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奶奶肥胖(奶奶肥胖会遗传给孙女吗?基因吗)

上观新闻 0
文章目录:

耄耋老人“发福”竟是盆腔巨大肿块,专家提醒中老年妇女定期体检及时筛查

耄耋老人“发福”竟是巨大肿物。近日,龙华医院妇科成功为82 岁高龄女患者摘除了直径约31厘米,含26斤囊液的巨大盆腔肿物,为生命减负,极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经过术后精心护理,李奶奶已康复出院。

李奶奶自两年前就觉得自己肚子好像变大了,直至一周前,出现严重行动不便,偶有呼吸不畅后,才联系自己家人至我院就诊。这一查,家属与医护人员都大吃一惊。盆腔核磁共振提示:李奶奶肚子里有一个大小约31厘米左右的巨大囊性占位,腹围更是达到了117厘米。

龙华医院妇科副主任俞而慨主任医师介绍:足月产孕妇的腹围平均才97厘米,相当于李奶奶带着比足月胎儿还重的盆腔肿物整整生活了两年多,其疾病痛苦程度和手术难度可想而知。

患者基础疾病情况不容乐观,麻醉风险极高、术后存在心衰风险。面对各种复杂棘手的问题,龙华医院积极组织开展多学科讨论。

专家特别强调,单孔腹腔镜微创虽然难度系数高,患者术后恢复快。此外,对巨大腹腔囊肿造成胸腹腔压力增大,最大风险在于如果囊液抽放太快,胸腹腔压力骤降,心肺功能不能适应变化,出现心衰、肺水肿等严重危情。

面对复杂病情,医护团队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围术期严密监测患者容量负荷及心功能变化,降低围术期并发症风险。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心病科等多科专家共同会诊,制定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治疗策略。

历时四小时,俞而慨团队成功完成单孔腹腔镜下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经过充分镇痛、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适量补液、维持酸碱平衡和内环境稳态,尽最大可能避免了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李奶奶腹部明显平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心肺负担。

专家最后建议,女性盆腔部位较深,容纳范围较大,发生病变后往往不易察觉。中老年女性如发现腹部“肥胖”,或者小便大便困难,不要轻易认为是发福,不妨做个妇科B超进行筛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来源:作者:顾泳 唐一骏

暑假被送到奶奶家一个月,9岁女孩胖到患上脂肪肝

即将开学

对孩子来说

吃吃喝喝睡睡的好日子也算到头了...

小坊就想问一句

这个暑假你胖了多少?

有没有胖得很过分的呀?

近日

河南郑州一位9岁的女孩

暑假期间因为饮食不控制

一下子胖了十几斤

到医院检查

显示已经患上了脂肪肝!

饮食不控制假期不少孩子体重猛增

据河南当地媒体报道,9岁女孩琪琪,近一个月到老家跟奶奶生活,不管是饮料、炸鸡、汉堡还是甜点,琪琪想吃什么,奶奶都会满足。结果琪琪一下子胖了十几斤,并且患上脂肪肝,血脂、尿酸都偏高。

8月22日记者走访南京市儿童医院时了解到,假期体重增加的孩子不少。一位14岁男孩2021年暑假开始在医生指导下减重,一年内,体重从76公斤下降到今年暑假前的67公斤。但这个暑假,他的体重又增加了3公斤。

男孩说,自己常吃薯片之类的膨化食品,暑假里一天运动也不足1小时。

南京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李晓男介绍:“有的孩子在家光吃不动,体重增加了。还有的是假期到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看到孙子忙了一学期,总是要满足他在吃上面的要求。所以很多家长讲,小孩到爷爷奶奶家,去了两个星期,长了五六公斤的非常多。

到我们这来就诊的孩子基本是中重度肥胖了,肥胖并发症和代谢紊乱查出来很多,像高血脂、高甘油三脂,还有脂肪肝,就是成人的慢病,儿童低龄发生。”

科学管理体重避免肥胖并发症

医生表示,与成人相似,儿童是否超重或肥胖,主要也看BMI指数。不过跟成人不同的是,儿童的标准随着年龄增长有差异,家长可以参考《国际及中国筛查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标准》,或者在体检后咨询医生。

李晓男医师提醒:“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超重、肥胖的时候,需要重视并且管理起来。

一方面,可以到医院评估检查是不是超重、肥胖,有没有并发症,这需要通过医学的评估;

另一方面,要把孩子的吃和运动,以及睡眠管理起来。”

预防肥胖,家长要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少让孩子吃高盐、高脂、高糖的食品。

开学在即

作息时间的调整

食谱的安排

请各位家长心里要有谱了!

江苏新闻(记者汪乐萍 张中玄)

来源: 新闻坊

12岁就“三高”?!原来都是肥胖惹的祸

因疲乏无力、嗜睡,12岁男孩小宇(化名)前往湘潭爱尔仁和医院生长发育专科就诊,经李琴主任的详细检查和问诊,发现小宇血压、血糖、血脂均有偏高的现象。李琴主任表示,小宇体重55公斤(12岁正常体重均值为42.49公斤),身高150厘米(正常均值151.9公分),体重指数(BMI)24.44,体重指数是衡量超重、肥胖的标准,12岁男孩BMI大于24.1即为肥胖。

小小年纪就被贴上“三高”标签,小宇本人及其父母都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以前只觉得体重超标,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想到这次却查出高血压,而且离糖尿病这么近。

据了解,小宇从小食欲就好,家人也希望孩子长得壮壮的,每天都是变着法做好吃的。小宇的爷爷奶奶也是糖尿病患者,去年小宇的妈妈为奶奶量血压时,好奇的小宇也量了一下,血压就特别高,当时家长以为孩子不会得高血压,就没在意。

慢性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与肥胖发病率急剧升高有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发病呈年轻化的趋势,其中与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急剧升高不无关系。肥胖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危害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影响健康的第五大因素。青少年肥胖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等发病率大大增高。青少年肥胖很大部分属于单纯性肥胖,通过科学减重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完全能够逆转肥胖导致的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高尿酸、脂肪肝等),避免进一步发展为慢性疾病。李主任温馨提示,家长应帮助孩子合理饮食,坚持运动,控制好体重,避免体重过快增长引起内分泌的疾病及生殖系统疾病,当发现孩子体重增长过快,一定要到医院正规就诊,做相关检查,科学干预。(通讯员 孙代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