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健康的关系论文(肥胖与健康的关系如何放大客户健康疾病)
这4篇论文你一定感兴趣丨专业期刊《肥胖》探讨肥胖问题
作者丨唐一尘
肥胖会带来哪些影响?3月23日,专业期刊《肥胖》精选了4篇论文,分别从心理健康、抑制剂、儿童肥胖和行为失调等方面,探讨了肥胖问题。
1. 肥胖外科手术中的心理健康:选择、获得途径和结果
心理健康如何影响肥胖手术选择和结果? 严重肥胖能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后果,可以影响减肥手术。
美国东卡罗莱纳大学外科学系的Michael D. Morledge和Walter J. Pories,回顾了这些挑战,包括严重肥胖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外科手术候选人的评估,以及手术的早期和晚期效果,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应对这些挑战。
此外,研究人员还讨论了医疗保险规定的术前社会心理评估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关论文信息: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oby.22752
2. Ⅱ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患者服用埃格列净的疗效和安全性
埃格列净是一种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临床用于Ⅱ型糖尿病成年患者的治疗。
这类抑制剂可减少肾脏葡萄糖吸收、增加尿糖排泄,具有非胰岛素依赖的降糖作用,此外,还有益于控制血压和体重。
该论文中,辉瑞公司的Steven G. Terra等人评价了埃格列净在超重和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
研究人员汇总了3项安慰剂对照控制、随机、Ⅲ期研究的数据。1544位参与者中有1377位的身体质量指数(BMI)≥25。
第26周时,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埃格列净组糖化血红蛋白A1c (HbA1c)、空腹血糖、体重和收缩压都有更大的降低。
例如,对照组、5毫克埃格列净组和15毫克埃格列净组,HbA1c变化分别为0.1%、−0.8%和−0.9%;体重变化为−1.2 kg、−3.1 kg和−3.2kg;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2.5%、44.6%和50.1%。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结果表明,埃格列净对超重和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空腹血糖、体重和收缩压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且耐受性一般都良好。
之前有研究显示,相比β细胞功能障碍,肥胖影响的胰岛素抵抗是我国糖尿病更重要的危险因素。
因此,专家表示,在糖尿病预防中,应倡导减肥及预防胰岛素抵抗的早期干预策略,减轻β细胞功能负担;在治疗上,应强调针对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的联合治疗。
相关论文信息: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oby.22748
3. 妊娠期和婴儿期接触抗生素对儿童肥胖的影响: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为了调查孕期和婴儿期接触抗生素是否与儿童超重或肥胖有关,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与代谢疾病重点实验室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检索了美国医学文摘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和循证医学数据库考科兰(Cochran),从起始日起一直到2019年4月18日的相关数据。
研究人员从中筛选出了涉及孕期和婴儿期接触抗生素与儿童超重或肥胖之间的关系的观察性研究。
在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研究,并提取数据之后,研究人员使用统计软体(Stata 12.0版)进行了荟萃分析。
对方法学质量的评估是由AMSTAR 2(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华布鲁耶尔研究所)进行的。
最终,研究共纳入23项观察性研究,涉及1253035名参与者。
荟萃分析显示,孕妇产前接触抗生素与儿童超重或肥胖没有显著相关性,而研究人员在妊娠中期亚组分析中发现,接触抗生素导致后代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增加(风险比为 1.13,95%置信区间为1.06~1.22,P = 0.001)。
此外,婴儿期接触抗生素可增加儿童超重或肥胖的风险(风险比为1.14,95%置信区间为1.0~1.23,P = 0.001)。
研究人员总结称,这项荟萃分析发现,在妊娠中期和婴儿期接触抗生素可能会增加儿童超重或肥胖的风险。
相关论文信息: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oby.22747
4. 生物行为失调及其与2—15岁未成年人肥胖和严重肥胖的关系:一项纵向研究
之前,一份名为《世界儿童的未来》的报告指出,大量的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等商业广告导致未成年人过多购买不健康食品,进而造成超重和肥胖问题。
1975年至2016年,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人数从1100万人增至1.24亿人,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本研究旨在确定从儿童到青少年(2-15岁)的肥胖轨迹,并调查行为、饮食和肾上腺皮质调节产生的差异。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国家儿童卫生和人类发展研究所的关于早期儿童保健和青年发展的研究数据,共有1077个家庭被包括在内。
参与者在15个月到15岁之间进行了11次人体测量。研究人员在参与者3岁和4岁时进行了行为自我调节评估,15岁时进行了饮食行为紊乱和皮质醇觉醒的评估。
潜在生长曲线模型确定了4种BMI轨迹:BMI平均值40%和70%的非超重、超重/肥胖,以及严重肥胖轨迹。
与非超重的青少年相比,严重肥胖的青少年在儿童早期表现出较低的行为自我调节能力,15岁时的皮质醇觉醒水平较低。
超重/肥胖和严重肥胖的青少年在15岁时表现出更高水平的饮食紊乱行为。
研究人员表示,肥胖轨迹与早期儿童和青少年的调节障碍的生物行为标记相关。
生物行为失调在严重肥胖的年轻人中尤为明显。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弹性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将肥胖和严重肥胖的青少年与没有肥胖的青少年区分开来。
相关论文信息: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oby.22762
「护理科普」科学减肥,健康生活
“每逢假期胖三斤”!这个假期格外的长,足足两三个月!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家不得不待在家里,减少外出。随着疫情风险等级逐渐降低,各个城市逐渐复工复产,人们的生活逐渐回归常态。朋友们一见面,真是“士别几日,当刮目相看”。原来的窈窕淑女已变得珠玉圆润;身轻如燕的小伙已重于泰山;大妈的下巴多了一个;大叔的肚子向前突飞猛进!爱美、追逐健康的人们开始寻求减肥之法!我就碰见好几位。
白天在广场上陪孩子玩耍,一位阿姨得知我在医院上班时,问我,听说吃二甲双胍可以减肥!真的吗?我告诉她,二甲双胍是一种降糖药,主要用于肥胖型糖尿病!多项临床试验及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在减轻体重方面比较稳定,并且持久温和。只是这种降糖药,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不能随意乱吃!您如果想用二甲双胍减肥,最好去医院内分泌科咨询一下医生,让医生根据您的身体状况,给您开个适合您的处方,您就根据处方用药,科学健康的减肥!阿姨听了,频繁点头,说,嗯嗯,好的!
还有一位小姐妹,打电话向我咨询,听说利拉鲁肽可以减肥,这个针剂打哪里减哪里!她感觉她的腿粗,想往腿上打一支,把腿上的赘肉减去!我一听吓了一大跳,她这是从哪里得到减肥信息?利拉鲁肽是一种新型降糖药,具有双向调节血糖功能,而且对防治高血压、减轻体重等有获益。多项临床实践发现,利拉鲁肽能通过抑制人的食欲、增加人的饱腹感,减少人们对食物的摄入量来降低人的血糖和体重。大部分人使用利拉鲁肽减肥效果非常明显,而也有一些人使用它,体重并没有改变。所以使用利拉鲁肽需要有用药指征。而且在医院使用利拉鲁肽,都是根据病人的病情、体重,血糖,医嘱,按照适当的剂量给病人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会根据药物效果和病人的身体状况,不断调整剂量。像这位小姐妹指望使用药物注射打哪减哪,这不是科学减肥方法。我急忙制止了她这种减肥方法,建议她去医院内分泌门诊咨询医生如何用药。
他们的减肥让我想起了病房的一个女孩,才17岁,橘皮样的皱纹布满花一样的脸,形销骨立,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她40多岁的妈妈一直在病房照顾她,既心疼孩子又非常辛苦,几天下来满头青丝已变成白发。听女孩妈妈说,女孩在青春期总是嫌自己胖,不漂亮,于是使用多种减肥药,快速减肥。虽然体重迅速减了下来,但女孩状态变得很不好。明明已经很瘦了,还是感觉自己胖,看见饭了不想吃,即使吃了,也用手指抠喉咙,把饭吐出来。恶心、呕吐、头晕、失眠,脾气越来越坏。月经变得不规律,身体越来越差。来医院看病,医生说孩子内分泌系统严重失调,让把减肥药停了,住院调理身体。“赶紧好起来吧,她才17岁,一辈子还长着呢”,妈妈叹气说。我听了心里也很难受,盲目减肥,对身体危害真大啊。科普减肥知识,刻不容缓。
减肥小科普
肥胖症是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质量增加,是由一种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体质量指数(BMI)测量身体的肥胖程度,是诊断肥胖症最重要的指标。BMI(kg/m²)=体重(kg)/[身高(m²)]。根据2003年《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版)》:BIM≥24kg/m²为超重,≥28kg/m²为肥胖。2010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建议代谢综合征中肥胖的定义为BMI≥25kg/m²。中重度肥胖可引起气急、关节痛、肌肉酸痛、体力活动减少、焦虑抑郁等。临床上肥胖症、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常同时发生,即代谢综合征。肥胖症可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静脉血栓、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骨关节疾病、生育功能受损等疾病,且增加麻醉和手术的并发症。与肥胖症密切相关的一些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率与病死率均随之增加。
肥胖症治疗的主要环节是减少能量摄入及增加能量消耗。《2015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关于肥胖的药物治疗指南》建议对BMI>25kg/m²的肥胖者进行饮食、运动及行为干预治疗,针对BMI>27kg/m²有合并症或BMI>30kg/m²者进行药物治疗。针对BMI>35kg/m²有合并症或BMI>40kg/m²者进行外科减重手术。
行为、饮食、运动等干预治疗可在医生、营养师、护士和运动治疗师的健康教育和指导下,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合理运动,自觉长期坚持,减肥才可能有效。药物减肥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为达到最大效能,必须在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强烈建议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治疗,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负担。截止目前,美国食品药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共批准了5种可长期应用的抗减肥药物,包括奥利司他、利拉鲁肽、绿卡色林、芬特明/托吡酯及纳曲酮/安非他酮,其他尚有可供短期应用的芬特明、安非拉酮等抗减肥药物。其他减肥药物如短效的芬特明、催产素等。这些药物经临床验证,减肥效果比较明显,但必须经过临床医生指导用药,才能安全有效。很多抗肥胖药因其不良反应和安全性问题而受到限制,包括情绪改变、厌食、自杀、胃肠道和心血管并发症等。滥用减肥药,减肥过快,对身体伤害很大。正常的BMI是18.5~23.9kg/m²,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美”过度减肥。减肥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安全用药,循序渐进地减轻体重。
愿大家都能科学减肥,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舰琼, 徐亮, 宓余强. 2015年美国内分泌协会关于肥胖的药物治疗指南介绍.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6,36(1):69-70.
[2] 尹仕红. 抗肥胖药物疗效及安全性临床研究进展.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37(3):169-171.
[3] 尤黎明, 吴瑛, 内科护理学. 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593.
作者简介
文章作者:王振伟
作者单位:天津市黄河医院
微信投稿:zghlgl@vip.163.com
论文投稿:点击进入投稿系统
微信号:zghlgl
官方网站:www.zghlgl.com
联系电话:010-81138721
科学家庭护理(科普公众号微信)投稿:kxjthl@163.com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肥胖是身体的慢性炎症|减肥那些事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胖瘦似乎只关乎美不美,但其实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胖瘦更关乎健康。迫于不了解减肥的门道,很多人的减肥之路非常的辛苦,有人靠痛苦节食、疯狂运动,还有买减肥药,做手术减肥的人也不计其数。无数的人在减肥的路上,减了又胖,胖了又减,反反复复,很是辛苦。
目前,中国已经跃升至世界上肥胖绝对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肥胖人口的比例不及美国等国家高,但近些年我国肥胖人口迅猛增加的态势,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能不引起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养生大讲堂》特别推出系列节目《减肥那些事》,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以及最新的营养理念,并在实操层面带给大家一些切实的减肥方法借鉴。
第一集
肥胖是身体的慢性炎症
专家档案
张召锋
北京大学营养学博士
北京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教授
北京市营养学会秘书长
国家首批注册营养师
长期从事营养与慢性病,肠道与健康,精准营养等专业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荣获省部级科技奖级七项,成功指导一千多人减肥,主编《食品健康家庭自助图解一本通》、《糖尿病人的营养保健与药膳调养》,并担任《终结糖尿病十二周饮食方案——远离与逆转糖尿病》一书的主译。
肥胖是身体的慢性炎症
生活中,随处可见减肥焦虑的人,比如有人一边喊饿,一边节食;有人吃饱喝足之后,经常会念叨上一句:今天又吃多了。有数据显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胖子最多的国家,成人中超重或肥胖的比例大约为三分之一。肥胖这件事,以前人们会认为是营养好、富态,但是现代医学却认为肥胖是种病,它是人体的慢性炎症,是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很多慢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世界有四百万人的死因与肥胖指数BMI直接相关,换句话说就是每年有四百万人死于因肥胖导致的各种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肥胖是一种病,它是身体的炎性反应。
问
炎性反应怎么理解?肥胖是哪儿发炎了?
张召锋:其实是这样的,肥胖是一种病,是一种炎性疾病。一般老百姓所认为的发炎,例如常说的细菌感染或者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体温增高,或是皮肤上长个疖子或者一个痈,这是一般大众所认为的急性的发炎。正如上面所提及的,肥胖是一种炎性反应,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慢性的发炎。从医学角度来说,这种炎症是慢性的炎症,不像细菌或者是病毒引起的急性的炎症,不需要有细菌或病毒的叫做非细菌性炎症,这种炎症更多是由饮食不合理、睡眠减少、压力过大等等原因引起的。例如很多人早晨起来容易嘴巴泛苦,这也是一种慢性炎症的表现,主要是由肿瘤坏死因子-α增加所引起。再例如中医所说的发物,它也能增加身体的炎症,加剧慢性疾病,大众所说的上火也可理解成是一种慢性炎症,肥胖跟这些都有一定的关系。
问
为什么说肥胖也是一种病?
张召锋:肥胖是种病,越来越得到医学界或营养学界的公认。肥胖是一个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或不良的生活方式积累起来的一个结果。肥胖的人不仅是体型胖,同时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例如容易便秘等肠道问题,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肿瘤等疾病。肥胖也被称之为慢性疾病的温床,是很多疾病的前期,或者它跟疾病是并列的,是身体各个系统功能下降的一个结果,所以有人就把肥胖叫做一种疾病,健康的肥胖是不存在的。
问
中国是世界上胖子最多的国家,这个数字是多少?
张召锋:在2016年英国最顶尖的一个杂志《柳叶刀》的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们男性的肥胖人数有四千三百多万,女性肥胖人数有四千六百多万,总共达到了九千多万,小一个亿了,这个数字非常高,这仅仅是肥胖,但还有很多人仅仅只是体重的超重,还没有达到肥胖的诊断标准,超重人群可能比肥胖人群更多。在2015年中国肥胖人群的绝对值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同时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也是排第一位。
肥胖VS健康
人的体重跟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又和营养、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到底相关到什么程度,前面提到的肥胖焦虑,吃多了也自责,为了好身材要节食,例如有人在朋友圈就会说:你想穿衣服好看吗?要瘦,要瘦,要瘦!难道真的瘦了就健康吗?
问
肥胖和健康是一种什么关系?
张召锋:首先来看一下肥胖跟健康的关系,再来看脂肪跟肥胖之间的关系。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如果是正常发育的情况下会是比较协调一致。体质指数过高,得慢性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甚至是由肥胖所导致的全因死亡率也会越来越高。对于体重过瘦其实也是跟死亡率成正比的,因为体重越轻,到了老年之后,疾病的发生风险也是增加的,例如老年肌肉衰减综合症,肌肉越来越少,体重越来越轻,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率增高,所以体重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可以用体质指数(BMI)来衡量,中国人的BMI在18.5-23.9为正常。小于18.5称为体重过轻,24-27.9之间称为超重,28以上称为肥胖。随着BMI指数越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风险都会增加。
问
BMI能多大程度反映肥胖状况?依据在哪儿?
张召锋: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全球不同国家的人的身高体重得出来的一个广泛适用于全球各个国家的值,但是每个国家正常值范围有些差异,中国是在18.5-23.9之间,它反映的是肥胖度,而不能反映体型,这个值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随着身高在一定的情况下,体重其实是比较固定的。蛋白质、脂肪、水分是身体最主要的三种成分,蛋白质对于每个人来说量是比较固定的,但是脂肪和水的量是可以无限增加的,所以身体变化最大的就是水分和脂肪,因为蛋白质是不太会变化的。BMI可以反映身体脂肪的含量,但对于有些运动员来说,经常健身或健美的人,由于他们的肌肉会更多,BMI18.5-23.9这个正常值范围就不太适合他们,所以不能用BMI来简单的判断运动员。
问
脂肪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体中发挥什么作用?
张召锋: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自己比较胖,所以在减肥的时候会认为饮食中不能有脂肪,脂肪此时对他来说是一个负担。其实不能这样认为,脂肪也是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人的体重如果是六十公斤,脂肪含量可以达到十公斤,是六分之一左右,这是对一个男性来说的,对于脂肪的含量,我们称之为体脂比,男性的理想体脂比是在15-20之间,女性的体脂比在20-25之间,当这个值男性超过20时,就属于肥胖,女性超过30,属于肥胖,所以体脂含量也说明肥胖的程度。脂肪是身体重要的功能物质,在以前,人类最开始是物质极度匮乏的时候逐渐进化来的,以前是吃完这顿没有下顿,吃完今天没有明天,为了应对这样的生活,所以脂肪一定要储存起来才能应对,否则生命就会面临威胁,所以脂肪是身体最重要也是最佳的能量储存的方式。
第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腹腔里面有胃、肝脏、胰腺等,如果没有脂肪,这些脏器就会在腹腔里面晃荡,所以脂肪是可以用来保护这些脏器。但过量不行,如果腹腔里面的脂肪太多,则会挤压重要的脏器,导致重要脏器的功能下降,甚至引起慢性疾病。
第三,脂肪也是身体重要的供能物质,寒冷的冬天,脂肪含量较多的人是不太怕冷的。脂肪也跟内分泌有关,如果脂肪少了,则又会影响怀孕,抗压能力也会下降等等。对于一个女性来说体脂率在20-25%之间,最佳体脂率是22%,这个数值是最有利于女性怀孕,所以脂肪是身体很重要的一个物质。
肥胖VS疾病
虽然胖不好,但一味的减脂肪也不行,全世界有四百多万的人死于由肥胖导致的各种疾病。
问
肥胖具体和哪些疾病相关呢?
张召锋:肥胖是疾病的温床,肥胖会导致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尿酸增高等代谢综合征。很多女性在短时间内肥胖起来会导致不孕不育,男性也会导致不孕不育,因为肥胖也会影响男性的生殖系统,导致雄激素下降,雌激素增加,肥胖还会导致癌症、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导致痴呆等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出现,所以肥胖可以从头到脚都引起问题。
肥胖是身体的慢性炎症
对健康的危害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
健身房、美容院等也在催生着对减肥的焦虑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肥胖
下期节目将为您解答
审稿:阮虹
编辑、主持人:庄丽
配音:姚科
新媒体编辑:徐啸
录音制作:张宝生、石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