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紫纹的图片(肥胖纹紫红色迅速瘦了可以消除吗)
- 1、慢新闻-健康 | 30岁男子滥用国外痛风药,体重暴涨80斤、肚子上长紫纹
- 2、17岁男孩体重228斤,脖子发黑身上异味!医生表示再不减肥就晚了
- 3、减肥半年反重35斤!29岁女白领全身爬满紫色纹,祸首竟藏在脑子里
慢新闻-健康 | 30岁男子滥用国外痛风药,体重暴涨80斤、肚子上长紫纹
上游新闻记者 赵映骥 文 市急救医疗中心供图
“如果知道这种国外痛风药有这么大的副作用,我胆子再大也不敢吃啊!”今天(12日)上午,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内分泌科的病房里,患者周先生对着查房的内分泌科主任邓武权发出了感叹。
作为一名有着8年痛风历史的痛风患者,今年30岁的周先生仗着年轻身体好,之前从不按照医嘱忌口,痛风一发作就吃药,导致身体产生了耐药性,吃秋水仙碱等常用痛风药已经无效。
为了能够镇住痛风,周先生最近半年服用了朋友介绍的国外新版痛风特效药,结果引发了药源性库欣综合征——体重暴涨80斤、肚子上出现了恐怖的紫纹。
周先生在医院治疗
管不住嘴付出代价
7月29日深夜11点24分,周先生因进食了生冷食物后出现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到市急救医疗中心就诊。
在排除了食物中毒之后,周先生以“腹痛待查”转入了内分泌科,结果邓武权通过检查和询问,找到了腹痛的原因:“周先生没有腹泻和便血的情况,从他满月脸、身体异常肥胖、肚子上出现紫纹的症状来看,他患上了药源性库欣综合征。因为此前服用了激素药,突然停药后导致了药物撤退综合征,出现了急性胃肠痉挛后的腹痛。”
在对周先生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他的痛风再次发作,再次出现了右膝关节红肿疼痛、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因此目前他仍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
说起自己患上痛风的过程,周先生一脸苦楚:“我是大二踢足球的时候发现有痛风的。当时跟校友身体碰撞导致半月板损伤,在做半月板手术的时候,医生在我膝盖里发现了痛风石,我才知道自己以前的脚肿、腿疼是痛风导致的。”
患上痛风之后,医生都会叮嘱别吃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带贝壳的海产品等),不要喝富含果糖的饮料,同时严格戒酒,限制吃猪肉、牛肉、鸡肉等肉制品,多吃青菜、水果、鸡蛋、牛奶等低嘌呤食物。
可周先生并不在意,他想着年轻身体好,越叫他不能吃什么、他越要吃什么,于是啤酒、饮料照喝,肉、海鲜照吃。周先生表示:“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以毒攻毒提高身体抗性。”
周先生的任性品尝了巨大的苦果,他的痛风时常发作,目前一个月要发作两次,每次发作时他会膝关节、踝关节肿胀,根本无法走路。
医生提醒不要轻信国外药
“国外神药”吃出问题
因为痛风时常发作,为了镇痛周先生早早就开始服用秋水仙碱、苯溴马隆等治疗痛风的药物,可是每次痛风得到控制,他在饮食上仍不忌口,结果引发了恶性循环——胡吃海喝引发痛风,再次吃药,不疼了继续胡吃海喝……
长时间服用秋水仙碱等药物,让周先生的身体产生了耐药性,他服用的药量从最初的一次吃一片到后来一次吃五片,再到后来吃了很多片秋水仙碱也镇不住痛风了。
为了治疗痛风,周先生四处求医问药,效果都并不尽如人意。半年前,因为大部分的治疗痛风的手段都已经失效,周先生在朋友的推荐下,通过跨境电商购买了一种“国外神药”——缅甸产的新版痛风特效药。这种药初期很有效,再次镇住了痛风。不过半年以后问题出现了:周先生体重在短短半年飙升了80斤,肚子上长出了比妊娠纹、肥胖纹还明显的紫纹。
“周先生的这种情况,就是长期服用激素药造成的恶果!”对于周先生的情况,邓武权坦言值得警惕:“一般人服药,不会看药的成分,只觉得有效就好。殊不知激素药副作用巨大,没有医生指导有计划服用,很容易产生成瘾性。周先生发现国外痛风药有激素后停药,结果就发生了腹痛、呕吐的药物撤退反应。”
不要迷信“国外神药”
近几年随着跨境电商的繁荣,不少国外的药品也流入了国内,其中不少被网友声称有药到病除的特效。
实际上这些药都有很大的风险,邓武权告诉记者:“这些来自泰国、缅甸、印度等国家的‘神药’,都是需要执业医师开的处方药。以周先生服用的这种痛风药为例,里面的最大成分就是激素,这种激素类痛风药,在国内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的,只能进行短期的冲击治疗,长期吃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为何国外的“神药”真的能镇痛?有的甚至效果很好?邓武权进行了解释:“一般这类国外药所用的激素成分,是最高级别的消炎镇痛处方,镇痛效果自然会比较好。但治疗病症讲究的是阶梯疗法,现在直接就上最后的手段,还不加控制,就有很大的副作用,很容易出现周先生这样的药源性库欣综合征,这种病会导致肥胖、高血压、生长发育障碍、糖尿病、结石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建议市民要规范用药,不要听信网上的宣传,千万不要在对药物不够了解的情况下,购买服用国外的所谓‘神药’。”
17岁男孩体重228斤,脖子发黑身上异味!医生表示再不减肥就晚了
杭州富阳17岁男孩小明(化名),
身高1.75米,体重228斤,
达到重度肥胖标准,
身体出现了黑棘皮、水牛背、紫纹……
↓↓↓
△小明(化名)颈部出现黑棘皮,腹部有紫纹
爸妈都很苗条,17岁儿子却重达228斤
以为长身体,变着法给他补营养
前几日,小明(化名)的爸爸带着他到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小明爸爸说,他与孩子妈妈都属于苗条型,可17岁的儿子却越长越胖,身上还有股异味,越来越难闻,所以带他来做个检查。
小明到底有多胖?他身高1.75米,体重达到228斤,且腰围有98厘米。对于小明长胖的过程,他爸爸说,孩子小时候并不胖,到了小学四五年级开始长高长胖,但他们认为孩子处于长身体阶段,一家人就变着法儿给他补充营养。上初中的三年里,小明一下子重了50斤,身上就开始有了异味。
接诊的内分泌科主治医师许燕一看,这哪里只是身上有异味的问题,孩子颈背部还出现了黑棘皮,背部是水牛背,腹部有紫纹,且身体质量指数已经超过37千克/平方米。
“我国人体正常身体质量指数在24以下,大于24为超重,大于26为轻度肥胖,大于28为中度肥胖,大于30为重度肥胖。”许燕说,小明已经达到重度肥胖标准。
为明确小明是原发性肥胖还是继发性肥胖,他们选择了住院治疗。
肥胖是一种代谢疾病
再不减肥就晚了
经过入院详细检查后,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孙丽琴基本排除小明是继发性肥胖的可能性,考虑是原发性肥胖(也被称为单纯性肥胖)。这说明孩子是硬生生把自己吃胖的。
孙丽琴很好奇,孩子这么吃,家长怎么不干预?
小明的父母表示很无奈,他们是从外地到富阳来打拼的,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几乎整天都扑在工作上,少有时间陪伴和监管孩子。而小明性格较为内向、喜静,课余时间爱宅在家中玩手机,有时候一玩就是一天。
他的饮食很不健康,喜欢炸鸡、可乐等西式快餐,高热量食物大量摄入,肥胖是迟早的事。“后来我们要求他多锻炼,但那个时候已经太胖了,走路都吃力,没几天孩子就不愿动了。”小明爸爸说。
“再不减肥可就晚了!”孙丽琴当着小明和他爸爸的面说道。因为小明已出现糖耐量受损、尿酸水平升高的问题,前者是发展为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再不加干预,后续极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后者则可以诱发痛风、关节炎、肾脏损伤等一系列问题。此外,重度肥胖容易引起高脂血症、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其他问题,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这时,小明爸爸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说回去一定按医生说的做。
医生的要求很明确:禁止油炸食品、含糖饮料、饱和脂肪酸摄入,减少久坐及使用电子产品娱乐的时间,让孩子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最好是通过游泳锻炼减轻体重。“一定要树立战胜肥胖的信心,家长要多关心、多鼓励、多督促孩子,从而实现减肥目标。”
医生提醒:
肥胖是一种代谢病。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总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到一定值时会演变为肥胖症。尽管目前因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原发性肥胖越来越多,但不能忽视继发性肥胖,特别是短期内体重增长迅速的人,更应该排查继发性肥胖的可能性。一旦发现身体异样,要尽早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减肥半年反重35斤!29岁女白领全身爬满紫色纹,祸首竟藏在脑子里
你知道,对爱美的女人来说,最绝望的时刻是什么吗?
是要过节了,你花了大价钱,烫了个精致的公主卷,
但是,看上去不像公主,而像...
你悟了。
原来,自己最该折腾的不是头发,而是身材。
可不知怎么滴,
别人动一动,一周减三斤,你动了大半年,一斤没动;
别人吃几顿营养餐,肉就往下掉,你吃菜吃了三个月,除了脸色变菜,其他都“保重”。
终于,你的健身教练也绝望了——
来源:见水印
所以,你应该知道我想说的是什么了吧——
怎么努力减肥都减不下去,是什么恐怖体验?
喝水都胖!脸肿得像气球
29岁女白领半年胖了35斤
蕾蕾是深圳一位女白领,今年29岁。
2019年年底,每个遇见她的人都会忍不住“赞叹”:
“最近伙食不错!”
就是这么一句话,可让蕾蕾难受了。
因为这几个月,她确实感觉到自己正在“珠圆玉润”中。
而原本的她,体重也只有100斤出头而已。
半年前开始,她就发现,自己穿衣服越来越挤,有的还穿不下。
意识到严重性后,蕾蕾马上启动了减肥计划:
不敢多吃一口饭,不敢少做一天的运动。
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每次她兴致勃勃踩上体重秤,都败兴而归——
不仅体重没减,增长速度还一骑绝尘,一个月重五六斤。
更惨的是,“肉”还长到脸上,脸像吹胀的气球圆鼓鼓的。
“半年体重就增加35斤,喝水都能胖!”
可折磨着蕾蕾,让她“生不如死”的,还不止这件事。
大姨妈说不来就不来
吓得她以为自己“绝经”了
女人对“大姨妈”的感情,其实很复杂,
一句话说白了,就是怕它来,又怕它不来,更怕它乱来。
来源:soogif
而蕾蕾的大姨妈,则常常飘忽不定,这个月8号来,下个月28号才来。
后来,大姨妈干脆不来了。
“我才29岁啊,怎么就绝经了呢?”
她赶紧去妇科求助。医生一听情况,第一时间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症。
这是生育年龄女性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肥胖、月经不调,甚至是闭经。
来源:腾讯医典
从激素检测结果看,蕾蕾的雄性激素比较高,这是诊断的标准之一。医生初步判断蕾蕾就是多囊卵巢综合症后,对症开了药,
但奇怪的事又来了。
明明是“多囊”,可吃药都不好
人继续胖,血糖还继续飙!
确诊“多囊”后,蕾蕾吃了一段时间药,本以为情况就此好转,没想到——
她的体重继续涨,月经仍不正常,查了糖代谢,血糖居然超过了正常值。
看来不是多囊的问题,妇科医生建议她:“你去内分泌科看看吧!”
“我得了什么怪病?”经过这么一折腾,蕾蕾也懵了。
在网上查阅多方评价、咨询过医生后,她找到了一位大内“泌”探,
在全国内分泌治疗上,他都排得上号。
从事内分泌代谢病专业三十多年,李强是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第十届委员会常委,
2018年,他调入深圳大学工作,在深圳大学总医院担任内科与诊断学教研室主任、内分泌科主任。
这些年,他什么内分泌怪病没见过——
不到十岁的娃血压高过老头子、小姑娘长胡子如汉子、小伙子乳房发育像少女……
但说句实在的,即使见惯风雨,要找到蕾蕾的发病真凶,他也要花上一番功夫反复琢磨。
大腿、腋下爬满紫色“减肥纹”
他一眼就发现了不对劲
蕾蕾住院后,李强教授查过她的检查报告,脑子里快速运转,想过几个可能:
闭经?肥胖?多囊的规范治法无效?
然后,他突然问蕾蕾:
“你身上有没有长一些紫色的条纹?”
蕾蕾吃了一惊,这半年来,她大腿内侧、腋下都花了,“爬”满了紫色的条纹,她以为那是“减肥纹”。
一看到蕾蕾大腿、腋下的紫纹,李强教授心中有数了,蕾蕾的症状酷似一种内分泌疾病——库欣综合征,也叫皮质醇增多症。
这个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皮质醇增多带来的皮肤紫纹,还有满月脸、肥胖、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等特点和疾病。这些症状和蕾蕾这半年的身体状况吻合。
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来源:《奈特绘图版医学全集 第 2卷:内分泌系统》
不过,有怀疑也不是板上钉钉确诊,还要通过试验验证判断——
- 是皮质醇分泌出问题吗?
查皮质醇节律发现,蕾蕾的皮质醇节律完全紊乱了,很可能存在库欣综合征。 - 是库欣综合征吗?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为阳性,蕾蕾存在库欣综合征。 - 导致库欣综合征的幕后黑手是谁?
根据初步判断,可能就是发生病变的垂体。
好不容易找到“嫌疑犯”
他却“迟迟不定罪”
医生在蕾蕾身上发现,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尿游离皮质醇试验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罪魁祸首到底在哪里?诊断走到了“死胡同”。
“立即完善垂体核磁平扫 动态增强。”李强一步步追查“真凶”。
结果显示,垂体左侧有如芝麻大小的病变。
年轻医生们很开心:“终于找到幕后黑手了!”
可李强教授的反应却截然相反——
因为,2015年美国《库欣综合征的治疗》指南中指出,
有1成的健康成人也可有小于6mm的垂体病灶。
垂体是颅脑里重要的内分泌中枢,一旦切错,反而会影响患者生活。
来源:腾讯医典
用“金标准”定罪后
“绝经”女孩开始变瘦,还怀孕了!
李强认为,这个如芝麻大小的垂体病变还只是个“嫌疑犯”,要“定罪”,还需要完整的“证据链”,要做一个检查——
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联合去氨加压素刺激试验,
这一操作是诊断库欣病的金标准。
在医院神经外科、介入科、检验科的配合下,试验成功完成。
真相大白了,确实就是这个垂体病变引起皮质醇增多,引发一系列症状。
“抓走”了垂体病变,蕾蕾的身体进入调整状态,经历了极度口渴、尿崩等症状后,终于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体重开始往下掉,胀肥的脸逐渐“放了气”,月经规律了……
“我像换了个人一样!”如今,她还顺利怀孕了。
通过这次经历,蕾蕾才真正体会到——
每个人身体的内分泌系统,是个多么神奇的存在。
内分泌出了问题,就像
隐形魔王在“捣蛋”,难抓又难治
人的身体被两个系统指挥着,一个是神经系统,另一个就是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是通过有线通信方式,快速指挥身体,而内分泌系统则是无线通信,通过分泌各类激素,缓慢持续地控制着身体。
从我们呱呱落地起,内分泌系统就派出各路“神兵”(激素),担负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运动、衰老和病态等生命现象。
如果哪位“神兵”变成“捣蛋兵”,撂挑子不干活,或是干过了头,
我们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长不高、月经不调等。
对于内分泌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指挥系统,抓住“兵”容易,但更重要的是抓住背后指使的“将”。
所以,内分泌医生就上场了。
他们像侦探寻根究底,通过各种试验验证,抓住那个“幕后黑手”,治疗内分泌疾病。
因此,内分泌医生被称为大内“泌”探。
但要成为当中最厉害的“零零发”也是不容易的——
01
记住最多的病
可能一辈子碰不上
每诊断一个罕见少见病,李强手下的医生就惊叹:
“主任脑子什么构造?藏这么多病!”
因为内分泌代谢病科有很多罕见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
“在内科中,内分泌科医生要了解最多的疾病种类,有些可能一生都遇不上,但一定要知道。”李强说。
他的办公室就是一个书堆。“什么时候看到主任,他都在看书学习。”年轻医生贾梦阳说。
02
诊断像警察
穷追不舍抓“真凶”
内分泌系统出问题,会有很多表象的症状,患者只能按着症状找医生:月经不调找妇科,视力模糊找眼科……
走了九曲十八弯后才到内分泌科。
“
正因为患者走了不少弯路,内分泌医生不能敷衍了事,多询问、勤观察、善推理,看病就像警察,从蛛丝马迹中去找线索,抽丝剥茧,找准病因。”
——李强
这一点,蕾蕾感受到,90后小伙子阿豪也深有体会。
2019年,爱刷剧、打游戏的阿豪突然看不到鼠标,视力断崖式下跌,他辗转眼科、神经外科,最后才到内分泌科。
原来,阿豪的泌乳素过高,这是妇女怀孕后分泌的激素,影响的不仅是视力,还让阿豪的胸也大了。
来源:soogif
李强帮阿豪找到了导火索——垂体微腺瘤。
可问题来了,阿豪泌乳素“爆表”,系统无法判定出具体数值,没有数值,治疗就失去指导意义,到底对症与否不得而知。
李强穷追不舍,和检验科合作,稀释样本,最终测出泌乳素是12万1千3,而正常指标在86到324μIU间。经过治疗,阿豪看着数值在逐渐降低,心才放下了。
03
治病如八爪鱼
组个队来对付
“这项激素一直没降。”
科室医生贾梦阳收治了19岁的小伙子,后者很矛盾:
该长发的头顶脱发,身体其他地方却“多毛”,治疗一段时间,一项激素始终没降下来。
李强查房时,贾梦阳提到,小伙子喝过的中药材可能会导致激素增加。
“药剂师,你有什么建议?”李强一问,药剂师就登场了。
原来,内分泌疾病治疗不是单打独斗——
有的病人需要减重,却因服用抗抑郁药物增重,这就需要药剂师给出建议;
有的病人可能需要调整生活,这需要营养师介入。
李强像八爪鱼,将药剂师、营养师“抓”到一块,组队去查房,才能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治疗方案。
04
没事时像老师
曾给人“洗脑”到发誓不再吃肥肠
“医生,我吃了营养餐啊,没用啊!”
50多岁大叔一见到李强查房,就很委屈地“投诉”。
“你是吃了营养餐,可你又点了一个外卖!”主管医生李爱萍更委屈。
大叔的“偷吃”实在抓不住,医生前脚刚走,他后脚就点了个油爆河粉,吃营养餐还要加私家榨菜。
要知道,像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脂质异常血症、高尿酸血症这些代谢病,如果患者在饮食、生活上配合,就不会严重到住院了。
因此,李强带动全科室的医生、护士和营养科医生,在住院部开起健康讲堂,“赶”着患者听课,
据说,有的患者听了几次课后,咬着牙立誓,以后不吃油爆肥肠了。
05
有一颗平和的心
和疾病共同相处
第二次住院的袁先生一脸开心,谁也想不到两年前他哭丧着说:
“我活不过两年了。”
两年前,因糖尿病,他的脸都麻了,脚走不了路,关节疼到睡不着。
来源:soogif
李强和神经内科合作,一边帮袁先生治疗焦虑,一边治疗糖尿病。现在,袁先生不焦虑了,但要继续治疗糖尿病。
如糖尿病,很多内分泌疾病是慢性疾病,治疗漫长,甚至终其一生,不像外科“手起刀落病除”。
“
我们不像外科医生轰轰烈烈,要有平和的心,不是征服慢性疾病,而是控制它,让患者也可以正常生活,和慢性病共处。”
——李强
而这样一位带着平和之心和患者沟通的“大内密探零零发”,
在2021年的中国医师节中,获得第二届“深圳医师奖提名奖”称号,
之前也曾被同行和患者评为第四届南粤好医生、岭南名医等。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不仅对人体有了更深的认识,
还能知道以后如何“驾驭”自己的身体,让内分泌系统生产更多让你感到快乐、舒适、充实的激素......
-End-
【喜欢就点个在看】
来源:深圳大学总医院
采写:郑健阳