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湿阻型肥胖特点(脾虚湿阻型肥胖吃什么药)
从爬楼气喘到健步如飞,防己黄芪汤改写肥胖人生
在中医理论里,肥胖的成因与人体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紧密相连,且有着细致的分型。常见的肥胖中医分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脾虚湿阻型:这类肥胖人群多因脾胃功能虚弱,无法正常运化水湿,导致水湿在体内停滞积聚,进而引发肥胖。外在表现常为肢体困重、身体浮肿、舌苔白腻、舌体胖大有齿痕等。李大姐就属于这一类型。
胃肠实热型:主要是由于过食辛辣、肥甘厚味,使得胃肠积热,胃火亢盛。表现为食欲旺盛、容易饥饿、大便干结、口臭、舌苔黄腻等。
肝郁气滞型:多因情绪长期抑郁、焦虑,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症状包括胸胁胀满、情绪波动大、月经不调(女性)、肥胖多集中在腹部等。
脾肾阳虚型: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本,脾阳又依赖肾阳的温煦。当脾肾阳虚时,身体的运化和代谢功能减退,水谷不能充分转化利用,就会形成肥胖。常伴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
《黄帝内经》曾记载 “谷气盛而血脉衰,故善肥” ,揭示了肥胖多由饮食不节制,摄入过多油腻、高热量食物,致使脾胃运化功能不堪重负所致。脾主运化,承担着将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并输布至全身的重要职责。一旦脾虚失运,水谷便无法正常代谢,进而化为痰湿、脂膏在体内堆积。同时,气血运行不畅也会导致痰湿凝滞,加重肥胖程度。
今天就来说说患者李大姐,她身形臃肿,脚步沉重,脸上满是疲惫与无奈,显然被肥胖困扰已久。
示意李大姐坐下,开始详细问诊,从饮食习惯、作息规律,到过往病史,每个细节都不放过。问诊结束后,为她把脉,感受到浮而无力的脉象,按之绵软,如同轻触漂浮在水面的棉絮。接着,我请她伸出舌头,只见舌苔白腻,舌体边缘布满清晰的齿痕,这是典型的脾虚湿盛之象。结合这些症状,我判断李大姐属于脾虚湿阻型肥胖,根源在于体内湿气过重,脾脏运化功能失调,导致摄入的食物无法有效转化为营养被身体吸收,反而堆积成脂肪。
我向李大姐详细阐述了中医对肥胖的认知、不同分型以及她的具体病情,她听得十分专注,眼中满是焦急与期待,迫切渴望找到解决办法。根据李大姐情况开一副防己黄芪汤,这副经典方剂对改善李大姐情况很有帮助。
【防己黄芪汤】
黄芪、防己、炙甘草、白术、大枣、生姜。用水煎服,每日2次。
方中,黄芪,它就像身体的‘能量补充剂’,具有强大的补气固表功效,能让你充满活力,提升精气神;防己好似一位勤劳的‘清道夫’,专门负责将体内多余的水湿排出体外,让身体恢复清爽;白术 是调理脾胃的‘专家’,擅长健脾祛湿,帮助脾胃恢复正常的运化功能,使食物能被充分消化吸收,不再转化为赘肉;炙甘草起着‘协调者’的作用,调和诸药,让各种药材协同发挥最佳疗效;还有生姜和大枣 它们既能散寒养血,又能巧妙地改善药汤的口感,让你服药时不那么抗拒。”
李大姐眼中虽仍有疑惑,但还是选择信任我,决定按方抓药。
再次见到李大姐时,她一进门便满脸喜悦。她兴奋地分享自己的变化:“大夫,喝了您开的药,我现在上楼梯轻松多了,体重也在慢慢下降。” 看着她的改变,我内心充满成就感,随后耐心提醒她,除了坚持服药,还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疗效,彻底摆脱肥胖的困扰。
注意:方剂中没有标明具体克重,因一人一方个体化差异,不可按方照搬,一定要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脾虚湿重人发胖,从湿入手治肥胖
俗话说“十个胖子九个虚”,这里的“虚”通常指的就是脾虚。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能够运化水谷和水液,是消化、吸收和排泄的总调度,可将水谷化为精微物质,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因为饮食无节制、劳累诸多因素的影响,伤及脾气,致使脾的运化功能减退,以致摄入的水谷精微不能转化成能量而运送到身体需要的地方,过多的能量和代谢产物就会积存在体内,转化为痰湿,人就变得肥胖了,体重超标也是免不了的。
脾
虚
从湿入手治肥胖
主要表现:脾虚痰湿过盛引起的肥胖,主要表现为形体肥胖,体重明显超标,大腹便便,胸腹胀满,疲乏无力,肢体困重,不愿活动,动则气短等。
选方用药:健脾减肥汤(黄芪18克,薏苡仁、白术、茯苓、泽泻各15克,车前子、防己、陈皮各12克,厚朴、半夏各9克,桂枝、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服。
调养妙招:控制饮食,选用药膳,加强运动锻炼,按摩中脘、天枢、丰隆穴,矫正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药
膳
中药与食物巧妙结合
药膳是天然中药与食物巧妙结合而配制的食品,它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以传统烹调技术为手段,是中医饮食保健的一大特色。药膳减肥、控制体重行之有效,人们乐于接受,近年来较为盛行,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效方,它主要是利用食物和中药的偏性,辨证调理代谢,达到减肥、控制体重的目的。对脾虚痰湿过盛引起的肥胖者来说,在控制饮食、减少热量摄入的同时,也可选用荷叶粥、冬瓜芦笋紫菜汤、海带薏仁冬瓜汤等药膳健脾养胃,祛湿化痰,进行调养。
荷叶粥
用料有鲜荷叶20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至米熟粥将成时,将鲜荷叶洗净覆盖在粥上,焖15分钟,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再稍煮片刻,加入白糖搅匀,使其完全溶化即可。用法为每日2次,分早晚餐温热服食。
冬瓜芦笋紫菜汤
用料有冬瓜、芦笋各250克,紫菜50克,葱段、生姜末、食盐、麻油各适量。先将冬瓜、芦笋加水煮沸,再放入紫菜、葱段、生姜末、食盐稍煮,加入麻油搅匀即成。用法为每日1次,随量食菜饮汤。
海带薏仁冬瓜汤
用料有海带30克,生薏苡仁15克,连皮冬瓜150克。将水发海带洗净切丝,生薏苡仁淘洗干净,冬瓜洗净切成小块。把海带丝、生薏苡仁、冬瓜块一同放入锅中,加入清水适量,共煮成汤。用法为每日1次,吃海带、冬瓜、薏苡仁,并喝汤。
按
摩
动动手指
对脾虚痰湿过盛引起的肥胖者来说,也可动动手指,通过按摩中脘、天枢、丰隆穴,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渗湿利水,改变脾虚的状况,恢复其正常运化功能,以达到减肥、控制体重的目的。
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在肚脐上4寸处。从剑突到肚脐连一条线,取其中点,就是中脘穴。中脘穴具有强健脾胃,补益中气,以及和胃气、化湿滞、理中焦、调升降等多种作用,是治疗脾胃病的“专家”,凡脾胃虚弱、胃胀胃痛、食欲不振、嗳气反酸、腹痛腹泻等,均可通过中脘穴来调养。
天枢穴
在肚脐旁2寸处,左右各一。天枢穴为胃经的要穴,同时也是大肠经的募穴,是阳明经气所发之处。天枢穴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之功效,能治疗调养诸如胃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月经不调等多种病症。天枢穴所在的位置从解剖上来讲刚好对应肠道,点按天枢穴还可增加肠道的良性蠕动,对保持大便顺畅很有帮助。另外,天枢穴还有较好的减肥瘦身作用,针灸减肥时天枢穴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自己针灸是不现实的,可采取自我按摩的方法,每天按摩天枢穴,也能达到一定的减肥瘦身效果。
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的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处。丰隆穴属于胃经,是胃经上的络穴,又联络脾经,可调理脾胃两大脏腑的功能,有很好的除湿祛痰效果,能健脾化痰、和胃降逆,是健脾除湿化痰的要穴,可用于调理头痛、咳嗽、痰多、胸闷、眩晕、便秘等多种病症。
#
按摩手法
按摩中脘穴时,用左手手掌或右手手掌以中脘穴为中心,顺时针方向对上腹部进行旋摩100次,再逆时针方向旋摩100次。按摩天枢穴时,以左手和右手中指指腹分别对两侧天枢穴进行按揉,时间为2~3分钟。按摩丰隆穴时,以左手和右手中指指腹分别对两腿丰隆穴进行按压揉摩,时间为2~3分钟。上述穴位通常每日按摩1~2次,也可采取艾条温和灸的方法,每天对中脘、天枢、丰隆穴进行艾灸,每次每个穴位艾灸15分钟左右,每日艾灸1次,宜长期坚持。若再配合摩腹法,还可祛除小肚子,让你不再大腹便便。摩腹时应按顺时针方向,顺着肠道运动的方向推,每天坚持摩腹半小时左右,持之以恒会有很好的效果。
(人卫健康)
肥胖的孩子也是脾虚?听听医生怎么说
小雄的体重明显超标,被诊断为“肥胖”。医生在指导饮食、建议锻炼的同时,开具了一张中药处方。妈妈看着处方中的党参、白术、茯苓等药,提出了心中的困惑,这些都是健脾胃的药啊,孩子已经很胖了,为什么还需要健脾胃呢?健脾后不是更能吃了吗?医生解释道,肥胖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脾虚惹的祸!
95%~97%肥胖患儿均属于单纯性肥胖,常见的原因包括营养摄入过多、活动量过少、遗传、出生体重过大或小于胎龄等。中医认为肥胖症的发生主要与脾胃有关,痰湿是主要的病理产物。古人云“肥人形盛气衰”,“肥人气虚有痰”,均提示肥胖症的体质特点在于“虚”,是由于脾肾脏腑虚弱,津液失常,痰湿、膏脂内停,停于皮下则出现肥胖。由于脾虚导致肥胖的患儿常常表现为形体臃肿肥胖,自觉肢体困重,嗜睡多汗,乏力少动,腹满,挑食、偏食,尿少,便溏,或者大便黏腻粘马桶,舌淡胖。这部分孩子就是人们常说的饭量不大,但体重却居高不下,喝口凉水都长肉的体质。所以,脾虚除了传统意义上可导致形体消瘦、生长发育落后外,还能导致水湿停聚,体态肥胖的“虚胖”。这类患儿导致脾虚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家长片面强调高营养,给孩子进食过多肥甘厚腻之品,超过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即古人所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脾虚所导致的肥胖除饮食调整、运动疗法、行为矫正外,中、重度肥胖儿可采用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主要以调理中焦脾胃,化湿祛痰为原则,达到减食而不厌食,减肥而不腹泻,减体重而不减力的目的。相比较药物治疗,更主要的是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合理膳食、加强体力活动和锻炼、矫正引起过度进食或活动不足的行为和习惯等。肥胖治疗的关键重在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坚持体育锻炼,控制高热卡食物摄入量,持之以恒。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陈自佳 主任医师吴力群)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