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的危害和并发症(肥胖的危害和并症有哪些)

九派健康 0
文章目录:

体重管理年丨肥胖您了解多少?

【来源:红网】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率逐步提高,数据显示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超重或肥胖,肥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流行病”。

(图片来源网络)

一、那么该怎么定义肥胖呢?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的体积和(或)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导致体重增加,肌肉比例增加不是肥胖。

(图片来源网络)

二、怎么判定你是否属于肥胖?

肥胖有3个判断标准↓↓↓

①体质指数(BMI)

②腰围、臀围及腰臀比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目前参考WHO标准,以下情况诊断为腹型肥胖:

成年男性腰围>85cm;成年女性腰围>80cm;或男性、女性腰臀比>1.0

大家可以测量下自己的腰围,确定是否达到肥胖标准!

③体脂含量

对人体成分分析,能更准确地了解人体内水分、肌肉、体脂肪、内脏脂肪等

三、肥胖有什么危害呢?

肥胖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或是引发下列相关疾病: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肥胖“百害无一利”,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要警惕肥胖,如您已经有肥胖问题,需要赶紧重视起来。

四、我们应如何解决肥胖问题?

第一步:管住嘴

1.控制总能量,每日减少热量500-1000kcal;

2.定时定量规律进餐,重视早餐,晚餐勿进食过晚,建议晚餐在17:00-19:00,晚餐后尽可能不吃东西;

3.改变饮食结构,少吃零食、少喝饮料,少吃油炸食物,做到餐餐荤素搭配;

4.适当改变就餐习惯,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

5.进食要细嚼慢咽,每一口嚼15~20下,细嚼慢咽不但能帮助肠胃消化,还能让人有饱腹感。

第二步:迈开腿

1.每周至少5天,进行中等强度的大有氧运动(健身操、跳舞、跑步等),每次30分钟;

2.减少久坐,对于长期静坐或伏案工作者每小时要起来活动3-5分钟。

第三步: 保证充足睡眠

保证每日7小时左右睡眠时间

1、减重要循序渐进,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应该是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0%,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4kg;

(图片来源网络)

2、减重期间还要关注体脂率和肌肉量的变化,做到减少肌肉的流失,维持肌体的肌肉量和基础代谢率。

(图片来源网络)

想要了解你自己身体的脂肪、肌肉等体成分的占比吗?欢迎前来永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可为您制定个性化减重减脂计划!

参考资料:[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

文/周文娟

来源:红网

作者:周文娟

编辑:王杨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糖胖病”你听过吗?肥胖+糖尿病,危害加倍

糖尿病听多了,但糖胖病是个什么 ?没错,糖尿病大家相对熟悉,而“糖胖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比较陌生。

“糖胖病”实际上就是肥胖2型糖尿病,也就是在患有2型糖尿病的同时伴随体重增加,是糖尿病与肥胖并存的表现。

简单的理解公式:“糖胖病”=2型糖尿病 肥胖=患有2型糖尿病的同时伴随体重增加。这个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由外国人Sims和他的同事提出的,它的英文名称为“diabesity”,是由糖尿病(diabetes)和肥胖(obesity)两个单词所组成。

“糖胖病”主要是用以强调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代表了肥胖2型糖尿病这一特殊人群。

“糖胖病”可怕么?

随着现代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糖胖病”成为了一种现代流行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9年全球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9,糖尿病已进入前10名死因,自2000年以来显着增加了70%。糖尿病也是导致前10名男性死亡人数增幅最大的原因,自2000年以来增加了80%。

临床上肥胖患者易合并代谢异常性疾病,比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尿酸血症等,而这些代谢异常问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肾病等,而其中很多疾病也恰恰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当肥胖 糖尿病,糖尿病病情易加重,使血糖更难控制;当肥胖 糖尿病,患者往往血压不正常且难以控制;当肥胖 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升高。

所以肥胖 糖尿病的危害,不是1 1=2,而是1 1>2!您说可怕不可怕呢?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糖胖病”?

第一步:判断是否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第二步:计算体重指数BMI及测量腰围。

腹型肥胖:男性腰围 ≥ 90 厘米或女性腰围 ≥ 85 厘米。(腹型肥胖不容忽视;特别注意“将军肚”的人士。)

符合以上两步者,就可以断定为:糖胖病。

中医怎么看“糖胖病”?

按照中医相关文献报道及临床经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01脾胃湿热型:表现为食欲强,形体壮实,面红,口臭口渴,便秘尿黄,有痤疮。

02脾虚痰湿型:表现为胃口时好时坏,舌苔白厚,大便稀溏,乏力,懒言少动。

03脾肾阳虚型:表现为腹臀部胖,浮肿,畏寒肢冷,小便多,腹泻腰酸,耳鸣。

04肝郁气滞型:表现为情绪易怒,面暗身痛,睡眠差,月经不调。

以上四种类型,唐咸玉主任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更多的是脾虚痰湿兼有肝郁气滞的类型。

#家庭医生超能团##糖尿病#

体重管理年丨肥胖您了解多少?

【来源:红网】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率逐步提高,数据显示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超重或肥胖,肥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流行病”。

(图片来源网络)

一、那么该怎么定义肥胖呢?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的体积和(或)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导致体重增加,肌肉比例增加不是肥胖。

(图片来源网络)

二、怎么判定你是否属于肥胖?

肥胖有3个判断标准↓↓↓

①体质指数(BMI)

②腰围、臀围及腰臀比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目前参考WHO标准,以下情况诊断为腹型肥胖:

成年男性腰围>85cm;成年女性腰围>80cm;或男性、女性腰臀比>1.0

大家可以测量下自己的腰围,确定是否达到肥胖标准!

③体脂含量

对人体成分分析,能更准确地了解人体内水分、肌肉、体脂肪、内脏脂肪等

三、肥胖有什么危害呢?

肥胖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或是引发下列相关疾病: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肥胖“百害无一利”,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要警惕肥胖,如您已经有肥胖问题,需要赶紧重视起来。

四、我们应如何解决肥胖问题?

第一步:管住嘴

1.控制总能量,每日减少热量500-1000kcal;

2.定时定量规律进餐,重视早餐,晚餐勿进食过晚,建议晚餐在17:00-19:00,晚餐后尽可能不吃东西;

3.改变饮食结构,少吃零食、少喝饮料,少吃油炸食物,做到餐餐荤素搭配;

4.适当改变就餐习惯,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

5.进食要细嚼慢咽,每一口嚼15~20下,细嚼慢咽不但能帮助肠胃消化,还能让人有饱腹感。

第二步:迈开腿

1.每周至少5天,进行中等强度的大有氧运动(健身操、跳舞、跑步等),每次30分钟;

2.减少久坐,对于长期静坐或伏案工作者每小时要起来活动3-5分钟。

第三步: 保证充足睡眠

保证每日7小时左右睡眠时间

1、减重要循序渐进,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应该是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0%,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4kg;

(图片来源网络)

2、减重期间还要关注体脂率和肌肉量的变化,做到减少肌肉的流失,维持肌体的肌肉量和基础代谢率。

(图片来源网络)

想要了解你自己身体的脂肪、肌肉等体成分的占比吗?欢迎前来永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可为您制定个性化减重减脂计划!

参考资料:[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

文/周文娟

来源:红网

作者:周文娟

编辑:王杨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