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中医 四肢肥胖腰细(四肢肥胖如何快速减肥)

中医孙老师 0
文章目录:

不管你有多胖,记住一个中成药,腰也细了,体重一天比一天轻

轻身消胖丸,市面上专门针对肥胖的一个中成药,它是专药。

现代人的肥胖大多跟脾虚有关,有的人脾虚,但没有湿气,这是一种治法,有湿气,又是另一种治法。

轻身消胖丸适合脾胃虚弱、水湿停滞之人。原来脾虚的人对湿气的运化能力会下降,湿气在身体各处堆积,成为脂肪,这一类型的肥胖都是水胖。

水湿型肥胖,轻身消胖丸就管用,它主要调节两大系统,一个是消化系统,一个是排泄系统,通过调节人体机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轻身消胖丸:罗布麻叶、白术、薏苡仁、芒硝、防己、海藻、当归、川芎、荷叶、大黄、泽泻、麻黄、玫瑰花、茯苓、滑石、山楂、荷梗、黄芪、木香。

黄芪、白术能益气、健脾、养胃,经常用于脾胃虚弱的人,加进去以后,能让脾胃恢复活力。再一个脾胃有力量才能运化湿气,所以要善用黄芪、白术来保护脾胃。

罗布麻叶、麻黄利水消肿,泽泻、滑石、茯苓、防己、薏苡仁、荷叶也有利尿下泄之功,这些药的作用是打通排泄系统,专门清除身体里的积水,配在一起就意味着小便会很通畅,这样就能降湿气,把湿气往外排,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啊。

芒硝、大黄、海藻可以通肠腑,这三个药通便很好,二便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排邪通道,人体内的湿气可以通过大小便来排出体外。二便不通的话,湿气是很难排干净的。

山楂消食化积,促进胃肠排空,减轻脾胃负担。现代医学也认为,山楂有助于减脂肪。

玫瑰花、川芎、木香、荷梗能流通气血,当归可以补血,新血生出来,又能流通,气血周行全身,身体就能得到滋养,这就好比屋子打扫干净了,屋里的家具也要换新,有推陈出新之意。

那么,怎么辨别一个人有没有湿气?

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这个人舌苔很腻,舌头水滑,总是四肢乏力,四肢沉重,就适合用一用轻身消胖丸。

随着湿气一点一点排出去,古人形容有身轻如燕的感觉,仿佛能行于水上,行于水上当然不可能,但能感觉到身体确实一天比一天轻松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药虽然有补有泻,泻的力量还蛮大的,所以不建议久服。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体质,那就多运动,外加合理饮食,因为没有一个药是适合所有人的。

腰粗、腿胖、肉松弛,一剂名方,祛痰湿、调脾胃,甩掉顽固赘肉!

在众多导致肥胖的因素里,痰湿和脾胃失调占据了重要位置。

痰湿就像是身体里的“垃圾”,一旦在体内积聚,就会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代谢变慢了,脂肪就没办法及时被消耗掉,让我们越来越胖。

其次,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要是脾胃功能不好,吃进去的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就会变成痰湿等废物留在身体里。而且,脾胃虚弱还会导致身体的运化能力下降,没有足够的能量去代谢脂肪,肥胖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

怎样才能同时解决痰湿和脾胃失调这两个问题,成功甩掉赘肉呢?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的小方——三子养亲汤加味方,仅用三味基础药材,就能祛痰湿、调脾胃,帮你甩掉大部分顽固赘肉。

组方:炒莱菔子、炒白芥子、炒苏子,可根据个人情况加荷叶、山楂、茯苓等。

我们来看看这三味药的神奇功效:

炒莱菔子,它可以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把肚子里的“气”消下去,让脾胃的负担减轻。同时,还能把体内的痰湿化解掉,让身体的痰湿状态得到改善,从而减少因痰湿导致的肥胖。

炒白芥子,尤其擅长祛除皮里膜外的痰湿。很多人身上的赘肉松松垮垮的,这就可能是皮里膜外有痰湿在捣乱。炒白芥子就像一个“小卫士”,能深入到这些地方,把痰湿揪出来,让赘肉变得紧实,也让身体的痰湿情况得到缓解,有助于减肥。

炒苏子,一方面,它能帮助化解体内的痰湿,让呼吸道更通畅;另一方面,它还能促进肠道蠕动,把身体里的废物及时排出去。这样一来,既能减少痰湿的堆积,又能避免废物在体内停留产生更多痰湿,从多个角度助力减肥。

再加上荷叶、山楂、茯苓等辅助药材以健脾祛湿、活血化瘀,从根源上改善痰湿体质。

患者彭女士,被肥胖困扰多年,体重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肚子上的赘肉特别多,像个“游泳圈”。她平时总感觉身体很沉重,没什么精神,舌苔白厚腻,大便也经常黏腻不成形。

经过诊断,辨证为痰湿阻滞、脾胃失运。

于是,我以三子亲养汤为基础,加了荷叶、山楂、茯苓等药材(辨证加减、一人一方)。

同时还配合适当的运动和饮食调整。

一个月后,体重下降了8斤,肚子上的赘肉明显少了,身体也不再那么沉重,精神状态好了很多。

根据她的身体变化,我对药方进行了调整。又经过两个多月的持续调理,体重从146斤降到了128斤,整个人瘦了一圈,之前那些不适症状也都基本消失了。

中医告诉你:肥胖其实是一种代谢病,代谢上来后,减重就像开了挂

在中医理论中,肥胖并不是单纯的“热量过剩”,它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一种代谢紊乱的疾病,主要特征是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过正常范围。

肥胖症被归类为痰湿、气滞血瘀、脾虚湿盛等病理机制的表现。今天通过一个具体案例,为大家详细讲解肥胖的中医病理机制以及如何有效调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痰湿、气滞血瘀、脾虚湿盛,这些是中医理论中导致肥胖的主要病理机制。

1.痰湿内阻:脾主运化水湿,若脾失健运,水湿代谢障碍,就会凝聚成痰,痰湿停滞于体内,阻滞气机,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肥胖。

表现:身体沉重、疲倦乏力、大便不成型、口中黏腻。

2.气滞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滞血瘀会导致体内代谢功能下降,脂肪堆积,形成肥胖。

表现:容易疲劳、四肢沉重、皮肤暗沉、月经不调(女性)

3. 脾虚湿盛:脾虚是肥胖的核心病机之一。脾主运化,若脾气虚弱,无法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导致水湿内停,脂肪堆积。

表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四肢乏力。

案例分享:

郝女士,48岁,身高156cm,体重160斤。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体内代谢率降低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再加上遇到更年期,导致腰粗肚子大,早上起床后口干口苦,嘴里黏腻,爱出汗,大便不成型,经常感觉疲惫乏力,四肢沉重

辨证:这是典型的脾虚痰湿型肥胖,主要病机为脾失健运,痰湿内阻。

方案:中医调理 饮食运动相结合

组方:茯苓、陈皮、荷叶、白术、山楂。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荷叶:升清降浊,共促脂质代谢。

白术:健脾益气、恢复中焦运化。

山楂:消食化积、活行气散瘀。

整体思路:

以健脾养胃、燥湿化痰为主,恢复脾胃运化功能,提高代谢能力,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

并告诉她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饮食调理在减肥过程中也很重要。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红豆等。同时,适当运动,像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气血运行,促进代谢。

效果反馈:

第一个月:郝女士明显感觉腰围变小了,大便成型了,体重也减掉了3.6kg,每天的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我鼓励她继续坚持下去,中药调理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郝女士又坚持了3个月,体型基本恢复正常,体重稳定在6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