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宝宝得了肥胖怎么办(宝宝肥胖图片大全)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宝宝过度肥胖 饮食须调整

肥胖的危害

1、血脂高: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2、高血压:因为肥胖儿童身体体积增大,使代谢总量及身体耗氧量增加,这就使心脏负担明显加重,血压也随之上升。

3、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儿童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4、脂肪肝: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是肥胖儿童患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5、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6、消化系统疾病: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是15%,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7、免疫功能低下: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尤以细胞活性明显降低,易患感染性疾病。

8、性早熟:肥胖儿童男性血睾酮含量及女性血清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体脂增多可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使下丘脑对循环中性激素阈值的敏感性降低。

9、智商低:肥胖儿童的总智商低于健康儿童。

饮食调养

  1. 根据宝宝的年龄制定节食食谱,限制能量摄入,同时要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食物要多样化,维生素、膳食纤维要充足。

  2. 多吃粗粮、麸子、蔬菜、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以帮助宝宝消化,减少废物在宝宝体内的堆积,预防肥胖。

  3. .食物宜采用蒸、煮或凉拌的方式烹调。

  4. 可以给宝宝安排几餐量少且不含糖和淀粉的零食,这样的食物可以减轻宝宝的体重,还有助于保持宝宝的血糖,同时能预防过量生成胰岛素,控制宝宝对碳水化合物的渴求。

  5. 在为宝宝制作辅食时,不应该过多地放盐。

  6. 应减少容易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少吃糖果、甜点、饼干等甜食;尽量少吃炸薯条等油炸食品;少吃脂肪性食品,特别是肥肉。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家里孩子肥胖,家长快愁疯了,医生教你科学育儿,别溺爱孩子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可谓日新月异。走进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食品令人目不暇接,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营养丰富。然而,伴随着生活水平的节节攀升,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也悄然出现 —— 肥胖的孩子越来越多。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小儿肥胖症的发病率正呈明显的上升态势。男孩的发病率从原本的 10.1% 一路攀升至 12.8%,女孩也从 4.9% 增长到了 5.8%。这一个个数字,就像敲响的警钟,提醒着我们关注孩子的健康问题。

小儿肥胖症:究竟是什么

小儿肥胖症,主要盯上了婴儿期、学龄前期以及青春期的孩子。它就像一个隐藏在孩子生活中的 “健康小怪兽”,由于孩子食欲过于旺盛,整天不爱运动,还常常挑食偏食,使得体内脂肪不受控制地过度堆积,体重也超出了正常范围,从而引发了这种疾病。

小儿肥胖症并非单一类型,它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病理性肥胖。病理性肥胖大多是由内分泌系统疾病或者肿瘤等因素引发。不过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还是单纯性肥胖。这种肥胖还能按照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种类型。

你瞧那些肥胖的孩子,一眼望去,最明显的就是体重超标,体态圆滚滚的,浑身透着一股 “丰满劲儿”。他们的皮下脂肪特别丰厚,尤其是面颊、肩部、乳房(女孩较为明显)、腹壁这些地方,脂肪堆积得格外突出。严重的孩子,稍微动一动就气喘吁吁,平时食欲好得惊人,可就是不喜欢活动。而且,肥胖症患儿往往反应也比较迟钝,记忆力也不太好。在性发育方面,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性早熟的情况,男孩子甚至还可能出现小阴茎、小睾丸等症状。

肥胖症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小儿肥胖症带来的危害可不少,就像一串 “多米诺骨牌”,一个接着一个影响孩子的生活。

首先,身体上的肥胖让孩子活动变得极为不便。你看他们在学校里,跑步时气喘吁吁,上下楼梯也比别的孩子费劲,就连做一些简单的游戏,都可能因为体重的拖累而难以尽兴。这种身体上的负担,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游戏体验。

其次,肥胖还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在学校或者生活中,孩子们往往比较单纯直接,肥胖的孩子可能会因为体型问题被其他小朋友嘲笑。这种嘲笑就像一把利剑,一次次刺痛孩子的心,久而久之,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变得自卑、孤僻。

再者,肥胖对孩子的发育也有不良影响。它可能会让孩子身高生长和骨龄发育提前,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很可能导致孩子成年后长不高。同时,性早熟也是常见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生理健康,还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困惑。

另外,从长远来看,小儿肥胖症还像是一颗 “定时炸弹”,为孩子成年后的健康埋下隐患。肥胖的孩子长大后,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胆结石、胆囊炎等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想象一下,原本应该活力满满的人生,却因为小时候的肥胖问题,早早地被各种疾病纠缠,那该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

如何诊断小儿肥胖症:两种实用方法

小儿肥胖症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肥胖,那怎么才能准确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肥胖症呢?这里有两种简单又实用的方法。

目测法

这种方法非常直观,也比较简单,而且准确性还挺高。家长们凭借自己的肉眼观察,就能对孩子的体型有个初步判断。要是孩子看起来明显比同龄人胖很多,身体各个部位尤其是上述提到的那些地方脂肪堆积明显,那就要提高警惕了。不过,目测法虽然方便,但只能作为一个初步的判断依据,想要更准确的结果,还得借助其他方法。

身高体重法

这可是儿科医生们常用的办法,一般适用于 12 岁以前的孩子。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孩子的身高来对应标准体重。比如说,如果一个男孩身高 72 厘米,按照标准,他的体重应该是 9 公斤。要是这个孩子的体重超过了 10.8 公斤,也就是超过正常体重的 20%,那就可以判断为肥胖了。要是体重达到了 13.5 公斤,超过正常体重 50%,那就是重度肥胖。通过这种方法,家长们可以更科学、准确地了解孩子的体重状况。

预防单纯性小儿肥胖:家长需上心

对于单纯性小儿肥胖,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预防,这就需要家长们多费点心啦。

树立正确观念

家长首先要给自己 “洗脑”,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和健康意识。可别再觉得孩子胖嘟嘟的就是健康,也别总觉得孩子多吃点没关系。要知道,过度喂养可不是爱孩子,反而可能给孩子的健康埋下隐患。平时给孩子准备食物,要注重营养均衡,合理搭配。

坚持母乳喂养

能母乳喂养就尽量母乳喂养。你可能不知道,人工喂养、不科学的断奶方式以及不正确的早期喂养方法,都有可能把孩子推向肥胖的边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吃母乳的孩子,长大后肥胖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母乳里含有一种叫瘦素的物质,它就像一个 “小卫士”,能固定大脑对饮食的反应。婴儿吸收了母乳中的瘦素,就好像在大脑里设定了一个 “饮食程序”,成年后不容易出现过度饮食的情况。所以,妈妈们为了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尽可能坚持母乳喂养。

培养良好习惯

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现在的孩子很多都喜欢看电视,一坐就是半天,这样可不好。家长要鼓励孩子多活动,多做游戏,不仅可以去户外玩耍,室内的活动也不能忽视。比如,陪孩子一起玩搭积木、做简单的室内运动等,让孩子动起来,远离肥胖。

关注关键时期

要特别留意肥胖的几个关键时期,像妊娠后期,妈妈在这个阶段就要注意合理饮食,别让胎儿营养过剩。孩子生下来 0 - 3 个月时,喂养方式很重要,要科学喂养。3 - 4 岁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接触各种食物,饮食习惯逐渐形成,家长要引导好孩子。还有女孩青春早期,这个时期孩子的身体发育变化大,营养摄入也要格外注意。在这些关键时期,把握好营养摄入问题,能有效预防小儿肥胖症。

孩子肥胖了怎么办:饮食与运动双管齐下

要是发现孩子已经患有肥胖症,家长们也别慌,小儿肥胖症的治疗主要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入手。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的关键,就是培养孩子正确的进食习惯。吃完饭可不能让孩子立马就坐着或者躺着,要鼓励他们适当运动。在饮食上,像甜点、饮料这些高热量的食物,要严格控制孩子的摄入量,晚餐也不能让孩子吃得过多。总的原则就是,要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在满足孩子营养需求的同时,避免过度摄入热量。

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可不是随便让孩子动一动就行,得考虑到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身体状况的运动项目,比如可以让孩子去学游泳,既能锻炼全身肌肉,对关节的压力又小;也可以陪孩子一起骑自行车,享受亲子时光的同时,还能达到运动的目的。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让孩子逐渐适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治疗肥胖症的效果。

儿童肥胖怎么办?儿保专家来支招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肥胖不仅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是一种慢性疾病,还是许多慢性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为19%,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肥胖率为10.4%。家长能通过哪些表现及早发现儿童肥胖的风险?儿童肥胖的危害有哪些?肥胖儿童又该如何科学减肥?记者采访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倩琦。

及早发现儿童肥胖的风险

专家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通过以下直观现象及早发现儿童肥胖的风险:

1.脖子后面的皮肤发黑

肥胖可以引起皮肤生理状态改变,导致黑棘皮病发生。具体而言,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皮肤增厚呈天鹅绒状,尤其以颈项部、腋下、下腹部、腹股沟处明显。

2.睡觉打呼

许多家长觉得孩子打呼噜是睡得香的表现,殊不知,肥胖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3.性早熟

超重和肥胖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而导致孩子骨龄增长快速,骨骺提前闭合,最终影响成年身高。

儿童肥胖的危害不容忽视

专家强调,儿童肥胖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下:

1.容易患高血压、高血脂;

2.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3.容易出现脂肪肝,严重时会发展为肝硬化;

4.容易出现骨龄超前导致骨骺早闭,影响最终身高;

5.存在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

6.容易合并腺样体肥大,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7.容易出现情绪障碍、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

科学减肥有妙招

专家称,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减肥的过程严禁使用饥饿疗法、减肥药物或减肥饮品,应以饮食、运动、行为矫正等综合管理,肥胖儿童、家长、医师、营养师、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参与。

1.饮食:选对食物、科学进食、合理烹饪。

2.运动:减少静坐的时间、看屏幕的时间;多爬楼、少坐电梯;多走路、少坐车;多做家务;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每天一小时。

3.心理支持:家长以身作则;将运动转化为游戏;不以食物为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