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脾虚肥胖怎么办表情包(脾虚肥胖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中医科院博士 0
文章目录:

尿酸高,脾肾虚痰湿重!健脾化湿泄浊方:健脾祛湿、祛痰通络降酸

中医科院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1741期

大家好,这篇科普分享中医治疗扶正祛邪标本兼治高尿酸血症的详细案例,给尿酸高想从中医调理的风友予以有益的帮助。

风友43岁小孙,发现尿酸高一年,平时饮食喜欢辛辣肥甘厚腻,嗜好吸烟喝酒,这次是一周期到医院检查其它疾病,同时查出尿酸高为 498,鉴于尿酸高已经一年,这次寻求调理方法。

刻诊见小孙看起来身体肥胖,自诉头重如裹,感觉身体麻木,沉重,容易疲倦乏力;偶尔感觉咽中痰多,腰膝酸软,面色无华,表情忧虑,但没有明显的关节疼痛,饮食一般,失眠多梦,大便黏腻不爽,小便正常,舌苔白腻,脉濡滑。

而且还有高血脂2年,但没有治疗,没有血压高、糖尿病、冠状动脉等疾病史,也没有药物和食物过敏史。

BMI 为 28.9,属于肥胖,尿酸检测 503,高密度脂蛋白 0.75,肝功肾功正常。

结合小孙的生理生化指标和中医证候特征,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痰湿内蕴证高尿酸血症。

中医是以健脾疏肝,化湿泄浊,化痰通络的方法,方以健脾化湿泄浊方,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标详方):

土茯苓、清半夏、麸炒薏苡仁、麸炒苍术、陈皮、砂仁(后下)、广藿香、紫苏叶、续断、山药、熟地黄、姜厚朴、浙贝母、地龙、黄连、虎杖。

此方常发水煎两次混合药液约 300ml,早晚温服各一半,日一剂,连服 14 剂。

治疗同时,执行低嘌呤饮食,多喝水,每天不低于 2000ml。

半月后复诊,小孙说自己头重如裹、咽中痰多、腰膝酸软大为缓解,饮食可以,偶尔肢体麻木、沉重,肥胖依旧,大便黏腻不爽,苔白腻。

查血尿酸,已经降到 429。效不更方,上方加威灵仙、穿山龙、茯苓后再服14剂,复发不变。

再诊时,中医症候进一步好转,尿酸降到 390,二诊方稍加变化,继续调理半月巩固疗效。

后随访二月,病情稳定,每月查尿酸在 360 比较稳定。

这个案例怎么看?

还是粗浅三点,纯属个人意见:

1.小孙形体肥胖,平时饮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好抽烟,是风友里最为多见的一类人。饮食不节,久之脾失健运,水液代谢失权,湿浊内生,湿聚成痰,阻滞上焦,所以头重如裹。痰湿留滞经络脏腑,所以肢体麻木,沉重,咽肿痰多没舌苔白腻。

这都是痰湿内蕴之象。

2.基于脾虚痰湿内蕴,施以健脾祛湿、化痰通络降尿酸的方法,方以健脾化湿泄浊方。方中土茯苓祛湿解毒,通利关节。薏苡仁健脾燥湿除痹,舒筋。苍术燥湿健脾。虎杖利湿海滩,散瘀泄浊。地龙舒筋通络。陈皮、砂仁、紫苏叶、厚朴能健脾行气。续断、山药、熟地黄能补益肝肾。广藿香芳香化浊醒脾和中。黄连清热燥湿解毒。半夏、浙贝母能燥湿化痰。全方诸药合用能健脾益肾,祛湿泄浊化痰,通络除痹,降尿酸。之后经过二三诊,灵活加减,把尿酸从 503 降到 360 上下,且稳定不反弹。

3.中医方剂调理高尿酸血症,能做到扶正以祛邪,祛邪而扶正,标本兼治,所以停药后尿酸稳定不反弹。


好,到这里今天的分享就结束了,如果你有尿酸高、痛风、痛风肾等代谢疾病,或口腔黏膜疾病,可以留言,会在闲暇时间一一回复。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2024年第7期《 中国 民间疗法杂志》王佳瑶等文章《从湿论治高尿酸血症》。#我在岛屿读书##秋日生活打卡季##记录秋日生活点滴#。

肾虚多欲,脾虚多情,天天胡思乱想,两个中成药,健脾补肾填精。

为什么说肾虚多欲脾虚多情,天天胡思乱想怎么办,今天我就来一次给你讲明白,并教你用两个中成药,帮你健脾,补肾,填精

首先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肾虚多欲”中医上有句话叫“精不足思淫”,我们的肾又主藏精,当肾虚的时候,肾所脏的精气就会不足,肾精一旦亏虚,这时体内的阴阳平衡就会失调,肾阴制约不了肾阳,造成阳气过于旺盛,没有水去滋润它,我们的身体就会很燥热,总想去泻一泻火,发泄一下,所以才会变的明明身体虚的不行,欲望却特别强烈,整天脑子里想着那些事,但是每次都会不给力,时间短很快就结束。

同时当体内的肾阴压制不住肾阳的时候,就相当于火势太大,现有的水根本浇不灭它,那这个火是不是就越烧越大,通常这类人平时很干燥,五心烦热,感觉心里有一团火要爆发出来一样,腰膝还很酸软,上火总是反反复复的,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来滋阴清虚火了,可以参考一个知柏地黄丸来改善。

然后看“脾虚多情”中医上有句话叫做“脾主思过思伤脾”,有的人平时总是爱胡思乱想,不断的拿着一件小事情就开始不断的想来想去,绞尽脑汁,想不出来宁愿不睡觉那种,每次想的头都是痛的,心里急躁的不行,焦虑难安,长期如此就容易思虑过度伤及我们的脾胃功能,导致脾胃虚弱,并且这类人除了平时爱多想以外,还伴有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疲倦乏力等问题,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参考一个人参归脾丸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脾和肾之间的关系,中医上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和后天之间的关系,先天可以生后天,后天可以养先天,他们两个之间相互相关联,不管哪一方出现问题,都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通常脾肾不足的人会出现表情呆滞、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四肢不温、不思饮食、肌肉萎缩等问题,那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人参归脾丸的基础搭配一个五子衍宗丸来健脾补肾填精。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了,我们下期再见!

脸上身上干巴巴的,怎么吃都不长肉不长个的孩子__从哪里开始调理

​​

患者情况

性别:男

年龄:8岁

证型:肝郁脾虚

表征:鼻塞,流涕,张口呼吸。患儿平素挑食、食欲尚可,但易积食,身材瘦弱,肌肉松软,动则疲倦;脾气稍显急躁,专注力差;口腔溃疡频繁,喜欢咬指甲,耳垂下方易溃烂;大便先干后软,小便正常,舌红苔厚腻,舌尖有瘀斑。

既往史:分泌性中耳炎、湿疹、结膜炎、荨麻疹,父母有过敏史。

病症介绍

我们很容易关注到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因为水源、土壤污染严重,吸收了太多重金属的农作物进入食品市场,通过食物链又被人体吸收留存,变成隐藏在我们身体里的“钉子户”,抢夺营养,引起器官衰竭和骨骼发育异常等等,众多“恶行”罄竹难书。

但其实,我们的身体是一个超级智能的生态系统。从营养学角度来分类,只有 “有益的元素”和“有害的元素”。有的金属元素含有量在正常范围内,不仅不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反而会成为保持机体平衡的“助推剂”,这些金属元素,我们也管它们叫——矿物质。

医案详情

跟很多到我这里问诊的小患者一样,这个孩子小时候也是频繁感冒,基本一个月一次。到5岁的时候有一次感冒一直不好,黄脓鼻涕流不停,去医院检查发现已经形成了鼻炎。晚上睡觉还盗汗,开始推拿之后才慢慢好起来。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小孩子平常看电视,喜欢把声音开的很大。跟他说话经常没反应,幼儿园老师也说孩子常常走神,叫他的名字要叫好几声才能听到。一开始以为孩子自己玩不喜欢理人,但妈妈渐渐发现,孩子是听力出了问题。

这次查出的是分泌性中耳炎,调理了一年多,耳朵里总算没有积液了。这个时候,小孩子的腺样体肥大的又出现了。

不过好在孩子的腺样体肥大还没到需要做手术的地步,中耳炎、鼻炎发作了就用欧龙马、内舒拿、顺尔宁这些药压着,克拉霉素、桉柠蒎也没少吃。孩子之前还出过过敏性结膜炎,激素、抗生素也不敢多用,但又不能放着不管。

孩子舌尖上有瘀斑,3年多没有消下去,也不知道是什么问题。试过用桃红四物汤泡脚2个月,也没有用。7岁开始特别容易过敏,一发作就打喷嚏、咳嗽、流眼泪,出荨麻疹;耳垂下面经常长烂疮,鼻甲肥大。平时爱吃肉,但稍微吃多点就积食。

​​

也是在孩子7岁多的时候,因为腺样体肥大的问题迟迟没有解决,长期堵塞呼吸道,晚上睡觉张嘴打呼,孩子出现了腺样体面容——牙齿外翻,表情呆滞。因为妈妈一直很注意腺样体肥大的问题,一发现就开始矫正了,现在8岁,孩子还带着牙套。

这个事情让孩子妈妈意识到,腺样体肥大的问题靠抗生素拖着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要有一个更系统、更有效的针对性调理办法。

黄博士建议

这个孩子到我这里问诊是今年4月份,在那之前妈妈已经开始用自然疗法保守治疗了。但鼻塞问题一直存在,偶尔晚上会咳嗽几声。妈妈说,小患晚上10点半左右准备睡觉,入睡很容易,但后半夜会翻身踢被子。还是不长肉不长个,脸上身上干巴巴的。

下面是小患者的食物肠道过敏检测、肠道通透性评估、营养微量元素和有毒重金属评估的检查报告。

这个小患者对麦芽、鸡蛋、南瓜III度过敏。麦芽慢敏的患者,对大麦、玉米、小米、大米、燕麦、黑麦、高粱等主食都存在交叉反应。从妈妈提供给我的小患者的一周食谱来看,小患者几乎每天都在摄入小米、鸡蛋这些重度慢敏的食物。

​​

小患者的平时食欲应该不错的,肠道吸收能力很强,但是代谢比较困难,虽然还没有到肠漏症的程度,但放任不管的话很有可能往这方面发展。

同时,这个小患者体内的营养元素还存在超标或不足的情况。铷元素超标表现为虚弱、低血压、肌肉抽搐;而镍元素有刺激生血技能,促进红细胞再生的作用,同时还是体内一些酶的激活剂,镍元素不足可能造成生长减慢,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减少,铁的吸收受损,肝脏中许多酶活力降低,血清中尿素、ATP和葡萄糖含量降低。

排雷指南

平常我会在平台发一些经验总结性的科普性文章,我的很多读者都是宝爸宝妈,所以我想要把文章写得更容易懂一些,但又担心有些地方没有照顾到,写的时候也是左支右绌,神形疲惫。但好在有很多人在支持,他们会在评论、私信里问一些有意思的问题,给我更多的灵感。

我经常被问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明明避开了过敏原(IgE),为什么还是会出现过敏反应?

这就是食物慢敏的问题。

急性食物过敏是需要终生禁食的,但食物慢敏是可以通过食物轮替的方式来消除的。简单的说,换个食谱就可以解决。因为人的饮食习惯就是多变的,米饭吃腻了,就改吃馒头面条。自然而然就可以规避。

交叉反应,却让这种自然而然的规避成为无用之功。

我们平时常见的各种食物,每一种都是由许多化学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分属不同种类,如蛋白质类、糖类和脂肪类等。

而同一种化学物质,也不只存在于一种食物,可能多种食物都含有它,即使这些食物形态,口味差异都很大。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如果这种化学物质恰好会导致过敏,即人体对这种物质会产生相应的抗体,那么无论吃了哪种含有这个物质的食物,都会产生同样的抗体,引发同样的过敏反应。

这就是过敏领域常提到的“交叉反应”—— 那个导致过敏的,多种食物里共有的物质(一般是蛋白质类),就是交叉的点。

医案总结

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该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家长喂养调护不当,致患儿肺脾肾愈加虚弱,久之聚湿成痰、生热生瘀致使虚实夹杂,寒热瘀错杂。肺开窍于鼻、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则鼻为之不利、主气司呼吸功能减退,故患儿易鼻塞、流涕、张口呼吸。

脾胃虚弱,则腐熟运化水谷受损,故患儿腹胀、食积、大便先干后稀。脾主肌肉、四肢,运化不足,则肌肉四肢乏源,故患儿身材瘦弱,肌肉松软,动则疲倦肺藏魄、脾藏意,患儿肺脾不足,则肺藏魄脾藏意受损,又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久之心神亦为之受损,脾气稍显急躁,专注力差、喜欢咬手指等。脾虚日久,水液不化,聚湿成痰、生热生瘀,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故患儿反复口腔溃疡、耳垂部溃烂、舌苔厚腻、舌瘀斑等。宜节饮食、畅情志、适寒温;温补肺脾肾、行气安神辅以化痰活络。

行文最后,还是要说一句:中医辨证论治,文中案例部分的建议仅仅适用所举例的小患者。体质、病因明确之前,万勿套用。

我是医师黄圆媛,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