为一个健康长寿之城。供稿:马腾平

编辑:赵若楠

初审:高淑婷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关注打鼾一族”大型义诊活动|打鼾通常不是病,严重起来要人命!

打鼾,在平常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以这么说:普遍民众会认为一躺下就开始打鼾,是一种睡眠质量好的表现。那事实真是如此吗?

打鼾就是睡得好吗?

不可否认的是,人在熟睡的时候,肌肉处于一个比较放松的状态,确实有影响到呼吸道通畅而形成打鼾。但是若鼻咽部通道变得十分狭窄,影响通气的情况下,很可能影响睡眠的连续性,从而影响睡眠质量。所以打鼾并不一定就是睡得好的表现。

打鼾是一种疾病吗?需要处理吗?

通常来说,单纯的打鼾并不是一种疾病。某些长期打鼾者或是打鼾严重的人,往往会出现呼吸不足或暂停,就很可能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疾病——“睡眠呼吸暂停”(OSA)。

研究表明,未经治疗的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死率比普通人群高3.8倍。我国OSA高血压患病率为49.3%,而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OSA患者占83%,治疗OSA对这部分患者血压的下降效果肯定。此外,OSA人群发生中风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4.33倍,病死率是1.98倍。所以OSA是对身体多个系统都会造成损害,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全身性疾病

怎么知道自己是单纯打鼾还是伴有呼吸暂停?

假如在睡眠中被发现打鼾鼾声欠均匀甚至伴有停顿;又或者自己觉得睡眠中反复憋醒,次日白天精神精力不足老打瞌睡;又或是伴有不明原因血压升高、头痛等躯体不适。这些表现就提示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暂停,需要进一步完善睡眠呼吸监测以明确诊断,以便进一步治疗处理。

如果您有以上困扰或任何有关睡眠有关的疑问,欢迎前来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7月19日(周四)的睡眠义诊活动。

地点:广州市荔湾区涌岸街36号(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门诊一楼大堂

义诊专家

杨志敏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羊城好医生。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邓铁涛教授、张学文教授、樊正伦教授。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委员会荣誉顾问、广东省保健协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重视天人相应,因时、因地、因人地进行针对性治疗,运用中药、膏方、针法、灸法、刮痧等中医综合疗法调理各种亚健康状态(失眠、怕冷、疲劳、女士保健等)、偏颇体质状态。

李颖文

副主任医师。广东省针灸学会董氏奇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针灸学会脐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院齐永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擅长:综合运用中医外治法特别用董氏奇穴、董氏放血及脐针疗法调治亚健康状态(失眠、焦虑、心悸、疲劳),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妇科盆腔痛及孕前孕后调理,乳腺增生,难治性头痛及颈椎腰腿痛等。

徐碧云

睡眠障碍科负责人,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治疗师和卫生部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睡眠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第一届青年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中医药结合心理治疗诊治睡眠障碍和精神心理障碍。心理治疗擅长成人个体治疗、青少年个体及团体、父母团体治疗以及婚姻家庭治疗。

麦润汝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治疗师和卫生部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在中西医结合尤其是中医个体处方调治失眠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睡眠、精神心理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侧重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状态的调养。心理治疗上擅长于处理家庭关系、人际交往、个人成长等。

蔡庆豪

住院医师。医学硕士

擅长:运用伤寒论及传统医学治疗各类睡眠障碍、呼吸暂停、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致力于多导联睡眠监测及相关研究。

编辑:查冠琳 责编:宋莉萍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